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160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pptx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主讲人:

肥东圣泉中学主讲人:

肥东圣泉中学陈芳富陈芳富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是世界其他封建国家无法相比的,而且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为中外政治家、学者所瞩目。

引言:

天安门前的华表在古代又被天安门前的华表在古代又被称为称为“诽谤木诽谤木”。

相传尧、舜都。

相传尧、舜都曾设立此木,主要用以刻字谏言。

曾设立此木,主要用以刻字谏言。

这既是统治者广开言路、积这既是统治者广开言路、积极纳谏的表现,也说明了对监察极纳谏的表现,也说明了对监察政务的重视。

政务的重视。

监察制度源远流长监察制度源远流长一二三演变历程重要特点发展趋势目录四两大系统五运行机制全面评价六两大系统两大系统御史监察系统御史监察系统谏官言谏系统谏官言谏系统监察对象:

文武百监察对象:

文武百官官主要手段:

弹劾主要手段:

弹劾监察对象:

监察对象:

君君主主主要手段:

谏诤封驳主要手段:

谏诤封驳一演变历程演变历程秦汉形成01魏晋02发展隋唐03成熟宋元04强化明清05高度完备二演变历程:

形成演变历程:

形成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西汉末年西汉末年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秦朝秦朝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御史府御史府: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府府监郡御史监郡御史汉朝汉朝御史府御史府丞相史丞相史州县郡州县郡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州部州部刺史刺史1313个监察区个监察区丞相丞相司直司直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丞相率领丞相率领中央直属中央直属中中央央地地方方县乡县乡:

督邮督邮州牧州牧汉成帝汉成帝由由监监察察官官变变为为地地方方军军事事行行政政长长官官特色:

特色:

11、有中央地方之分,但系统紊乱、有中央地方之分,但系统紊乱22、监察和行政不分。

、监察和行政不分。

二演变历程:

发展演变历程:

发展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特色:

特色:

11、形成了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形成了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22、谏官系统开始系统、规范化、谏官系统开始系统、规范化魏魏晋晋南南北北朝朝御史台:

御史中丞御史台:

御史中丞巡御史巡御史御史御史系统系统谏官谏官系统系统门下省门下省或集书省或集书省脱离行政系统脱离行政系统谏官权位上升,可谏官权位上升,可封驳封驳二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隋朝隋朝御史台御史台谒者台谒者台司隶台司隶台唐朝唐朝御史御史台台台院台院殿院殿院察院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设设1010个监察区个监察区(道)道)谏谏官官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散骑常侍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给事中给事中右右补阙补阙右右拾遗拾遗33、台谏并立、台谏并立、台谏并立、台谏并立22、一台三院、一台三院、一台三院、一台三院扩大检查范围11、御史权力扩大、御史权力扩大、御史权力扩大、御史权力扩大特色:

特色:

二演变历程:

成熟演变历程:

成熟魏征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曾任负盛名的谏臣。

曾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左光禄大夫,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所言多被唐夫,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所言多被唐太宗采纳。

太宗采纳。

杜甫杜甫曾在安史之乱期间冒死投奔唐肃曾在安史之乱期间冒死投奔唐肃宗,被肃宗授为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左拾遗,故世称,故世称“杜拾遗杜拾遗”。

但很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

但很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

被贬到华州。

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二演变历程:

成熟演变历程:

成熟特色:

特色:

11、首开、首开“台谏合一台谏合一”先河;先河;22、元朝形成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网络。

、元朝形成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网络。

宋朝宋朝在中央承唐制御史台辖下三院在中央承唐制御史台辖下三院监州(通判)监州(通判)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元朝元朝御史台:

御史大夫(蒙古贵族)御史台:

御史大夫(蒙古贵族)江南和陕西江南和陕西行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使肃政廉访使2222道监察区道监察区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原来谏官谏诤的对象由皇帝变为文武百官原来谏官谏诤的对象由皇帝变为文武百官二演变历程:

强化演变历程:

强化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二演变历程:

强化演变历程:

强化题目:

题目:

“(“(包拯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枢密副使。

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负责(枢密副使时分别负责()A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D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特色:

特色:

11、结束了唐以来监察机构三院制、结束了唐以来监察机构三院制22、实现了监察组织的空前完整和统一、实现了监察组织的空前完整和统一秦汉秦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二演变历程:

高度完备演变历程:

高度完备明朝明朝中央:

废御史台,设都察院中央:

废御史台,设都察院中央:

废谏院,设六科给事中中央:

废谏院,设六科给事中地方:

地方:

