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854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内科101个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肾结核病变在肾,症状在膀胱。

前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

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阴囊外肿胀、尿外渗。

8肾损伤的主要症状有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发热等。

9最容易导致前尿道(球部)损伤的是.骑跨伤,最容易导致后尿道(膜部)损伤的:

骨盆骨折

10肾肿瘤的血尿特点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上尿路结石出现血尿的特点是活动后血尿,膀胱肿瘤最多发生的部位是.两侧壁及后壁

11膀胱肿瘤主要临床表现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肾母细胞瘤的早期临床表现是腹部包块。

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

12尿沉渣离心后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称为血尿,1000ml尿含1ml血即可呈现肉眼血尿

1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隐匿性肾小球疾病;

(5)肾病综合征。

14急性肾衰竭常出现最早的症状是恶心、呕吐。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5急性肾盂肾炎抗菌药物应用至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和尿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3~5天方止,急性肾盂肾炎疗程一般为10~14天,停药后第2、4、6周应复查尿培养,以期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复查随访中再发时应立即再用药1个疗程,切勿过早停药或放弃随访,以免治疗不彻底而迁延成慢性。

16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重要致死原因,需马上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具体包括:

①在心电图监护下,予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缓慢推注;

②5%NaHC03100~200ml静脉滴注;

③50%葡萄糖50ml+正规胰岛素10U;

④11.2%乳酸钠40~200ml静脉注射;

⑤透析疗法是治疗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以上措施无效和伴有高分解代谢的急性肾衰患者,后者尤以血液透析治疗为宜。

17对肾盂肾炎和膀胱炎鉴别有意义的尿液检查是有无白细胞管型

18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疗法适应证是:

①急性肺水肿;

②高钾血症,血钾在6.5mmol/L以上;

③血尿素氮21.4mmol/L以上或血肌酐442μmol/L以上;

④高分解代谢状态,血尿素氮每日上升30mmo/L以上,血钾每日上升1mmol/L以上;

⑤无明显高分解代谢,但无尿2天以上或少尿4天以上;

⑥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mmol/L,pH小于或等于7.25;

⑦少尿2天以上,伴有下列情况任何一项者:

体液潴留,如眼结膜水肿、心脏奔马律、中心静脉压增高;

尿毒症症状,如持续呕吐、烦躁、嗜睡;

高血钾,血钾>

6.0mmol/L,心电图有高钾改变。

18垂体瘤是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

腺垂体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垂体的靶腺即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继发性功能减退

19胰岛素治疗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经严格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良好控制;

③任何类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④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分娩;

⑤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⑥外科围手术期;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心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致死并发症

20尿糖测定简便易行,可快速出结果,在肾功能正常时与血糖平行波动,可反映血糖变化,是居家血糖监测较实用的替代指标,可供调整降糖药物时参考;

糖基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取血前8~12周血糖的总水平,以补充空腹血糖只反应瞬时血糖值的不足,是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空腹或餐后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可疑糖尿病者,须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判断是否存在糖耐量异常;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鉴别1型和2型糖尿病的指标,亦可诊断有无糖尿病倾向。

21几种常见的乳房肿块的鉴别:

(1)纤维腺瘤20~25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

(2)乳房囊性增生20~40岁多见,病程缓慢,周期性疼痛,多数成串,边界不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

(3)乳管内乳头状瘤40~50岁多见,病程缓慢,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无转移,无脓肿。

(4)乳癌40~6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不良,局部淋巴结肿大,无脓肿。

(5)肉瘤40~500岁多见,病程快,无疼痛,单发肿块,边界清,活动度良好

22喉上神经损伤内侧支被误伤,饮流质时误咽而至呛咳。

外侧支损伤,可出现声调变低。

喉返神经损伤:

一侧损伤,出现声嘶;

两侧损伤,可至失音或严重呼吸困难。

23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鉴别意义的鉴别点是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24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1)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

(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

(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

25①疝囊高位结扎术:

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健全者。

它也是疝修补术或疝成形术的基本步骤之一。

②疝修补术:

适用于腹壁缺损不十分严重的病人。

是治疗腹股沟疝最常用的方法,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腹壁,其修补法主要有加强腹后壁的巴西尼(Bassini)法和加强前壁的佛格逊(Ferguson)法。

③无张力疝修补术。

26肠梗阻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最常见的检查为X透视或拍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胀气肠袢。

