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065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docx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n6551n6552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苏1标段)

G310国道跨越施工方案

(N6551~N6552)

目录

1.适用范围1

2.编制依据1

3.工程概况1

4.施工方案3

5.施工计算3

6.施工方式及跨越架结构说明4

7.跨越架搭设5

8.越线施工6

9.施工作业流程图6

10.跨越架的拆除6

11.人员组织7

12.安全注意事项7

13.施工工序安排8

14.一般危险源辨识和分析9

15.跨越架搭拆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10

16.重大安全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一览表12

17.主要工器具配置表12

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苏1标段)N6551~N6552档跨越G310国道施工。

2.编制依据

2.1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苏1标段)架线施

工图及有关说明;

2.2《±8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225-2014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

电力线路》DL5009.2-2013

2.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5《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版

2.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

(基建/3)176-2015;

3.工程概况

3.1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苏1标段)起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钱石门头村(N6501),途经江苏省连云港市的赣榆区的班庄镇、城头镇、沙河镇,东海县的黄川镇、白塔埠镇、平明镇,宿迁市沭阳县的高墟镇、西圩乡、吴集镇,止于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以东(N6901塔),线路长度约82.36km,沿线海拔为0m~50m。

基本设计风速为30m/s。

路径沿线地形主要为平地和河网,其中河网占39.1%,平地占60.9%。

3.2本标段设计覆冰按10mm考虑,导线采用8×JL1/G3A-1250/7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LBGJ-150-20AC铝包钢绞线,另一根为OPGW-150复合光缆。

3.3线路沿线主要跨越500kV双回路1处、220kV双回路2处、110kV单回路3处、110kV双回路1处,跨越河流8处,跨越铁路1处、高铁1处、高速公路1处、国道4处、省道2处。

3.4本标段基础型式主要采用人工挖孔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直柱板式基础。

共使用铁塔基础159基,其中人工挖孔基础3基,钻孔灌注桩基础63基,直柱板式基础93基。

3.5本标段杆塔采用自立式角钢铁塔,塔型共计15种,耐张塔5种塔型为J30101A、J30102A、J30103A、J30104A、JC30101A,直线塔9种塔型为Z30101A、Z30102A、Z30103A、Z30104A、ZC30103A、ZC30104A、ZC30105A、ZC3010AT、ZKC30101A,直线转角塔1种ZJ3010A。

共使用铁塔159基,其中直线塔132基,直线转角塔1基,耐张塔26基。

3.6内蒙古锡盟~江苏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苏1标段),在N6551~6552内跨越G310国道(道路里程K50+447),新建线路N6551~N6552档距为589m,N6551塔型为Z30104A,呼称高72米,N6552塔型为Z30103A,呼称高69米,公路为双向四车道公路,路面全宽30.0m。

公路与N6551塔基的高差为5.25m,与N6584塔基的高差5.15m。

公路与线路跨越交叉角78°06'50",跨越处中心距N6551塔498(公路距N6552塔位91)。

3.7本措施需报相关公路管理部门办理跨越审批,拟计划2016年11月02日到11月18日限时跨越G310国道。

3.2交叉跨越平断面图

 

4.施工方案

G310国道的路面和路基较宽,全宽27米,交叉跨越点两侧地势较平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了减小临时占地及减少农作物的损坏,跨越方案采用搭设钢管跨越架封网的方式跨越公路。

5.施工计算

5.1跨越架长宽高的选择:

架顶宽度(沿被跨越物方向的有效遮护宽度):

B≥其中Z

计算数据表1:

风偏

风荷载

距离

水平放线

张力(N)

档距

串长

导线

重力

系数

导线直径

Zx

W4(10)

X

H

L

λ

W1

K

d

1.75

1.875

498

44168

589

2.570

39.307

1.1

70

计算数据表2:

架顶宽度

交叉角

风偏

线路宽

B

γ

Zx

b

34

78°06'50"

1.75

25

具体宽度以现场实际为准。

其中:

B——跨越架架顶宽度,m;

——跨越交叉角,(°);

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施工线路点处挂线点处的水平宽度,m;

Z——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H——水平放线张力,N;

l——施工线路跨越档档距,m;

x——被跨越物至施工线路邻近的杆塔的水平距离,m;

——施工线路跨越档两端悬垂绝缘子串或滑车挂具长度,m;

——施工线路导线、地线的单位长度重力,N/m。

——安装气象条件(风速10m/s)下,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的单位长度风荷载,N/m;

风速10m/s的导线或地线的每米长度风荷载按下式计算:

=0.0613Kd

式中K——风载体型系数:

d<17mm,K=1.2;

d>17mm,K=1.1;

d——导线或地线直径,mm。

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

5.2跨越架顶面跨距(即顺线路方向有效遮护长度)L,现场实测公路路基单边宽度为4米,路面宽27米。

因此跨越架顶面跨距不小于31米,此处跨越架顶面跨距设定31米,此时跨越架每侧距离公路路基边2米。

5.3跨越架架顶高度:

跨越架架顶高度应符合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的规定,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2013中表7.1.1-1跨越架与公路最小垂直安全距离为距离路面5.5米,实际搭设跨越架架顶距离公路面顶不小于8米,确保跨越架对公路的安全。

同时公路两侧路基底部相对路面平均高差为1.8米,因此跨越架全高13米。

6.施工方式及跨越架结构说明

6.1施工方式:

