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57648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5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初步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8)313号文件关于下发《瓦斯抽放工程设计编制提纲》等有关规定;

8、《南山煤矿2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抽放可行性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OO9年1月;

9、《山西省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南山煤矿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抽放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OO9年11月;

10、南山煤矿提供的通风、生产和地质方面的资料。

0.4设计的指导思想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和高瓦斯矿井的相关规定;

2、在符合规范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

3、设备、管材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4、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不增加开拓费用;

5、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且符合实际;

6、设备、管材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工作面瓦斯抽放的需求。

0.5设计的主要内容

1、矿井瓦斯赋存情况、抽放瓦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抽放瓦斯量预计;

2、瓦斯抽放方法及抽放工艺设计,抽放瓦斯钻场与钻孔参数设计;

3、井下移动抽放泵站的位置选择、供水、供电、通讯等设计;

4、工程中所需设备、仪器、仪表及附属装置等选型及安装设计;

5、井下抽放泵站及井下管网的检测、监控系统布置;

6、抽放瓦斯管理措施及安全措施;

7、抽放所需设备清单及工程投资概算。

8、安装及施工图纸绘制。

1矿井概况

1.1位置与交通

南山煤矿位于沁源县城西北约32.5km,灵空山镇东南约2.5km的王庄村西,行政区划属沁源县灵空山镇管辖,地理坐标为:

东经112°

08′20″~112°

10′23″,北纬36°

31′41″~36°

32′33″。

由矿地面工业广场沿河柏公路向北1.6km可达灵空山镇,再向东15km到李元乡。

南山煤矿向西约1km可至灵空山镇,沿县级公路向北东约25km可达沁源县城,与汾—屯省级公路相接,南距屯留张店35km,东距沁县50km。

向西南经古县北平镇、古县可达南同蒲线洪洞火车站,也可与大—运公路接运,相距约75km。

交通便利,交通位置详见图1-1。

1.2自然地理

1.2.1地形、地貌及河流

井田地处太岳山区,地表为山区侵蚀地貌,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属侵蚀强烈的中山区。

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山梁上,标高为+1421.9m;

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柏子河谷中,标高为+1123m,相对高差298.9m。

井田北部有柏子河自北西向南东流经本矿北部,平时流量数十升/秒,雨季山洪爆发后可达数十立方米/秒。

柏子河南部沟谷内平时无水,逢雨季雨水顺沟谷向北东汇入柏子河,再向东南注入沁河,井田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1.2.2气象、电源及地震

井田属大陆性气候,根据沁源县气象台观测记录,井田年降水量最小为463.3mm(1972年),最大为861.6mm(1975年),冬春两季雨雪较少,夏末秋初雨量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蒸发量最小为1306.7mm(1983年),最大1609.6mm(1972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3倍。

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零下6.5℃,七月份气温最高,为37℃~38℃,年平均气温18.7℃。

十一月份开始结冰,次年三月份开始解冻,冻土深度最大为750mm(1976~1977年),最小为370mm(1972~1973年)。

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6m/s。

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图1-1南山煤矿交通位置图

1.2.3邻井及小窑

井田西邻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孟子峪煤矿,东接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岳煤矿,北与山西新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沁源五一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乾元煤业有限公司相连,西南为临汾市古县东兴煤矿,东南为临汾市古县临古煤矿。

详见图1-2。

图1-2南山煤矿四邻关系

1.3地质特征

1.3.1地层

1.3.1.1区域地层

沁水煤田位于太行山西翼,总体呈现为轴向NNE的向斜构造,煤田四周地层翘起,地层走向与向斜轴向大致相当。

沁源矿区位于沁水煤田西部。

本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自西向东出露的地层为太古界至中生界地层。

另外新生界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也有广泛分布。

1.3.1.2井田地层

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有: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Q2、Q3、Q4),井田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原组、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在山梁、坡上,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不整合覆盖其上,简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厚度大于100m,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泥灰岩组成,局部含白云质。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厚度为11.60~22.25m,平均16.17m,上部岩性以灰黑色泥岩、灰色砂岩为主,夹薄层石灰岩及薄煤层;

下部以灰白色铝质泥岩为主;

