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121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青铜器Word下载.docx

“司作父已宝尊彝从”。

表明其为一位名叫司的西周贵族所作。

尊作觚形,尊体等距离设置四条宽大的扉棱;

从上至下装饰蕉叶纹、直棱纹、凤鸟纹等纹带,其中腹部以凤鸟纹为主题纹样,所饰凤鸟形象突出,头顶高冠,冠作放射状,俨然太阳一般。

司尊通体装饰复杂,十分豪华精美,而且颇具特色,相当难得。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鼎

商代兽面纹方鼎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食器方鼎是商代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之一它的主人一般都是大贵族制作工艺相当讲究这件商代晚期青铜方鼎也不例外。

腹壁的上层装饰有两两相对的独角龙纹下层装饰卷角的大型兽面纹花纹下衬以细密的云雷纹。

四足上还装饰阴线的云纹和蕉叶纹。

虽然体量不算很大但整件鼎铸造工艺精湛装饰纹样层次丰富而鲜明。

鼎内还铸有6字铭文一侧内壁上有4字表明它是一位贵族为他的父辈制作的内底上有2字铭文其中第一字为其所在部族的名称。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簋

历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簋上有一对器耳并不奇怪,但簋上有四耳的则很少见。

3000年前西周早期铸造的历簋,就是一件少见的四耳簋。

历簋的口沿和腹部四面,各有一个由弧身向内的龙形怪兽构成器耳。

与一般的簋耳不太一样的是,龙形怪兽的下方还凸出一小块,形成长方形的垂珥,垂珥上装饰凤纹。

这类簋存世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四耳簋还不足10件。

历簋的装饰虽然很简洁,但相当精彩。

簋的颈部饰一周圆涡纹,足上饰大型兽面纹;

所有纹样都凸起较高,清晰而美观。

历簋的内底上有2行7字铭文:

“亚艅(俞)历乍(作)父乙彝。

”标明这件簋是贵族历为他的父亲乙制作的青铜礼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凤首扁盉

商周贵族行“沃盥之礼”,也就是洗手,需要用盉从上向下浇水洗手,洗手水落入盘中;

盉与盘相配构成一整套行“沃盥之礼”所必需的重要器皿。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纣二十二年版方鼎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汉龙首形盖弓帽

龙首形盖弓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

这件西汉早期的器物是古代伞盖或帐构的弓帽,通体作呈“S”形的龙形,龙体中空,可套插伞骨;

龙身上面设一倒钩,用来勾挂用作伞面的织物。

它通体鎏金,色泽华美,而且龙的雕塑手法极为精到,龙昂身上扬作飞翔状,双角斜立,两眼圆瞪,大口暴张,牙齿锋利,凶猛异常,就像是一条正在准备出击的眼镜王蛇!

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墓葬数目繁多,出土的这类伞骨前端的装饰即盖弓帽也很多,但豪华程度、精彩程度没有一件能够超过它。

专家们称誉它是目前所见汉代艺术水平最高的龙。

能够拥有它的一定是汉代最高等级的贵族,甚至是帝王。

有学者怀疑它就出自西汉景帝的阳陵,是景帝华盖上的装饰!

龙身上刻有极细的5字隶书:

“西方第十三”,当年帝王的大伞一般有伞骨28根(象征二十八星宿),而它则是其中从西方数第13根。

它们上面刻有数位,可以避免在拆装大伞时发生差错。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方彝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子冉觚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觚

这件商代晚期兽面纹觚距今约3100年它的造型与常见的纤细修长的觚有较大差别形体粗大容量是同时期普通铜觚的三四倍堪称目前所见体量最大的商代青铜觚之一有的专家甚至称之为觚王。

商人所饮之酒虽是酒精度较低的米酒或果酒但能够用这样巨型觚来饮酒也可算是豪饮了。

这件觚的装饰也很有特色它的腹部和圈足都装饰有兽面纹圈足与腹部间相间分布有四个镂孔两个为十字形两个为长条形两者形状不一颇为少见。

圈足内有一个凸起器表的铭文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的族徽前所未见。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爵

豰爵(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酒器:

这两件商代晚期铜爵,铸工精湛,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器表装饰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多种花纹,上下可达三个层次,层次丰富而分明,花纹清晰且规整,它们是目前所见最精彩的商代铜爵之一。

