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914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一全册学案文档格式.docx

3.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

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第61学案课题2腐乳的制作

1.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被分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

2.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它是一种丝状,常见于、、、上。

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4.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要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加盐量要,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的厚一些,为什么?

5.腐乳装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该过程灭菌的原理是

1.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盐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

2.腐乳在制作时为什么要控制豆腐的含氺量?

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

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一般将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过高过低都不行,为什么?

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

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第62学案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

、、内都有分布。

常见的乳酸菌有和两种,其中常用于生产酸奶。

2.亚硝酸盐为,易溶于,在食品生产中用作。

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当人体摄入硝酸盐总量达g时,会引起中毒;

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和的作用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对动物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3.泡菜腌制

(1)腌制过程:

配置盐水:

清水和盐的比例为,盐水后备用。

装坛:

蔬菜装至时加入香辛料,装至时,加盐水,盐水要,盖好坛盖。

坛盖边沿水槽中,保证坛内环境。

(2)腌制的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   、   和   。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   过短,容易造成  ,   。

(3)制作流程:

原料处理→→装坛→封坛发酵→成品。

4.亚硝酸盐的测定

(1)原理:

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成   染料。

(2)含量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1.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2.防止腌菜中亚硝酸盐中毒的方法

严格选用含硝酸盐少、质量好、新鲜的蔬菜作原料。

腌酸菜的温度不宜过高,缩短亚硝高峰出现时间。

容器卫生干净,防止杂菌污染。

不反复使用老酸菜汁。

食用腌菜需避开亚硝高峰期,如酸大白菜高峰持续19~20d以后才可食用。

含硝酸盐较多的蔬菜尽量低温贮存,减少胺类形成及人们对硝酸盐的摄入量。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第63学案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

培养基可以分为和。

2.培养基一般都含有、

、、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4.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5.消毒是指

灭菌是指

思考:

消毒与灭菌的相同点与区别分别是什么?

6.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等。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7.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是⑴,⑵,⑶,⑷,⑸。

8.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

平板划线法是指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指

9.平板划线的操作步骤如下: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1.什么是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

由于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它无繁殖功能。

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幅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的能力。

如肉毒梭菌在100℃沸水中,要经过5.0~9.5小时才被杀死,至121℃时,平均也要经10分钟才能杀死;

芽孢的抗紫外线的能力,一般要比其营养细胞强一倍;

芽孢的抗辐射能力要比大肠杆菌的营养细胞强36倍。

芽孢的休眠能力也是十分惊人的,在休眠期间,不能检查出任何代谢活力,因此也称隐生态。

一般的芽孢在普通的条件下可保存几年到几十年的生活力。

2.生物的营养

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

在人及动物,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

在植物,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

在微生物,则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营养物质五类。

3.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为什么?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第64学案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尿素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⑴;

⑵。

3.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是: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4.选择培养基是指

5.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另外,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6.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7.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8.实验设计包括的内容有:

、、和,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9.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

和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一般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

10.在进行多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标记,其目的是。

对所需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菌种的第一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

1.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的含义是: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这一点,如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因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

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2.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

这是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单位:

株/Kg)是不同的,例如在干旱土壤中的上层样本中:

好氧及兼性厌氧型细菌数约为2185万,放线菌数约为477万,霉菌数约为23.1万。

因此,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选择培养的条件。

第65学案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纤维素是类物质,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4.在土壤中取样的方法有:

①;

②。

5.刚果红是一种,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①怎样利用刚果红的这一特点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利用刚果红染色的方法有几种?

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6.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

→→梯度稀释→→。

⑴此流程图与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图有何异同?

⑵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⑶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1.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与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图有何异同?

