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678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胶南移民考Word格式.docx

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

后来,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名义上是为齐收复失地,实际上是为了长期称霸中原。

勾践把都城从会稽迁至琅琊,是回归越人故地。

《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古籍多有记载。

越人素善航海,“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成为强国的越就迁都而论,军民人员之众、军辎之多、货财之博、舟楫之盛等可以想象。

此次迁都规模相当庞大,跟随而至的人员也相当多,动用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

据有关专家推算,当时越国的人口总数约为30万。

而在迁都过程中,句践带走了他的大部分军队和大量部族居民,以至于原越国都城会稽一带的人口也骤然减少,可以推测此时由越迁移到琅琊的人员之多。

勾践还欲从海上迁其父冢于琅琊,以示永久驻霸中原之意。

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

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

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胶南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

越迁都到琅琊后,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军队就安排在琅琊城附近,越人又以此为中心延伸到山东附近较大区域。

一生沉浮起落的勾践,深知创业的不易和带领越人跨江涉淮,徙都琅琊后守业的艰难,在他临终之时,对太子与夷说:

“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神祗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

跨江涉淮,从晋、齐之地,功德巍巍,自致于斯,其可不诚乎?

夫霸者,之后难以久立,其慎之哉。

”(《吴越春秋》)

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

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

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

《诸城县志》云:

“(琅琊)城西北于家老岭多古墓,相传为越王冢。

在越国徙都琅琊的过程中,客观上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他们到了胶南后,在这里居住、生活、繁衍后代,带来了越国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耕种方法、工艺技术等。

胶南市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

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

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

把占领琅琊说成回归故土,是勾践的聪明之处,这样在政治、军事上是非常有利的。

琅琊与越国的第三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49年。

勾践死后,历经与夷、子翁、不扬、无疆、之侯、尊、亲诸君主,到尊时已霸气渐去,从“王”而降为“君长”,到亲时,则“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最终“为楚所灭”。

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

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

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胶南返回越国,这是胶南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

越王句践世家》记载了越国的最后一个君王无疆伐齐、伐楚之事,而最后是:

“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尽取吴故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江南是越人的故土,越人在遭到楚人打击后向南方迁徙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时越国虽不能称霸,但仍为强国,此时的越国都城由琅琊返回,越王后裔以及跟随的军队、百姓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胶南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胶南,多数人留在了胶南;

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

琅琊作为秦之东方大港和航海中心,是秦始皇东巡的主要目的地,还是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处。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11年间,先后5次出巡,3次到琅琊。

其中,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

3万户,相当于秦代的3个大县,以每户5口人计,3万户就是15万人,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也只有“七万户”。

大量人口迁移到了胶南,不仅保证秦始皇庞大的扈从队伍之接待、居住、给养,而且为徐福船队航海求仙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

据《胶南县地名志》载:

系“秦始皇迁民三万户到琅琊山下作琅琊台时,王姓迁此立村。

徐福东渡日本,带着三千“童男童女”、“百工”、“五谷”、“善射者”等到了日本,将秦时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带到了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的日本,那里的人尚不懂稻作农耕。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日本突然跃进到以稻作农耕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水稻广泛种植,金属工具普遍使用,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胶南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

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受命出海时,时间十分紧迫,不会也没有必要从很远的地方征调人员,否则就来不及同秦始皇的船队一同启航出海,而且,琅琊当时的人口数量之大是全国郡城中少有的,所需各种人员完全可以就地解决。

三 

汉至宋时期移民

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省地震部门推定为8级),琅琊城被毁,死亡6000人,琅琊国的刘氏祖庙也被震毁。

之后,又有多次自然灾害、饥荒,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琅琊郡、琅琊国首府先迁东武再迁临沂,琅琊已不再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汉置盐官,至隋唐时期,滨海卤泽密布,成为山东最大的产盐区。

唐至北宋,海运兴盛,境内港口既是往来高丽要地,又是运粮重要口岸。

人口日渐繁盛。

在这一时期到胶南的移民多是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移民,规模和数量不可考。

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迁来;

宋末魏姓从云南迁王台镇魏家岛耳河立村;

元代中期孙、高两姓从云南迁来红石崖镇管家洼,因孙姓兴旺,取名孙家沟,1980年更名为管家洼。

漕汶张氏的先世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后出进士4人、贡生39人、举人14人,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

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

“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

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

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

”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

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州事。

孔辉的先世逃荒由曲阜迁至胶南胶河孔家庄定居。

孔辉的孙子孔思忠、孔思义分别被荫封为昭信校尉、武节将军。

在孔家庄有孔辉墓。

四 

明代移民

移民背景 

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

金代在胶南境内设立张仓(在铁山镇)、梁乡(在大珠山镇)、信阳(在大村镇)、草桥(在泊里镇)四处兵镇,重兵把守山海要隘。

在张仓建立榷场,为宋金两国互市贸易重镇。

元代战争连绵十余年,蝗灾、瘟疫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倭寇屡掠沿海,多种灾难使胶南人口锐减,户口损耗严重。