铜爵把手内铸有两字铭文,上面一字为一座房子的象形,下面一字表现的是两只手掐着一头野猪的形像。

这两字铭文是铸造这件铜爵的部族的徽号,与该馆藏豰罍和豰簋上的铭文相同,应属同一部族。

这是一个早已消逝的古老部族,今人已无从查考。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师酉鼎

师酉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

这件青铜鼎,造型、装饰均具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典型风格。

鼎内有铭文10行92字,标明它是一位名叫师酉的贵族为了纪念周王在太室接见他,并赏赐给他一件豹皮大衣而铸造的。

这篇铭文不仅字数多,而且内容极为重要。

铭文开篇有“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等字样,年、月、月相、干支四项俱全,如此完备者存世仅30余件而已,而且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师酉簋密切相关,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等方面研究有重要价值。

专家们一般认为,铭文中的周王应为周恭王,那么这件青铜鼎就铸造于恭四年,是恭王时代的标准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呺仲卣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白敢界盨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立兔形尊

立兔形尊(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酒器:

这件西周时期兔形尊是目前所知中国时代最早也是唯一一件立兔形尊,距今已有2900年的历史了。

兔子三瓣豁嘴,四瓣蹄,两只大耳上举,短尾下伏,形象十分写实。

这件立兔形尊背上还有一只伏卧的小兔作为器盖的钮。

虽然它的形体很小,但鼻眼清晰,相当传神。

它与立兔相结合,好似表现一只原本安安静静伏卧在草丛中休憩的小兔,突然被狩猎队伍的马蹄声、弓箭声惊醒,当即站起身来四下观瞧,并随时准备逃跑的场景,艺术构思十分精妙。

兔尊盖内有2行13字铭文,标明它当时一位名叫典的贵族,因为周王命令小臣丰赏赐给他一件校正弓的用具,他为了纪念这件事情而制作的。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立兔形尊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车形铜盒

车形铜盒(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这件小巧精致的西周晚期铜盒,应是当时晋国贵族用于盛放贵重物品的器具,目前仅在山西曲沃、闻喜等地发现寥寥数例。

盒下安装四轮;

盒身四角饰回首夔龙,四壁装饰波带纹,腹两侧各有一供牵引用的小环;

盖面四角各立一只昂首展翅、可任意转动的小鸟,中部为中间开合的两扇小门,小门分别以一人一猿为钮,人为蹲姿,猿为坐姿。

这件小盒虽形体不大,但造型特殊,设计新颖,特别是盖顶四只小鸟、底部四轮及两扇小门共10处可以自由转动,颇具巧思。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王作左守鼎

这件西周晚期大鼎的内腹壁上有“王作彝左守”六字铭文,标明它是周王专门用于祭祀的一件大鼎。

这件周王鼎是一位专家们在香港一家古董店中偶然发现了这件鼎,不过当时它里里外外覆盖一层绿色的锈,有人曾为了找铭文在鼎内底上刮了几道,但没有找到,专家们明白鼎的铭文不太可能在底部,要有也应该在内腹壁上,随即重点观察了鼎的内腹壁。

突然,专家们在靠近口沿处的锈下隐隐约约发现两个横道,很像“王”字!

专家们不动声色,随即向货主提出要将这件鼎带回北京。

这件鼎一到北京,就被送到有关单位做X光检测。

检测结果验证了专家们的猜测,鼎内壁绿锈下果然有“字”。

经过除锈处理,隐匿多年的铜鼎铭文终于彻底显露出来。

就是这么偶然之间,中国又一项重要文物考古新发现诞生了。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兽面纹甗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金盉

金盉(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年)水器:

这件春秋铜盉通体保存完好,造型新颖。

它的上部为钵形,下为鬲状,中间设箅隔。

鬲部有一短流,另伸出一把手,把手顶部装饰兽首并向内弧卷,构思巧妙。

器身装饰蟠虺纹及三角云纹。

兽首额上有一字铭文“金”。

这类青铜盉为调和酒与温酒之器,主要流行于淮河流域,目前在安徽等地发现十几件,其中以这件金盉艺术水平最高,而且上有铭文,更属难得。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蟠螭纹浅腹鼎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蟠螭纹浅腹鼎

蟠螭纹浅腹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食器:

该鼎折沿立耳,耳向外撇,短颈略束,颈肩折转,腹部圆和内收,下接平底,下腹周边有三条上粗下细的蹄足。

器大而低矮,腹浅而足短。

器颈饰一窄条勾连雷纹,腹部以较宽的蟠螭纹带为主纹,由两条缠绕的螭龙组成一个单元,交错排列。

主纹带下饰一周凸弦纹,下为一周勾连雷纹,它与颈部宽度相等的勾连雷纹构成主纹带的上下边栏。

最下面为等距离排列的垂叶纹,内饰兽面。

鼎足两面饰蟠虺纹,另两侧则饰与鼎身主纹相同的蟠螭纹。

鼎足上部兽面的眉角以螭龙盘曲而成,兽首密布羽毛状线条,好似雄狮颈毛,颇为复杂。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叠瓣龙纹鼎

