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873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五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分类整理文档格式.docx

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②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③暖树:

向阳的树。

④不足:

不够。

⑤白沙堤:

指西湖的白堤。

⑥“争”和“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代)(七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一首悲秋的小令,作者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寓情于景、白描、反衬。

①昏鸦:

黄昏时的乌鸦。

②断肠人:

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龟虽寿》曹操(东汉末年)(七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人自比“老骥”,虽然年老体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乐观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满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托物言志、比兴手法。

①竟:

死亡。

②骥:

良马。

③枥:

马槽。

④烈士:

有远大抱负的人。

⑤盈缩:

人寿命的长短。

⑥养怡:

调养身心。

怡,愉快、和乐。

⑦永年:

长寿。

⑧画线句赏析: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里,但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情怀。

6.《过故人庄》孟浩然(盛唐)(七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描写诗人应邀拜访村居老朋友,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描绘了田园风光的恬静、优美,表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情景交融、对偶。

①合:

环绕。

②郭:

村庄的四周。

③开轩面场圃:

打开窗子,面对着的是打谷场和菜园。

④把酒:

端起酒杯。

⑤桑麻:

庄稼。

⑥重阳日: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⑦就菊花:

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接近。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盛唐)(七上)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歌描绘了后禅院的幽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①初日:

早上的太阳。

②禅房:

僧人的房舍。

③悦:

使……高兴。

④空:

使……空。

⑤人心:

人的尘世之心。

⑥画线句1赏析:

在这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环境中,诗人沿着一条曲折迂回的小路,来到花草树木深深环绕的唱经拜佛的禅院。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

⑦画线句2赏析:

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的俗念消除净尽。

写出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怀。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盛唐)(七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也流露出对自己过去遭遇的伤感的情绪。

情景交融、拟人。

①左迁:

被贬官。

②子规:

杜鹃鸟。

③夜郎:

古代少数民族国名。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随着风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9.《夜雨寄北》李商隐(晚唐)(七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巴山夜里下雨时思念妻子并想象重逢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期待与妻子尽早相见的强烈愿望。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①巴山夜雨:

寄寓离思的景物,成了离情的代用语。

②何当:

何时能够。

③却:

再。

④“涨”字:

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达了诗人愁思的深重绵绵。

⑤画线句赏析:

思念亲人时正值“巴山夜雨”,更添愁绪。

这里是以写景渲染感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无尽愁绪。

10.《泊秦淮》杜牧(晚唐)(七上)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夜泊秦淮的见闻和感受,抨击那些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即事抒怀。

①商女:

歌女。

②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1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七上)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迷醉,而应不断进取。

即事抒怀、拟人。

①莫言:

不要说。

②赚得:

骗得。

③“放”和“拦”:

赋予“万山”以人的思想、性格,使“万山”活起来。

12.《观书有感》朱熹(南宋)(七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借景喻理,借方塘清澈见底是由于源头有活水,说明博览群书,深入探究能使人豁然开朗,领悟到一种新的境界。

借景喻理、比喻。

①一鉴开:

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②共徘徊:

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

③渠:

它。

指方塘。

借景喻理,借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注入,暗喻人要想心思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蕴含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细水长流的道理。

13.《浣溪沙》晏殊(北宋)(七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作者在春天黄昏时的生活和心情,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借景抒情、对比。

①去年天气旧亭台:

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有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②香径: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③画线句赏析:

从意象角度赏析,“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

“归燕”这个意象表达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14.《如梦令》李清照(南北宋之交)(七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动人情景,反映了作者早期无忧无虑的美满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即事抒怀、动静结合。

①溪亭:

溪边的亭子。

②日暮:

黄昏时候。

③藕花:

荷花。

④争渡: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

争,怎。

15.《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七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她勤奋、智慧、勇敢、坚强和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以及爱家、爱国的崇高精神。

对偶、互文、比喻。

①惟:

只。

②何所思:

想什么。

③忆:

思念。

④军帖:

军中的文告。

⑤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市,买。

⑥胡骑:

胡人的战马。

⑦万里赴戎机: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⑧关山度若飞:

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过。

⑨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皿。

⑩郭:

外城。

⑪策勋:

记功。

⑫著:

穿。

⑬帖花黄:

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⑭迷离:

眯着眼。

⑮傍地走:

并排着跑。

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雌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16.《山中杂诗》吴均(南朝梁)(七下)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诗描写山中幽居的景象,再现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渣,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白描、对偶。

①山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

从缝隙中看。

③檐:

房檐。

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

“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17.《竹里馆》王维(盛唐)(七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情怀。

①幽篁:

幽深的竹林。

②啸: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

指“幽篁”。

18.《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七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描写诗人年轻时月夜初离蜀地的情景,表现了思乡和思友的情怀。

①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②发:

出发。

③渝州:

指重庆。

④“入”和“流”:

写出动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19.《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盛唐)(七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通过写客居洛阳的夜晚,听到《折杨柳》的笛声,抒发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感情。

借景抒情、用典。

①玉笛:

精美的笛。

②折柳:

