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4986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7.有研究表明:

从14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用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惟独棉纺织业没有相关的确切报道。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是

A.棉纺织业在中国发展缓慢B.棉纺织不适合大规模机器生产

C.社会封闭阻碍经济的发展D.高度自给自足阻碍新生产方式

8.民国初年,与清末相比,政府放宽对选民资格的规定。

民初登记的选民达4200万人,约占全国当时人口的10%,远远超过了1908年清朝进行资政院和咨议局选举的0.4%的比例。

这表明民国初年

A.资产阶级参政意识强烈B.民主政治参与主体扩大

C.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D.参政主体进一步多样化

9.下表显示的是两个时间段中国新注册公司的数目和资本总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起止年)

新注册公司数

注册资本总额

1903年~1908年

127家

5122万元

1913年~1915年

124家

2422万元

 

A.民族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民族工业资本逐渐萎缩

C.中小企业数量呈现增长D.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0.1919年5月6日,安东县的孤山、大东沟等地学生、商人及居民举行集会游行,要求政府抵制日货、废除“二十一条”。

下旬,安东总商会议定停止贩卖日货、本地物产不售与日商……并规定阳奉阴违者处以罚金。

这可以佐证五四运动

A.影响十分广泛B.具有全国性C.取得初步胜利D.发展速度快

11.1919年10月,徐树铮派驻军队到外蒙,全面否定《中俄声明》,被沙俄渗透多年的唐努乌梁海,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11月,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

A.北洋政府有领土主权意识B.苏俄放弃了对中国的权益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D.北洋政府与列强关系紧张

12.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共第一个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了第二个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一变化

A.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B.调动了贫苦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标志着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

13.下表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局部)。

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7年

《工厂迁移案》等

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

1939年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年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

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

A.实现了西部的工业化B.建立了合理的工业体系

C.导致了官僚资本膨胀D.服务战时经济发展需要

14.1948年夏开始,中共太行等地区党委决定举行大规模的村干部训练,并使之经常化。

“在训练中提高干部的政策与思想水平”“帮助农民出身的干部认清形势,克服无组织无纪律……自私保守思想”。

这么做旨在

A.贯彻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决策B.为解放后的基层管理做准备

C.提升广大农民觉悟支援战争D.为解放战争提供高素质兵员

15.邓小平强调“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参加任何集团。

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该思想

A.为中国外交发展扫清障碍B.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符合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D.使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16.1998年国家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全国有多个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本行政区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办法,一些省份还专门制定了本行政区域的村委会选举法规。

这些举措

A.使基层选举的法律依据更为具体B.使选民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保护

C.表明选举程序符合国家法律规定D.全面提高了村委会干部整体素质

17.希腊词汇中的“傻子”一词,就是对不参加公共事务的人的称呼。

每个人享受精神与政治自由,同时又是自觉的国家公仆,自由的个人同自觉地为共同生活服务相结合。

材料表明古代雅典

A.公民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B.公民具有极强的法制观念

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D.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参政

18.罗马人坚持公民法专适用于罗马公民,而不适用于外国人或异邦人。

随着涉外案件增多,须由专职处理,公元前242年设置外事大法官,外事大法官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一套规范。

这一变化说明

A.外事大法官具有很大司法权力B.罗马法解释上具有很大随意性

C.公民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D.罗马法基于实际需要逐渐完善

19.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后笔记上的漫画。

对该漫画最合理的解释是

A.分权制衡是政治主要特征B.国王是最高首脑统而不治

C.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D.总统权力受到议会制约

20.1795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限制了联邦法院对各州司法的管辖权。

1868年,美国又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不得制定限制国家公民权益的法律,并对管辖下的所有人,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这一修订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维护各州的司法独立

B.督促南方各州解放黑人奴隶

C.强化三权分立维护民众权益

D.肯定联邦宪法至上维护统一

21.1919年,列宁在莫斯科组建共产国际,要推翻资本主义,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现共产主义,该组织成员最多时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

这反映了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深远B.苏联是社会主义领导者

C.无产阶级政党广泛建立D.俄国开创了新发展模式

22.1927年11月7日,郑超麟在《布尔塞维克》上发表《惨无人道之中国白色恐怖》一文,谴责道:

“震动全世界的巴黎公社失败后之屠杀,我想也不过如是。

”两场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A.直接由民族危机引发B.被国内外反动势力镇压

C.无产阶级忽略领导权D.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23.苏联“一五计划”规定,农业总产值从1927年—1928年的166亿卢布增加到1932—1933年的258亿卢布。

可实际上,到1933年,农业总产值降低到131亿卢布,畜产品只有1913年的65%,“一五年计划”期间,马的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体制弊端初步显现B.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全盘集体化出现问题D.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发展

