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8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题.doc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杨爱青

相交线与平行线

2.已知∠A=37°,则∠A的余角度数为度,∠A的补角度数为度.

3.如图,,垂足为,则度.

4.如图,中,,过点且平行于,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

5.如图,,,为垂足.若,那么的度数是°.

6.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5°,那么∠2=____.

7.如图,l1∥l2,∠1=105°,∠2=140°,则∠α=.

8.如图,AB∥CD,若∠1=72°,FG平分∠BEF,则∠2的度数为.

9.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如图,已知,,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11.如图,Rt△ABC中,∠ACB=90°,AC=3cm,BC=4cm,AB=5cm.

将△ABC沿AB边所在直线向右平移,记平移后它的对应三角形

为△DEF.

(1)若将△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3cm,求此时梯形

CAEF的面积;

(2)若使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CAEF为△ABC面积的3倍,则△ABC平移的距离应为cm.

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A的坐标为(3,4),它在第____象限,到x轴的距离为__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__.

2.把点A(3,2)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A1_____,再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A2_______,则点A1与点A关于______对称,点A2与点A关于_______对称,点A2与点A1关于______对称.

3.已知点P(2x,x+3)在x轴上,则点Q(-x+2,2x+3)的坐标为;

若点P在x轴右边且x为正整数,点Q(-x+2,2x+3)的坐标为;

若点P在第四象限且x为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点Q(-x+2,2x+3)的坐标为

4.以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P(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1)若ab>0,则P点在;

(2)若ab<0,则P点在;

(3)若ab≥0,则P点在;(4)若ab≤0,则P点在;

(5)若ab=0,则P点在;(6)若a2+b2=0,则P点在;

(7)若a=b,则P点在;(8)若a+b=0,则P点在.

6.已知A(1,4),B(-4,0),C(2,0)

(1)求△ABC的面积.

(2)将△ABC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后,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

(3)将△ABC向下平移三个单位后,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

(4)若B、C的坐标不变,点A在y轴上,△ABC的面积为6,求点A的坐标.

(5)若B、C的坐标不变,点A的横坐标为-1,△ABC的面积为6,求点A的坐标.

(6)若A、C的坐标不变,点B在x轴上,△ABC的面积为6,求点B的坐标.

7.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10,则a的值是

8.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2,4),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

全等(点P与点O不重合),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

一次方程组与不等式:

一、基本要求:

1.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m,则的值是______;

若解是负数呢?

2.若a>b,且c为有理数,则().

A. B. C. D.

3.如果,将用“<”连接起来时

4.把不等式x+2>4的解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5.请你写出一个满足不等式2x—1<6的正整数x的值:

_________________.

6.用不等式表示a的2倍的相反数小于1,正确的是()

A. B. C. D.

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m的取值范围是.

9.已知与互为相反数,则,.

10.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cm和3cm,则第三边x的范围是;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1-2a,3,若a是偶数,则a的值.

11.解不等式组并判断是否为该不等式组的解.

12.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1)解方程组

(2)解方程组

(3)解方程组(4)解不等式组:

(5)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6)求满足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二、略高要求:

13.师徒二人分别组装28辆摩托车,徒弟单独工作一周(7天)不能完成,而师傅单独工作不到一周就已完成,已知师傅平均每天比徒弟多组装2辆,求:

(1)徒弟平均每天组装多少辆摩托车(答案取整数)?

(2)若徒弟先工作2天,师傅才开始工作,师傅工作几天,师徒两人做组装的摩托车辆数相同?

14.k满足时,方程组中的x大于1,y小于1.

15.如右图,要使输出值y大于100,则输入的最小正整数x是.

16.甲从一个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a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b元,后来他又以每条元的价格把鱼全部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了钱,原因是().

A. B. C. D.与a和b的大小无关

17.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0,腰长为x,底边长为y

(1)用x的代数式表示y;

(2)求x的取值范围;

(3)y的范围呢?

18.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吨和乙种货物880吨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为6000元,使用B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

(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用x的代数式表示y;

(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每节B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那么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

(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省?

最少运费为多少元?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一、基本要求:

1.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2.如图,直线∥,∠1=55°,∠2=65°,则∠3为°.

3.只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请你写出这样的一种正多边形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和△A/B/C/中,AB=A/B/,∠A=∠A/,若证△ABC≌△A/B/C/还要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A.∠B=∠B/B.∠C=∠C/C.BC=B/C/D.AC=A/C/

5.如图所示,若△OAD≌△OBC,且∠O=65°,∠C=20°,则∠OAD=____.

6.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

且,AD=3,则点到的距离是()

A.3B.4C.5D.6

7.三角形纸片ABC,∠A=65°,∠B=75°,将纸片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

若∠1=20°,则∠2=___________.

5题6题7题

8.如图所示,A、D、F、B在同一直线上,AD=BF,AE=BC,且AE∥BC.

求证:

EF∥CD.

9.已知:

如图,在△ABC中,∠ACB=,于点D,点E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

AB=FC.

10.已知AC=BD,AE=CF,BE=DF,

求证:

AE∥CF.

A

C

B

D

E

F

8题9题10题

11.如图,AD=BC,AE=BE,求证∠C=∠D.

12.已知:

如图,DN=EM,且DN⊥AB于D,EM⊥AC于E,BM=CN.

求证:

∠B=∠C.

13.已知:

如图,AB=CD,D、B到AC的距离DE=BF.

求证:

AB∥CD.

A

C

D

E

B

11题12题13题

14.将两个大小不同的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在同一平面内.从图1中抽象出一个几何图形(如图2),、、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

求证:

△≌△.

二、略高要求图1图2

(一)与角平分线有关的全等三角形

15.下面的四个图是四种画角平分线的方法,分别是:

对折、用直角尺、直尺、尺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图1图2图3图4

1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BC,

求证:

AD=CD

17.如图,已知,于点P,交BC延长线于点M,

求证:

18.如图,D是等边△ABC(三条边都相等,三内角都是60)内一点,DB=DA,

BE=BA,DBE=DBC

求BED的度数

19.已知如图,在△ABC中,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16题17题18题19题

(二)全等三角形拓展练习

20.在△ABC中,ABC=90,AB=BC

(1)如图,AD为BC边的中线,若ADB=CDE,

求证:

AD⊥BE

(2)如图,AD为BC边的中线,若AD⊥BE,

求证:

ADB=CDE

21.如图,在△ABC中,ABC=90,AB=BC

(1)若AB=AP,BAP=30,求证:

BP=CP

(2)若BP=CP,BAP=30,求证:

AB=AP

(3)若BP=CP,AB=AP,求证:

BAP=30

22.问题:

已知△中,,点是△内的一点,且,.探究与度数的比值.

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先将图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证明.

(1)当时,依问题中的条件补全右图.

观察图形,与的数量关系为;

当推出时,可进一步可推出的度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