叠瓣龙纹鼎(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年)食器:

这件大鼎,据传出自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春秋晚期许国国君许灵公之墓,是为许灵公陪葬的一套七件列鼎中的一件。

鼎通高63厘米,最宽处达79厘米,气势雄伟。

鼎外周壁嵌接六个造型奇特的怪兽形耳,怪兽头竖大耳,大尾上卷。

鼎口沿处装饰细密工整的交龙纹,腹部饰四周垂瓣,内饰交龙形。

迄今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大鼎制作工艺和装饰都较为简单,而这件大鼎通体满饰花纹,甚至连鼎足底部亦装饰有兽面纹,整体装饰极为精彩罕见。

作为春秋时期某一诸侯国国君所用的青铜礼器,它既是迄今所知春秋时期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也是目前所见春秋时期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美的青铜大鼎,是春秋时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叠瓣龙纹鼎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至春秋戎生编钟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蟠螭纹编钟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蟠螭纹鼓座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东汉细线纹樽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东汉细线纹樽

细线纹樽(东汉公元25—220年)酒器:

这件青铜樽是东汉时人们盛放酒的容器,器身就像是一个扁矮的圆筒,上面装饰鱼鳞形、菱形一类细纹,下面有三条虎形小短足。

樽盖为博山形,装饰十分复杂,反映了2000多年前人们心目中的海上仙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云气缭绕,山顶伫立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龙、虎、鹿、麒麟、豺、狼等各类野兽在山间出没,奔跑跳跃,各具神韵,另有两位羽人手舞足蹈。

这种博山造型多见于博山炉一类香薰,用于铜樽装饰则极为少见。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唐代双龙耳盘口壶

双龙耳盘口壶(唐代公元618—907年):

这件唐代铜壶具有鲜明的中亚、西亚一带的艺术风格,应当是中国工匠向古波斯即今伊朗一带的艺术家们学习的结果。

它造型修长而优美。

壶自肩部至器口有一对双龙耳,它们的身躯呈S形,正垫起脚尖伸着头向壶内,似乎正要饮壶内的琼浆玉液,生动活泼。

目前所见的双龙耳盘口壶多是瓷器和唐三彩制品,青铜制品则极为罕见。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先斝

先斝(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酒器:

这件商代晚期铜斝通高45厘米,属于存世少见的商代大型铜斝。

这件铜斝三个丁字形足较高,造型颇显优雅。

器外壁上饰兽面纹及蕉叶纹,具有当时青铜器装饰的典型风格。

器底上有1字铭文“先”,表明它与该馆所藏先方彝一样,都是商代“先族”的遗物。

先族为商代大族,活跃在以山西浮山为中心的晋西南地区。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系氏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王作姜氏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应候壶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

嵌错社会生活图画壶(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食器:

这对距今约2400年前战国早期铜壶,通体嵌错表现“乡射礼”、“大射礼”等周代贵族生活的图画。

其中器身图画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其中最上一层表现贵族射箭和采桑的情景。

在“射箭图”中,一群腰配短剑、手持弓箭的贵族男子,正列队走上一座高台进行射箭训练,还有一些人在鼎和俎案前忙碌着,为这些贵族男子准备酒食,供他们射箭之余享用;

“采桑图”表现了一群贵族男女两人一组,在桑林中一边采桑、一边嬉戏的情景。

人物姿态多变,场面生动有趣。

第二层图画由多个单元组成,表现贵族们射箭比赛、射猎飞鸟和乐舞等场景。

天空中,鸿雁成行飞翔,下面三个人半跪着,正用带绳索的箭射向它们,三只鸿雁正中箭坠向地面。

射箭比赛是在一座比较讲究的台榭中举行的,台前设箭靶,台上站立五人。

台榭下有一大帐,帐内六人或跪或站,形态各异。

第三层图画表现的则是陆战与水战场面。

在陆战图中,守城一方手持戈、矛等兵器在抵挡敌人的进攻,攻城一方,登上“云梯”向前冲锋。

战事非常惨烈,一人已经身首分离。

第四层也就是最下一层表现的是斗兽和对兽图案,其中斗兽图案共四组,每组由一位手持戈、矛一类兵器的武士及七头形态各异且高度抽象化的禽兽构成,颇为奇特。

装饰这一类图画的青铜器,流行于春秋末至战国前期的三晋地区,但出土数量极少,它们内容丰富,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错铜鸟兽纹壶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胄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木羊簋