它们的区别是:

稀释液的取样流程图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

其他步骤基本相同。

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本课题中我们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的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

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

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

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3.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专题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66学案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

1.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

2.离体植物组织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这种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愈伤组织重新

的过程叫再分化。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4.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培养基,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添加和

两种激素。

5.外植体要先用消毒,再用消毒,最后用无菌水清洗。

6.接种时要始终在旁进行,对接种工具要灭菌。

1.MS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比较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而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无机盐混合物包括植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

蔗糖提供碳源,同时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2.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是如何来实现无菌环境的?

①培养基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②外植体的消毒;

(酒精、氯化汞)

③接种的无菌操作;

(酒精、酒精灯——灼烧)

④无菌箱中的培养;

⑤移栽到消过毒的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

3.细胞全能性与细胞核全能性比较

细胞全能性:

是指细胞如受精卵一样,具有经过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细胞,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的能力。

细胞核全能性:

指细胞虽不具备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当将其细胞核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导入去核的卵细胞或受精卵,经过受体卵细胞质的诱导去分化、体细胞核和受体卵细胞质共同作用,依然可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因此,细胞全能性和细胞核全能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细胞核的全能性并不代表细胞具有全能性。

第67学案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

1.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和等阶段。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

而形成的,因此花粉是。

2.产生花粉植物的两种途径

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1)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什么?

(2)什么是体细胞胚?

(3)单倍体性细胞产生的花粉胚,也可发育成为单倍体植株,这和植物的体细胞克隆有区别吗?

3.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另外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以及等对诱导成功率都有一定影响。

(1)为什么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期是诱导花药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2)为什么花药的培养要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4.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取

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和。

(2)材料的消毒

材料消毒过程中用的0.1%的氯化汞溶液,实验完毕应如何处理?

(3)接种和培养

剥离花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花药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为什么花瓣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点拨:

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有何区别?

相同之处: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

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摸索时期适宜的花蕾;

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也要及时更换培养基;

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

这些都使花药的培养难度加大。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

第71学案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复习目标】

1.尝试对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进行粗提取。

2.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

3.理解DNA粗提取以及DNA鉴定的原理。

一、提取DNA的方法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

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

此外,DNA不溶于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但是对没有影响。

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C的高温,而DNA在以上才会变性。

洗涤剂能够瓦解,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

在条件下,DNA遇

会被染成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材料的选取

凡是含有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特点?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同时用

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溶解细胞膜。

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和,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4.DNA的析出与鉴定

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冷却的,静置,溶液中会出现,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用玻璃棒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

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

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

三、操作提示

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防止。

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

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以免,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二苯胺试剂要,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1.DNA的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的关系

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降低;

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14mol/L时,随浓度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

2.制备鸡血细胞液时,要在新鲜的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的原因

制备鸡血细胞液时,要在新鲜的鸡血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

其原理是柠檬酸钠能与血浆中Ca2+发生反应,生成柠檬酸钙络合物,血浆中游离的Ca2+大大减少,血液便不会凝固,因为鸡血红细胞、白细胞都有细胞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在离心或静置沉淀后,要弃出上层清液——血浆。

3.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取,其目的是一定要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难;

第二步是DN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

第三步是DNA的纯化,即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

最后一步是对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结果的检测。

4.在DNA的析出的步骤中用到玻璃棒搅拌时,注意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

5.盛放鸡血细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

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会更少。

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这样可以减少提取过程的DNA的损失。

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第74学案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2.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

3.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方法,初步学会某些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

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和。

动物香料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植物香料的来源更为广泛。

植物芳香油可以从大约50多个科的植物中提取。

例如,工业生产中,玫瑰花用于提取,樟树树干用于提取。

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其组成也,主要包括

及其。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和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

根据蒸馏过程中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

和。

其中,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如柑橘和柠檬。

这是因为等问题。

因此,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法。

植物芳香油不仅,而且易溶于,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

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的原料,可以考虑使用

法。

萃取法是将

的方法。

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只需蒸发出有机溶剂,就可以获得纯净的了。

但是,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

,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3.玫瑰精油的提取

玫瑰精油是制作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