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41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doc

综合性学习

一.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

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

(2分)

①山清水秀—()②粗茶淡饭—()

①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

②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盘珍馐等)

二、【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

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

“且停停。

”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

“你有更好的名字吗?

”李渔笑着说:

“我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

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C/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3】

甲:

《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

和祝英台嘛!

乙:

《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

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

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

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

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

水泊梁山。

甲:

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

宋江有吧?

乙:

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

对对对!

甲:

有那本书啊!

甲:

扈三娘?

乙:

《》。

乙:

有!

甲:

《》?

甲:

化蝶了嘛!

乙:

梁山泊乙:

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

(2分)

2.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

(1分)。

3.【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

(1分)

4.【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读现象?

(3分)

5.积累链接:

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

(1分)

1.(2分)A.且停亭;B.且停停

2.(1分)从容

3.(1分)C.你净湘水

4.(3分)水浒(或水浒传)(1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明所以,似是而非(2分)。

(意对即可)

5.(1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

三.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

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8分)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2分)

前半句:

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②

③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2分)

作品:

《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

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

(《孔乙己》)

示例二:

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

(《孔乙己》)

拟写:

       , 。

(《  》)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材料一: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

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

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四.【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

(2分)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

(每空1分,共2分)

【重温经典】示例:

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

(《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

(《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

(《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

(《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

(《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

(《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

(《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

(《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

(《我的叔叔于勒》)

(句式相仿,内容紧扣作品即可,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

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

(只有争取和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2分)

武威

五、综合性学习

1.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搜集材料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

【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

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

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世界的关注。

在河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7】。

活动二整理材料

前6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

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材料是(只填写材料序号)

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

(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1:

结论2:

2.活动一(2分)

示例1:

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示例2:

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

(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2分)历史文化245(每空1分,第2空错填、漏填均不得分)

活动三(4分)结论1:

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意思对即可)(2分)

结论2: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

(意思对即可)(2分)

六、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

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

(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

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七、综合性学习。

(4分)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

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

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

  活动:

  仿写示例:

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案示例:

①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深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②活动:

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

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

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

举办“学会阅读”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