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63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62《教育行政学》期末考试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而是组织协调工作和整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

(2)加强教育宏观调控

①解决对教育系统的管理,要加强统筹规划,确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布局,抓好各种教育形式的协调,是教育事业从外部到内部得到协调发展。

②加强教育政策的弹性幅度与稳定性。

③加强教育法规的建设。

④突出教育投资的方向性。

⑤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价。

健全的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价系统是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保持沟通、紧密联系的有效形式。

2、加强教育宏观调控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教育行政下放权力后造成诸多结构上的结合部,也由于进一步分权形成各个职能部门更依赖于其他部门,因此,组织协调工作和政体规划,宏观领导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强,这就要求在下方权利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宏观调控这种另一类形式的集权。

加强中央对教育系统的宏观调控是处理好教育管理集权与分权的关键。

主要途径包括:

①解决对教育系统的管理,要加强统筹规划,确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布局,抓好各种教育形式的协调,是教育事业从外部到内部得到协调发展。

②加强教育政策的弹性幅度与稳定性。

③加强教育法规的建设。

④突出教育投资的方向性。

⑤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价。

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的意义

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与效益是教育行政组织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活动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和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效率是指所完成的任务与时间、人力、物力消耗的相对量,或者说完成任务与所用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比例。

是对完成任务的速度和成本的要求。

效益是就所完成的任务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言的,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对值,这是对所完成任务的质量要求。

效率和效益是衡量行政机构工作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尺度,没有搞的效率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效益,而缺乏好的效益,所谓高的效率也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因此,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保障。

2、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的措施:

(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包括计划、组织、监督控制、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改变监督控制,突出计划、指导服务职能。

(2)使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

精兵简政,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

建立一个有决策中心、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构成的有机管理整体的现代教育管理组织系统。

(3)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心理方面固有的特点和胜任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四章教师人事行政

1、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主要标准

(1)作是具有高度技术性的职业,必须运用专门地知识和技能。

(2)作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3)作必须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是为社会大多数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因此必须强调服务精神而不计较经济报酬。

(4)作人员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

(5)作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德。

(6)作人员必须进行不断地在职进修。

(7)作人员必须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2、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标准

教师这种职业具有

(1)公共性即为公众服务的性质;

(2)具有知识、技术性;

(3)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4)职务的执行需要自觉性;

(5)需要个人责任感;

(6)具有非利润性;

(7)具有明确的伦理纲领;

(8)需要成员的自我管理。

3、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师范教育:

首先通过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来获取;

其次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第三是建立较完备的教师进修制度。

(2)、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工资,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等。

(3)、形成尊师的社会风气:

建立教师节制度、发挥学校家长会作用,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对教师重要性进行宣传等。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

联合国组织1966年发出《关于提高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到:

教师职业必须成为专业,教师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师严谨地与不断地研究以获得专门知识与特殊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务;

教师职业并要求教师对于其所教导的学生的教育与福利,负起个人与协同的责任。

5、教师聘任制的内涵

所谓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定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6、教师聘任制的特点

(1)聘任是以学校与被聘任教师基于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在双方意愿一直基础上的民事法律关系;

(2)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人选,并可以解聘不称职的教师。

同样,教师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愿望决定受聘与否及合同期满后决定续聘与否的权利;

(3)聘任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竞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7、我国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意义和局限性

聘任制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竞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应该说聘任制是深化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较之派任教师的制度确有许多优越性,但它在我国毕竟实践时间不长,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比如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突出。

其自身的不足如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之间的推移而日渐突出,必须在实践中去完善与发展。

8、完善教师聘任制的措施

(1)聘任教师的权利在中小学学校还是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需要重新界定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校长(学校)之间的责权关系。

(2)应该建立教师人事仲裁机构,完善人事仲裁制度。

(3)需要培育一个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教师人才市场。

(4)还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套,比如建立与教师聘任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5)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教师评价制度,包括分配制度,把教师的聘任、解聘与岗位相联系。

9、教师聘任制和教师派任制的区别

聘任制和派任制是教师的任用方式。

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订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派任制是指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按计划向学校委派教师的形式。

