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0700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第6稿Word文档格式.docx

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体验以及态度,考查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认同感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应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进行命题。

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内容是义务教育初中学段学习内容的体现,不能任意拔高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

考查内容

考查重点

基本要求

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统一国家的建立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科学技术

9.思想文化

1.通过商鞅变法、统一国家的建立、“闭关锁国”等史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汉武帝、唐太宗等历史人物,考查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了解民族关系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思想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查重要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考查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方法及过程,包括阅读基本的历史资料,识读和制作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用科学的历史观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与现实问题,收集和运用历史信息,撰写历史习作和社会调查等。

考查学生的情感变化,包括学习历史的兴趣,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对近代以来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作用的认识,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认识,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国际交流、合作、团结的意识,热爱和平的观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当代世界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历史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复兴中华民族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近代化的起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6.经济和社会生活

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以《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深刻变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认识,了解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2.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史实,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基本进程、历史意义以及革命与改革的认识。

3.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活动为例,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历程艰难曲折的认识。

4.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6.科技、教育与文化

7.社会生活

1.通过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的建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史实,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过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的认识。

3.考查学生对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地位的认识。

世界古代史

1.史前时期的人类

2.上古人类文明

3.中古亚欧文明

4.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以拜占廷帝国衰落、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等史实,考查学生理解、综合、评价等运用能力。

2.以西欧封建等级制等史实为例,考查学生绘制图表能力。

世界近代史

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2.第一次工业革命

3.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5.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第二次工业革命

7.第一次世界大战

8.科学与思想文化

1.以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掠夺、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活动等为例,考查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或后果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和思想解放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

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3.第二次世界大战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8.科学技术和文化

1.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中东战争等史实,考查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3.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和人类文化空前繁荣的认识。

2.考试形式

鼓励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初中历史课程学业考试主要采用纸笔考试,可采取闭卷、开卷以及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具体方法可由各地视情况决定。

三、试题类型与命题建议

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可尝试多种试题类型,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新的命题模式,尤其应在考查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改革,以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可作为基本试题类型。

命题要有新意和创意。

1.选择题

选择题是当前各种试卷中最常见、命题方式变换最多、试题数量最大的一种题型。

其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选目两部分组成。

题干是主体,以简明的语言表明本题的考查目的和内容,选目是可供选择的答案。

选择题对考查内容可以有足够的覆盖面,能够保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查更多的知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阅卷评分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建议采用单项选择题题型。

单项选择题有最佳选择题、填空选择题、复合是非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否定项选择题、排列选择题、材料选择题、图表选择题等不同类型,可以实现填空题、是非题、列举题、匹配题、识图题等许多题型的考查功能。

选择题因有固定答案,所以不易测量学生组织材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易看出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存在一定猜测程度,命题时应引起注意。

选择题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1)试卷中每个选择题所配列的选目数必须一致,一般以4个为宜。

(2)选择题的题意必须明确,文字简明扼要。

(3)题干的叙述应表明题意,表达应力求完整,不能搞文字游戏。

一般来说,题干的字数应多于选目的字数。

(4)选目应按逻辑顺序排列,相互之间不能有内容重叠现象,在语法上应该与题干语一致。

正确选目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不要具有特殊性,以免产生暗示作用。

正确选目应随机排列,各序号的选中次数应大致相等。

错误的选目应该有一定的“迷惑性”或“似真性”。

(5)选择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加上图表或材料,突破以往只根据课本中原话来命题的局限。

例1:

通过废除农奴制,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是(答案:

B)

A.查理·

马特改革

B.俄国1861年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此题的优点是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目表述言简意赅。

例2: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答案:

A.女娲和后羿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禹和启

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例3:

(四川省宜宾市200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2.今年是农历的羊年,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反映。

右图是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请指出其制造的朝代(答案: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该题结合我国的风俗习惯,采用文物图的形式,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贴近了社会生活,也增加了整个试卷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2.简答题

