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7387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题精选第7讲 空气 氧气Word格式.docx

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C.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D.多开私家车出行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自然界中氧气的消耗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D.缓慢氧化是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6.(2016自贡)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8.(2016成都)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

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

9.(2016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1.(2016资阳)下列有关氧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分解KClO3制氧气未加MnO2反应不发生

B.电解水实验产生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得到黑色固体物质

12.(2015贵阳)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

B.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

D.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3.(2016深圳)(9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3题图

(1)用KClO3和MnO2制取O2应选择______(填字母)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O2,可用________________检验O2。

(2)为节省药品欲回收MnO2,操作为①溶解,②________,③洗涤,④干燥,分离出的MnO2继续分解过氧化氢制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欲快速制取大量O2,取少量KMnO4粉末与KClO3粉末共热,是否可行?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

(4)用少量硫在O2中燃烧,火焰为__________(填颜色),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14.(2016陕西)(5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第14题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第14题图2

上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满分冲关

1.(2016天门改编)(2分)下列关于空气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既能供给呼吸,又能做燃料B.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2016揭阳)(2分)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3.(2016枣庄)(7分)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连接:

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第3题图1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

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

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_______。

第3题图2

(4)实验探究:

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

观察可见:

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3

答案

基础过关

1.C

2.B 【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又结合题干信息“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可知此时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正常值稍偏低,但不会低至1%,故选B。

3.C 【解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4.A

5.B

6.C 【解析】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引起的人体不适,吸氧气可以供给人体足量的氧气,可缓解高原反应,C正确。

7.A

8.C 【解析】第一个装置是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是汞;

第二个装置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是红磷,C正确。

9.B 【解析】红磷在空气和氧气中都能燃烧,A错误;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B正确;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错误;

木炭只有点燃后(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在氧气中燃烧,D错误。

10.C 11.D 12.A

13.

(1)C 排水集气(或向上排空气) 带火星的木条

(2)过滤 2H2O2

2H2O+O2↑

(3)可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4)蓝紫色 二氧化硫

14.

(1)集气瓶 

(2)C (3)2H2O2

2H2O+O2↑ (4)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实验成功率更高等合理即可)

【解析】

(1)实验室收集氧气用的仪器是集气瓶。

(2)在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

在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用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代消耗氧气的体积;

在C实验中因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高温的熔融物,落入瓶底会使集气瓶受热不均而炸裂,所以要在瓶底留有少量的水,起保护集气瓶的作用。

(3)在A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4)首先改进实验是在带支管的试管中进行,比B装置简单;

其次白磷的燃烧是在密闭的试管内进行,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

再次,待冷却至室温后,带支管的试管在水下取出弹簧夹,使燃烧装置与水在一个体系中,这样可减小误差;

最后与B装置相比,B实验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而该改进实验只要把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即操作要求相对简单。

1.D 【解析】

A

×

氧气既能供给呼吸,又能做助燃剂,但不是做燃料

B

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2.B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高锰酸钾分解之前,其质量为零,A错误;

开始加热时,高锰酸钾不分解,一段时间内没有氧气生成,固体质量不变,待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有氧气生成时氧气体积增大,固体质量减小,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氧气体积不变,固体质量不变,故B正确,C错误;

锰元素存在于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中,故刚开始时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D错误。

3.

(1)C KCl中不含氧元素(合理即可) 

(2)分液漏斗 CD A—D—B (3)乙装置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合理即可) (4)硫酸铜和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且氯化铁使过氧化氢分解更快(或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更好)(合理即可)

(1)所给药品中,水(H2O)、过氧化氢(H2O2)和高锰酸钾(KMnO4)都含有氧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都能生成氧气,而氯化钾(KCl)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KCl不可能生成氧气,故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2)应注意区分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图中a所示的仪器带有可以开关的阀门,为分液漏斗,而长颈漏斗不带阀门;

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所以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的是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而气体的颜色、可燃性等性质与气体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无需考虑;

图中所示装置中,A为“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利用此装置分解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需要先通过D装置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将其干燥,再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

(3)分析图示中的信息可知,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不支持燃烧,对比甲、乙两个装置,乙中生成的氧气经过了浓硫酸,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使氧气的纯度更高,所以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4)本实验探究采取的是控制变量法,三支试管的形状、大小及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所滴加试剂的滴数都相同,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稀硫酸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实验②③中产生气泡,且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说明硫酸铜和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且氯化铁使过氧化氢分解更快(或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