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视角简析世界性别定型理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语言学视角简析世界性别定型理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语言学视角简析世界性别定型理论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人的意识对现实进行观念化的机制来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称名的产生并非偶然。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具有隐喻性,由于自身语义的两面性对语言载体产生影响,促使他们将抽象范畴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与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相联系,并强制赋予他们这些范畴所固有的,但现实男女不一定具有的特征,这就促进了社会性别定型的形成,以及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待的形成。
2.社会性别定型的内容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将社会性别分为三个方面,这为展现社会性别定型的内容提供了语言学定型的相似范例:
(1)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定型正是对于男性和女性身体、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规范概念。
最初的观念与弗洛伊德的解剖学理论相关。
比如,男性气质表现为权威、强势、独立、自信、积极主动,具有攻击性,善于逻辑辩论,能够控制情绪,代表着创造的起源;
女性气质则为弱小、消极、依赖、情绪化,缺乏创造力,善解人意,温柔。
这直接规定了人们在交际中的表现模式。
例如,女人应尽量采取标准的言语形式,因为非标准形式显得粗暴和刚硬,这在男人中可以接受,但不符合女性气质;
在公共场合,男性控制话题和话轮转换,女人应该内敛少说话,男人应该滔滔不绝,极力表现其逻辑思维和雄辩才能等。
(2)语言中的社会性别定型记录了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家庭和职业的)划分。
性别角色,是预先规定的,以概念和期待的形式存在,这种限定逐渐成为定型,然后在集体意识中按照正确错误的图示发挥作用。
每个人都应该符合这些概念和期待,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它们具有规范性。
例如,在大多数传统社会认为,男性的主要角色是职业性的,女性则是家庭性的,男主外,女主内。
真正的男人都渴望事业有成,获得权力和地位;
而真正的女性则应该相夫教子,家庭是女性生活环境的中心,婚姻对她们极为重要,девушкаплачет,замужхочет(姑娘哭泣,说明她想嫁人),母职是妇女自我实现的源泉,настоящаяженщинаэто,преждевсего,матьижена!
(真正的女人首先得是母亲和妻子)。
欧洲文化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威廉二世定下的女性四KKinder,Kuche,Kirche,KlEider(孩子、厨房、教堂和衣服)和男性三KKaiser,Krieg,Kanonen(皇帝、战争和大炮);
(3)定型确定了劳动的社会性别差异:
根据两性的自然互补性观念,女性注定只适合辅助性的服务工作(社会生活的交际领域);
而男性活动领域创造性的、领导性质的劳动(社会生活的工具领域),男性具备组织和指导能力,俗语中常见这样的表达:
неженскоеэтодело(这不是女人干的活);
работадлянастоящегомужика(真正的男人该做的事)等等。
3.社会性别定型的特征
作为定型的特例,社会性别定型具有定型的基本特征:
普遍存在性,稳固性和变化的渐进性。
人们要认识世界,必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若没有对千差万别的现实加以范畴化的能力,人们便无法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便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建构和储存。
而对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所形成的定型就是范畴化的产物。
因此,定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面对被迫处理不明情况的压力的必然反应。
男性和女性作为人类仅有的两种性别,世界上的所有个体都处于社会性别关系之中,而相应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将在其生理性别基础之上被赋予每个人。
所以,社会性别定型是普遍存在的。
定型为大多数群体代表所共有,是公认的概念,否则它们不会对群体的社会活动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社会性别定型具有相对稳定性。
定型是伴随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而来的,带有深刻的文化烙印。
定型让现实变得简单化,但在集体意识中它根深蒂固,不易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定型是一种偏见,它对每个人都产生作用。
在固化的传统认识中,两性被赋予单一的定型概念,即男性是кормитель(养育人)和хранитель(保卫者)的概念,而女性是软弱无助的创造(слабыйпол)。
女性价值往往低于男性,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等观念依然广泛存在。
社会性别定型确立男性和女性的社会主体性包括在个人层面和群体关系层面,因此这种定型非常稳定,保守,相对于社会文化的变化具有滞后性。
当然,社会性别定型也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当社会性别观念落后于现实,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时,就需要加以改变。
但是,与所有社会定型相似,社会性别定型的改变不是自动完成的,而是随着其他社会观念和规范的变化而发生的,呈现出渐进式的变化性。
同时,被定型群体和定型群体的现实地位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那时,在言语实践中(在言语活动中)不仅仅是改变言语标准,更在于作为形象系统的心智定型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时,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才会有所改变。
但是男权社会制度暂时并未给予更多向前发展的可能。
4.社会性别定型的非对称性
在社会性别定型中,情感与理智,心灵与身体,自然与文化等等这些现象不直接与人的性别相关,而是通过在其内部形成一种独特的等级社会性别非对称性进而与现实的男性和女性对应起来。
认知过程本身被认为与权力关系及其功能阐释过程联系紧密:
生产、组织和知识需求与优势地位及等级关系的设定密不可分。
Гендер本身正是一种权力关系的表达,定型化也正是权力关系设定的过程。
有关权力的话语离不开对他群体的定型,定型即给予价值评价。
母系氏族结束以后,父权制成为社会规范,男性气质成为主流社会的文化表达,女性成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处于他者的地位。
因而在男权话语建构下,男性是定型化过程的自群体,女性是他群体。
而定型化的动机是对社会正面认同的追求,这种认同通过自群体与他群体的对比而获得。
所以在这种权力对比关系下,女性必然会被建构成不合规范的群体。
在欧洲中心主义话语中,只有具备那些与男性起源相关的品质才被认为是真正的人;
