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234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 答案和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CO、NO2、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B.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X为H2O

6.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

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质的检验

B物质的鉴别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①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石蕊试液

②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物质的提纯

D物质的制备

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

②铜粉(木炭粉)﹣﹣空气中灼烧

①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

②氢气﹣﹣铜片和稀盐酸

A.AB.BC.CD.D

7.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容器底部有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Fe2+

B.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和Cu2+

C.剩余固体中肯定含银和铜

D.剩余固体中肯定含有银

8.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A.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9.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的常用试剂,它是白色粉末熔点﹣95℃、沸点80℃,遇水或空气易自燃。

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

B.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

C.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

D.丁基锂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

9

10.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4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

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二、简答题

11.水是生命之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电解水时电能转化为_____能,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电解水时,如果正极产生10mL气体,同时在负极产生_____mL气体。

12.飞机C919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

请回答: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飞机上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质的,其原因是铁易与___反应而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

(4)飞机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

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

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

(5)飞机急救箱中备有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6)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它属于___材料。

三、推断题

13.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

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操作②时,当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题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制气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选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选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混合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_____(填字母)。

收集氢气常用D或E装置,说明氢气具有_____的性质(写出1条即可)。

(4)实验室也能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若要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导管口。

五、科学探究题

15.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华发现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大于消耗的镁条质量,他据此认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华的观点,理由是_____。

(3)小红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②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足量的黄色固体加入试管,然后滴入适量的_____,并将_____放在试管口

_____

猜想正确

(反思与交流)

①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

②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这是因为_____。

六、计算题

16.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CO2+H2O=2KHCO3。

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

试计算:

(1)若把该50g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g。

(2)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B、淘米水用来浇花属于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错误;

D、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做法正确,但不符合主题。

故选C。

2.D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D

A、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抗腐蚀性的金属或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阻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错误;

B、众人拾柴火焰高,含义是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而不是改变着火点,故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且空隙能改变,故正确。

4.A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故A正确;

B、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可能会使液体飞溅,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会污染药品,故C错误;

D、先将试纸湿润,相当于稀释了被测溶液,测定结果会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5.C

A、目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CO、NO2、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成物是Pd和盐酸,说明两者不反应,即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氧元素、氢元素、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6.A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说法正确;

B、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鉴别开,羊毛线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线燃烧无气味,能够鉴别开,故B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不能将一氧化碳点燃,除去铜中的木炭,不能用灼烧,因为铜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C说法错误;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水、氧化钙高温不能分解;

铜排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故D说法错误。

7.D

【分析】

铁和铜的活动性都比银强,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反应顺序为:

铁先置换出银,铁反应完铜再反应。

A、多种金属与一种金属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反应完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硝酸亚铁,而不是可能含有Fe2+,故错误;

B、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由于不知所加的铁和铜的量,若铁未反应完,则溶液中无Cu2+,故错误;

C、由于不知道铁和铜的量,所以不能判断出剩余固体成分是否含有铁和铜,但是在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错误;

D、由于不知道铁和铜的量,所以不能判断出剩余固体成分是否含有铁和铜,但是在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正确。

8.D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故B错误;

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00%=39.0%,故D正确。

9.C

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丁基锂遇水易自燃,所以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故错误;

C.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100%=75%,故正确;

D.丁基锂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4):

(1×

9)=16:

3,故错误。

10.B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

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

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

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

6g=2:

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1.使水中悬浮颗粒沉降煮沸化学能(氢能)2H2O

2H2↑+O2↑20

(1)所以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3)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

1;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10mL×

2=20mL。

故答为:

(1)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2)煮沸。

(3)化学;

20。

12.Fe2O3+2CO

2Fe+3CO2水、氧气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雪碧、维生素-1价合成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赤铁矿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2)飞机上使用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制的,其原因是因为铁与水、氧气反应易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

(4)C919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

上述食物中雪碧是混合物,具有均已稳定的特征,属于溶液,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5)在过氧化氢中,由于氢显+1价,可推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6)飞机上的座椅套采用耐磨、耐腐蚀的“尼龙”属于合成材料。

(1)3CO+Fe2O3

2Fe+3CO2;

(2)氧气、水;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

(4)雪碧,维生素;

(5)-1价;

(6)合成。

13.Mg(OH)2+H2SO4=MgSO4+2H2O少量水(或析出大量晶体)H2ONaCl、Na2SO4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混合物的分离等。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工业废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A中加入某酸后得到硫酸镁,则加入的酸是硫酸,固体A是氢氧化镁;

固体B加热得到的是氧化铁,则B是氢氧化铁,溶液a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硫酸钠。

因此:

(1)固体A与某酸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硫酸的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H2SO4=MgSO4+2H2O;

操作②是蒸发操作,当还有少量水(或析出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2)固体B是氢氧化铁,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一种是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种氧化物是水,化学式是H2O;

(3)溶液a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化学式分别是NaCl、Na2SO4。

14.分液漏斗AC或E2KMnO4

K2MnO4+MnO2+O2↑B氢气难溶于水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

(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故填:

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A;

C或E;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混合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

收集氢气常用D或E装置,说明氢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B;

密度比空气小或不溶于水。

(4)实验室也能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若要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

b。

15.2Mg+O2

2MgO不同意氧气和镁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或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氧气质量和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某些物质也可以在氮气中燃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1)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O2

2MgO;

(2)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氧气和镁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或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氧气质量和;

(3)[查阅资料]根据题干信息,可将生成的固体物质放入水中,检验是否产生氨气来进行判断;

具体实验操作:

将镁条燃烧的产物放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若看到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

①通过镁也能在氮气中剧烈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1)2Mg+O2

(2)不同意;

氧气和镁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或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氧气质量和律;

(3)

【点睛】

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16.75g7.1%

(1)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50g×

10%=4%×

(50g+x),

x=75g。

(2)碳酸氢钾的质量为50g×

10%=5g,

设碳酸钾的质量为y,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

y=3.45gz=1.1g

原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3.45g/(50g-1.1g)×

100%=7.1%

答:

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