底部为以结核状、块状黄铁矿为主的铁铝质岩,不稳定,常缺失。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105.48~126.05m,平均114.11m,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灰黑色、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煤层及灰白色砂岩组成。

(4)山西组(P1s)

从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42.85~55.87m,平均46.58m,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主要为浅、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岩,夹炭质泥岩,含煤层5~7层,其中1、2、3号煤层为可采煤层。

以陆相沉积为主。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自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110m左右。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田内广泛出露,按其岩性特征分为三段:

下段(P2s1):

K10砂岩底到K12砂岩底,厚度150m左右,底部K10砂岩为灰白、灰、黄绿色中砂岩,分选差,局部夹粉砂岩、泥岩包裹体。

下部以灰白、灰绿、黄绿杏黄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岩,暗紫、紫色泥岩粉砂岩薄层;

上部为灰紫、紫、灰绿色相杂,呈花斑状的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紫色泥岩。

中段(P2s2):

K12砂岩底到K13砂岩底,厚度100m左右,岩性以浅灰、灰、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互层为主,夹紫、暗紫色泥岩、粉砂岩及2~3层黄绿、灰绿色细砂岩,下部为灰绿色砂岩带,底部K12砂岩为灰白色、灰绿色中砂岩,成分以适应、长石为主,分选差,磨圆度低。

上段(P2s3):

本井田大部遭剥蚀,只残留与井田东南部,最大残留厚度70m。

岩性以黄绿色砂岩为主,夹绿色砂质泥岩,底部为黄绿色粗砂岩。

(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Q2)

中更新统:

由棕红、黄褐色亚粘土、亚砂土组成,夹薄层砂砾石层,厚0~10m,一般5m左右。

上更新统:

主要由砂层及砂砾层组成,间夹灰黄色粘土及棕红色古土壤条带,厚0~30m,一般10m左右。

全新统:

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河川中,由近代冲洪积砂土、砂砾组成,厚0~20m,一般8m左右。

1.3.1.3含煤地层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详述如下:

(1)上石炭统太原组(C3t)

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平均厚度126.05m,以沉积环境的差异和含煤性,可划分为三段:

下段(C3t1)

从K1砂岩底至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平均为61.97m。

是本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

主要由灰白色砂岩、灰-灰黑色泥岩、铝质泥岩、粉砂岩及稳定可采的9+10号和11号煤层所组成。

底部K1砂岩,平均厚度2.00m,为灰白色薄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岩性特征明显,致密坚硬,是一层良好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志。

中段(C3t2)

从K2石灰岩底至K4石灰岩顶。

地层厚度平均31.77m,主要由三层深灰色石灰岩及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间夹三层薄煤层。

底部为深灰色、巨厚层状致密、坚硬的K2石灰岩。

含有丰富的有孔虫、蜓科、腕足类化石和燧石结核,中、下部常夹有一层灰黑色泥岩。

自K2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其具波状层理的粉砂岩、细粒砂岩,多受黄铁矿浸染,其上发育有不可采的8号煤层。

其顶板为深灰色、厚层状的K3石灰岩。

K3石灰岩全区稳定,易于对比,K3至K4石灰岩间,为灰、灰黑色的砂岩、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层位稳定但不可采的7号和7下号煤层,其顶部即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致密坚硬的K4石灰岩。

上段(C3t3)

从K4石灰岩顶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平均32.31m。

主要由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灰—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煤2~4层,其中6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

下部为灰黑色、黑色薄层状铁质泥岩。

中部为灰色、灰白色钙质石英长石砂岩,称为K5砂岩。

上部为黑色厚层状泥岩。

顶部为灰黑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含动物化石。

本段依据岩相旋回分析,应为泻湖海湾相沉积。

(2)下二叠统山西组(P1s)

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平均42.14m,与下伏太原组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含煤3层,其中2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

1号、3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1.3.2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沁水煤田沁安普查区西北部,总体为一走向NE、倾向SE的单斜构造,东部地层较陡,西部较缓,倾角3°

~21°

,一般10°

左右。

井田内共发育4条断层,均为正断层,落差2.6~20m,F1、F2为勘探时地表填图控制并在井下实见,F3、F4为井下揭露,断层特性见表1-1。

表1-1主要断层一览表

断层

编号

位置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

落差

(m)

