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602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前国关史文档格式.docx

1687年、1689年,俄军在В.В.戈利岑公爵统帅下,对克里木进行了两次远征。

1695年、1696年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

根据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

  第3次(1710~1711) 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后,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逃入土耳其境内(见北方战争)。

1710年俄土战争爆发。

1711年,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

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

  第4次(1735~1739)俄国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于1735年向土耳其宣战,目的是夺取黑海北岸和克里木半岛。

1736年Б.К.米尼赫伯爵率领的俄军攻克皮列科普,焚毁克里木□国首都巴赫奇萨赖,另一支俄军占领了亚速,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

  第5次(1768~1774)由俄国武装入侵波兰而引起。

П.А.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元帅指挥的俄军渡过德涅斯特河,连败土军,控制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另一支俄军占领了克里木半岛。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参加了这次战争。

(见彩图奥斯曼帝国舰队在黑海战役中战败(1770))。

根据1774年7月俄土《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6次(1787~1791)由俄国吞并克里木和接受对格鲁吉亚的“保护”而引起。

А.В.苏沃洛夫指挥的俄军连克布恩和奥恰科夫要塞,在伊兹密尔战役中获胜。

由□.□.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统率的黑海舰队击败了土耳其舰队,控制了黑海。

根据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国获得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地区。

从此,黑海北岸全部处在俄国统治之下。

  第7次(1806~1812)俄国目的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

主战场在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

根据1812年5月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8次(1828~1829)俄国利用希腊独立战争,进一步南下,再次蹂躏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后经保加利亚直逼君士坦丁堡。

根据1829年9月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国。

  第9次(1853~1856)即克里木战争(又译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俄国借口“圣地”问题,发动的对土战争。

根据1856年《巴黎和约》,俄国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

  第10次(1877~1878) 1877年,俄国利用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战争,打着“解放”的旗号,对土宣战。

俄军在罗马尼亚军队的配合下,攻克普列文;

在保加利亚军队的支援下,连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堡,兵临君士坦丁堡。

由于英国干涉,俄国未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

根据1878年3月《圣斯特凡诺条约》,建立一个由俄国“保护”的庞大的保加利亚公国。

英奥两国反对该和约。

有关各国在1878年6~7月召开了柏林会议,重订和约。

根据柏林和约,俄国重新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在亚洲获得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

俄军虽然在少数战争中失利,但战争最后结局是俄国扩大了疆域,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在东南欧迫使土耳其人从巴尔干后撤。

4东方问题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

从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

在1821~1829年的希腊独立战争、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1877~1878年的巴尔干危机、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以及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都曾出现东方问题。

问题的由来 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

到18世纪,强邻紧逼,国势日殆。

它地跨欧、亚、非三洲,控制地中海、黑海和红海。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

黑海是俄国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巴尔干是东南欧的门户,上述两海峡地扼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咽喉。

因此,侵占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占领巴尔干,打通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通道是历代沙皇追求的目标。

早在1695~1696年,沙皇俄国两度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亚速。

1774年再次进攻奥斯曼帝国,迫使订立《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

依约,俄国将领土扩张到黑海沿岸,取得君士坦丁堡常驻使节权。

这一条约标志着俄国势力在近东大膨胀的开始,也埋下了东方问题许多争端的种子。

1792年俄国又进攻奥斯曼帝国,订立《雅西和约》,夺取了克里木。

1812年又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夺取了比萨拉比亚和部分摩尔达维亚,控制了黑海和多瑙河口。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再次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29年签订《亚得里亚堡条约》。

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东方问题开始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欧洲列强对东方问题的政策 在整个19世纪东方问题的争夺舞台上,主要的国家为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

沙皇俄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

肢解奥斯曼帝国,蚕食鲸吞其领土,力求取得独占优势,控制黑海、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以便自由出入地中海。

英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基调是:

保持一个由它控制的表面独立的奥斯曼帝国,以保障英国在东方特别在印度的权益,并借此控制两海峡,遏制俄国势力伸向地中海与英国争霸。

随着英国对东方侵略的加强,以及它在失去北美殖民地后,印度在大英帝国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俄国在近东的扩张又□□不已,英国为了维护其庞大殖民体系中的这条东西方重要通道,在近东与俄国展开了长期剧烈的斗争,成为19世纪东方问题角逐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

法国是最早在近东取得通商权利的国家,在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埃及拥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同俄国的南进政策冲突也较早。

自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法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通常与英国相一致。

奥国与奥斯曼帝国毗邻,奥国对东方问题的政策最初与俄国尚比较一致,1726年曾与俄国结盟,联合侵略奥斯曼帝国。

但到19世纪,俄在近东步步扩张,严重威胁奥国的南翼,奥国在近东与俄国的关系逐渐走向对立。

19世纪晚期,随着奥国扩张重点日益转向巴尔干,奥俄的矛盾和冲突激化起来。

至于德国,统一前很少过问近东事务,到1878年柏林会议时,德国才在东方问题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890年威廉二世亲政后,德国联合奥国加紧推行其东进政策,与英、俄、法在近东展开激烈争夺。

