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
”在长征这一历史中,属于今天和未来的,就是长征精神。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虽是被迫的,但客观上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
波澜壮阔的长征,孕育了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
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是永不熄灭的灯塔,辉映着人类思想的星空。
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
万里长征,不但战争残酷,而且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红军所经历的各种磨难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而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的力量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
现如今正是是我国和平和建设时期,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红军的长征精神也同样能带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一些启发,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1、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2、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一切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3、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及价值
(1)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
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
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
亲和团结"
的价值。
(2)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
"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1]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
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
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
,"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
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
长征精神感召激励价值是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
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的精神。
总之,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
振奋燃烧"
(3)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发生教育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
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启示
(1)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
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
当年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征服千难万险,翻越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重重高山,穿过人迹罕至、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越的条条江河,吃草根,咽树皮,忍饥受冻,历经艰辛,最终胜利会师,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业绩。
其首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红军将士才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在复杂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所击中,不被社会的丑恶现象所迷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向上,奉献社会。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它正确揭示了人与集体、社会以至人类的互动关系,论证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合理实现途径,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
在社会主义中国,当代大学生就是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长征精神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精神。
长征谱写出了一首红军战士精诚团结,顾全大局,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英雄凯歌。
长征途中,红军在党的利益、民族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都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品质。
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抢着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一碗稀粥战士们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去。
在困难和生死面前,红军战士表现出了博大的阶级友爱之情,集体主义利益至上的崇高品质。
集体主义思想反对一切“个人至上”、“个人中心”和“个人神圣”的个人主义理论。
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真正体现,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公后私,顾全大局。
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们懂得自我价值只有在与他人、集体、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否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培养自身集体主义价值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
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
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集体主义在强调集体利益时,并不抹杀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它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贯彻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
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此,应该正确看待金钱问题。
金钱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获得再多,也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
大学生不应当将获得金钱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
否则,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着伟大的事业。
历史经验证明:
一切伟业的成功,任何奇迹的创造,没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是不可能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2]长征途中,战士们没有衣服穿,就将兽皮披在身上,没有鞋子穿,自己动手编制草鞋,没有吃的,就用野菜、树皮充饥。
没有房子宿营,他们就抱成一团,靠彼此的体温御寒……,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也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光辉典范。
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是继承革命传统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只有把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接过来,才能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无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贯穿其中的红线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
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质的人才,也可能仅仅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3]。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条件。
实践证明,一个人年轻时受一些挫折、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代的大学生,经常被称之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风平浪静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母老师的层层呵护中长大的,我们得到的是太多的宠爱与温暖,使我们一代人自立能力较差,心理上比较脆弱,缺乏的正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正是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加强组织纪律性
严明战斗纪律、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又一重要法宝。
长征途中的红军,在战斗中,争当先锋、前赴后继、勇于牺牲。
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
在和群众的关系上,更是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亲民之歌”。
长征之初,由于敌军散布的谣言以及群众的不了解,当他们看到红军路过时,有的纷纷逃入深山,有的闭门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敌对情绪。
面对这种情况,红军一方面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工作,用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纠正他们对我军的误解。
另一方面,红军也以自身的行动向群众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义之师”,是同群众心连心,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
他们对待群众亲密友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刘伯承与彝族的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感人事迹。
正是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打动了沿途的群众,他们最终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和爱戴。
红军也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最终克服困难,胜利会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因此,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在社会角色扮演中以身作则,坚持务实长征精神的内涵,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新时代下的社会道德建设为之不懈努力,贡献出一份力量,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作者:
毛泽东
2.《2003年7月3日胡锦涛在西柏坡谈话录》.
3.《罗亭》.陆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滕王阁序》.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