综合以上计算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经研究采取搭设钢管立体结构跨越架完成G310国道跨越施工。

6.2跨越架结构形式:

根据现场条件,本跨越采用立体框架结构,跨越架采用Φ50mm×6000mm钢管,顶部尼龙网封顶。

跨越架搭设高度距离地面12米(距离路面>8米),长度为30米,公路每侧排架自线路中心、平行于公路向两侧各搭设20m,其两侧超过导线2m(此距离考虑导线风偏);跨越架线路方向跨度为39m,对公路路面>8m。

架顶两侧需装外伸羊角杆。

6.3施工时利用车辆通行的间隔时间,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展放一根φ4的迪尼玛绳,用φ4迪尼玛绳带φ8迪尼玛绳,再带φ15小牵引绳张力过跨越架。

6.4跨越架外型尺寸:

 

图示:

2跨越架正、侧面图

7.跨越架搭设

7.1施工准备

7.1.1跨越架搭设前,应向公路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取得公路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施工。

同时做好各施工环节的协调工作。

并设专人负责联系跨越事宜。

7.1.2跨越架所用材料运输到位,核对其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满足相关要求。

同时作业人员对相关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7.1.3核查现场地形和被跨越物情况与设计方案是否吻合。

7.1.4必须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参加交底人员在技术交底记录上签字认可。

7.2跨越架搭设

7.2.1跨越架位置的确定:

在一侧塔位中心桩安置经纬仪在公路立花杆,确定新建线路与公路交叉点的位置,设定为中心点。

由中心点向公路两侧分别量取20m,设定跨越架的顶面跨距。

7.2.2跨越架长度为30米。

如图所示每根立杆间距为2.0米、大横竿间距为1.2米、小横竿间距水平为4.0米、垂直为2.4米。

架体外侧打拉线(8#铁线双股),架体外侧加设大斜撑,大斜撑中央应设立撑使跨越架稳定。

跨越架的正面每6米设剪刀撑,跨越架的侧面每4米设剪刀撑。

剪刀撑的绑扎点应在立杆与横杆的交接处。

跨越架杆型及间距(m)

跨越架类型

立杆

大横杆

小横杆

钢管

2.0

12

4.0

2.4

1.5

3.0

2.4

1.2

2.4

2.4

7.2.3作业时先立竖杆,然后自下而上绑扎横杆。

横竖杆的间距按措施要求绑扎。

7.2.4横竖杆的长度不够时。

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米(此搭接长度只用于钢管搭接)。

7.2.5跨越架在搭设过程中,应遵守高处作业相关规定。

所有钢管、卡扣及工器具的传递应在跨越架外侧,不得抛仍。

同时作业人员应在架体外侧攀登作业。

7.2.6封顶杆的两侧绑扎羊角外伸支杆。

宽度超出跨越架两边立杆线各2m。

7.2.7沿被跨越物长度方向的架顶,每侧设1条φ11钢丝绳且收紧后拉至地面固定,作为跨线的后备保护。

在跨越架外侧的前后打好临时拉线,拉线用φ10mm钢丝绳,对地夹角不大于45°。

拉线地锚采用∠100×6×1000mm角钢。

7.2.8尼龙封顶网安装时先展放一根φ12的尼龙绳,将封顶网从跨越架一侧拉至另一侧并悬于被跨越公路上面,然后由跨越架两侧同时将封顶网展开,并固定在跨越架上。

8.越线施工

8.1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展放一根φ4的迪尼玛绳,用φ4迪尼玛绳带φ8迪尼玛绳,再带φ15小牵引绳张力过跨越架。

8.2小牵引绳越过后立即临时锚固在跨越塔横担上,放线时在拆除锚绳。

8.3用此方法把导引绳全部越过并临时锚固。

8.4然后正常展放导地线。

9.施工作业流程图

10.跨越架的拆除

10.1待附件安装后,即可进行跨越架的拆除。

拆除跨越架是搭设跨越架的逆程序,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先拆横杆,再拆支杆,最后拆主杆,分层进行。

严禁主杆、横杆整体推倒。

严禁上下层同时拆架。

10.2拆除跨越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拆除。

拆除时两人一组在架上作业,必须相互配合,拆除后的材料必须用绳索放下,不得抛掷。

10.3在拆除支撑及拉线时要考虑架子有无倾倒的可能,必要时在下层做临时支撑或拉线。

11.人员组织

总指挥:

刘明君

现场总指挥:

刘佳江

接交令负责人:

刘闯

现场技术负责人:

王雪松

现场质量负责人:

郭柏东

现场安全负责人:

郭振东

张力场负责人:

黄景忠

牵引场负责人:

朱晓利

压接负责人:

施凤林

紧线负责人:

潘云飞

弛度观测负责人:

徐野

附件安装负责人:

王磊

12.安全注意事项

12.1严格遵守“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缺陷等级制度)施工前由指挥者向现场人员宣读工作票讲明危险隐患,及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参加搭设跨越架的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准工作。

12.2跨越公路施工期间,应征得管理单位同意,必要时请派人监护。

12.3施工前,必须报监理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12.4遇浓雾、雨、雪及风力在5级以上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如施工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应将已经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避免造成意外。

12.5现场使用的工器具应标识清楚,不合格者严禁进入现场。

跨越架上应悬挂醒目标志,同时要悬挂夜光警示牌。

12.6钢管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立杆应垂直,钢管立杆底部应设置金属底座或垫木,并设置扫地杆。

12.7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