位置较低会出现吐粪。

排便、排气停止。

27结肠癌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两者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肠腔较大,粪便呈流体状态,癌肿多为肿块型或溃疡型。

临床表现有:

①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

先为间歇性隐痛或阵发性痛,后逐渐变为持续性腹痛。

②便血、腹部肿块:

约有一半病人可有大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不少病人可发现腹部肿块。

③全身有明显癌肿中毒症状:

如发热、恶心、乏力、胃纳减退、贫血、消瘦等症状。

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细,粪便呈固体,癌肿为溃疡或浸润型,常使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症状而肿块不易触及。

故表现为:

也是最常见的症状。

②便血:

约有1/2的病人表现为粘液血便或脓血便甚至鲜血。

③肠梗阻:

表现容易出现。

由上可见,右半结肠癌以腹痛、全身中毒症和腹部肿块为主,左半结肠癌以腹痛、便血和肠梗阻症状为主。

重要知识点——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便秘、腹泻交替、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便血为主要表现。

28肘膝位:

又称胸膝位。

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两前臂屈曲于胸前,头部及前胸部垫枕,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

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

左侧卧位:

病人左侧卧,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

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

截石位:

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双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髋屈膝。

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

蹲位:

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用于检查内痔、脱肛和直肠息肉等。

弯腰前俯位:

双下肢略分开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扶于支撑物上,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

29脑挫裂伤因受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差别较大。

意识障碍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日、数周、数月。

生命体征改变:

因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多有脉搏慢强、呼吸慢深、血压增高等库欣反应,晚期,呼吸、循环功能随之衰竭。

重症病人的体温,常在39℃左右;

若下丘脑受损,体温可持续不升或高达40℃以上(中枢性高热)。

局灶症状与体征:

如大脑中央前回损伤,出现对侧肢体抽搐、硬瘫、腱反射增强、巴氏征阳性等;

脑挫裂伤若发生在大脑皮质的“静区”,即功能区的边缘部位,可无局灶症。

脑膜刺激征:

由于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病人可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等。

一般经5~7天,随出血停止,积血吸收而逐渐减轻。

颈项强直于1周左右逐渐消失。

头痛、呕吐:

头痛症状只有在病人清醒之后才能陈述;

如果伤后持续头痛,频繁呕吐,应究其原因,可行CT检查,以明确颅内有无血肿。

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因致伤因素和损伤部位的不同而各异。

CT及MRI检查对脑挫裂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

颅底结构复杂,一般可依据伤史、皮下瘀斑、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损伤等,进行诊断,X线检查意义不大。

CT扫描可利用窗宽和窗距的调节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有重要价值。

颅前窝骨折:

眼结膜下出血,眼睑皮下瘀斑,鼻或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并发嗅视神经损伤。

颅前窝骨折易引起球结合膜下出血及迟发性眼睑皮下瘀血,俗称“熊猫眼”。

颅中窝骨折:

外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出现同侧面神经瘫痪、耳聋、耳鸣等。

颅后窝骨折:

逐渐发生耳后、颈枕区皮下瘀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脑神经损伤少

30肌力的记录可采用0~5级的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抗地心引力地抬起;

3级肢体能抗地心引力而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做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为差;

5级正常肌力。

3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瘫痪称为中枢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瘫痪称为周围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有轻度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

周围性瘫痪以几个肌群为主,肌萎缩明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

两者在肌力上无明显差别。

32扩散性疼痛指疼痛从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另一神经分支区。

如三叉神经某一支受刺激时,疼痛由该支扩散到其他分支。

放射痛指疼痛从病变部位放射到受累神经的支配区,如椎间盘脱出造成的坐骨神经痛。

33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以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硬化为多见。

34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补液,颅压高时可用20%甘露醇,注意纠正电解质与酸碱紊乱,防止自伤。

可选用有关药物控制发作。

(1)首选安定注射液10~20mg静注,必要时可重复,注意呼吸抑制;

(2)苯妥英钠0.2~0.5g,缓慢静注;

(3)异戊巴比妥钠0.5g,加入5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如有呼吸抑制应即终止用药;

(4)10%水合氯醛20~30ml,等量温水稀释,保留灌肠。

35杰克逊(Jackson)癫痫:

局限性运动发作自一处开始后,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缓慢地移动,例如自一侧拇指沿手指、腕部、肘部、肩部扩展。

病灶在运动区。

36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抗原的种类分型的。

红细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抗B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没有凝集素;

红细胞膜上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抗B两种凝集素。

37血浆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

其生理作用是

(1)调节细胞内外水交换;