聘任制与派任制的区别:

(1)派任是建立在支配与服从的行政权力作用基础上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被任用教师之间的行政关系,是以教师服从为条件的。

(2)派任的行为主体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理教师的机构而不是使用教师的机构。

聘任的行为主体是签约双方,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人选,并可以解聘不称职的教师。

(3)聘任制有利于建立公平择优、平等竞争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聘任制是我国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较之派任教师的制度确有许多优越性,但它在我国毕竟实践时间不长,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自身的不足如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之间的推移而日渐突出,必须在实践中去完善与发展。

第五章教育财务行政

1、我国现行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一般的教育经费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

1、国家中央政府的拨款;

2、地方政府的拨款;

3、社会团体及私人捐助;

4、由学校的财产和基金收入支出;

5、企业提供办学经费;

6、受教育者负担;

7、国际援助及国外贷款。

我国的教育经费是以国家为负担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投资。

这种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已经为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

该法的第五十条中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改革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发展校办产业,接受社会捐款,收取学费、杂费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财政性教育经费仍占主导,但比例不断下降,地方政府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非财政性支出教育经费比例持续增加,尤其是民间资金作为一种力量进入教育。

2、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的内容及不足

筹措教育经费主要是解决教育经费的来源或者说是教育经费由谁负担,也就是教育投资主体是谁的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国家为负担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

主要问题:

(1)地方教育财政分权,可能会削弱中央教育财政宏观调节能力;

(2)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存在很大差异;

(3)教育费附加征收还需要规范化;

(4)学费、杂费的标准不尽合理,要确定其合理标准,要不违反群众意愿,不超出群众负担能力。

第六章教育制度

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涵义

教学(课程)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课程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

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

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2、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内容

(1)学校培养目标;

(2)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

(3)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

(4)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及学期划分、假期时间;

(5)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

第七章教育课程行政

1、课程实施指导的内涵及主要途径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或者说是把官方课程转化为运作课程的过程。

课程实施指导要突出专业性、技术性,弱化权力指挥,强化非权力指导。

组织经验交流、共同研究、课程实施评价、咨询建议、培训教师、经费援助等方面。

其中课程实施评价就是运用科学手段,对课程的实施进行量和质的分析、鉴定。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形成性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

咨询是指询问、谋划、商量。

现代咨询是咨询人员受用户委托,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依靠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建议的一种有偿智力活动。

第八章教育计划

1、人力需求预测法的内涵、步骤与弱点

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值,来规划教育发展的方法。

人力需求预测法的具体步骤:

(1)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

(2)设定各经济部门的产值

(3)实现以上预测所需要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职业构成的预测

(4)教育供应预测

(5)对教育系统的培养能力与需求水平进行综合平衡,从而决定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人力需求预测法的弱点

(1)无视生产技术的变化及替代可能性的存在

(2)人才培养及供给被限定在制度化的正规教育系统内

(3)无视现存人次的再利用

(4)对于人才培养及必要的资源和手段配合的变化及可替代行考虑不够

(5)对人才培养的成本不够重视

(6)忽视职业与学历的关系

第九章教育督导

1、“督政”与“督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从教育督导的对象,教育督导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督导政府包括政府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简称督政。

另一方面是督导学校,主要是中小学校简称督学。

督政与督学密切相关,督政离不开督学,督学是督政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实践就是既督政又督学,并以督政为主,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督政即把督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作为主要任务,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他们的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督学,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1)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从教育行政和一般行政的关系上讲,属于从属关系,而非独立制。

(2)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简政放权,实现中央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向宏观调控的转换,建立基础教育地方化,由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

(3)国际上普遍将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开展督政工作正是为了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

在督政的同时,督学即督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督导制度的不断完善,督学也将成为一定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任务的侧重点。

2、现代教育督导的原则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的原则。

(2)科学性原则。

要求教育督导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求是的态度。

(3)民主性原则。

这是就督导人员和被督导人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4)发挥集体功能的原则。

教育督导工作在于提示集团努力的方向,引导被督导的集团向组织目标前进。

(5)合作性原则。

就督导活动的方式而言的。

其基础在于督导人员与被督导者的关系如何。

(6)促进性原则。

就督导工作的出发点与结果而言,督导工作就是要对被督导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个人产生促进作用。

