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672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Word格式.docx

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

各项准则有机联系,协调统一。

这些准则与其之前已建设的17项会计准则相比,一些准则基本继承了原有准则,一些准则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修订,而相当数量的准则是新推出的准则。

毫无疑问,本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首先是会计信息上的扩容,即产生了外延上的信息增量,其次是会计信息质量上提高,即产生了内涵上的信息增量。

本文主要是关注新的会计准则带来的财务报表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数量和涉及范围的扩大,即外延上的信息增量。

会计准则尤其是规范财务报告类准则,对会计信息及其披露要求的规范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数量,即哪些信息需要纳入强制披露的行列,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价值,使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从会计信息披露中获得他们需要服务于经营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

我国推出许多新的准则,是与我国日益成熟的市场和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要求提高相吻合的。

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不满足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要求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范围,以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从报告类具体会计准则看扩大的信息披露内容

从“38+1”体系中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新准则的发布后,企业被要求披露更多的信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亦能够得到更多高质量的信息。

笔者特别关注到35号《分部报告》、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两项信息披露类准则,这两项准则不仅与国际会计准则高度趋同,而且充分地体现了为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新会计准则扩大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从《分部报告》来看

在《分部报告》出台前,只有1994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和2001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涉及了分部信息的披露。

前者的附件《会计报表附注指引》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内容规定比较简单,后者的规定不够规范。

因此,我们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看到情况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只是在附注中披露极为简单的分部信息,极少的公司披露比较完整的分部报告,这与缺乏完整的分部报告准则有很大的关系。

此次财政部通过《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以一项独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具体准则对分部信息披露做出了详细、规范的规定。

1.35号准则第4条规定“企业披露分部信息,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

关于报告分部的确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风险与报酬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管理法。

我国则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的前提下,同时考虑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及内部会计报告制度,将风险与报酬法同管理法相结合,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将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

2.35号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信息”;

第14条规定“对于主要报告形式,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

分部收入。

非常收益、利息和股利收益、投资出售形成的利得或债务得消除形成得利得,不得包括在分部收入中。

分部收入是建立在收入概念基础上得,既然收入不包括非常收益,分部收入也不应包括非常收益。

与利息和股利收入相对应的投资活动,通常是企业层次上的日常活动,而非某个分部层次上的活动,不应包括在分部收入中。

但是如果分部的经营主要是金融性质,第15条规定“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应当作为分部收入和分部费用进行披露”。

分部费用。

不包括非正常项目,利息费用及投资转让损失或债务清偿损失,权益法下企业分享的合营、合资或其他投资损失,所得税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集团管理公司费用和母公司费用。

无法归属某一分部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也不应列为某一分部的费用,而应作为未分配项目在分部报告中列示。

3.35号准则第16条规定“企业披露的分部信息,应当与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总额信息相衔接”。

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期间费用、资产和负债,应当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披露,使披露的各分部、各项目的金额调节到企业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总额。

分部信息与会计报表中总额信息之间的调节情况可以揭示各分部信息及其会计报表相应项目的总额之间的勾稽关系。

  

4.35号准则第17条和18条分别就主要报告形式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规定了次要报告形式披露的内容,包括对外交易收入和分部资产总额。

从《金融工具列报》来看

在金融工具的立法方面,我国曾经长期处于“金融压抑”的时代,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采取了限制的政策。

此次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做了详细的规定,克服了2001年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未对衍生金融工具计价方法做出统一规定的弊端,要求企业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有利于及时、充分地反映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准则第5条规定“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这一规定实现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披露转向表内列示的转变,增加了金融工具信息的透明度。

2.准则第15条到17条规定了企业应当披露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信用风险;

第19条到24条规定了企业应当披露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作为担保物的金融资产,每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详细信息,与违约借款有关的信息。

这些规定使金融工具的披露更加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价能够更好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

3.对于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仅限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对于利用其他更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25条到28条详细规定了企业应当披露每类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公允价值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有关的信息。

4.准则第33条到35条规定了企业应当披露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数量信息和信用风险有关的信息等。

第42条详细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

这些规定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金融工具的风险情况,从而对企业的未来状况做出预测。

三、信息披露扩大的积极意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披露形式做了规范性的要求,在外延上上增加了有用的信息。

分部报告的有用性

首先,从现代企业发展来看,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跨地区、跨国经营更加频繁,因而,分别揭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分部信息,则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资源分布和发展动态。

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率大小取决于企业经营行业的状况、经营地区的环境等因素。

在相同情况下,分部报告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分析企业未来的经营报酬和风险。

分部报告可以满足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需要。

其次,分部报告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内部管理。

企业涉足的行业、产品越多,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越高。

分部报告提供的信息能够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各行业和地区分部的获利能力、投资风险发展情况,更好地制定集团各分部的发展规划。

再次,分部报告可以满足债权人信贷决策的需要。

债权人可以利用分部报告中列示的企业集团不同分部的资产额、利润额等指标,合理判断各分部的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综合评价企业集团的相关指标,以确定自己的信贷决策。

金融工具披露的有用性

随着金融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日益繁杂,企业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衍生金融产品,而衍生金融产品的高风险特性,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

如果不对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在经营投资方面的决策失误。

首先,衍生金融工具以前在表外项目加以确认,容易被使用者忽略,但此类交易却可能给企业带来数倍的风险和报酬,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造成巨大影响。

在表内列示能够指导投资者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订立到履行,价值变化很大。

若按照历史成本计算,以交易中发生的实际现金流量作为入账依据,那么在经历利率波动后,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难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

新准则规定了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后续计量,而现今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和职业水平的提高、远程信息交流的便捷也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最后,在衍生金融工具从签约到履行的过程中,汇率、利率、价格等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公允价值的变动,只要这个变动的量可以确认,虽是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也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一方面为使用者提供了全面且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包含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完整报表也可以帮助企业所有人考核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有利于企业自我风险规避。

---------------------------------

参考文献:

【1】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M].经济管理出版社,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S],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S],企业会计准则,

【4】董琼慧.论未来财务报表的发展[J].上海会计,2000,(5).

【5】刘素珍.试探新形式下的财务报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3).

【6】闫轶.中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有用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刘朋.分部报告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8】楼继伟,2006,顺应形势开拓创新完善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J].,会计研究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