井田内延伸长度(m)

F1

井田西北部

NE

NW

65

20

1120

F2

井田中部

NEE

70

10

950

F3

井田东部

5

800

F4

SE

80

2.6

500

勘探时在地表发现X1号陷落柱,并在主、副井予以揭露,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又发现了4个陷落柱,一般为椭圆形,长轴直径最大约为300m,一般150m左右,详见表1-2。

表1-2陷落柱一览表

陷落柱编号

揭露工程

长轴直径(m)

X1

北部

地表及主、副井

300

X2

1、2号煤层井下巷道

60

X3

中部

85

X4

风井及1#煤层井下巷道

160

X5

东南部

2号煤层井下巷道

155

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

综上所述,井田内地层平缓,断层较少,井田构造属于简单类型。

1.3.3煤层赋存

1.3.3.1含煤性

本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

山西组平均厚度46.58m,含煤5~7层,其中1、2、3号煤层为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5.27m,含煤系数11.31%;

可采煤层总厚3.79m,可采含煤系数8.14%。

太原组平均厚度114.11m,含5、6、6下、7、7下、8、9+10、10下、11、11下号煤层,其中6、9+10、11号煤层为可采煤层。

煤层平均总厚9.25m,含煤系数8.11%;

可采煤层总厚5.91m,可采含煤系数5.18%。

两煤系地层总厚160.69m,含煤总厚14.52m,含煤系数9.04%;

可采煤层总厚9.70m,可采含煤系数6.04%。

1.3.3.2可采煤层

(1)1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顶部,上距K8砂岩9m左右,煤厚0.60~1.04m,平均0.80m,井田西南部变薄不可采,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

在井田西北部出露剥蚀。

(2)2号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中部,上距1号煤层11.65~19.70m,平均16.12m;

煤层厚度0.65~2.65m,平均2.14m,属稳定可采煤层,零星不可采,结构简单,局部含1层薄夹矸,顶板为细砂岩或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或细砂岩。

(3)3号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2号煤层5.15~6.65m,平均5.79m;

煤厚0.38~1.63m,平均0.81n1,不稳定,只在井田南部局部可采,结构简单,大多含1层夹矸,单层夹矸最大厚度0.45m,顶底板均为泥岩或粉砂岩。

(4)6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3号煤层34.15~38.07m,平均35.99m;

煤层厚度0.60~2.65m,平均1.66m,只在井田西北部变薄不可采,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1~2层夹矸,单层夹矸最大厚度0.38m,顶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为泥岩。

(5)9+10号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中部,上距6号煤层38.96~45.32m,平均42.12m;

属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2.00~2.89m,平均2.38m,结构较简单,含1~2层夹矸,夹矸最大厚度0.50m,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

(6)11号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下部,上距9+10号煤层18.95~19.38m,平均19.2m;

属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厚度0.68~3.08m,平均1.82m,结构简单—复杂,含0~3层夹矸,夹矸最大厚度0.70m,顶底板均为泥岩。

表1-3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

煤层厚度

层间距

结构

(夹矸数)

稳定性

可采性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最小-最大

平均(m)

1

0.62-1.04

0.80

11.65-19.70

16.12

简单

较稳定

大部可采

粉砂岩

泥岩细砂岩

2

0.65-2.65

2.14

0-1

稳定

细砂岩粉砂岩

粉砂岩细砂岩

5.15-6.65

5.79

3

0.38-1.63

0.81

不稳定

局部可采

泥岩粉砂岩

34.15-38.07

35.99

6

0.60-2.65

1.66

简单-较简单

0-2

砂质泥岩泥岩

泥岩

38.96-45.32

42.12

9+10

2.00-2.89

2.38

较简单

1-2

全区可采

石灰岩

18.95-19.38

19.21

11

0.68-3.08

1.82

简单-复杂

0-3

1.3.4煤质

1.3.4.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1)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