24.“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

由此可知,“新冷战”

A.确立了世界新格局B.是美苏之间武装对抗

C.以欧洲为战略重点D.加剧了世界局势动荡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始于清末。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取官制度,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录用文官。

一是设立经济特科,以内政、外交、理财、格物、考工等考试取士。

二是录用新式学堂毕业生。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等,开始创建新式教育体制。

学堂毕业生有许多被直接录用任官。

三是考录留学人员任官。

此外,清政府还在海关和一些洋务机关聘任了许多外国人任职,即所谓“洋员”。

1911年,清政府开始拟定《文官考试任用章程》,但其建立现代文官选任制度的尝试刚刚开始,即随着大清王朝的覆灭而夭折。

——摘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材料二16—19世纪,西方各国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存在不少弊端:

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严重,政局不稳,不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考试制度传入西方后,英国率先仿效,于1855年建立了一种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

1883年,美国又仿效英国的做法,颁布了《彭德尔顿文官法》,形成了新式文官制度。

此后西方各主要国家的新式文官制度纷纷建立。

——摘自房列曙《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与西方文官制度的相同点。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00年,英国比荷兰和法国还要早地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英国的各种贸易公司,最初也要得到国王授予的贸易特许权,但是政府对公司的干预和控制不那么严格,英国的国王只是“希望以其私人身份从大型公司的岁入中获得利益”。

在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同执掌王权时,其最早的一个法令,就是取消伦敦冒险家们对纺织品的垄断,这是走上自由贸易的重要一步。

之后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人人可从事跨国贸易。

从此,英国的商品涌向世界各地。

英国海外贸易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和它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分不开。

——摘编自张椿年《地理大发现后西方海洋霸权大国的交替兴衰》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7—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具体而言,从唐到宋的变化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

第二,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得到承认;

第三,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的成熟;

第四,朋党由贵族权力斗争过渡到政见之争;

第五,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

第六,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8.材料738年,唐玄宗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

805年,唐宪宗继位后,开始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

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时称“院长”“翰长”,为翰林院首脑。

凡皇帝注意之大诰令、大废置和密谋策划,承旨得“专受专对”,实际上翰林学士成为法定的“内相”。

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乃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各置六员。

由于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

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中书舍人为“外制”。

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起草,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

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后宪宗又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从其职务来看,无疑为“内相”。

——摘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宪宗改革的影响。

29.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联络盟国、结盟抗日的外交方针。

继续争取国际联盟和九国公约组织的支持,争取英、美两国援华制日,争取苏联物资援助和敦促苏联对日作战。

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中国政府先后向英、美、法和苏联提出了合作方案。

中国外交部还训令驻英、法、美等国大使积极推动各驻在国赞成该合作方案。

1940年9月,三国同盟订立后,蒋介石分别亲自接见了英国大使和美国大使,面交中、英、美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蒋介石决定对日正式宣战。

宣战以前,将中国对于此次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事先通告美、英、苏各友邦,并征询其态度与主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密切联系和协商,加快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摘自胡德坤、关培凤《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为结盟反法西斯进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30.材料裴矩,政治家、外交家、地理学家,出自河东裴氏,家族内部重视儒家文化传承和政治才干培养,其人廉洁恪慎,颇有干局,历仕北齐、北周、隋、唐,主要活动在隋朝。

隋朝建立于长期的国家分裂和民族混战之后,民族问题是当时政治的突出问题之一。

开皇年间,裴矩曾率领三千敝卒平定岭南二十余州,出使及讨伐突厥……炀帝继位后,裴矩奉命经略西域数年,献策分裂或讨伐突厥,主持张掖(河西走廊中部)互市,引西域四十国朝贡于隋朝,拓大疆域数千里。

裴矩曾为迎合炀帝控制西域的雄心,撰写《西域图记》,盛赞西域珍宝;

在使者朝贡时,建议炀帝使洛阳百姓盛装华服、大摆酒席、盛情款待以彰显国力……裴矩进言并随炀帝东征高丽。

隋亡,裴矩辗转降唐,病逝追赠绛州刺史,谥号敬。

——摘编自刑培顺《裴矩与隋朝的民族关系》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裴矩经略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裴矩进行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甲骨ト辞中有‘令周侯’的记录,但ト辞中也屡有‘寇周’的记载”可知,商周之间存在战争,这表明商周关系不稳定,故选B;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确立于秦朝,C错误;

D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体现,排除。

2.D

据材料“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

汉代皇室事务,照例都归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可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

A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B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不符,排除;

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家国一体的特点,C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C

根据材料可知,今人认为宋太祖亲自策划陈桥兵变,而宋代《太祖实录》宣扬宋太祖是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

