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575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其优越性Word文档格式.docx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适合中国民族关系的情况。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从元代到清代最终形成了包括56个民族的民族大家庭。

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和相互交错聚居的态势。

这种民族关系状况,适合于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适合采取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

历史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势蒸蒸日上。

  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地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各种自治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可以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自行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

企业、事业单位要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

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制定本地方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

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使用;

自主安排本地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

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开放边境贸易,在外汇留成等方面享受国家优待;

自主安排地方财政收支,确定各项开支标准;

实行减税或免税;

决定本地方教育规则、学校设置、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50多年来,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其中,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制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

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沐浴着十七大的东风,满怀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迎来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向世人展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欣欣向荣景象。

这是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果,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傈僳、纳西、白、彝、回、普米、苗、汉等26种民族组成的边疆多民族自治州。

历史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高原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但近代以来,各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为反抗压迫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各族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但由于受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各民族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全州各族人民才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翻身得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才开辟了迪庆州发展的新纪元。

岁月如歌,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解放。

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迪庆州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已迈出辉煌的一步,为迪庆的团结、进步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古老的迪庆高原焕发勃勃生机,全州上下深化对州情的认识,使迪庆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历届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巨大发展。

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普遍推行,保障了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当家作主权利;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提高。

1993年,迪庆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了迪庆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迪庆州脱贫致富规划纲要》,确定了“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思

  路,揭开了迪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大幕。

近  

年来,更是在“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引领下,迪庆交通、通讯、能源、市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水电、生物、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突飞猛进,成为拉动迪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显现出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

至20xx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达55.67亿元,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5.4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

从建国初期基本上“自耕自食”的自然经济,到今天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书写了自治州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建国初期,迪庆境内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部电话,没有一条卫生、功能齐备的街道,交通闭塞,全靠人背马驮。

解放后国家为了发展边疆民族经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公路,建机场,竖铁塔,一条条玉带在雪山草原间不断延伸,一道道彩虹在江河峡谷中腾空飞越,天堑变通途,电波行空、铁马奔驰、银鹰翱翔。

格萨尔神驹“日行千里”的神话如今已成现实。

建设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城镇、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

农村通达条件明显改善,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移动通讯覆盖率、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到20xx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4426千米,全州拥有油路里程1006千米。

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7.65千米。

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通公路、通客车,182个村委会已有178个村委会通了公路。

迪庆香格里拉机场自1999年4月30日试航成功以来,先后开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上海、西双版纳、拉萨等9条航线,飞机日起降架次由最初的一周3个架次发展到20xx年的日起降22架次。

迪庆从1994年底实现了市区电话程控化和国际国内电话直拨,目前州内所有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干线移动通信风格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是景区景点覆盖率达100%。

全州每百人拥有固定

  电话11部,而全州移动电话达到11万部。

在城镇建设方面,全州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城保和镇为中心城镇,经济开发区与塔城、叶枝、奔子栏、金江、小中甸、虎跳峡等6个各具交通枢纽型、旅游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型、农业基地型的建制镇以及20个乡镇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城镇格局。

城市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

  现代农业顺势崛起。

建国之初,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生产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小农经济状态,物资商品奇缺,商业意识淡薄,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利农、强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迪庆州委、州政府把搞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采取结对帮扶、安居温饱、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措施,使迪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734元增加到20xx年的2595元,翻了两番多。

“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7亿元,实施了10578户、52890人的安居工程,34个重点村扶贫项目、6个巩固温饮小康示范村项目成效明显,115个特困自然村安居温饱工程和民族特困乡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取得了实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顺势崛起,农村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至20xx年,全州粮食总产达13.95万吨,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

  品牌效应日益凸现。

建国60多年的历程中,由于地处边远、远离中心城市、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很长一段时期迪庆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宣传力度,“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使迪庆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荣获“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桂冠,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虎跳

  篇二:

