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7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统计图之后编入的。

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统计图,素材的选取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突出了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及措施:

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图示、预习提纲、尺子。

实践活动:

设计简单的复式统计图。

第1课时

 ——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自学提纲:

看一看

默读教材71-74页。

读一读

朗读教材71-74页

想一想

1、怎样研究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用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呢?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为什么用两种颜色区分?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势?

3、通过调查成人和学生患近视年龄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谈谈你的感受。

画一画

试着画出条形统计图。

做一做

试着做课本74页第3题,第77页第4题

查一查

上网或在书上找有关条形统计图的资料。

说一说

预习的收获讲给同学听一听把。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72页情境图)。

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拨

(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

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

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

2、班内交流。

谈话:

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

这样制作可以吗?

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

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谈话:

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

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谈话:

你打算怎样整理数据?

(统计表,统计图)

2、独立思考,探索方法。

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个统计表,咱们一起来整理整理好吗?

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比一比,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谈话:

刚才我们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

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

谈话:

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

你是怎样整理的?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

谈话:

刚才大家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较?

为什么?

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

(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课本自主练习第4题,巩固看图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谈话:

同学们喜欢运动会吗?

知道小学生运动会有哪些项目吗?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运动会一般有:

短跑、跳高、跳远、铅球和中长跑等项目)如果老师要知道5.1班和5.2班,在比赛中哪些项目占优势,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为什么?

(1)独立解答。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

2、课本第74页,第3题。

四、总结全课,系统整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设计调查表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什么?

师:

其实,只要大家留心,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愿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课堂练习、限时作业:

1、设计一张调查表,调查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参加学校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并把它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小组合作,设计一张调查表,调查五年级两个班男女生喜欢吃的水果,并把它们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再结合统计图分析一下。

3、设计一个调查表,调查本年级各个班男、女生人数情况。

 

(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

”)

 

(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

 

(学生可能出现单式和复式两种不同的整理方法,应着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第2课时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2、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启发谈话:

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我国中小学生和家长患近视的年龄情况,能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吗?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二、深化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回顾制作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谈话: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2003年我国对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情况统计表。

①我国对外出口额最多的是哪个国家,进口额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②我国与哪个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1)独立解答。

谈话:

怎样才能让大家清楚地找到答案呢?

先在先在小组里说说。

(2)班内交流.。

谈话:

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才能让大家看起来更清楚?

(二)变式练习:

1、

(1)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班内交流:

哪个月收到的普通邮件最多?

哪个月的电子邮件最多?

(3)谈话: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指明学生回答

问题。

2、

(1)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集体交流:

A停车场共停车多少辆?

(3)谈话: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既可提出根据统计图直接回答的问题,也可提出用计算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与前面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逐一解决。

(三)实践练习:

1、谈话:

课前老师让咱们同学调查本校低年级和高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情况,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低、高年级学生喜欢科普读物的情况,我们最好把它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而要制作成统计图,我看有些同学收集的数据杂乱,应该首先(整理成统计表,注意作好数据的整理核对)。

2、学生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制作成统计图。

3、交流展示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4、小组讨论交流低、高年级学生喜欢科普读物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5、班内集体交流:

分析调查结果,你还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练习设计:

1、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的种类,并制成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某超市销售的有甲、乙两种品牌的儿童运动鞋,它们在今年六个月的销售情况如下表,请将它绘制成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甲品牌

100双

90

93

80

50

16

乙品牌

33双

42

56

81

93

90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你是超市的童装童鞋部经理,下半年你打算在进货方面进行怎样的调整?

 

(整理数据,写明标题,时间,用不同的颜色)

 

(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便于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比较

 

(让学生明白在统计图中也能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便让学生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

 

第3课时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事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信息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体会其特点。

自学提纲:

看一看

默读教材77.78页

读一读

朗读教材77.78页。

想一想

(1)选择怎样的统计图能比较清楚的看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

(2)它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选择不同的画法能影响人们对数据的描述和解释吗?

(3)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4)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画一画

动手做两个红点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算一算

试做课本81页的第一题。

说一说

将预习的收获讲给给同学听一听。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请看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表。

(多媒体出示)同学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指导点拨

(一)合作探究,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1、独立思考,探索方法。

谈话:

根据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谈话:

这是用统计表进行整理的,用统计图怎样整理更便于我们比较观察呢?

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方法开始整理,整理完了和你的同位交流交流。

3、班内交流,学习方法。

谈话:

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

你是怎样整理的?

4、比较解释,优化方法。

谈话:

刚才大家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整理,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更便于比较?

为什么?

5、查漏补缺,完善方法。

(根据学生制图的情况,补充完整,完善方法。

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感受统计图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的影响。

1、观察比较,独立思考。

(出示某地区对两所高中学生视力调查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

谈话:

这是某地区对两所高中学生视力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