列强之间的争夺 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着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

1833年俄国乘奥斯曼帝国与其属国埃及战争之机,迫使奥斯曼帝国与俄国订立《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后俄国放弃了这一条约,但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1853~1856年英、法、萨丁王国联合对俄的克里木战争。

俄国战败,签订了《巴黎和约》。

和约规定黑海中立化,大大削弱了俄国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普法战争开始后,俄国乘英、法无力东顾,单方废除《巴黎和约》中黑海中立化条款;

1877年俄国又发动对奥斯曼战争,迫其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独占奥斯曼帝国,引起列强反对。

1878年举行柏林会议,订立《柏林条约》,迫使俄国让出根据《圣斯特凡诺条约》所取得的许多领土和权益。

19世纪90年代,德国联合奥国向近东和巴尔干猛烈扩张,俄国也在巴尔干加强“泛斯拉夫主义”的煽动,德、奥与俄、英、法在该地区营垒分明,危机四伏。

到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已最后形成,巴尔干半岛上战云密布,硝烟满天,波斯尼亚危机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接踵而来,终于在巴尔干半岛上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书目J.A.R.Mapiott,TheEasternQuestion:

aStudyinEuropeanDiplomacy,OxfordUniversityPress,Oxford,1924.

战前国际关系史2

5黑海海峡问题questionofstraitsofBlackSea

黑海海峡是土耳其境内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及它们之间的马尔马拉海的总称。

它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战略要地。

17世纪末以前,黑海是奥斯曼帝国的内海。

1696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攫取亚速,使俄国成为黑海国家之一后,黑海海峡问题便具有国际性质,后又成为东方问题的一部分。

黑海海峡问题的演变过程分4个阶段。

第1阶段(1696~1840),沙俄在海峡占优势。

18世纪后期,沙俄发动对土战争,侵占黑海北岸大片领土;

迫使土耳其于1774年7月21日签订《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俄国商船获得自由通行海峡的权利。

根据1833年俄土《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沙俄进一步获得海峡只对沙俄一国军舰开放的特权。

1833~1840年间,海峡实际上处于沙俄控制之下。

第2阶段(184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海峡平时对外国军舰封锁,战时开放与否取决于土耳其。

《温卡尔-伊斯凯莱西条约》缔结后,俄、英对海峡的争夺加剧。

1841年7月13日,英、法、奥、普、俄、土6国签订《伦敦海峡公约》。

这是对海峡制度作国际规定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实际上废除了沙俄的特权。

沙俄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

1856年的《巴黎和约》重申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的原则。

1871年《伦敦海峡公约》再次确定海峡对外国军舰不开放的原则。

1878年柏林会议确认《巴黎和约》和1871年《伦敦海峡公约》关于海峡制度的决定仍然有效。

1913年德国插手海峡问题,进一步激化俄、德两国的矛盾。

1915年3月12日,沙俄同英国达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规定战后俄国有权兼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

随后法国参加了这一秘密协定。

第三阶段(1920~1935),平时和战时任何国家军舰均可自由通过海峡。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政府宣布废除1915年《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

1920年协约国一度占领君士坦丁堡,利用其在海峡的优势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1923年7月24日签订的《洛桑协议》(见洛桑会议)规定:

平时和战时一切军舰可自由通过海峡,仅对军舰的艘数和吨位作有限限制。

苏俄政府未批准这一协议。

第四阶段(1936年迄今),苏联等黑海国家军舰平时有权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国家军舰通过则受一定限制。

在土耳其政府建议下,1936年召开蒙特勒会议,讨论修改《洛桑协议》。

会上,土耳其代表力争海峡对任何国家军舰封闭。

英国代表坚持要求将黑海视为国际公海,反对对非黑海国家军舰通过海峡作任何限制。

同年7月20日签定《蒙特勒公约》,规定黑海国家平时有权自由通过海峡;

非黑海国家派遣进入黑海的军舰类型、吨位和在黑海停留时间则受到限制;

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海峡;

如土耳其参战或受到战争威胁时,有权允许或禁止任何军舰通过海峡。

1945年8月,苏联政府要求土耳其政府同意在两海峡建立军事基地以及土、苏共同组织海峡防御。

195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拒绝苏、土共管海峡的要求。

《蒙特勒公约》仍然是关于海峡制度的现行国际公约。

战前国际关系史3

<

P>

56巴尔干同盟1912<

BR>

BalkanLeague<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为反对土耳其而建立的政治军事联盟。

自14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各民族长期受土耳其封建贵族的统治和压迫,经过长期的斗争,到19世纪,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获得独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下。

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斗争日益高涨。

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经过多次谈判,于1912年3月13日签订了《塞保同盟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各自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国侵犯时,另一方应全力予以支援;

双方还约定,当任何大国(暗指奥地利)企图兼并巴尔干领土时,双方应以全部武装力量彼此援助。

同年5月29日,保、希两国签订了《希保防御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当土耳其攻击缔约国的一方领土或者破坏根据条约或国际法基本原则所享有的权利时,双方以它们的一切武装力量彼此帮助。