(2)维持血细胞形态正常。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

其生理作用是

(1)调节血管内外水交换;

(2)维持血容量正常。

38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①搏出量:

主要影响收缩压。

②外周阻力:

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最主要的因素;

③心率:

主要影响舒张压;

④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缓冲动脉血压变化;

⑤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比例。

39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并发挥生理效应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有M受体和N受体二种。

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包括瞳孔括约肌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胃肠平滑肌收缩;

膀胱逼尿肌收缩;

心脏活动抑制;

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

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乙酰胆碱与N1受体结合,可使植物性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兴奋;

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可使骨骼肌兴奋收缩。

肾上腺素能受体有α受体和β受体,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主要是兴奋。

40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

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称水利尿。

渗透性利尿是小管液中的溶质增多,使其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引起的多尿。

41高渗性脱水细胞内液脱水重于细胞外液,患者可出现口渴、尿少、尿比重高、皮肤粘膜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2测定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为0.49~1.0kPa(5~10cmH2O)。

CVP低、BP低,表示血容量不足,要加快输液;

CVP高、BP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速度并给予强心剂;

CVP正常、BP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可作补液试验,于10min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若BP升高、CVP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而CVP升高,BP不变为心功能不全。

45按照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

1、休克早期:

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持续时间较短。

由于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交感—肾上腺轴兴奋。

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压差小、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

此时,如处理及时、适当,休克可较快得到纠正。

否则,病情继续发展,进入休克中期。

2、休克中期:

表现为:

病人神情淡漠;

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

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

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

3、休克晚期:

相当于微循环衰竭期,典型表现为无脉、无尿、无血压症状。

若皮肤、粘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

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虽给一般的吸氧而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应考虑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

46一般手术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备皮),一般是提前1天.骨科手术,术前3日开始备皮,每日消毒手术区皮肤一次,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47浓缩红细胞主要用于需补充红细胞的各种贫血;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均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洗涤红细胞还适用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毒症等对血浆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

48烧伤的深度及其特点:

I度(红斑型),损伤深度达角质层;

临床表现有①不起水疱,表皮干燥,轻度红肿②热痛,感觉过敏;

一般为2~3日后脱屑,不留疤。

II度(水疱型)浅II度,损伤达到真皮浅层;

临床表现有①有水疱,基底潮红②剧痛;

2周左右愈合,不留疤痕(有色素沉着)。

深II度,损伤达到真皮深层;

临床表现有①小水疱,基底湿润苍白②痛觉迟钝,仅拔毛痛;

3~5周愈合,有疤痕。

III度,损伤达到皮层全层,甚或肌肉、骨骼;

临床表现有①皮肤干燥、皮革样,蜡白或碳化②感觉消失,拔毛也不痛;

3~5周焦痂自然分离,常需植皮。

49临床上小面积烧伤最常见,除常规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和止痛药物外,重点在于局部创面的处理,I度烧伤创面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面积稍大者可用紫草油、市售烧伤膏、京万红等以缓解疼痛。

II度以上烧伤创面可用以下方法处理:

1、以新洁尔灭、洗必泰等溶液消毒周围皮肤,并轻拭创面,去除表面的沾附物;

2、对浅II度水泡,小的多数可让其自行吸收,大的可在其低位剪开引流或针吸,如已破损污染则将其剪去以防感染;

3、深量度水泡感染机会大,宜全部剪除;

4、III度焦痂涂擦碘酒,以利焦痂干燥。

然后根据情况,决定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

50鉴别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坏死型胰腺炎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清正铁白蛋白。

当腹腔内出血时,红细胞破坏释出血红素,血红素代谢物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血清正铁白蛋白(MHA)。

血清MHA阳性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而水肿型时呈阴性。

淀粉酶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尿淀粉酶还受尿量的影响。

51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为渗出液,比重一般超过1.016,蛋白质含量30g/L以上,李凡他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

0.5×

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

肝硬化腹水性质常为漏出液。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衰的特征性体征。

52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首选方法,5次/分以上的室性早搏为“频发性室性早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纠正

53抢救急性肺水肿给患者吸氧时,常在湿化瓶中加酒精的目的是降低肺泡中泡沫的表面张力

53主动脉瓣狭窄的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杂音伴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晕厥或接近晕厥可见于近1/3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

54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常有第二心音分裂.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杂音.杂音可向左腋下和背部传导.重度关闭不全时,可出现心尖部舒张期杂音

