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0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选修三测试题精编(有答案)1234章节.doc

第二次测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

在试卷的最后位置有选择题答题卡,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迹要工整。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D.不可遗传的变异

2.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

A.540个   B.8100个   C.17280个  D.7560个

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运载体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5.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  )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6.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7.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过程中的杂交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资金积累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8.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某种化合物被3H标记。

一段时间后,发现3H只集中在愈伤组织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则培养基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水

9.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是的()

A.④②B.③②C.③④D.④③

10.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1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2.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高杆抗锈病×矮杆易锈病Fl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D.③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13.精子的变形过程中()演变为精子的尾

A.高尔基体B.细胞核C.内质网D.中心体

14.当卵细胞达到()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

15.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A、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16.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B将人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17.下列属于精子、卵子发生上的区别的是()

A.细胞的分裂方式B.卵子在卵巢内的储备

C.成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D.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

18.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④⑤⑥①C.④⑤②①③⑥D.③④②⑤⑥①

19.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20.胚胎干细胞功能特性不包括()

A.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体外培养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

C.冷冻保存可以进行遗传改造D.可以进行增殖

21.一般情况下,下列的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①卵细胞②受精卵③胚胎干细胞④造血干细胞⑤神经细胞

A.⑤①②③④B.⑤③①②④C.⑤①④②③D.⑤①④③②

22.“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

这项技术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着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请判断“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D.基因工程

23.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是()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24.转基因作物(GMC)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

2000年2月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

“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以上材料你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若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思转基因技术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25.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染性强

二、综合题(共50分,除特别标注的分数外,其他每点1分)

1.基因工程相关。

A题(6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

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注:

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理由是: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 。

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 。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B题(6分)目前所用的质粒载体主要是以天然细菌质粒的各种元件为基础重新组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