而女性则是用那些与自身进化相违背的特性来界定的,如懦弱、消极、被动等等。
这种对立性的结果,男性与男性气质定型的不完全对应导致的不是对男性气质的否定,而是遭至被评价为女性气质太重4。
在传统认识中,男性气质代表所有好的品质,女性气质代表所有坏的品质。
逐渐地,社会性别定型在父权文化中形成日常意识,并在这种意识中间接表现为不言而喻的知识的神话,健全思维应具备的知识的神话。
这种方式使它们变得合法,并以固定的和可复制文本片段的言语表达形式得到巩固(套话、习语、固定词组等)。
常见句式如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在这种普遍性的前提和特征的条件下,话语变得平常而不遭到反驳。
具体语言单位中固定了这种具有父权制色彩的定型。
根据该定型,女性具有许多缺陷,如果将男性比作女性,往往具有否定色彩:
像女人一样болтлив(唠叨)、любопытен(好奇)、кокетлив(卖弄风情)、самовлюблен(孤芳自赏)、капризен(喜怒无常)、истеричен(歇斯底里),женскаялогика(妇人之见),мужичийумговоритнадобабийумговоритхочу(男人靠理智,女人凭感觉)。
女性被认为不能与人和平相处,藏不住秘密,愚蠢,思维混乱:
бабедорогаотпечидопорога(娘儿们的领地从炉子到门槛那么远),бабьиумыразоряютдомы(女人的智商足以毁掉房子)。
在许多有关女性的谚语和俗语中都透露出一种轻视的态度和保护人的强调:
моеделосторона,амужмойправ(我的是与非,丈夫说了算);
мужчингрехзапорогомостается,аженавседомойнесет(男人的过错留在门外,女人却全部带回家来)。
甚至在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时女性也被赋予否定的附加意义:
показатькузькинумать(给他点颜色看看);
винопей,женубей,ничегонебойся(喝酒打妻,没啥大不了的);
умужа(передмужем)женавсегдавиновата(在丈夫面前,妻子永远都是错的)。
在俄罗斯民族的定型中,女人的许多好品质都源自男性,因此мужскойум(男人般智慧,用于形容聪明的女性),мужскаяхватка(女中豪杰,用于形容成功女性),мужскойхарактер(男子汉气概,赞美女性的坚强坚韧)等等。
如涅克拉索夫的诗,конянаскакуостановит,вгорящуюизбувойдет(扼住疾驰的马儿,冲进着火的木屋)这不是一般的英勇行为,句子在定型思维下即勇敢扑灭大火是男人的本色得到强化,常人很难把场景的主人想象为女性。
虽然在传统的社会性别定型中,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所附带的评价色彩不对等,女性气质常与否定评价相关。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女性气质也获得了更多正面意义。
俄罗斯哲学、艺术和历史文本中的独特的俄罗斯女性神话可以说明这一特点。
在这些文本当中,俄罗斯女性不仅仅被赋予众多东西方女性共有的优点,还包括那些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男性气质的特征:
智慧、力量、热爱劳动。
与此同时,俄罗斯强有力的女性的形象常常用来弥补羸弱的男性的不足,此外,如果民族定型(英国人、德国人)通常以相应民族的男性气质(具有隐喻性)为基础的话,那么俄罗斯精神的象征则是女性。
结论
社会性别定型是社会性别范畴化的结果,它反映了社会性别群体地位的客观性质,从行为特征、角色分配等方面限定人们的活动。
社会性别定型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但是女性的批评反映表达更高,呈现出非对称性。
现有的社会性别定型是群体关系的直接限定成分,但随着主体地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
知识社会学发端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当它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形成了三大学派,即“德意志社会学—哲学学派”、“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
曼海姆提出了社会科学应具有属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解释学和现象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成为知识社会学成熟的标志;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实质上是对传统“知识二分法”,即科学技术知识和非纯粹知识的诘难和批判;
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知识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转变。
一、知识社会学的发端与形成
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
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
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
随着世界科学中心向德国转移,以培根和笛卡儿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势态迅速移向德国,自然科学知识的优越性亦与日俱增。
“知识社会学”一词源于德文,为哲学及社会学大师舍勒(M·
Scheler)所首创。
“知识社会学”的先驱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位大师。
首先应该追溯的是马克思。
他认为: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说来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
……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知识社会决定论”的由来。
着名知识社会学家赫克曼(S·
J·
Hekeman)对此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马克思为知识社会学给出一条基本原理,即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
马克思甚至认为,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也是由社会目标决定的。
不过,此时的马克思意在强调社会需求因素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影响。
恩格斯认为,在特定条件下,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借助于社会及历史因素来解释。
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社会学理论,以至于着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
K·
Merton)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
在知识社会学理论发展中,狄尔泰强调知识的社会决定作用与环境制约性,韦伯在沿袭马克思“社会决定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精神因素的历史作用,认为社会存在是各种因素整合的产物,当诉诸社会因素对有关知识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时,应积极诉诸精神因素。
不论是实证主义者还是人文主义者,都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知识二分法”思想加以默认。
