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494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范式、理论建构

3

社会研究伦理

研究建构—研究设计

6

5

研究建构—社会测量

研究建构—抽样

7

定量研究方法

8

定性研究方法

9

资料分析逻辑与技术

10

撰写研究报告

 

合计

38

48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第一节 科学与学科体系

一、什么是科学?

定义与争论,从讨论开始

二、科学的范畴

1、科学与技术

2、科学体系与哲学体系和宗教体系

3、科学与学科

三、科学的功能

1、技术功能

2、学术功能

3、社会功能

四、科学研究

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使用试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与形而上学(主观、思辨)相对。

第二节  求知方式

一、传统的求知方式

1、权威法

2、经验法

3、思辨法

二、科学方法

(1)通过对理论的演绎建立研究假设,

(2)操作化,

(3)经验观察或实验,

(4)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研究结论。

该程序称为科学纳逻辑,是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

1、系统性

2、因果决定论

3、普遍性

4、开放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1、实证性

2、明确性

3、客观性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1、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

2、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3、社会现象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其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

第四节社会研究及其方法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

二、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三、社会研究方法三个层次:

(1)方法论,

(2)研究方式或研究法,

(3)具体方法与技术。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体系和框架,了解社会研究、社会调查、方法论体系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本章的考核要求:

1.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2.准确理解社会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体系?

2. 

社会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性?

第二章 

范式、理论建构

第一节社会研究范式的演进

一、实证精神的引入:

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实践

社会事实、《自杀论》研究分析

二、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1、马克斯韦伯的反实证主义

2、现象学派(20世纪发展起来)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诸多假设

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一、统计学方法

二、心理学方法

三、实验方法

第三节社会理论的逻辑

一、两种逻辑体系:

归纳与演绎

二、演绎逻辑的理论建构

三、归纳逻辑的理论建构

四、理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联性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及其发展历程;

理解社会理论的两种逻辑及其特点,理论对社会研究的指导作用。

1.理解社会研究范式的主要内容

2.准确理解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差异性

社会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异性有哪些?

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在理论建构中的差异有哪些?

第三章 

社会研究的伦理

第一节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原则

一、“价值无涉”的内涵和争论

二、“价值无涉”的伦理问题(客观性与意识形态,客观性与技术制度)

第二节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一、自愿参与

二、对参与者无害/有害知权

三、匿名与保密

四、欺骗与制度审查

五、分析报告伦理

六、其他伦理与悖论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构成,价值无涉原则的内涵。

1.如何理解社会研究中的价值无涉原则?

2.用具体案例分析社会研究中的伦理悖论。

第四章研究建构——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二、描述性研究

三、解释性研究

第二节分析单位

一、概念——什么是分析单位

就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一项社会研究中将被分析和描述的对象(人和事)。

二、分析单位内容:

个体/群体/组织/社会互动/社会事实

三、分析单位的两种错误

1.层次谬误(ecologicalfallacy)—用较高的分析单位作研究,用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

2.简化论(reductionism)—用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

第三节时间框架

一、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surveys)

例如:

民意测验、全国人口普查

二、纵向调查(longitudinalsurveys)

(1)趋势研究(trendstudies):

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2)同期群研究(cohortstudies):

指对同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的例子:

一项美国社会学家对出生于30年代初(30年~35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的经济态度的研究:

CGSS等

(3)同组研究(panelstudies):

也叫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四节研究设计框架和基本要求

一、研究设计的基本框架

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研究的内容

3.说明研究范围、地点、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5.说明抽样方案

6.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

7.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8.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对于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研究设计的内容,程序,要求和格式;

准确理解社会研究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华莱士环的上升路径。

1.如何理解“好的研究设计是研究成功的一半”这句话?

2.标准的研究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3.如何提出研究假设?

用具体案例说明研究假设的几个来源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五章研究建构—社会测量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测量的定义与基本要求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对象)

2.测量内容,及测量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3.测量法则——操作规则

4.数字和符号—表示测量结果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1.人的主客体矛盾。

既是测量主体,又是测量客体。

2.测量的内容常常是人的行为及行为构成的现象,而人的测量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现象,二者相互影响,导致测不准。

3.测量的量化程度、精确化程度、可重复性比自然现象的测量差。

四、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

2.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

4.定比测量

第二节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1.指数(index):

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2.量表(scale):

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

二、李克特量表

三、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四、语义差异量表

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

一、几个核心概念的区别:

概念/变量/指标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三、操作化的方法

1.概念澄清与界定

2.发展测量指标

(1)列出概念的维度

(2)建立测量指标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对同一个概念进行测量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测量指标。

操作举例:

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某一社区的社会稳定状况……

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再测信度

2.复本信度

3.折半信度

二、效度(validity)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1.表面效度

2.准则效度

3.建构(构造)效度

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理解社会科学社会测量的结构、内容,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关系;

如何提高社会测量水平。

如何提高社会测量水平

1.用具体案例说明如何编制里克特量表?

