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83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拓展二答案.doc

图形的初步认识

拓展练习二:

一、选择题。

1.如图,点A,O,B在一直线上,则图中共有射线(D)

A、1条B、2条C、4条D、6条

2.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 D )

A、线段有两个端点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已知M,N,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线段MN=6cm,NP=1cm,那么M,P两点的距离是(C)

A、8cmB、4cmC、8cm或4cmD、无法确定

4.将一段72cm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cm作一记号,每4cm也作一记号,然后从有记号的地方剪断,则这段绳子一共被剪成的段数为(B)

A、37B、36C、35D、34

∵绳子长72cm

∴每3cm作一记号,可以把绳子平均分成72÷3=24(段),可以做24-1=23个记号;

每4cm也作一记号,可以把绳子平均分成72÷4=18(段),可以做18-1=17个记号,

∵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重合的记号有:

72÷12-1=5(个),

∴有记号的地方共有23+17-5=35,∴这段绳子共被剪成的段数为35+1=36(段)

5.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计算(α+β)的结果依次为50°,26°,72°,90°,其中有正确的结果,则计算正确的是(A)

A、甲B、乙C、丙D、丁

6.将正方形的四边形四等分,包括顶点共有16个点,这16个点可得到的直线条数是(B)

A、120B、84C、82D、80

先不考虑原正方形的边所在的直线:

由原正方形的某一个顶点向其它点连的直线共有7条,因此,4个顶点就有28条;由某一个等分点向别的点连的直线共有11条,12个这样的点就有132条.因此,就有132+28=160条.但是,这样每条直线都计算了2次,所以应除以2,共160÷2=80,再加上原正方形的边所在的4条直线,共计84条.

二、填空题。

1.观察下列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

(1)如图a,图中共有2对对顶角;

(2)如图b,图中共有6对对顶角;

(3)如图c,图中共有12对对顶角;

(4)研究

(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n(n-1)对对顶角。

2.在平面上画一个长方形能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如果画三个长方形,那么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26个部分。

3.某火车站的钟楼上装有一电子报时钟,在钟面的边界上每一分钟的刻度处都装有一只小彩灯,晚上九点三十五分二十秒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锐角内有12只小彩灯。

晚上9时35分20秒,时针与分针之间有(45+35÷60×5)-35=12个小格,

中间有12个分钟刻度,而每一个分钟刻度处装有一只小彩灯

所以9时35分20秒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内装有的小彩灯个数为12。

三、计算题

28°32′46″+15°36′48″123°24′-60°36′(结果用度表示)

=62°48′

=62.8°

四、解答题。

1.已知:

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1)若线段AB=a,CE=b,|a-15|+(b-4.5)²=0,求a,b的值;

(2)如图1,在

(1)的条件下,求线段DE的长;

(3)如图2,若AB=15,AD=2BE,求线段CE的长。

(1)∵|a-15|+(b-4.5)2=0

∴|a-15|=0,(b-4.5)2=0

∵a、b均为非负数

∴a=15,b=4.5

(2)∵点C为线段AB的中点,AB=15,CE=4.5

∴AC=12AB=7.5∴AE=AC+CE=12

∵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DE=12AE=6,

(3)设EB=x

∵点D为线段AE的中点

∴AD=DE=2x

∵AB=15

∴AD+DE+BE=15

∴x+2x+2x=15;解方程得:

x=3,即BE=3

∵BC=7.5

∴CE=BC-BE=4.5

2.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已知AC:

CD:

DB=1:

2:

3,M,N分别为AC,DB的中点,且AB=18cm,求线段MN的长。

解:

设AC、CD、DB的长分别为xcm、2xcm、3xcm

∵AC+CD+DB=AB∴x+2x+3x=18,解得:

x=3cm,

∴AC=3cm,CD=6cm,DB=9cm,

∵M、N分别为AC、DB的中点,

∴MC=,DN=∴MN=MC+CD+DN=+6+=12

答:

MN的长为12cm。

3.如图,点C,D,E在线段AB上,已知AB=12cm,CE=6cm,1求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和。

所有线段的长度和=AC+AD+AE+AB+CD+CE+CB+DE+DB+EB

=(AC+CD+DE+EB)+(AD+DB)+AB+AE+CE+CB

=AB+AB+AB+(AC+CE)+CE+CB

=3AB+(AC+CB)+2CE

=4AB+2CE=48+12=60cm

4.已知∠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

(1)如图①,当∠BOC=7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②,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DO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DOE的度数;

(3)如图③,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时,画出图形,判断∠DO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DOE的度数;

(1)如图,∠AOC=90°-∠BOC=20°,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10°,∠COE=∠BOC=35°,

∴∠DOE=∠COD+∠COE=45°;

(2)∠DOE的大小不变,等于45°,

理由:

∠DOE=∠COD+∠COE=∠AOC+∠COB

=(∠AOC+∠COB)

=∠AOB=45°

(3)∠DOE的大小发生变化,情况为,如图④,则∠DOE为45°;如图⑤,则∠DOE为135°

分两种情况:

如图④所示,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45°

如图⑤所示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270°=135°

5.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比平角的多1°,求这个角。

解:

设这个角是x。

(90-x)+(180-x)=180×+1

270-2x=136

2x=134

x=67

所以这个角是67度。

6.如图1、图2所示,将两块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如图1、2那样放置。

(1)如图1,若∠BOC=60°,猜想∠AOD的度数;

(2)如图2,若∠BOC=70°,猜想∠AOD的度数。

(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并写出理由。

解:

(1)∵∠AOB=90°,∠BOC=60°

∴∠AOC=∠AOB-∠BOC=90°-60°=30°

又∵∠COD=90°

∴∠AOD=∠AOC+∠COD=30°+90°=120°。

(2)∵∠AOB+∠COD+∠BOC+∠AOD=360°,∠AOB=90°,∠COD=90°,∠BOC=70°

∴∠AOD=360°-∠AOB-∠COD-∠BOC=360°-90°-90°-70°=110°

(3)由

(1)知∠AOD+∠BOC=120°+60°=180°

(2)知∠AOD+∠BOC=110°+70°=180°

故由

(1)

(2)可猜想:

∠AOD+∠BOC=180°

7.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

(1)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

使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

(2)计划把河水引入蓄水池H中,怎样开渠最短并说明根据。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AD,BC交于H,则H为蓄水池位置,它到四个村庄距离之和最小。

(2)过H作HG⊥EF,垂足为G。

“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8.如图,∠1=∠2,∠1+∠2=162°,求∠3与∠4的度数。

解:

由已知∠1=∠2,∠1+∠2=162°

解得:

∠1=54°,∠2=108°

∵∠1与∠3是对顶角,

∴∠3=∠1=54°.

∵∠2与∠4是邻补角,

∴∠4=180°﹣∠2=7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