简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

  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

  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

  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

  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多项选择

  1.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主要由

  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规

  c.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实施民

  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3.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

  a.124个b.155个c.125个d.145个

  4.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一般是

  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

  5.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

  a.44个b.45个c.46个d.47个6.下列行政建制中,属于国家法律明确界定的民族自治地方是

  a.民族乡b.民族镇c.自治县d.自治市7.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1

  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法规

  d.地方性的自治法规

  2.《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的对象是

  a.统一与自治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d.各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和宗旨是

  a.在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当家作主

  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民族发展繁荣

  c.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

  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包括

  a.盟旗b.自治区c.自治州d.自治县

  5.确定各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根据是

  a.民族成份b.民族分布c.民族关系d.历史状况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

  a.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

  c.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的结合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

  7.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8.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

  a.理论依据b.实践依据c.国情依据d.民族特点

  9.中国在选择保证少数民族实现自我管理的制度上,没有走前苏联式的民族共和国道路,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苏联在下面哪些方面的国情不同?

  a.两国历史不同b.两国经济基础不同c.民族分布不同d.革命发展模式不同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a.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b.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区内辖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c.在民族自治区内辖有的民族乡d.以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11.下面哪些权利属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自治民族事务的权利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

  部事务的权利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的,有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报请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权利。

  d.在执行国家税法时,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外,对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税收,经自治区或省批准,自治机关可实行减税或免税。

  三、判断题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3.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4.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内的非自治少数民族,享受不了自治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5.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6.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7.汉族公民可以担任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职务。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容动摇。

  9.目前我国共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目前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64%左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自治地方人口大约占全国的13%。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制度规范仅限于确立各民族自治地方与上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

  2

  系。

  四、辨析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基本政治制度。

  五、材料分析

  材料:

某民族自治地方修建较大型水力发电站,定于上午9点召开竣工及发电仪式。

临近上午9点,各方来宾和有关领导到齐。

届时发现,大会会标只用汉文书写,没有用自治民族的文字书写。

在场有关领导决定,大会会标一定要用自治民族文字和汉文书写。

为此,竣工及发电仪式约推迟1小时举行。

大会结束后,有关人员提出这1小时经济损失不小,不能为形式上的自治权利而影响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六、简答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应遵循和体现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

  问题的根本制度?

(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答: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从理论

  3

  依据上看,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尽可能大的集中统一国家,同时又主张多民族国家内每个民族应该当家作主。

只有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

从中国国情和现实依据方面看,我国也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能实行别的制度:

我国从秦汉开始就是集中统一的国家,国家的集中统一是我国的传统;

从我国的民族分布看,“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也决定了我国也只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近代的革命运动创造了各民族合作的条件和基础;

另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借鉴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证明了这项制度是成功的:

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平等;

改变了民族关系的旧面貌,实现了民族团结;

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

调动了少数民族建设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4)总结与评价: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2.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物质基础;

  

(2)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创造社会条件;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

  论述中能够结合实际,且论述充分、合理。

  答案

  1.c2.a3.b4.b5.a6.c7.b8.a9.d10.d

  1.abcd2.abc3.abc4.bcd5.bcd6.abd7.ad

  8.abcd9.acd10.abd11.abcd

  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

  1.答:

错误

  

(1)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列在一起,作为我国的三大基本民主制度。

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突出表现。

  

(2)如果只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称为我国独一无二的基本民主制度,则是错误的。

确切的说法应该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五、材料分析题

  答:

(1)竣工及发电仪式本应用自治民族文

  字和汉文书写大会会标,事先没做到,说明工作疏忽,尊重民族平等和自治权利观念淡薄。

(2)领导及时发现后果断地决定补上自治民族文字的大会会标是正确的,说明重视自治权利。

(3)在民族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帐,不算政治影响,反之也是,应兼顾。

(4)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

不能把一些事情只作为形式,而不加以重视。

如果这种“小形式”问题重复多次,

  4

  就谈不上自治权的内容了。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任何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只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3)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通过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答:

  

(1)民主原则;

(2)平等原则;

(3)法制原则;

(4)实事求是原则;

(5)团结统一原则;

(6)发展繁荣原则。

  3.答:

  

(1)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2)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

(3)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