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92554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酸和碱》之中考真题八Word下载.docx

C.CaO

D.NaOH

355.(2010•陕西)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356.(2010•山西)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357.(2010•山西)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358.(2010•三明)在铁件表面镀铬(Cr)前,要除去铁件表面的铁锈,可用的试剂是(  )

A.水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石灰水

359.(2010•青岛)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雏菊

无色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

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

360.(2010•青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则硝酸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会明显降低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二氧化碳是酸

D.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61.(2010•青岛)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图1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B.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uSO4=MgSO4+Cu

C.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D.图3表示的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62.(2010•青岛)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

363.(2010•宁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喝碳酸饮料可治疗胃酸过多

B.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

C.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364.(2010•南宁)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这说明该溶液是(  )

A.碱性溶液

B.pH<7的溶液

C.酸溶液

D.pH=7的溶液

365.(2010•南京)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366.(2010•南昌)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  )

367.(2010•内江)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向稀盐酸中加水

室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向石灰水中滴加稀硝酸

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368.(2010•内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

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氧气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369.(2010•绵阳)欲除去物质中所含少许杂质,所用的方法错误 

的是(  )

序号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方法

A

O2

CO2、H2O

依次通过苛性钠溶液和浓H2SO4

B

CO2

CO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铜粉

铁粉

加适量盐酸,反应后再过滤

D

火碱溶液

纯碱

加适量石灰水,滤去沉淀

A.A

B.B

C.C

D.D

370.(2010•眉山)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AgNO3--AgCl

B.Cu--H2

C.CuO--CuSO4

D.CaCO3--CO2

371.(2010•眉山)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

372.(2010•娄底)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373.(2010•龙岩)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肥皂水来消除蚊虫的叮咬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374.(2010•柳州)在锌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加下列溶液时,一定会产生沉淀的是(  )

A.K2CO3

B.NaOH

C.BaCl2

D.AgNO3

375.(2010•柳州)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

①白色固体;

②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③有腐蚀性;

④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

376.(2010•临沂)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B.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377.(2010•凉山州)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向pH=4的溶液中加水

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378.(2010•连云港)下列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向装有氧化铁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高温加热

C.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79.(2010•连云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pH如图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洁厕灵

B.西瓜汁

C.鸡蛋清

D.肥皂水

380.(2010•乐山)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C.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防止溶液变质

D.实验室贮存白磷时,将其浸没在冷水中--防止发生自燃

381.(2010•乐山)下列化学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在水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

B.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中和反应都要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382.(2010•兰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383.(2010•兰州)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384.(2010•莱芜)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2

B.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KNO3溶于水吸热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385.(2010•莱芜)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386.(2010•昆明)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

B.滤出的不溶物中有铜,也可能有铁

C.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但不可能有铁

D.如果滤出的不溶物有铁,则一定有铜

387.(2010•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做补钙剂

D.熟石灰可用做干燥剂

388.(2010•锦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氧化钙(碳酸钙)

铜粉(铁粉)

稀盐酸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

稀硫酸

A.①

B.②

C.③

D.④

389.(2010•锦州)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叙述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①用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浴液制取氧气

②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③向氧化铜和过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A.①②

B.②③

D.①④

390.(2010•江西)不能用金属与相应的酸直接反应制取的盐是(  )

A.FeCl3

B.CuCl2

C.ZnSO4

D.FeCl2

391.(2010•江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泡菜3.2-3.6,葡萄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显碱性的物质是(  )

A.泡菜

B.葡萄

C.牛奶

D.鸡蛋清

392.(2010•江苏)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制得CuCl2的是(  )

A.铜和稀盐酸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D.碳酸铜和稀盐酸

393.(2010•江津区)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以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8.5mL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大理石样品质量为23.5g

C.用pH试纸测定某工厂排放的污水pH=5.20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3.8%

394.(2010•江津区)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直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

KOH和K2CO3的混合溶液

稀硝酸

Ag-Zn合金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HCl和H2SO4的混合溶液

BaCl2溶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95.(2010•嘉兴)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396.(2010•济宁)实验室给大家提供了酚酞、稀盐酸两种试剂和必要的仪器,利用上述条件能够分开的物质组是(  )

A.NaCl、NaOH、Na2CO3

B.NaCl、CaCl2、NaOH

C.NaOH、Ca(OH)2、CaCl2

D.NaCl、Ca(OH)2、CaCl2

397.(2010•济南)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

398.(2010•济南)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g的Fe、Cu混合物,右盘烧杯中加入7.8g 

Ca0,天平再次平衡,则原Fe、Cu混合物中Fe的质量是下列的(  )

A.7.8 

g

B.6.4 

C.5.6 

D.2.4 

399.(2010•济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烧碱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00.(2010•鸡西)在你家的厨房里,下列常用的调味品溶于水后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食盐

B.食醋

C.蔗糖

D.纯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