1313道道监察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监察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清朝中央: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

地方:

1515道监察御史道监察御史科道合一科道合一科道并立科道并立补充:

清朝补充:

清朝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不仅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事行政司法大权,不仅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事行政司法大权,同时兼有监察地方之权。

同时兼有监察地方之权。

补充:

明朝补充:

明朝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厂卫)也有监察权,直接对皇帝负责也有监察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单选】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言谏制度的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的强化呈反向发展言谏制度的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的强化呈反向发展A.B.C.D.A.B.C.D.二演变历程演变历程【单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单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

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A.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B.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单选】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单选】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A.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单选】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单选】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C.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D.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二演变历程演变历程运行机制运行机制

(一)审核文书程序监督

(一)审核文书程序监督11、受公卿奏事、举弹劾案章:

、受公卿奏事、举弹劾案章:

通过接受公卿奏通过接受公卿奏事文书,如发现有违失则纠劾之。

这是秦汉御事文书,如发现有违失则纠劾之。

这是秦汉御史通过收受文书进行监察官吏的手段和方式。

史通过收受文书进行监察官吏的手段和方式。

22、文册报备稽考制度:

、文册报备稽考制度:

秦汉以后,御史机关不秦汉以后,御史机关不再负责掌受百官公卿奏章和管理中央机要文书,再负责掌受百官公卿奏章和管理中央机要文书,但根据监察工作的需要,涉及人事、经济、司但根据监察工作的需要,涉及人事、经济、司法等重要文册、案牍和财经报表仍须申报监察法等重要文册、案牍和财经报表仍须申报监察机关备案稽考。

机关备案稽考。

33、封驳制度、封驳制度:

“封封”,即,即“封还执奏封还执奏”,退回内退回内阁阁;“驳驳”即驳正违误,驳回题本、票本错误即驳正违误,驳回题本、票本错误之处,再向皇帝请旨之处,再向皇帝请旨。

三运行机制运行机制

(二)出使地方巡察监督

(二)出使地方巡察监督11、定期和不定期巡察、定期和不定期巡察22、明察与暗察、明察与暗察(三)现场督察随事监检(三)现场督察随事监检11、监试:

、监试:

科举取士以来,凡乡试、会试、殿试都派御史到考科举取士以来,凡乡试、会试、殿试都派御史到考场充当监试官。

场充当监试官。

22、监军:

、监军:

战时督军战时督军33、监决:

、监决:

御史到刑场监决,有权暂停行刑。

御史到刑场监决,有权暂停行刑。

(四)知政参政实时监督(四)知政参政实时监督(五)受理直诉事后监督(五)受理直诉事后监督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时期设匦受四方之书设匦受四方之书三四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多选】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有【多选】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有A.A.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

从隶属于行政机构,到与行政相分离,形成独立从隶属于行政机构,到与行政相分离,形成独立的、专门的监察机构;的、专门的监察机构;B.B.监察机构:

监察机构:

从名目繁多、职权不清到台院制和六部分察制;从名目繁多、职权不清到台院制和六部分察制;C.C.监察系统:

监察系统:

御史监察和谏官言谏两大系统从御史监察和谏官言谏两大系统从合并合并到到分立分立;D.D.监察对象:

监察对象:

从整个官僚集团到集中在中央官员;从整个官僚集团到集中在中央官员;E.E.监察内容:

监察内容:

逐渐深入行政、财经、司法、军事、文教、人事、逐渐深入行政、财经、司法、军事、文教、人事、仪制等各方面仪制等各方面五重要特点重要特点11、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机构行使权力以皇权为依靠,以封建法制为根据,独监察机构行使权力以皇权为依靠,以封建法制为根据,独立行使职权。

立行使职权。

22、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相关法律的编修、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相关法律的编修监察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或御史台推荐,不受吏部制约。

监察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或御史台推荐,不受吏部制约。

选拔标准包括学识、经验、德行等。

加强监察立法,严格考核选拔标准包括学识、经验、德行等。

加强监察立法,严格考核监察官的业绩,赏罚分明,以确保监察活动有效进行。

监察官的业绩,赏罚分明,以确保监察活动有效进行。

33、监察方式的多样化、监察方式的多样化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常驻和巡回相结合、反监互察机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常驻和巡回相结合、反监互察机制等多种方式,确保监察全覆盖无死角。

制等多种方式,确保监察全覆盖无死角。

44、监察权与行政权职权混淆、监察权与行政权职权混淆汉代刺史、清代总督和巡抚等都身兼监察、行政等权力,汉代刺史、清代总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