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51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

物理模拟卷

(二)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的是()

A.牛顿---磁偏角 B.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值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小明午餐大约吃4㎏的米饭  B.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 

C.港城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 熔化B.升华 熔化C.升华 液化D.凝华 液化

5.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晴

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t/s

s/m

2

4

6

8

0

40

30

20

10

小明

小华

第6题图

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7.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

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惯性,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8.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中子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9.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

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第11题图

3

-

V

2

1

3

5

10

1

5

15

0.6

-

A

2

0.

6

1

2

3

4

0.

0.

3

+

10.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

①“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

A. 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B.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暗

C.电压表示数不变,灯变D.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12.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开发利

用新能源,我国陆续建成了一些核电站。

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无污染,可以随意处置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C.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是石油或天然气D.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核能一内能一机械能一电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起点

第14题图

1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用眼疲劳,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些(选填“强”或“弱”),从而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v0

v0

h

a

b

第16题图

14.百米赛跑过程中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到目前为止,两运动员中,的平均速度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

15.一个质量为0.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玻璃瓶的容积是

m3。

它最多能装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

16.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同一高度h处以相同的速度抛出,一次斜向上抛出,沿a运动轨迹落地时的动能为E1;另一次水平抛出,沿b运动轨迹落地时的动能为E2,不计空气阻力。

E1E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吹气

木棒

第17题图

17.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

木棒,接着在木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

如图所示。

然后,他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乒乓球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18.汽车散热水箱中的冷却剂中主要含有水、酒精和一些添加剂,

以防冻、防沸、防腐蚀。

以水为主要成份这是利用了水

第20题图甲

第20题图乙

磁体

线圈

+

-

第19题图

的较大的性质;添加酒精是冬季时利用它较低的性质;()汽车散热器是通过方式改变发动机内能的。

19.如图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N的物体,物体

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在这个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将。

20.依据图甲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机,依据图乙所示的现象为原理可以制成机。

21.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000imp/(kwh)”字样,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2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J,用电器的电功率是W。

A

C

B

第23题图

22.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传递信息的.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结果发现罩内手机彩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这是因为不能传声.

2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某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那么所成的像应该

是的像.(包括倒正、大小、虚实),依据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三、作图和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28题每空1分,其余每图每空2分,共32分)

24.按下列各小题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某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物体受到的力。

(2)如图乙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发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位置,标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图乙

A

S

空气

第24题图

N

S

图丙

电源

v

A

图甲

25.

(1)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中,李老师先让同学们猜想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猜想了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质量和体积。

李老师说如果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那么根据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排除质量和体积,你认为排除的理由是

直管

样品

钢钉

第25题图

(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探究塑料、陶瓷片、铜片的硬度关系,实验时每次让钢钉从管的顶部下落时应该注意相同。

同学们是通过观察来判断材料的硬度的。

26.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每次都匀速将物体从斜面底部拉到了斜面顶部。

下表记录了他的探究过程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

η(%)

30°

木板

1

0.5

0.7

1

0.5

0.7

71

30°

玻璃

1

0.5

0.6

1

0.5

0.6

83

45°

木板

1

0.7

0.9

1

0.7

0.9

78

(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初步验证猜想(填写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3)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不改变。

(4)小刚同学知道额外功是因为摩擦引起的,算出了物体在玻璃上拉动时的摩擦力为N。

27.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第27题图

(1)该实验中,小王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L

V

第28题图

28.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

R1(5Ω0.5A)、R2(10Ω0.5A)、R3(500Ω1A)。

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挡,电流表选挡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R2”、“R3”);

(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

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障现象

检测

故障原因

a.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b.灯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