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5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理数提高题(有答案).doc

有理数基础训练题

一、填空:

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2、若∣a∣=-a,则a()0.

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

4、如果a+b=0,那么a、b一定是()。

5、将0.1毫米的厚度的纸对折20次,列式表示厚度是()。

6、已知,则()

7、的最小值是()。

8、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9、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P的绝对值为3,则()。

10、若abc≠0,则的值是().

11、下列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1、、、、、…,其中从左到右第100个数是()。

二、解答问题:

1、已知x+3=0,|y+5|+4的值是4,z对应的点到-2对应的点的距离是7,求x、y、z这三个数两两之积的和。

3、若的值恒为常数,求满足的条件及此时常数的值。

4、若为整数,且,试求的值。

5、计算:

-+-+-+-+

能力培训题

知识点一:

数轴

例1:

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原点的右方,有理数在原点的左方,那么()

A.B.C.D.

拓广训练:

1、如图为数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在中,负数的个数有()

A.1B.2C.3D.4

3、把满足中的整数表示在数轴上,并用不等号连接。

2、利用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

例2:

如果数轴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3,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5,那么A、B两点的距离为。

拓广训练:

1、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3,则

2、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

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3:

已知且,那么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拓广训练:

1、若且,比较的大小,并用“”号连接。

例4:

已知比较与4的大小

拓广训练:

1、已知,试讨论与3的大小

2、已知两数,如果比大,试判断与的大小

4、利用数轴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例5: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式子化简结果为()

A.B.C.D.

拓广训练:

1、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2、已知,在数轴上给出关于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则成立的是。

①②③④

3、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下图:

则化简后的结果是()

A.B.C.D.

三、培优训练

1、已知是有理数,且,那以的值是()

A.B.C.或D.或

1

0

A

2

B

5

C

2、如图,数轴上一动点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若点表示的数为1,则点表示的数为(  )

A. B. C. D.

3、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且,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4、数所对应的点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与的大小关系是()

A.B.C.D.不确定的

5、不相等的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B,C,若,那么点B()

A.在A、C点右边B.在A、C点左边C.在A、C点之间D.以上均有可能

6、设,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没有最小值B.只一个使取最小值

C.有限个(不止一个)使取最小值D.有无穷多个使取最小值

7、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和,则线段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

8、若,则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9、是有理数,则的最小值是。

10、已知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且求的值。

11、(南京市中考题)

(1)阅读下面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两点这间的距离表示为,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

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

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

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那么为;

③当代数式取最小值时,相应的的取值范围是;

④求的最小值。

聚焦绝对值

一、阅读与思考

绝对值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引入绝对值概念之后,对有理数、相反数以及后续要学习的算术根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绝对值又是初中代数中一个基本概念,在求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化简、解方程与解不等式时,常常遇到含有绝对值符号的问题,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脱去绝值符号是解绝对值问题的切入点。

脱去绝对值符号常用到相关法则、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知识方法。

去绝对值符号法则:

2、恰当地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从数轴上看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表示数、数的两点间的距离。

3、灵活运用绝对值的基本性质

①②③④

⑤⑥

二、知识点反馈

1、去绝对值符号法则

例1:

已知且那么。

拓广训练:

1、已知且,那么。

2、若,且,那么的值是()

A.3或13B.13或-13C.3或-3D.-3或-13

拓广训练:

1、已知的最小值是,的最大值为,求的值。

三、培优训练

1、如图,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中,负数共有()

A.3个B.1个C.4个D.2个

2、若是有理数,则一定是()

A.零B.非负数C.正数D.负数

3、如果,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B.C.D.

4、是有理数,如果,那么对于结论

(1)一定不是负数;

(2)可能是负数,其中()

A.只有

(1)正确B.只有

(2)正确C.

(1)

(2)都正确D.

(1)

(2)都不正确

5、已知,则化简所得的结果为()

A.B.C.D.

6、已知,那么的最大值等于()

A.1B.5C.8D.9

8、满足成立的条件是()

A.B.C.D.

9、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10、若,则的值等于。

11、已知是非零有理数,且,求的值。

13、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

我们知道,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个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时,可令和,分别求得(称分别为与的零点值)。

在有理数范围内,零点值和可将全体有理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

(1)当时,原式=;

(2)当时,原式=;

(3)当时,原式=。

综上讨论,原式=

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分别求出和的零点值;

(2)化简代数式

14、

(1)当取何值时,有最小值?

这个最小值是多少?

(2)当取何值时,有最大值?

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3)求的最小值。

(4)求的最小值。

15、某公共汽车运营线路AB段上有A、D、C、B四个汽车站,如图,现在要在AB段上修建一个加油站M,为了使加油站选址合理,要求A,B,C,D四个汽车站到加油站M的路程总和最小,试分析加油站M在何处选址最好?

16、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台机床在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

①②

如图①,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甲、乙)时,很明显P设在和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分别到P的距离之和等于到的距离.

如图②,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甲、乙、丙)时,不难判断,P设在中间一台机床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放在处,甲和丙分别到P的距离之和恰好为到的距离;而如果P放在别处,例如D处,那么甲和丙分别到P的距离之和仍是到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到D近段距离,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处是最佳选择。

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2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

问题

(1):

有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

问题

(2)根据问题

(1)的结论,求的最小值。

有理数的运算

一、阅读与思考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会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对整数和分数进行计算,当引进负数概念后,数集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我们又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有理数的计算与算术数的计算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有理数计算每一步要确定符号;其次,代数与算术不同的是“字母代数”,所以有理数的计算很多是字母运算,也就是通常说的符号演算。

数学竞赛中的计算通常与推理相结合,这不但要求我们能正确地算出结果,而且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结构特点,将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灵活选用算法和技巧,提高计算的速成度,有理数的计算常用的技巧与方法有:

1、利用运算律;2、以符代数;3、裂项相消;4、分解相约;5、巧用公式等。

二、知识点反馈

1、利用运算律:

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

例1:

计算:

解:

原式=

拓广训练:

1、计算

(1)

(2)

例2:

计算:

解:

原式=

拓广训练:

1、计算:

2、裂项相消

(1);

(2);(3)

(4)

例3、计算

解:

原式=

=

=

拓广训练:

1、计算:

3、以符代数

例4:

计算:

解:

分析:

令=,则

原式=

拓广训练:

1、计算:

4、分解相约

例5:

计算:

解:

原式==

=

三、培优训练

1、是最大的负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

2、计算:

(1)=;

(2)=。

3、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4、计算:

=。

5、计算:

=。

6、这四个数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7、计算:

=()

A.3140B.628C.1000D.1200

8、等于()

A.B.C.D.

9、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