9月,门的内哥罗和塞、保也达成共同对土作战的协议。

至此,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遂告形成。

这个联盟的目的是使巴尔干各国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反对大国对巴尔干的兼并。

在同盟的形成过程中,俄、英、法等国企图利用同盟达到自己的扩张目的。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同盟各国联合对敌,取得了反土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长期的封建统治,但在反土战争胜利后,同盟各国因争夺领土,爆发了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致使同盟瓦解。

<

57伦敦条约<

TreatyofLondon见巴尔干战争。

58布加勒斯特条约<

TreatyofBucharest见巴尔干战争。

59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FirstWorldWar<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见彩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

 大战的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比1870年增长54倍,铁路总长度增加近3倍,石油产量增加1.5倍。

世界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

化学、电力、石油、汽车等新的重工业部门相继出现。

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已在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势力。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代表金融资本集团利益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掠夺他国财富,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到1900年,非洲大陆90.4%的地区,亚洲56.6%的地区,美洲27.2%的地区以及澳洲全部都已沦为英、俄、法、德等国的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

1914年,英国占有殖民地的总面积约3350万平方公里,为英国本土面积的110倍。

沙皇俄国霸占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174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居第2位。

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是世界第3号殖民帝国。

德国、美国、日本3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290万平方公里,美国和日本各有30万平方公里。

然而,德、美、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

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的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最初几次帝国主义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迅速发展为欧洲强国。

德国担心法国报复,极力拉拢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

1873年,德、奥、俄3国建立三皇同盟。

1877年俄土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加强,引起德、奥、英不满。

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

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进一步与奥匈接近,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1882年法国与意大利在北非扩张中发生矛盾,德国趁机支持并拉拢意大利。

同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俄、法两国接近。

1891~1894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

英国长期奉行均势外交方针,避免直接卷入欧洲大陆的冲突。

到20世纪初,由于德国的崛起威胁到英国在中近东、非洲、远东的殖民地和海上的霸权地位,英国终于放弃“光辉孤立”政策。

1902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见英日同盟),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

1904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

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

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准备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

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

在军备竞赛中,德国走在最前列。

1893~1913年,德国国会多次通过扩充陆军、制造新式野炮、枪械和扩建海军新型舰艇的法案,使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一倍多。

军费开支1879年为4.3亿马克,1913年增加到21亿马克。

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A.von施利芬主持制定了对法、俄作战的计划,称“施利芬计划”。

其战略主导思想是:

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应集中优势兵力,用速决战方法先击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溃俄国,以摆脱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局面。

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

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

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

随后英、德两国展开制造无畏舰的竞赛。

在扩建海军的同时,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

英国军费开支从1898~1913年增加1倍,总数达8600万英镑。

法国也多次通过军事法案,制造75毫米新式野炮装备陆军,1913年其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

沙皇俄国政府从1910年起也加紧整编军队,扩建海军。

1913年,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

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

由于各国人民反战运动不断加强,帝国主义各国不得不表面提出讨论和平和限制军备,以欺骗人民。

1899、1907年举行两次海牙和平会议。

但会议所订公约对防止战争毫无效用。

局部战争 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

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是英、法、俄同德、奥进行争夺的焦点。

1905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

1908~1909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

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

1900年以后,意大利逐渐靠近法国,企图在德、法之间左右逢源,从中得益。

1911~1912年,意大利在法、俄默许下,出兵侵占土耳其所属的北非的黎波里,发生了意土战争。

1912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四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烈的斗争。

奥匈帝国在吞并波斯尼亚之后,力图兼并塞尔维亚。

俄国则为了遏制奥匈并夺取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鼓动巴尔干国家反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

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

这些危机和冲突,使得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斗争更加激烈。

战前国际关系史4

七月危机与大战的爆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

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波斯尼亚”成员G.普林西普刺杀(见彩图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右2)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后被捕(1914年6月28日))。

这一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

6月29日,奥匈帝国政府作出“清算”塞尔维亚的决定,并以照会征询其同盟国德国意见。

次日,德皇表示支持奥匈采取坚决行动,并说:

“要么立即清算,要么永远不。

”7月4日,奥皇弗兰茨?

约瑟夫一世写信探询德皇,如俄国助塞参战,德国持何态度。

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如果俄、奥发生战争,德国将履行同盟国条约义务。

德国认为当时俄国还未作好战争准备,如果战争开始英国暂时保持中立,德、奥便可迅速打败俄、法。

为此,德国驻伦敦大使会晤英国外交大臣试探英国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态度。

英国向德国大使表示要尽一切可能防止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表明英国不愿卷入战争。

这给德国造成错觉,以为英国会在战争初期对欧洲事变持静观态度。

德国竭力鼓励奥匈发动战争。

7月23日下午,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

沙皇俄国政府立即召开大臣会议讨论对策。

法国表示支持俄国。

英国建议由德、法、英、意开会调解奥、塞争端。

但德、奥已作了准备,决心发动战争。

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在外交史上,称1914年6月28日至7月28日为七月危机阶段。

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

同日,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18小时内答复法国在德、俄战争中是否将保持中立。

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在此前一日,即8月2日德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