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先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1529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历史先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代历史先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代历史先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代历史先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代历史先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历史先秦.docx

《古代历史先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历史先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历史先秦.docx

古代历史先秦

中国古代历史(先秦)

一、课前预习(核心知识点整理)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时期

 类别

考点提示

具体知识点

涉及章节

西周

政治

分封制

1.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2.分封的对象:

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

世袭统治权

4.诸侯的义务:

定期朝贡、拱卫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

5.影响: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1.1.1

宗法制

目的:

保证王权稳定。

特点:

(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庶子分封。

内容: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体现。

影响:

①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

②保证了贵族的特权。

③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1.1

西周政治制

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1.1.1

经济

  农业

青铜农具(石器锄耕);井田制

2.1.1

手工业

青铜制造、瓷器、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手工业

2.1.2

 商业

“工商食官”政策

2.1.3

文化

 文学

诗经

3.2.3

春秋战国

政治

 大变革

大动荡、大变革:

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秦商鞅变法;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经济

 农业

农业:

土地私有制、开始实行精耕细作、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重农抑商政策

 2.1.1

官营手工业含义 

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大作坊生产。

特点:

利用国家权力,集中最优秀工匠,生产最精美产品,水平最高。

 2.1.2

 冶炼业

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青铜器精美;炼铁和钢技术

2.1.2 

 商业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2.1.3

科技

四大发明 

“司南”;火药原料知识

 

思想

文化

孔子、老子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背景: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急剧变革。

内容:

“百家”主要有儒、道、墨、法(代表人物)等流派。

“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

影响:

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老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春秋时期——孔子和早期儒学。

A.提出“仁”、“礼”学说;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B.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

意义:

孔子是春秋末私学的创办者,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C.整理“六经”。

②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A.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

B.提出“民贵君轻”

③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A.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B.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文学:

楚辞(浪漫主义)

 3.1.1

二、重点归纳与解析(核心知识点的理解)

1.考试说明要求及版本内容归纳

先秦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考试说明

两套版本的共同点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通过宗法制度,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1.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周王为了巩固统治,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诸侯。

享有世袭统治权,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

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

先秦时期的经济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考试说明

两套版本的共同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土地私有制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的成就。

5.了解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6.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以及商人活动等商业发展的概貌。

7.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理清历史分期如:

春秋战国、宋元之类,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内有效梳理重要史实与概念。

2.引导学生分别从生产力角度(重在耕作技术兼)和生产关系角度(重在土地制度)提纲挈领地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按手工业三个部门分类举出其发展的突出成就,形成表格:

4.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

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都会、“市”和商人等因素的分解来来帮助学生了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的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①原始社会:

(耕作方式):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②春秋战国及以后的封建时期:

(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

(2)土地制度私有制的确立

①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依靠特权,剥削农民。

(3)小农经济的含义

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生活和交纳赋税。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土地私有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②精耕细作是鲜明特色。

③小农经济是主要经营方式。

2.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

含义:

由官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大作坊生产,水平最高。

(二)主要成就

(1)纺织部门的主要成就

丝织业:

我国古老的手工业

(2)冶金:

A.青铜制造:

夏商周:

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B.冶铁业:

春秋:

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钢剑)的技术。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②长期占统治地位,技术水平高。

③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紧密结合。

3.古代中国的商业

(1)商朝:

经商,商人

(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②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曲折。

(3)“重农抑商”

含义:

评价:

早期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先秦时期的思想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考试说明

两套版本的共同点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知道诸子百家。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1.结合初中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如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及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百家争鸣

背景: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急剧变革。

内容:

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

影响:

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①春秋时期——孔子和早期儒学。

A.提出“仁”、“礼”学说;

B.孔子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C.整理“六经”。

②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A.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核心)。

B.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

③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A.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B.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3儒家思想形成且是当时主要流派

2.构建体系

三、活动探究

1.活动探究

走进西周政治文明

步骤一:

识读图示,走近西周

下面两幅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请判定图一、图二分别指的是哪一制度?

并在图中A、B两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以完成两图的制作。

图一图二

答案:

图一:

分封制;图二:

宗法制。

A:

异姓功臣贵族;B:

诸侯。

步骤二:

整合材料,探究内涵

对图一所示制度与图二所示制度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填空。

⑴分封制:

①目的:

②受封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③作用和影响:

⑵宗法制:

①目的:

②最大特点:

③作用:

答案:

⑴①巩固周王的统治。

②权利:

继承爵位、再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有朝贡、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强国。

同时也为以后诸侯争霸、国家战乱埋下隐患。

⑵①保证王权稳定。

②嫡长子继承制和庶子分封。

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步骤三:

角色体验,感受历史

假如你是一位西周的司法官员,遇到如下情况该如何判处?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先为他生了一个女儿,接着他娶了一个妾,又为他生了个大儿子,之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个三儿子,结果这位官员不幸早逝,于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王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答案:

应该判给小儿子。

这是由宗法制的嫡庶关系决定的,立嫡不立庶。

步骤四:

岁月悠悠,对接现实

查阅家谱或访问本族中的长者,并结合社会上认祖归宗、尊宗敬祖现象,了解西周政治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

答案:

2.谈古论今,话小农经济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答案: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答案: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3)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

答案:

赋税过重、徭役频繁、疾病重大、人情往来、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

材料四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⑷有人说当今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倒退到了封建的小农经济状态,你如何看?

答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仅看到了表面现象,没看到根本差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的不改变土地国有制,把土地生产经营权赋予农民个人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封建性私有制的小农经济有明显差异。

3.主题:

孔子的光辉

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材料一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

“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材料二

 

请回答:

(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

我们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依据什么资料?

答案: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沦的《论语》。

(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答案:

“仁”是孔于思想的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离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3)康熙帝为什么尊称孔子为“万世师表”?

答案: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代取得正统地位以后的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占有统治地位,也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儒家学派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4)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孔于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4.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展览一:

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1)下表是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人名

项目

中国孔子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时代

特征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百家争鸣

 

思想

观点

 

评价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博大的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

人名

项目

中国孔子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时代

特征

雅典民主制度全盛;奴隶制经济繁荣(或工商业繁荣);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思想

观点

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敬鬼神而远之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评价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览二:

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

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

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

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2)请比较并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

你认为哪一位的认识最有道理?

答案:

甲:

反对学习西学。

乙:

主张学习西学,但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但不学其制度。

丙:

主张学习西学,但不仅主张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丙。

展览结束语:

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

“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预言。

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3)请根据结束语和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四、练习与检测

1.《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王族B.功臣C.殷商旧族D.姻亲

答案:

A

2.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D.秦朝郡县制

答案:

B

3.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

答案:

A

4.学习西周的政治制度,就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5.“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答案:

B

6.《三字经》写道:

“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井田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7.《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意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答案:

D

8.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姐。

“褒拟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拟乃人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答案:

C

9.下图所示的农业工具主要用于

A.播种B.收割C.松土D.除草

答案:

C

10.《国语•晋语》载: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的出现B.井田制瓦解C.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答案:

A

11.《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

B

12.“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答案:

B

1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中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

答案:

D

14.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

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

答案:

A

15.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答案:

A

1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答案:

A

17.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

“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

“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

”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答案:

B

18.先哲孟子曾经说过: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融化)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是

A.人皆有恻隐之心B.人性本善C.要施“仁政”D.民贵君轻

答案:

B

19.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

B

20.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