指《折杨柳》曲调。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③故园:

故乡,家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曲,此曲伤离惜别,哀怨幽咽。

作者此时客居洛城,春夜闻笛,触动了思乡、思亲之情,“何人不起故园情”正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思乡、思亲之情。

20.《逢入京使》岑参(盛唐)(七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远赴边塞,路遇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抚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①故园:

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②漫漫:

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

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指沾湿。

④凭:

托。

⑤传语:

捎口信。

21.《滁州西涧》韦应物(中唐)(七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写了滁州西涧的美景和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借景抒情、衬托、对偶。

①独怜:

独爱。

②深树:

树阴深处。

③自横:

自由自在地漂浮着。

2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盛唐到中唐)(七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人追忆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描写了如今与他的重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深沉慨叹,传达出诗人与李龟年的身世飘零之感,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慨叹。

即事抒怀、对偶。

①落花时节:

暮春三月。

以落花寄寓人之衰老飘零,社会之凋敝。

②君:

指李龟年。

2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盛唐)(七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诗歌描绘了诗人目送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返回竹林寺的情景:

暮色苍茫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友人渐行渐远。

抒发了诗人与灵澈的深情厚谊,表现了诗僧灵澈的清寂风度,也寄托着作者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①苍苍:

深青色。

②杳杳:

深远的样子。

③荷笠:

背着斗笠。

荷,背着。

24.《约客》赵师秀(南宋)(七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久候客人不至的失望、焦躁的心情。

①黄梅时节:

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②家家雨: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③灯花:

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④“闲”字: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⑤诗的意境:

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25.《论诗》赵翼(清代)(七下)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中,诗人从文学角度,阐明诗歌创作应顺应时代发展,力求创新,超越前人。

议论。

①李杜:

指李白和杜甫。

②风骚:

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诗人呼唤创新意识,认为诗歌创作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26.《望岳》杜甫(盛唐到中唐)(八上)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青年时代的杜甫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远大的抱负,表现了他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

①岱宗:

泰山。

②青未了:

苍苍山色无边无际。

青,山色。

未了,不尽。

③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④阴阳割昏晓:

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⑤荡胸:

心胸摇荡。

⑥曾:

通“层”。

⑦决眦:

眼角几乎要裂开。

眦,眼角。

⑧会当:

终当、终要。

⑨画线句赏析:

登上泰山最高峰,俯瞰众山,众山显得极为渺小。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诗句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告诉我们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27.《春望》杜甫(盛唐到中唐)(八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歌以“望”字统领,描写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荒芜之景,以及战火不断、家书难传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家人团聚的盼望,抒发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借景抒情、拟人、对偶、夸张、细节描写。

①城:

指长安城。

②烽火:

战争。

③浑欲不胜簪: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④画线句1赏析:

我因为遇到战乱,见到春花盛开,却禁不住流下伤心的泪水;

因为与家人分别,心中满是怨恨,虽然到处春鸟和鸣,但我听了却心惊胆战。

这两句诗运用反衬(移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

⑤画线句2赏析: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28.《石壕吏》杜甫(盛唐到中唐)(八上)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叙述了差吏乘夜抓人征兵,连年迈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①投:

投宿。

②逾:

越过。

③一何:

多么。

④戍:

防守。

⑤附书至:

捎信回来。

⑥新:

最近。

⑦偷生:

苟且活着。

⑧已:

完结。

⑨老妪:

老妇。

⑩犹得:

还能够。

泣幽咽:

(有人)低声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29.《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劳动情形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劳动中淳朴直率的生活情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保持自己清高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①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②荷锄:

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③草木长:

草本丛生。

④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0.《使至塞上》王维(盛唐)(八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描写了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时所见的塞外风光,也写了边塞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因受排挤所产生的寂寞、感伤和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产生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借景抒情、比喻、对偶。

①单车:

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②征蓬:

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的人。

③烟:

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④长河:

黄河。

⑤都护:

指前线统帅。

⑥燕然:

燕然山,代指边防前线。

⑦首联:

交代此行的目的是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⑧颔联:

借飘飞的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和被排挤的忧伤。

⑨颈联:

描写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⑩尾联:

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直”和“圆”:

“直”字,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这两个字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气势雄伟的独特风光。

31.《渡荆门送别》李白(盛唐)(八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由蜀地到荆门沿途所见的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云雾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和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借景抒情、对偶、比喻。

①楚国:

楚地。

②大荒:

广阔无际的原野。

③海楼: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④怜:

爱。

⑤画线句1赏析:

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逐渐消失,翻腾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滚滚东流。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以及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⑥画线句2赏析:

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江面上雾气升腾,像是结成了海市蜃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32.《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南北宋之交)(八上)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这首诗是诗人流亡到洞庭湖,登上岳阳楼所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洞庭晚景图,表达了作者登临岳阳楼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满腹的国家之恨和身世之愁,发出了对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呐喊和呼唤。

①帘旌:

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②夕阳迟:

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③横分:

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

徘徊。

⑤凭危:

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⑥画线句赏析: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这一联,诗人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诗人已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