2.用具体案例分析社会指标建构的复杂性和科学性。

3.用具体案例说明内部效度的提高方法。

第六章研究建构——抽样

第一节抽样的意义和作用

一、抽样的几个核心概念

1、总体(N):

2、样本(n):

3、抽样(过程):

4、抽样单位:

5、抽样框(名单):

6、参数值(总体值):

也称为总体值,

7、统计值(样本值):

也称为样本值,

二、抽样的作用

三、抽样的类型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第二节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一、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

社会群体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二、抽样分布

三、概率抽样的一般程序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样本质量

第三节概率抽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常用方法:

抽签、乱数表(随机数表)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三、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四、整群抽样

五、多段抽样

六、PPS抽样(概率比例抽样法)

七、户内抽样

(1)kish选择法

(2)生日法

第四节非概率抽样方法

一、偶遇抽样

二、判断抽样(立意抽样)

三、定额抽样(配额抽样)

四、雪球抽样

第五节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一、样本规模(样本容量)

 关于置信度和置信区间:

置信度/置信水平:

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把握性程度。

置信区间:

指的是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样本值与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

二、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1、总体的规模

2、抽样的准确性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三、常见的样本规模

四、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抽样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抽样方法,如何提高抽样精度降低抽样误差。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抽样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抽样方法

1.用具体案例说明社会研究中抽样与市场调查抽样的差异性?

2.用具体案例分析PPS抽样的特点。

第七章定量研究方法

第一节定量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主要方法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

第二节问卷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问卷(questionnaire)的概念及其结构

1.什么是问卷

2、问卷的一般结构

二、卷设计的原则

1.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

(2)调查的内容

(3)样本的性质

(4)问卷的使用方式

(5)经费多少、调查人员多少、调查时间长短

四、问卷设计的步骤

1.探索性工作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访

五、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1.问题的形式

2.答案的设计

六、问卷设计基本十五项基本技巧

七、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九、如何提高问卷设计的质量

1.优良问卷的标准

2.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问卷

第三节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一、自填法问卷法的特点

二、个别发送法

三、邮寄填答法

四、集中填答法

五、当面访问

六、电话访问

七、网络调查

第四节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一、调查员的条件

二、培训调查员的方法

三、联系被调查者

四、调查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五、改进与问卷复核

理解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掌握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如何提高问卷水平。

掌握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1.用具体案例分析好的问卷有哪些特征?

2.问卷如何体现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3.用具体案例比较传统问卷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的差异性。

第八章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定性研究的概念及类型

一、实地研究

二、个案研究和社区研究

三、实地研究的经典例子

(1)W.F.怀特的(街角社会》——对波士顿一个意大利贫民区中的街角青年群体的研究。

(2)利博的《塔利的角落》——对居住在华盛顿特区收入很低的内城黑人流浪者所作的研究。

(3)斯太克的《都是我们的亲戚》——一个贫困的黑人杜区中家庭结构的研究。

(4)林德夫妇的《中镇》

(5)罗森汉及其助手们对精神病院的“病人”的研究

第二节实地研究的过程

一、选择研究背景

二、获准进入

三、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四、实地研究中的记录

第三节观察法

一、观察(observation)的概念及其类型

1、按照观察地点分类——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

2、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所采取的角色分类——局外观察与参与观察

3、按照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将其区分为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二、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角色的讨论

1、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2、完全的参与者

三、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第四节无结构访谈法

一、无结构访谈的含义及分类

二、优缺点比较

三、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1、访问的准备

2、进入访问

3、访问控制

4、结束访问

5、访问记录

四、集体访谈

第五节实地研究的特点和应用

一、实地研究的优点

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研究的效度较高。

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二、实地研究的缺点

1.概括性差。

2.信度较低。

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所需时间较长。

5.伦理问题。

理解社会科学定性研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掌握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何提高定性研究水平。

理解社会科学定性研究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用具体案例分析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差异?

2.定性研究如何体现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3.用具体案例分析定性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和伦理问题。

第九章资料分析逻辑与技术

第一节资料审核、录入与整理

一、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

二、资料的编码和录入

1.问卷编码

2.数据录入

三、数据清理

1.有效范围清理

2.逻辑一致性清理

3.数据质量抽查

四、统计表与统计图

1.统计表的构成与制作

构成—表号、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解释、资料来源

2.统计图

第二节单变量分析

一、单变量描述统计

1.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

2.集中量数分析

二、组距分组资料

第三节双变量分析

一、变量间的关系

1.相关关系

2.因果关系

二、交互分类

三、回归分析

四、相关系数

五、路径分析与结构方程建模

第四节定性资料分析

一、内容分析

二、二次分析

理解社会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和要求;

掌握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的一般技术。

理解社会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和要求

1.描述性统计分析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有哪些?

2.高级统计分析与研究设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用具体案例分析和说明分析方法与研究假设的关系。

第十章研究报告撰写

第一节、研究报告的类型

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

1.确立主题

2.拟定提纲

3.选择材料

4.撰写报告

第三节:

一般性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1.标题

2.导言部分

3.报告的主体部分

(1)纵向结构式

(2)横向结构式

(3)纵横结合式

4.结尾部分

第四节、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

1.导言部分

(1)说明本项调查所研究的问题

(2)有关文献的评论

(3)对自己的研究的介绍

2.方法部分

(1)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

(2)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

(3)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4)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

(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

3.结果部分

4.讨论

5.小结

6.参考文献

7.附录

五、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行文要则

2.引用与注释

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逻辑和要求

1.用具体案例分析和说明研究报告的要求。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本课程所采用研究方案设计方式进行考查,本课程平时成绩30%.期末方案设计成绩所占70%。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1]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风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9

[6][法]E.迪尔凯姆社《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商务印书馆.2008

[7]威廉·

怀特.《街角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

[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朱丽叶•M.科宾(JulietM.Corbin),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AnselmL.Strauss)著,朱光明译,《质性研究的基础:

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3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执笔人:

黄琦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