简答题是指答案简短、指向明确的主观性试题,比较适合于考查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以及基本认识等。

简答题应具体而不空泛,要求考生作凝缩性回答而不是扩展性表述。

简答题比较灵活,可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命题。

简答题可以直问直答,也可以要求考生判断正误、简要论证,还可以结合材料进行命题。

简答题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1)简答题分值不宜过高,应兼顾考查的覆盖面问题。

(2)以考查历史课程的核心概念、核心能力为主。

(3)命题应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考查一个完整知识中的关键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简答题的考查功能。

例4:

(四川省宜宾市200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33.2001年10月14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在美国夏威夷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江泽民总书记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先生的历史功绩。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概述张学良先生爱国壮举的两件史实,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0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928年,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1分)毅然东北易帜。

(2分)使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1分)

1936年,在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1分)发动了西安事变。

(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分)

该题通过现实切入历史,指向明确,规定了答题的广度和深度,答案相对稳定,发挥了简答题评分较为客观的长处。

例5:

29.通过观察、研究流传下来的历史绘画,可以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发现历史踪迹,了解一些历史的原貌。

下图是一幅历史名画(局部),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一带。

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画名和作者。

(2分)

(2)画中描绘的北宋都城,当时称什么?

今天又称什么?

(2)

(3)从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四种?

(4)

(4)此画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多方面的情况。

试一试,请在交通运输工具之外另举出三类情况。

(5)要了解北宋的历史,必须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

为此,你可以查阅北宋时期哪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它是由谁主持编写的?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清明上河图》(1分)张择端(1分)

(2)东京(1分)开封(1分)

(3)车、船、轿、牲畜(4分)

【注:

每一种类名称不拘泥于答案的具体表述,只要基本含义相近即可给分,但同一种类只给1分】

(4)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建筑技术、绘画艺术、民俗风情等(3分)

不拘泥于具体表述,只要与某项答案基本含义相近即可给1分,但同类项只给1分;

若学生答案为以上五类情况未能包含的,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亦可按每类情况给1分;

本问题得分不超过3分】

(5)《资治通鉴》(1分)司马光(1分)

该题通过《清明上河图》,考查了学生对北宋社会经济的了解情况,特别是考查了学生阅读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当然,该题也有不足之处,如提问过于分散、个别提问游离于主题之外等。

历史材料既可以融入选择题,也可以融入简答题和综合题,设置任何题型都应该具有独到的考查功能。

3.综合题

综合题是指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价值取向,以及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的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材料题、论述题、作文题等,在历史纸笔考试中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综合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

综合题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一个好的综合题在整个试卷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用。

综合题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设计,不要随意扩大考查范围。

(2)命题要有一定的跨越性,通过设置新的情景,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3)应注意试题的开放性,答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提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

(4)命题要注意知识的重新整合,从课本中能直接找到问题答案的命题不宜使用。

例6: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世界历史试卷)

28.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

”可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却毅然声明放弃德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

美国于1945年在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后,爱因斯坦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请你结合二战的有关史实,就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或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谈谈你的看法。

对“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发表看法的参考答案:

(1)赞同“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

爱因斯坦面对德国法西斯统治的暴行,他作为犹太血统的科学家,没有能力阻止和改变所发生的一切,于是放弃德国国籍,表示他的愤怒、憎恨、抗议和谴责,以揭露希特勒的反动本质。

(2)不赞同“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

虽然德国法西斯的统治很残暴,但是爱因斯坦可以公开反对、抗议或通过其他形式反对,不应该选择放弃德国国籍。

这对德国法西斯势力无任何实质性的打击,只是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一种逃避、自保行为。

(3)对“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任何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不一定错,也不一定对。

关键是对德国法西斯暴行要有自己正确的看法和坚定的行动。

对“爱因斯坦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发表看法的参考答案:

(1)赞同“爱因斯坦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

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虽然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加快了二战结速的进程,但造成了十几万日本无辜平民的伤亡,是不人道的。

同时,开启了人类使用核武器的先例,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消极影响。

(2)不赞同“爱因斯坦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

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虽然造成了十几万日本无辜平民的伤亡,但是它加速了日本的灭亡,加快了二战结束的进程,减少了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伤亡,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3)对“爱因斯坦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难于表态

战争是把双刃剑。

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有很多负面影响;

美国对日不使用原子弹,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

使用?

