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095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doc

文献检索课综合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课题名称:

近年大学生创新能力

第一部分:

文献检索步骤(10分):

(1)分析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年代范围及信息类型等;确定想要查询的信息是某一数据、某一概念还是某一观念。

(2)选择检索工具。

确定是通过参考性工具书或三次文献(如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等)检索,还是通过检索性工具书或二次文献(如书目、索引、文摘等)进行查找;确定使用手工检索,还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

(3)确定检索途径。

确定是去图书室,还是去市图书馆、省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是向专家咨询,还是向老师请教;是采用分类、主题途径进行检索,还是采用题名、作者等途径进行检索。

(4)选择检索方法。

即是从最近出版的期刊和书籍开始往前查,还是查找某几年的期刊和书籍。

(5)进行检索。

进行检索时要根据检索到的信息及时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

不一定要空心所有的文献,因为相关的文献量可能会很大。

当检索到的文献没有太多新信息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停止查找了。

(6)索取原始文献阅读获取信息。

第二部分:

文献检索应用(90分):

1.检索课题:

近年大学生创新能力

2.选择检索数据库

(一)数据库1:

中国学术期刊[CNKI]

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

检索标识:

大学生创新

检索结果:

1.王玲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11期大学生创新素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11-15

2.叶继元;科技与经济2009年06期目录科技期刊推动科技创新的相关分析及实施路径《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2009-12-20

3.袁红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创新评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3-02-26

(二)数据库2:

中国博士论文[CNKI]

检索途径:

分类途径

检索标识:

大学教育

检索结果:

1.康敏昌湖南师范大学雅斯贝尔斯大学教育思想研究及其启示2013-01-08胡晓琼

2.姜先行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湖北宜昌443002从外籍教师的英语课透视我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弊端2006-03-01

3.陈飞虎湖南师范大学大学教育智慧2011-10-26

4.成雁瑛湖南大学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2013-02-21

李强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命教育论2009-04-11

(三)数据库3:

中国硕士论文[CNKI]

检索途径:

分类途径

检索标识:

教育环境

1、王瑞敏山西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研究2、2013-01-09

3、牛慧娟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2009-04-13

4、刘威中南大学,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大学教育环境研究2007-11-15

5、肖光华陕西师范大学对德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考察2010-11-26

6、樊晶晶中南大学钱穆大学教育思想研究2011-12-13

(四)数据库4:

SpringLine

检索途径:

关键词

检索标识:

InnovationofCollegeStudents

检索结果:

1、ArchivesofSexualBehavior

Volume21,Number3,295-312,DOI:

10.1007/BF01542998

SexualbehaviorandattitudesofUniversitystudentsinNorthernIreland

2、J.Osafo,B.L.Knizek,C.S.AkotiaandH.Hjelmeland

JournalofReligionandHealth

DOI:

10.1007/s10943-011-9487-3OnlineFirst™

OriginalPaperInfluenceofReligiousFactorsonAttitudesTowardsSuicidalBehaviourinGhana

3、PenelopeDeutscherContinentalPhilosophyReviewVolume33,Number2,113-131,DOI:

10.1023/A:

1010099207501Lovediscourses,sexeddiscourses:

LuceIrigaray'sÊtredeux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摘要: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还不够到位,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得还不够到位,效果还不够理想,这反映在学生思维活跃,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有创新热情,但缺乏创新目标等方面。

因此,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教学改革的任务刻不容缓。

下面作者将根据在高校的教学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重要性   ;

1.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从社会系统和大学生生活的具体社会环境看,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文化、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教育者自身素质、学生自身素质等多个方面。

1.1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来看,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首先是“求稳趋同”的心理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虽有百家争鸣之历史,但儒家文化的影响深远而稳固,其崇尚的中庸之道等长期禁锢着中国人的行为;古训中更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之说,这些理念代代相传,形成我们民族过于求稳,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成为制约创新的首要因素;其次,长幼尊卑的思想也是禁锢大学生创新意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生从小就被教育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

服从成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因而缺乏一种创造的内在冲动;再次,“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是限制大学生发明创造精神养成的重要因素。

致使我国自十三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发明,国家创新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

1.2教育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教育体制与观念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大环境,而教育内部条件则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细节。

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由既有知识体系构成的教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容陈旧的教师讲义、教案等,而对有争议或尚未形成定论的问题尤其是敏感问题,基本上采取回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熏陶学生创造个性的内容和方法严重缺欠;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启发式或讨论式等方法只有极少数教师在自发尝试和探索,实践性教育基本上成为辅助性手段,甚至是点缀;再次,从教育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书面闭卷式的成绩考试是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对教材或教师讲义的接受甚至是记忆程度,鼓励对既有知识和成果的认同,而不鼓励甚至排斥独立思考,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是考分,而不是学生的创造个性利能力;最后,从教育模式来看,传统的教育基本上遵循求同思维模式,课程内容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习惯于认同教师讲课和书本结论。

这种以应试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制,体现了现行教育的专制性与终结性,不允许学生发挥批判性的思维,必然大大压抑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

1.3学生本身的因素

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家长们从学生很小的时候更注重学生的分数,使学生原有的兴趣、爱好被扼杀,一直在被动的追求着高分数。

升入大学以后,忽然间好像失去了动力,刚刚进入大学的新奇感,脱离父母的掌控,多姿多彩的大学课外生活,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大部分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害怕吃苦、贪图享受、思想懒惰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大的诱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或许开始沉迷于网络、沉迷于电脑游戏,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更不用提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展了。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大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转变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是影响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教育的承袭传统、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抹煞了学生创新的本性,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就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即常规思维和求同思维。

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创新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转变其陈旧的思维模式,打破条条框框,培养独立自由、求新求变的创新性思维,如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

为了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要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互动式、引申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问题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启发。

管理部门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兴趣,培养各种爱好,突出个性发展。

大学生自身也要在很好地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思维能力,认识学科本质,掌握学习方法。

2.2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发表的一篇题为《国家培养21世纪的教师准备》的专题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的美国人必须认识到两点最本质的真理:

第一,美国的成功取决于更高的教育质量;第二,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与此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即一支经过良好训练的师资队伍。

由此可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事实证明,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在他们之中将有可能产生更多爱迪生式的发明家。

2.3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与个性不可分。

良好的个性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全方位地保护大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

然而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忽视学生的多样性,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个性发展与达到统一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立起来,严重削弱了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感”的传统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为学生禀赋和潜力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当然,发展学生个性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如果这样,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会误入歧途。

3.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容乐观,然而,青年一辈肩负的是祖国未来进程的使命,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将影响到整个民族的伟业,因而,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重要方向。

一方面学生自身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扩展知识面,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保持个性发展,解决问题要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全面理性的提高自我与对创新能力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学校要认识到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