55胸骨左缘第3肋间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左室增大,脉压差升高,符合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

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性质为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颈部传导。

二尖瓣脱垂:

心尖区收缩期喀喇音

5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57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58:

下壁心肌梗死累及房室结、房室束等心传导系统,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肌红蛋白在梗死后升高最早,也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强。

CPK-MB、cTnT升高稍迟,但特异性较强。

59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可有劳累后呼吸困难、心悸、乏力、心绞痛、头晕、昏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主要体征是胸骨左缘下段收缩期中、晚期喷射性杂音,可伴震颤。

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及室间隔肥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厚度比值>

1.3。

60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以30~50岁多见,症状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如劳累后心悸、气促、胸闷、乏力、水肿、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伴压痛等。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以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为突出特点。

61垂体后叶素:

是治疗肺出血的药,麦角新碱:

只适用于产后止血和子宫复旧,缩宫素:

可用于催产引产和产后止血

62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医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症,诱发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溃疡及导致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停药反应有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糖60%~65%,蛋白质10%~15%,脂肪15%~25%

63福利德曼(Friedman)首先提出A型行为,其特征是:

①时间紧迫感、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②竞争意识强、争强好胜;

③对人怀有敌意等。

具有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

巴楚斯克(Baltrusch)提出C型行为,其特征是:

①童年遭受挫折,成长中经历坎坷;

②性格克制、忍耐、好压抑各种情绪(特别是压抑愤怒);

③焦虑、抑郁、过度谦虚和谨慎等。

具有C型行为的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各种肿瘤。

64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

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

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65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l)细菌总数小于100个/ml,评价水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指标。

(2)大肠菌群小于3个/L,评价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安全的重要指标。

(3)游离性余氯不进行氯化消毒时应保证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

66表示某地1990~1994年肝炎病例的年龄分布,宜采用:

直方图

表示某地19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人数的比重,宜采用:

圆形图

进行甲乙两地1995年5种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比较,宜采用:

直条图

67雄激素是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 

脾肿大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最突出的体征之一,在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中,最能说明体内贮备铁缺乏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降低。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治疗措施。

90%以上的慢粒患者有特异性的Ph染色体,对于慢粒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68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明显减少,其他还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的减少、白血病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及感染后毒素对血管的损伤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69治疗白血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

长春新碱:

周围神经炎、脱发、腹痛、便秘、局部腐蚀作用;

柔红霉素:

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心脏损害、脱发;

马利兰:

皮肤色素沉着、精液缺乏、停经、肺纤维化;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脱发。

70房间隔缺损听诊时常可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亢进,并由固定性分裂。

,肺动脉瓣狭窄时常可在此区听及收缩期杂音,杂音呈喷射性,粗糙,强度在3/6级以上,常伴有震颤且P2减弱。

71激素是预防和抑制哮喘者气道炎症反应及降低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高反应性的最有效药物。

72腰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症状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有无间歇性跛行

73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时,可出现膝前及小腿中上段前内侧皮肤麻木、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L4~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外侧或足背内侧皮肤麻木,跖趾背伸力降低;

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及足背外侧、足底皮肤麻木,足趾跖屈力下降,跟腱反射

74急性骨髓炎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好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早期确诊主要依靠局部分层穿刺;

X线片一般在发病2周左右才显示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

75局部肿块,无触痛,外伤后始发现见于:

骨软骨瘤

骨端偏心的膨胀性破坏,X线呈肥皂泡样改变见于:

骨巨细胞瘤

X线片上的“日光放射”征象见于:

骨肉瘤Codman三角

76股骨颈骨折常因扭转跌倒时,一侧臀部着地引起,好发于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见。

按骨折线的部位可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前两种类型骨折线在关节囊内,称囊内骨折,后一类型为囊外骨折。

由于股骨头颈血液供应差、愈合慢,加之常复位不良、内固定质量较差,极易形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特别是囊内的头下型骨折。

根据X线正位片上显示的骨折线倾斜度,即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成的夹角(Pauwel角),大于50°

者称内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难,不连接率高;

小于30°

者则称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较稳定,愈合率高。

77胫骨前内侧位于皮下、骨折端易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其上1/3骨折由于远骨折段向上移位,压迫动脉分叉处,可致小腿下段缺血或坏疽;

中下1/3骨折若挤压重,常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胫前区与腓肠肌区硬肿痛);

下1/3骨折因血运不良,往往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腓骨上段骨折,尚能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