1、2、3、6、9+10、11号煤层以光亮型煤质—半光亮型煤为主,夹半暗型煤条带。

结构以细条带到中条带为主,镜煤、丝炭、粘土矿物以稀疏的线理状、透镜状不均匀分布于条带中,局部还夹有黄铁矿结核。

构造为层状、块状。

光泽为强玻璃光泽。

颜色为黑色。

性脆、裂隙发育,参差状断口。

(2)显微煤岩特征

镜质组含量一般在75.00%左右,半镜质组含量一般在2.4%左右,丝质组含量一般在20.00~30.00%之间,矿物含量一般在10~15%左右。

各煤层中,镜质组一般是以均质镜质体为主,其次为基质镜质体,丝质组多为结构半丝质体,部分为粗粒体、少量为碎屑体,矿物含量多为分散状粘土,有个别球状黄铁矿和黄铁矿结核以及次生方解石。

(3)变质阶段

各煤层最大反射率Rmax在1.50%左右之间,属第Ⅳ-Ⅴ变质阶段,相当于焦煤—瘦煤阶段。

1.3.4.2煤类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划分,1、3号煤层均属焦煤(JM),2、6号煤层大部为焦煤,局部有瘦煤,9+10、11号煤层均为瘦煤(SM)。

1.3.5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

1)瓦斯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7]2030号文《关于2007年度年产30万吨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南山煤矿日生产能力为900t时,矿井绝对CH4涌出量为7.49m3/min,相对CH4涌出量为11.98m3/t,绝对CO2涌出量为1.55m3/min,相对CO2涌出量为2.48m3/t,为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

2007年3月,本矿西邻孟子峪煤矿在6号煤层取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测试,结果:

火焰长度4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7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2008年7月,本矿在井下采取1、2号煤层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测试,结果:

火焰长度分别为50、8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均为70%,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

2008年7月,本矿在西邻的孟子峪煤矿9+10号煤层取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测试,火焰长度2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5%,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2008年施工补勘钻孔时取煤芯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2-3-6,各可采煤层均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吸氧量0.69cm3/g,自燃倾向性为Ⅱ类,为自燃煤层。

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76、0.80cm3/g,自燃倾向性分别为Ⅰ、Ⅲ类,自然倾向性分别为容易自燃和不易自燃。

2008年7月,本矿在西邻的孟子峪煤矿9+10号煤层取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测试,结果:

煤的吸氧量0.92cm3/g,自燃倾向性为Ⅱ类,为自燃煤层。

2008年施工补勘钻孔时取煤芯样送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1-4,1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Ⅱ类,为容易自燃—自燃煤层;

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Ⅱ—Ⅲ类,为自燃—不易自燃煤层;

3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为自燃煤层;

6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Ⅱ类,为容易自燃—自燃煤层;

9+10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Ⅱ类,为容易自燃—自燃煤层;

11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Ⅲ类,为自燃—不易自燃煤层。

表1-4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检测成果表

钻孔

全硫(St,d)(%)

自燃倾向性

煤尘爆炸性

吸氧量(cm3/g)

自燃倾向性等级

自燃

倾向性

火焰长度(mm)

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

J-5

0.44

0.78

容易自燃

50

J-3

0.46

0.63

30

0.88

不易自燃

40

75

J-2

0.33

0.74

0.42

0.65

45

2.49

0.61

15

55

1.67

0.73

1.27

25

3.65

6.21

0.72

1.43

23

0.57

0.79

1.23

2矿井开拓及生产概况

2.1矿井开拓开采

矿井升级改造后,维持现有的斜井开拓方式。

矿井目前开采1、2号煤层,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开拓巷道已基本完成。

矿井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安全出口及回风立井四个井筒。

主斜井(已有)井筒净宽4.6m,净断面15.20m2,倾角8°

,斜长1350m。

担负提煤、行人、进风和安全出口之作用。

副斜井(已有)井筒净宽2.4m,净断面5.70m2,倾角12°

,斜长1170m。

担负运送设备、材料、进风和安全出口之作用。

将现有的主斜井改为安全出口,井筒净宽2.2m,净断面4.6m2,倾角10°

,斜长1260m。

担负进风和安全出口之作用。

在原有回风立井东北60m处新开凿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5.0m,净断面19.63m2,垂深至6号煤层174m,担负矿井回风和安全出口之作用。

现有井筒均掘至2号煤层,在2号煤层中布置井底车场、巷道、硐室和开拓巷道。

在主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煤仓和候车硐室,在副斜井井底布置有井底车场、主变电所、主水泵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