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77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成教育文档格式.docx

  3、抓好:

根据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在班级形成一种竞争氛围,自己和自己要竞争,自己和别人也要竞争。

既要善于超越自我,又在勇于超越别人。

学习成绩要竞争,体育活动要比赛,朗读,背诵,交作业,保持卫生等都要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参取积分制,由组长、各课代表、班长记录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得分扣分情况,每周一小结。

对表现好,积分多和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鼓励。

这样做,目的就在于鼓励学生都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认真做事,诚恳待人。

  4、抓配合: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同样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班主任单枪匹马是不行的。

必须要争得家长的密切配合,了解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同心合力,共同教育。

如经常和家长联系,了解孩子在家里是不是听家长的话,是不是随手乱扔脏物,会不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回家后,是不是先做作业,再玩,会不会乱撕作业本,会不会注意安全,走路靠右,过马路走斑马线等,使其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养成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如何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

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包括文明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和学习习惯教育。

具体措施:

(一)、宣传规范,明确目标,进行知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

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同时我们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要有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使他们做有标准,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引导,不断强化,落实行的要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

强化训练是必须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严格的反复训练。

比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三)检查督促,赏识激励,强化意的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习之才能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制订各项制度保证学生习惯的养成,实施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四)、家校联手,突出情的培养。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家校配合,让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

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觉得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以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

放大效应"

和"

模仿效应"

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

监督"

之下。

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

放大"

模仿"

效应。

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

如:

老师在使用"

谢谢"

、"

对不起"

没关系"

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

家长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没有尺子,她就上来跟我说了一声。

我听了,就随手拿了讲台上的一把尺子递给了她,还跟她说下次要记着带。

过了一会儿,她用完了,就上来还给了我,没想到她还轻轻地说了一声:

“谢谢老师。

”我听了,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心里很温暖。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

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

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

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

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二、养成教育要表扬鼓励,激励学生的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

“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

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

因此,我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我们班继续开展“雏鹰争章”的活动,每位学生平时在学习、纪律、劳动、习惯等方面表现好的就能得到老师的五角星,得到十颗的话就可以到我这儿来换一个大苹果,然后贴到墙上自己的绿苹果上,一个月到了,就进行评比,比出得到苹果最多的五位学生再进行奖励,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看谁的苹果贴得最多,就最红,可以跟学期的评比挂起勾来。

当然,如果有学生进步特别大,或表现特别好的话,我就会直接奖励她一个大苹果,作为最高的奖励。

在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

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或者进步快的学生等,都获得了大苹果的奖励。

这样,学生竞赛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

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

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我班有一名特别调皮的学生叫“罗海”,他很聪明,却总是时不时的犯一些小毛病,调皮捣蛋,而且总是屡教不改。

因此我总是需要时刻的提醒他,教育他,要遵守纪律,团结同学,一年多来,他身上的小毛病已经改好了不少,但有时还会出现。

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如在训练学生坐端正时,我说“一、二、三”刚数到“三”时,学生就会一边坐端正,一边说着“坐坐好。

”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四、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

这样,你在家长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形象,孩子也会相信你,喜欢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平时我总是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除了回家作业以外,其他的如收费、班级的活动等,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

每当学生出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我就及时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如:

开学初,我发现我班的刘光剑小朋友经常不完成回家作业,而且还爱说谎。

于是,我就及时打电话与他父母进行联系,说明情况,让他父母在家严格监督,配合老师做好工作。

经过联系沟通以后,他在父母的管教下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偷懒说谎了,回家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小学生教育养成论文

【存在着的现象】

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一部分人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流传过的脏话、痞话以及不文明的行为,一学就会,可以毫不顾忌地说,对事好坏不辨,待人长幼不分。

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连作业做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

有些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没有一个好的习惯。

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只管学习,也忽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意义】

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如果一个人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

“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数。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耐心听别人说,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休息,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4)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5)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7.遵守秩序的习惯。

(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

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遵守公共场合纪律,不吵嚷。

(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

8.勤于动手的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桌子上、凳子上、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如何进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校长、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班级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

2.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自己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

3.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

如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等等。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4.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严”,突出“爱”,不见实效不收兵。

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两次仍不佳,但不能灰心。

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5.养成教育要有家庭的配合,齐抓共管。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三字经》云: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

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

因此,我们应当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开办家长学校或家长会,每学年至少上课两次,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素质。

同时利用家校联系卡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在平时还要多和家长联系,摸清学生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

总之,要抓住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只要长期、反复、不断的强化,加深烙印,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

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每个教育者都有责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对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审视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情况不容乐观:

德育主题不明确,学校经常以月为阶段频繁更换所谓“新的德育主题”;

喜欢做德育“大”事,不愿顾及、重视那些对学生终生受益的“小”事;

德育目的不甚纯正,学校开展的有些德育活动,或为了迎合领导的口味,或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检查„„正是由于学校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行为习惯不佳,直接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没有这“实”的基础、“质”的保障,人就难以健康、持续地成长、发展,即便满腔热情也难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贡献。

研究表明,3—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因此,小学阶段是个体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切不可疏忽。

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段,即使“亡羊补牢”也只能事倍功半。

2.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是每一所小学长期的、重要的德育任务。

对学校而言,不同年级有不同年级的养成教育任务,期望开展一两个活动、抓一两个月就使小学生在方方面面都养成良好习惯是不可能的。

养成教育要天天抓、周周抓、月月抓、年年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3.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良好习惯的内容来讲,它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交往习惯、礼仪习惯等方面;

就良好习惯的实施主体来讲,它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体自身等方面;

就良好习惯的养成时间来讲,从一个月到几个月甚至一年,长短不一,且中间难免会有反复„„因此,学校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时应该统筹考虑,系统安排,充分利用各种因素,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坚持杜绝任何简单化、随意化的行为和做法。

4.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应依照科学规律实施。

学校必须充分依照心理学、教育学等有关原理,科学实施养成教育。

如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于一个行为,一个人重复21天以上会形成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习惯的形成大致经历“刻意,不自然”(1—7天左右)、“刻意,自然”(7—21天左右)和“不刻意,自然”(21天—90天左右)三个阶段。

为此,学校在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时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 

教育效果。

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鉴于以上对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学校从2008年开始,积极创新德育方式,认真落实德育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课题化实施。

通过课题的形式实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可以避免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为此,学校特制定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并成功申报市级“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同时成为国家级德育课题的子课题。

在总课题的基础上,学校又拟

定了若干分课题和子课题,让德育干部和班主任认领。

两年来,学校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围绕课题设定的目标,扎实开展研究工作,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从一开始就迈上了正规化、科学化轨道。

2.立体化熏陶。

育人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氛围、环境,教育效果才能更好地达到。

为此,学校营造了立体化的养成教育显隐环境来熏陶学生。

一是利用校门口的电子屏幕,每月打出一条本月应养成的习惯,让学生时刻反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