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6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docx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源县第三小学社团活动教案

活动

时间

3.5

活动

地点

三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课本剧《小珊迪》剧本

活动前准备

1、学习课文。

2、准备旧社会的服装等道具

3、音乐磁带

活动目标

1、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小珊迪》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体验旧社会的黑暗。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谈话引入

1、《小珊迪》这篇课文非常感人,大家想演一演课本剧吗?

好,今天我们就根据课文自己来编演一出课本剧。

2、回顾课文内容

二、编写剧本

1、这个剧本将它分为三幕。

第一幕是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讲小珊迪在旅馆门前乞求“我”买他的火柴。

第二幕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讲小珊迪因身负重伤,派小弟小利比到旅馆里送来找回的零钱。

第三幕是课文的第三部分内容,讲小珊迪悲惨地死了,临死前还挂念着弟弟。

2、生合作编写剧本,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剧本

1、各小组轮流展示剧本,其余学生当评委,评出“最佳总制作”和“最佳总编”。

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各小组吸取其他小组的长处,保留自己的特色,进行修改剧本。

修改后的剧本如下(一组的作品):

今天,同学们学着编演了课本剧《小珊迪》,大家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活动让我们更真切感受到了旧社会的黑暗,旧社会孩子的悲惨遭遇。

因此,我们应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活动

时间

3.12

活动

地点

二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春天的郁金香》

活动前准备

1、初步了解郁金香花的色彩和外形。

2、彩色纸若干、剪刀、胶水、胶布

活动目标

1、能用对角折的方法表现出郁金香花的基本特征。

2、养成耐心、细致的折纸习惯。

1、谈话导入,感知郁金香的基本特征1、春天来了,到处都是美丽的花朵。

看,有哪些花开了?

2、出示PPT。

3、2、这是什么花?

引导孩子了解春天里不同的花:

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白的梨花。

3、这是什么花?

它叫什么名字?

引导孩子感知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二、学习对角折的方法

1、郁金香真漂亮,这儿有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郁金香呢?

2、教师示范

用“好朋友玩耍”的短句,引导学生进行对角折。

3、大角和大角做朋友(对角折),小角和小角做朋友(对角折),好朋友分开了(折成缝),小角和大角做朋友,大角说,我们稍微远一些(小角靠着大角),形成一朵美丽的郁金香。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

三、评价

1、个别指导,综合评价。

2、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颜色的郁金香。

 

此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简单的手工操作中感受到原来一张简单的方形可以变成一朵美丽的花。

孩子们感受到了神奇,是通过小手的操作来完成的,更满足,更了解。

一、挖掘一种手法,让孩子感受美

这次折纸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一个新的技巧,因此在整个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进行了过多的进行讲解或者指导,之后才请孩子根据示范进行操作。

完成这次的作品也并非容易事,因为以往的手工活动一般都是手工加绘画,而这次的手工活动则是一次全部由手工完成的作品,而且提供的材料较多,孩子在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完成画面。

活动

时间

3.19

活动

地点

二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可爱的大苹果》

活动前准备

1、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

2、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一、导入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小朋友看到了什么.②小朋友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朋友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孩子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二、操作过程

1、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交流、分享

1、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漂亮.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非凡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动

假如时间答应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五、评价

1、在图画之内进行粘贴

2、撕纸粘贴得快面小

3、画面爆满,最好不露空白.

4、颜色(会用两种颜色的)

孩子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

纸是活动中经常接触的,孩子喜欢撕一撕,剪一剪,画一画。

本次活动教师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孩子最贴近的自身开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孩子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

因此在活动前,教师注重孩子在图式的积累,让孩子对苹果有了充分的感知,使孩子将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经验的加工,伴随经验在记忆中储存。

活动中孩子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苹果,反映了孩子独特的创造力。

活动

时间

3.26

活动

地点

二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做纸陀螺》

活动前准备

剪刀、画有虚线大正方形的纸张。

活动目标

1、学会剪纸,往不同方向折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2、学会与人交流,不懂就要问。

 一、教师示范,学生学习折纸陀螺。

(教师说方法,学生跟着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1、示范使用剪刀和拿纸的正确方法。

2、示范按虚线剪出两个正方形,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帮助。

  3、剪好正方形后,教师和学生比较是否为正方形。

  4、教学按正方形中的两条虚线反折成长方形,巡视指导,完成后再比较。

  5、两个正方形都折成长方形后再折成平行四边形,巡视指导,完成后再比较,这个过程要多花时间,多点耐心。

  6、两个平行四边形交叉成十字形,将四个角往里折,最后一个角插入第一个角的缝隙里。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帮助。

  二、让折好的学生按方法重折,保持课堂纪律,教师留出时间帮助其他幼儿

  三、学生出示自己折好的作品,和教师作品做比较,进行鼓励评价,提升孩子成就感和喜悦感。

  四、将正方形的作品四条边往里压成立体的陀螺身,再往中心孔里插入一根短木棍,一个完整的陀螺就做好了

 由于是二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做这次的手工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所以,选材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我处理得比较恰当,在每一个步骤中让先完成的孩子重做和帮助别的孩子,使整节课堂能维持课堂纪律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悟到:

设计一份水果拼盘,要根据水果的特点,有主题的去设计。

这样既有利于创造出新颖别致的水果造型,又方便制作。

2、小组合作,制作拼盘,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

合作学习

活动

时间

4.2

活动

地点

二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团包手工》

活动前准备

画、彩纸、剪子、胶、皱纹纸、卫生纸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掌握制作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画,画中画的是什么?

出示纸苹果

这两个苹果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

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这个纸苹果占有一定的空间,有重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以我们说它是立体的。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分析特征

欣赏作品

出示范例,看他们都是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分析物体特征

2.尝试探究

象这样的团包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我把这些作品送到小组中,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也可以动手尝试一下,看看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尝试制作

3.制作过程

分析制作过程:

1.团形

2.包装

3.装饰

你在制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说困难

4.解决问题

谁能帮他解决一下?

5.示范团包方法

示范团法,包法

利用团包方法适合表现哪些形象呢?

学生交流

师:

我们可以表现食品、蔬果、文具、人、动物、交通工具、家电等。

今天的制作我们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比比看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做的最好。

(三)美术创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

教师辅导

放音乐

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较顺利的完成了授课内容。

课后听取了听课老师及校领导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效果进行了一次整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课导入部分运用画引入,在比较立体作品与平面作品,直观感受立体的意义。

课上教师大量展示了范例,通过观察,小组讨论了解制作的材料,学生尝试探究制作的方法,经过制作后说说遇到的困难,并师生共同解决困难,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制作中我采用学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有些作品还缺少创新,在以后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

时间

4.9

活动

地点

二年级

(2)

指导

教师

李红云

参加

人数

31人

缺勤

人数

活动内容

《制作小乌龟》

活动前准备

果冻盒,一次性筷子,碗,瓶盖,剪刀,绘画纸,粘纸,双面胶等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

增强环保意识。

 1、谈话引出课题。

  师:

你们见过小乌龟吗?

它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

小乌龟有四只脚,一个壳,一个头,一个尾巴,壳上还有花纹。

  师:

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乌龟?

  2、出示材料,让学生探讨。

  师:

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小乌龟的哪一部分?

  学生1:

泡沫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壳。

  学生2:

果冻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头。

  学生3:

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乌龟的脚••••••

  3、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

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制作小乌龟,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制作小乌龟的图,请你们看着上面的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好吗?

  4、学生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学生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乌龟并进行评价。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要满足孩子求知欲,需要积极为孩子的教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

学生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