合理的解释应是宋代为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故用官修史书的方式来确定陈桥兵变的性质,这体现了历史记录受政治影响而呈现主观性,故C正确;

时代不同、角度不同不是材料中历史解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AB;

文献史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具有主观性,综合多种史料也不一定能确认历史事实,D错误。

4.C

材料中的“明朝政府向‘富人’寻求帮助”“授予……荣誉称号……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換”体现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本对商人的种种限制和歧视逐渐被冲破,连政府也向商人求助或跟商人进行利益交换。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明代仍固守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提高,故排除A、B;

明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仍是儒学,官方哲学仍是程朱理学,故排除D。

5.B

据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先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而题本只报告一般例行公事,这样主管题本的内阁所处理的只是上行下达的一般例行公事”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处理的事情是例行公事,重要的问题都以密折上奏了,从而使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故选B;

材料内容是官员上书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渠道,不能显示分工明确提高效率,A错误;

材料显示通过密折上报机密事务,表明中枢权力的加强,C错误;

密折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而不是显示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中央集权,D错误。

6.A

从信中内容可以看出,牛昶昞眼里的甲午战争不是中日战争,只是日本与北洋水师之战,与广东水师无关,这说明牛昶昞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应该同仇敌忾,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A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牛昶昞对北洋舰队没有深厚情感,故B不符合题意;

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要认清日本侵略者的本质,要对日本侵略者保持警惕,故C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强调洋务运动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而宣告破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手工业大多以产生雇佣关系,但棉纺织业却没有,实际上反映出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D正确;

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8.B

材料“民初登记的选民达4200万人,约占全国当时人口的10%,远远超过了1908年清朝进行资政院和咨议局选举的0.4%的比例”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参与的主体扩大,故选B;

民国初年的参政人口不一定都是资产阶级,A选项排除;

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参政主体的多样化,D错误。

9.C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民族企业数量增加,但资本总额不大,所以多为中小企业,故C正确;

材料中两个时间段分别处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时期,A叙述错误,排除;

材料信息体现了民族企业增多,民族资本增加,排除B;

1903至1908年不是“黄金时期”,排除D。

10.D

1919年5月6日安东县孤山、大东沟学生等要求政府抵制日货,下旬安东总商会就提出抵制日货的方案,显示出五四运动发展速度快,故选D;

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安东县学生,商人参加五四运动的表现,还有农民、工人等没有参加,所以不能说影响非常广泛,A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全国性的特点,B错误;

五四运动在6月取得初步胜利,C错误。

11.A

从材料中的“徐树铮派驻军队到外蒙.唐卖乌梁海,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徐世昌…….取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可以看出,北洋政府有比较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且用实际行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故A正确;

B、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C说法错误,均排除。

12.B

没收一切土地也包括农民的土地,这就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将地主和公共土地收归国有,这就保障了农民的利益,符合当时团结农民进行革命的要求,调动了贫苦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故B正确;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和“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都没收地主的土地,都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无法体现第二个土地法这个变化的意义,排除A;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C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毛泽东主持制定的第二个土地法标志着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3.D

据材料时间可知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组织企业有序向大后方迁移”“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扩大国营,联合民营;

部分企业实行收归国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措施明显是服务战时经济发展需要,故D正确;

实现工业化说法不合史实,排除A;

B明显不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时没有建立合理的工业体系,排除;

官僚资本膨胀主要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

14.B

据材料“1948年夏开始,中共太行等地区党委決定举行大规模的村干部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干部的政策与思想水平”等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做法为解放后的基层管理做准备,故B正确;

A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依据材料“中共太行等地区党委決定举行大规模的村干部训练”可知D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15.C

从材料中的“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具有不结盟、全方位外交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故C正确;

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不是在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之后,排除B;

中国虽与不结盟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排除D。

16.A

材料中的措施明显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法律规定。

这些措施使得基层民主选举法律依据更为具体。

故选A;

材料主要是针对农村。

而选项涉及到的是所有的选民。

B错误;

材料不是强调选举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C错误;

材料中的措施并不一定能提高村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主要是保障了基层民主。

D错误。

17.A

材料“每个人享受精神与政治自由,同时又是自觉的国家公仆,自由的个人同自觉地为共同生活服务相结合”体现的是雅典公民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而不参加公共事务的则被称为“傻子”,故选A;

法制观念与材料无关,B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参加公共事务,不是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C错误;

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18.D

材料“外事大法官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诉讼程序,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一套规范”体现的是涉外案件的处理推动着罗马法走向完善,故选D;

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涉外案件推动罗马法的发展,排除;

罗马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强调证据,B错误;

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C错误。

19.B

根据漫画可知,图片中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故选B;

分权制衡是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与题意不符,排除A;

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君主专制的产物,与资本主义政体不符,C错误;

总统权力受到议会制约是三权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