木羊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

这对西周早中期之际的铜簋,造型奇特,很像今天的围棋盒,小口,腹部圆鼓,只是腹部两侧多了一对兽耳而已。

器内底有铭文9字,最后明确标注其族氏“木羊”,与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青铜器窖藏中出土的多件铜器,同属于微氏家族之物,但这对簋时代早,对研究这一著名西周大族及庄白窖藏有重要参考价值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错铜蟠螭纹卑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缶纹矮足敦

綯纹矮足敦(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食器:

敦是一种盛装饭食的器具。

这件战国早期铜敦,与常见的球形敦不同,形制少见。

敦盖上面装饰三个圆雕小钮。

其中一个小钮表现的是虎食人形象—一头猛虎正双爪紧抓一人,并将人压在身下,虎大口暴张,作撕咬状。

为何采用虎食人形象?

有专家认为,这体现了贵族对臣民与奴仆们的一种威慑力量;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虎曾被当作图腾,虎食人,并非真的是虎在撕咬人,而是虎与人拥抱正在交媾,体现了古人们的一种崇拜观念!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战国王后鼎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春秋龙纹流鼎

龙纹流鼎(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年)食器:

这件青铜鼎鼎口一侧设一流口,鼎中液体可通过流口倾倒出来,当时称之为“匜鼎”。

这件小鼎应铸造于春秋早中期的晋国,异常小巧精致,造型亦相当特殊:

它的流作虎首状,虎张大口以为流;

另一侧把手作貘首形。

鼎上置一平盖,盖面中间立一兽钮,兽纽为犬形,昂首端立,身插双翅;

兽纽前后的盖面之上各饰一一首双身的怪兽,其虎首龙身,身体盘曲,互相纠缠。

小鼎整体构思奇异,充满了神秘气息。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兽面纹提梁壶

兽面纹提梁壶(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酒器:

这件小巧的提梁壶铸造于商代晚期,整体保存较好。

壶腹的两侧设置提梁,器口上有小盖,通过精美的小提链与提梁相连,虽历经3000多年,但各部分连接丝毫未损,让人惊叹。

通体装饰兽面纹等纹样,器身兽面纹带并非对称布局,而是由三个单元构成,极为少见。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云雷垂叶纹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系氏簋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应国苒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应国苒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从簋

从簋(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食器:

器身侈口,鼓腹,圈足与方座连接。

两耳兽首耸角,下有方形垂珥。

口沿下饰相间的龙纹和圆涡纹,两面均以小兽首为中心两相对称。

腹部饰乳钉纹,底地光素。

圈足饰圆涡纹和四蒂纹。

方座四面纹饰一致,布局均呈倒凹字形,上部为相对的四个鸟纹,两侧为竖立的龙纹,中部光素。

器底有铭文2行9字,通篇线条匀称,没有同期多数铭文的块面和仿形用笔,它虽然代表了金文字体的发展趋势,但其质感与后期的玉篆引的用笔特征还并不完全等同。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应国苒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彀簋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商代眉鼎

猪首,2003年澳门赌王何鸿燊博士以600万港元购得并赠送保利。

猪头顶部有一处凹坑,推测为枪托所砸。

圆明园兽首铜像

2000年保利集团投得虎首和猴首。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后百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等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多达百万件。

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保利)。

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鼠首与兔首在法国,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等4件仍然下落不明。

猴首,2000年4月30日,保利集团在佳士得拍卖行以740万港元购得,头部有伤痕,猴头是瘪的,头的右侧还有一个核桃大小的凹坑。

虎首,2000年在港拍卖,保利集团以高于底价3倍,即1400万港元投得。

虎头内部原来连接喷水管的榫卯处已经残破,一副虎须也只剩下一小根。

牛首,2000年在港拍卖会中,保利集团以700万港元投得。

牛首上有程度不同的划痕。

保利艺术博物馆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的新保利大厦九层,从属于中国保利集团,1998年12月经国家和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成立,199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为我国首家国有大型企业兴办的艺术类博物馆,它的建成开馆突破了国内博物馆历来由政府及数量极少的个人兴办的传统格局,标志着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家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该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积极抢救和保护流散在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

馆藏展示由青铜器和石刻像两大部分组成,展品绝大多数为集团从海外抢救而来,相当部分属于精品、绝品或孤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当保利艺术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公众开放的时候,吸引人们目光的不仅仅是几百件馆藏珍品,还有那“不求多而全,只求精、珍、稀”的收藏宗旨,可以想象得出,每件珍品回归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保利艺术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力求严谨、精到,在实践中已形成一整套文物征集办法。

以从海外征集文物为例,因保利集团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和信用,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可先将文物带回北京,然后请北京、上海等地的三位以上的知名学者,分别的、单独的亲自审验鉴定,提供意见并出具鉴定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