金卫绍王至宁一年(1213年)蒙古木华黎屠胶、密二州,横尸遍野。

此后的7年,密州(当时,胶南属密州)五易主。

据《增修胶志》记载:

“金自宣宗癸酉、丁丑密州再破于蒙古,戊寅三破于红袄贼,秋四月破于李全,己卯全又以州降”。

1357年,红巾军大将毛贵率船队进入胶南,乘虚袭取胶州。

除了战争,自然灾害也连年不断,瘟疫流行,导致人口急剧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00年间,胶南一带共发生大的自然灾害28次。

元文宗天历三年(1329年):

“春水灾,夏秋旱蝗并行,民采草木充饥”(《诸城县志》)。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夏五月,蝗。

”据当地一些老人传说,有一年胶南地区出现大批红头苍蝇,多得遮云蔽日,苍蝇过后,瘟疫流行,人口锐减。

自元时起,倭患迭起,倭寇时常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

胶南沿海多次受到倭寇侵扰,长期不得安宁,许多居民被迫内迁。

胶南的灵山湾在唐宋时期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这里就变得人迹罕至,“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

建置序》)。

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

明代还大兴屯田。

明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

民屯是由政府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

洪武年间,明政府曾不断地把狭乡(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宽乡(人少地多的地方)迁移,这是移民屯种。

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

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

移民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

在胶南市的1000余个行政村中,有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242个村从江苏迁来,100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4个村从安徽迁来,有3个村从四川迁来,有3个村从河南迁来,有2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

从表1可以看出,移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一是山西。

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

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入者。

他们多数来自山西省洪洞县。

胶南不少人自称先祖从“云南”或“小云南”迁来,实际上“云南”地区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省。

具体位置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

阴山之南、恒山以北广大地区古称云州,云州之南,或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称为“云南”或“小云南”。

当年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时,山西境内却少有战争,而且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口较多,与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

明朝廷在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发给移民凭证和路费。

附近各州县来的移民都先在广济寺会合。

临行之前,他们聚集在寺中大槐树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度过最后的不眠之夜。

上路后,一次次回首遥望故乡,最后只能望见广济寺的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

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为这些“云南”移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标记。

在胶南东部乡镇,至今仍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祖先当初来自云南大槐树或云南老鸹窝,实际上这些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

相传,山西移民的后人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有民谣说:

“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

到胶南定居后,有些移民为纪念自己的原籍,在村里栽植国槐。

胶南的一部分树龄在500~600年的国槐,大都与此段历史有关。

在大珠山镇东山张村有一棵槐树,有三四抱粗,在这里还曾建有“槐爷庙”。

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

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

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

三是云南。

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遥远,云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胶南。

境内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

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

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

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

胶南设立了灵山卫,其中一部分来到了胶南落籍。

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

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

在胶南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云南畅山县槐树底”、“云南乌沙(撒)卫”等。

实际上,说云南是祖籍并不确切,先祖们只是在云南驻防的军人,来到胶南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便以云南作为祖籍。

各地移民在胶南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居性。

从表2可以看出,山西移民在有的乡镇占到50%,而有的乡镇几乎没有,江苏、云南移民也是这样。

这与他们移民到胶南的时间、原因有关,也与明、清时胶南分属胶州、诸城两县有关。

胶南部分村明初移民原籍表 

表2

移民原籍乡镇 

江苏海州(今连云港) 

云南省 

山西省 

全镇自然村总数

自然村数 

占全镇百分比 

隐珠 

1% 

25 

34.2% 

1.4% 

73

宝山 

- 

24 

42.1% 

4% 

57

王台 

22 

43.1% 

51

大珠山 

7% 

17 

40% 

5% 

43

胶南镇 

15 

30% 

16% 

50

胶河 

17% 

50% 

30

六汪 

3% 

24% 

18% 

33

理务关 

18 

55% 

海青 

36 

56% 

64

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

山西移民安置在胶南西北部(明代胶州所辖区域),如六汪、胶河、市美等。

云南移民在胶南大珠山、王台、黄山等其他东部乡镇。

由于移民的原籍不同,来到胶南后又聚居在不同区域,胶南东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

西部居民语言明显有苏北话的特点,东部人则讲北方话。

西部人结婚时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东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

过春节时,西部人正月初三早上送年,东部人则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

人死后,生者要为其“指路”,告诉亡灵朝什么方向去,在胶南会让亡灵朝“西南大路”去,这一风俗可能也与移民祖籍有关。

由各地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后裔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

军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给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一方面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另一方面在全国实行卫所制。

按照“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陆续在山东设立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九卫,洪武五年(1372年)在胶南境内设“灵山卫”,筑灵山卫城,灵山卫的规模相当大,辖前、后、左三所,共建立军屯30个,军兵5600人。