不使用?

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评分说明:

采意给分,关键看是否联系现实,观念是否正确,情感是否丰富,语句是否顺畅,逻辑关系是否强。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在爱国主义和战争问题认识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是考察学生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是否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国际意识(包括理性的、全面的爱国主义),是否能认同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念。

参考答案以外的其他答案均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评分标准给分。

一等(9—10分):

史实清楚,情感丰富,有正确的价值观,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二等(6—8分):

史实清楚,情感较丰富,有正确的价值观,逻辑性较强,语言通顺;

三等(4—5分):

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价值观基本正确,语句通顺;

四等(3分及以下):

史实不清,观点错误,语句不通。

该题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景,在爱国主义、战争与和平、科学技术双刃剑等问题上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综合能力的空间,较好地体现了综合题的特点,有效发挥了综合题的功能。

例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

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如将要务分任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乾隆皇帝也说: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东华录》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英国哪一历史时期的文献,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结合材料,说明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此例引用了两段文献材料,问题题意明确,由浅入深,要求学生从中外比较的视角作答,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全球化的眼光认识人类历史。

材料题要求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材料题命题要注意:

(1)历史材料应通俗易懂,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尽量避免摘抄教科书原文。

(2)材料题的设问必须紧扣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尽量避免阅读材料中包含直接答案的状况。

(3)设问应该由易到难,具有梯度,以利于学生正常发挥历史学习水平。

例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假设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请结合当时具体史实,给报社写一篇抗日檄文。

此题涉及了课程标准中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不仅考查了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情况,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历史写作和历史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例9:

你看过油画“马拉之死”吗?

如果你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你将通过哪四幅画来勾画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

请写出这四幅画的主题,并说明选题的理由。

此题涉及了课程标准中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内容,通过图画选题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这一时期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归纳、分析和运用能力,以及历史想象能力,图表信息处理能力等,另外还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10:

古人云:

子不嫌母丑。

请修改其中一个字,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答案提示:

改“嫌”为“让”)

此题虽属开放性试题,但不宜使用。

该题无需历史学科的支撑,考查目标不明确,不能保证考查的效度。

在设置开放性试题时,一定要注意体现历史课程特点,完成历史课程目标。

五、试卷结构

试卷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简答题和综合题。

建议实验区根据本地实际调适第一题卷和第二卷分值比例,以促进试题的时代性和开放性。

难、中、易试题的比例要适当。

试题的题数、赋分、内容比例以及考试时间等,各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六.考试成绩等级呈现方案

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确保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原则的落实,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宜采用等级制的呈现方式。

建议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对于不及格的评定,应持慎重态度。

具体标准如下:

优:

很好地达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基本的历史技能,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具有用多种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做出自己解释。

能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对历史有一定的理解力。

能完整、准确地完成纸笔考试的答题任务。

良:

能达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较好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一定的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能较好地完成纸笔考试的答题任务。

及格:

基本达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掌握一定的基本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时空概念和历史技能。

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的理解。

基本能完成纸笔考试的答题任务。

不及格:

没有达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未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未能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在历史纸笔考试中表现极差。

建议各实验区在评价时,应考虑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纸笔考试的成绩结合起来,参考学校历史教师推荐性评语、历史专业特长和成长记录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

学生毕业的课程学业考试成绩应与综合评定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并按具体的等级标准对其作出历史课程学习评价。

初中毕业生历史学业成绩必须达到“及格”,历史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初三学生不得毕业。

历史课程的成绩,应成为高中录取的重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