二者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该不该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照搬到社会科学中来。
由于这场争论关系到两种知识形态的孰优孰劣,两种文化的直接冲突,甚至一种文化歧视另一种文化,或用一种文化规范另一种文化的重大问题,故而争论此起彼伏,自知识社会学发端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20世纪初,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具雏形,并形成三大学派,它们分别是:
“德意志社会学—哲学学派”、“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
从进化论视角看,最有意义的是德国学派,它是知识社会学的源头,对知识社会学有着特殊的贡献。
继马克思之后,韦伯广泛研究了知识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认为社会、文化等因素决定知识的内容,反过来,知识的内容也影响社会和文化。
狄尔泰则从认识论视角,用解释学理论解释产生知识的“客观因素”。
对知识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长期努力的是该学派的舍勒。
舍勒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在社会存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基础上,认为科学的世界观并不能唯一逼真地描述“绝对客体”。
但和单向的社会决定论不同的是,他认为绝对客体的实在范畴基于信念而非物质因素。
舍勒试图用绝对主义因素解决相对主义问题,同时又保留“知识二分法”及“知识的社会决定论”,这显然是矛盾的。
不过,舍勒的最大功绩在于:
他能够洞察出科学家对绝对真理的寻求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
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观点来看,他的突出贡献在于:
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至尊地位提出了挑战,对两种文化之间的歧视现象表示出强烈不满。
这为日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深受狄德罗思想的影响,在坚持“知识二分法”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尝试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去研究知识的社会决定,他们的着眼点放在知识的起源和概念的演化上,他们的知识社会学又叫“知识发生学”。
“美国芝加哥学派”因语言和地理上的障碍而循着自身的路径发展,该学派在遵循实证主义原则的同时,注重考察社会心理对知识形成的重大影响,故被称为“社会心理学学派”。
二、知识社会学的成熟及存在的问题
舍勒虽然为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他的着作很晚才被译成英文。
语言的障碍阻止了他的思想传播及影响范围的扩大。
今天我们谈论的知识社会学,就其成熟形态而言,是曼海姆的而不是舍勒的知识社会学。
曼海姆的着作于30年代就被陆续译成英文,其影响波及欧美,知识社会学中心亦随之转向英美。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也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
他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认为知识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
曼海姆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韦伯和狄尔泰,主张社会科学应具有属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认为解释学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有效工具,而不必强求使用自然科学方法。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有两个优点:
其一是他的提法接近于“反身性原则”,即在知识的社会学考察中,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必须服从社会学家的考察;
其二是他表明了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非个人,主张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限于个人的思想,个人是不可能从他自身的经历中形成世界观的,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
曼海姆曾试图突破传统的知识划界,打破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长期对峙的局面而代之以相对主义的面孔。
用当代科学社会学家马尔凯(M·
Mulkey)的话说,曼海姆的相对主义研究纲领接近于科学哲学的后库恩研究,他能克制自己对自然科学知识普遍一致性的盲从。
此点在实证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时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曼海姆因其相对主义态度而受到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两面夹击,他也承认社会看起来不仅决定人们的观念而且决定人们的思想内容,包括数学思想内容以及至少有那么一部分自然科学思想内容。
总之,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有向自然科学领地进行边际扩展的倾向,但其思想仍囿于“知识二分法”传统之中。
30年代后期知识社会学又分化为若干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分支,一是集中探讨日常知识的社会根源,它导源于现象学传统;
二是考察知识与外部社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沿袭解释学研究传统。
至于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在这两个分支中均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其中,现象学传统的代表人物舒尔茨受胡塞尔现象学思想影响,他的目标是要为知识社会学研究注入新的研究方法,即社会现象学方法,旨在解释知识的意义构成及充当知识生产之实在的社会建构。
此后,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围绕着这两个分支又形成了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前者倾向于将自然科学知识从社会决定论中分离出来;
后者通常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它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知识的决定作用,并将这些知识同其赖以产生的物质存在方式加以对照。
这两个阵营分别在美国和英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美国是实证主义阵地,英国是“新马克思主义”阵地,前者强调个人因素和历史方法论,后者强调社会因素和环境制约作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