辖区西起日照两河,东至胶州沽河。

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胶南移民,以巩固海防。

当时规定,以屯养军,军屯受制卫所。

凡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每个军人一般受田五十亩,给耕牛、农具。

当时的屯兵可带家属、奴仆等住在卫所。

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永远不能脱籍,这样他们就成了胶南的常住居民。

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属、仆役已有几万人定居在胶南。

这时人口稠密,灵山卫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为一座繁荣兴旺的滨海小城“阛阓相望,市井嚣繁,俨然一都会矣”(《灵山卫志》)。

不仅灵山卫城颇具规模,在城外还设有30个墩台、12个城堡和33个军屯(不同时期数目不同),绝大部分在胶南、胶州和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

到清雍正十三年裁撤灵山卫时,灵山卫军屯仍有屯地1634顷,额征地丁银2853两。

军屯钱粮不解州县,由卫而上解山东都指挥使司,最后至兵部,其体制类似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

军屯的名称和分布如表3:

灵山卫军屯 

表3

名称 

位置 

数量 

军 

左所 

灵山卫镇 

16 

詹家屯谷家屯宗家屯翟家屯孟家屯盍家屯杨家屯仪家屯阮家屯北柳屯柳家屯韩家屯李家屯迟家屯魏家屯白家屯

前所 

琅琊镇 

管家屯叶家屯李家屯姚家屯施家屯周家屯刘家屯

后所 

胶州 

10 

沽河屯郝伍屯朱伍屯黄伍屯韩伍屯谈伍屯丁伍屯张伍屯吴魏屯王伍屯

从灵山卫的军屯名称,可以看出这些屯子都是以姓氏命名的,而这里的姓基本来源于那些移民到此的军户,有些屯子的名称保留至今。

清代雍正十三年撤销灵山卫,但大部分军屯移民的后代生活在胶南,姓氏保留下来,有一些则失传。

当时“灵山卫世袭之家六十有七,而得传于后者不能十之二焉”。

在《灵山卫志》记载了一些流传下来的世袭指挥官职名单。

灵山卫部分世袭职官姓氏表 

表4

官职 

品级 

姓氏

世袭指挥使 

正三品 

龙梁程柳李

世袭指挥同知 

从三品 

史毕高张

世袭指挥佥事 

正四品) 

汤唐夏王陈郭张焦许杨萧

世袭卫镇抚 

从六品 

王张

世袭左所千户 

正五品;

从五品 

金孟朱魏刘余宗柳叶陈王杨

世袭左所百户 

正六品 

刘叶韩谷张李柳詹侯翟迟阮魏

世袭前所千户 

崔酆杨杨陈

世袭前所百户 

许刘叶王李花姚管施周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正千户 

匡汪杨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副千户 

储刘胡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百户 

王谈张韩吴魏朱黄陆丁

在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中,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

阳武侯薛禄,其父便是以军户迁居灵山卫东之薛家岛(今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

成年后代兄服役,“靖难之变”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

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

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

病逝后,宣宗亲自为其致悼文,追封鄞国公,谥忠武,世袭少保阳武侯,妻诰命夫人。

在今黄岛区薛家岛及周围薛姓绝大部分为薛禄之后裔。

除薛禄外,还有金辂,正千户,原籍山后人(蒙古人,祖籍山后之云中一带)。

祖荣,初名蛮蛮。

永乐二年,赐姓金。

荣卒,子亮继。

亮从都督毛福寿击贼有功,升正千户。

亮卒,辂继。

天顺八年,选灵山卫左所正千户。

辂卒,子鼎继。

正德六年,选即墨营备倭。

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贼刘六等劫营,鼎力战死之。

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业,守业生玉声,凡六传。

金姓后人现居住在胶南市积米崖。

灵山卫苏氏,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以军户自青州临朐县迁来灵山卫。

后人读书从文者较多。

明清间出贡生24人,其政声卓闻者尤以苏丛为最。

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编纂的《灵山卫志》记载:

程常 

指挥使,原籍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

六传,凡五世。

唐彰 

指挥佥事,原籍湖广常德府石门县人。

凡九传。

王瑾 

指挥佥事,原籍武定人。

世袭,传子惟精。

焦鹍 

指挥佥事,原任陕西榆林卫都司,调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升留守司副使。

王扬林 

镇抚,原籍怀来县人。

洪武间以军功授本卫镇抚司镇抚,封忠武校尉,世袭。

宗得 

正千户,原籍江西临川县人。

凡传七世。

侯胜 

百户,原籍扬州府仪镇人,凡传四世。

明正统元年(1436年),灵山卫创建武学。

十年(1445年),改武学为儒学,设儒学教授,单列生员名额,灵山卫士绅因之崛起,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显赫,或以政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孝流芳。

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

焦复亨,领袖清代胶州文坛六十年。

宋之钊,力学能文,有“莱郡一人”之美称。

苏濬,辞官归里,诗酒自娱,著有《群玉斋诗集》。

苏潜修,广咨博访,至老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山卫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