三、答题技巧

(一)简答题答题技巧

对于这种题型,需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答出关键要点,有时可以适当论述,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长篇大论,一定要先列出关键要点或者突出关键点,再适当地对每个关键点进行补充说明和论述。

因此,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

在答题时不要事无巨细地将教科书或讲义中相关的内容不加整理与概括地全部搬到试卷上。

这样的回答虽然内容上有了保障,把可能的答案都给了出来,但不符合题的要求。

所以,能否在200-300字间将答案写清楚,是考察简答题质量的一个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全答对了,但是不够简练,也不会得到满分。

简答题要求简略地回答出所要求的问题答案,简略的结果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概括来完成,再用自己的话将其加以叙述。

(二)论述题答题技巧

对于这种题型,首先需要理清思路,抓住中心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答出所考查的知识要点,同时应结合自己的体验或者举例对题目中涉及到地知识点加以论述说明。

论述题的要求是用所学的概念或理论观点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考察的不是学生记住了多少所学的知识,而是会不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做论述题不是简单套用所学内容,而是要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问题,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自己的看法可以和教科书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看法不同,但要有理有据,即对自己的看法给出实证的和逻辑上的支持。

字数一般不限,以讲清自己的观点为准。

(三)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要求用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这种题型,要先分析案例材料主要讲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抓住中心问题并理清自己的思路,在答题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给出自己的看法,字数不限。

四、重点习题

重点习题

(一)简答题

1、课程计划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2、编制教育规划的“人力需求法”的内涵及应用上的局限。

3、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4、课程实施指导的内涵与课程实施指导的主要途径。

5、“督政”与“督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二)论述题

1、对如何提高我国教育行政机构工作效率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2、结合实际分析说明我国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意义以及完善这一制度的对策。

(三)案例分析题

表:

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渠道构成(%)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I.财政性教育经费

合计

82.87

81.88

78.37

75.16

73.89

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

62.13

60.8

59.38

54.76

53.57

2.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10.17

9.49

8.92

11.17

3.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

5.59

6.14

5.99

4.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

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

4.98

4.68

4.08

4.69

5.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

经费拨款

0.77

0.73

1l.非财政性教育经费

17.17

18.12

21.63

24.84

26.11

6.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0.31

0.72

1.08

1.16

7.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

8.03

6.62

6.55

8.67

8.33

8.学费、杂费

5.48

8.22

9.87

10.72

11.54

9.其他教育经费

3.66

2.97

4.49

4.37

5.08

分析提示:

运用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的理论分析上表,重点分析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来源构成现状的特点;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说明我国教育经费来源构成的发展趋势。

五、参考答案(要点)

1、要点:

程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形势上是国家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

主要内容:

1、学校培养目标;

2、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

3、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

4、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及学期划分、假期时间;

5、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

需要时,也将课程设置的基本宗旨,编写原则写入。

2、要点:

人力需求预测法是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提供为目标植,来规划教育发展的方法。

局限在于:

(1)它无视生产技术的变化及替代可能性的存在;

(2)人才培养和供给被限制在制度化的正规教育系统内;

(3)无视现存人才的再利用;

(4)对人才培养及必要的资源和手段配合的变化及可替代性考虑不够;

(5)对人才培养的成本不够重视;

(6)忽视职业与学历的关系。

3、要点:

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而不是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中央教育行政体制与地方教育行政职权划分上的体现。

统一领导的含义:

从教育行政组织上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一级设国家教育部,地方在省、市、县、乡镇四级分设教育厅、局、科、室等各级专门的教育组织。

以上这些组织均接受中央统一领导。

从教育行政内容上讲,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大政方针均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具体贯彻执行。

分级管理的含义是指对全国整个教育事业实行中央、地方两级管理。

即国家教育部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全国及所辖地区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实行职能管理。

4、要点:

课程实施指导要突出专业性、技术性,弱化权力指挥、监督行为,强化非权力的指导。

主要途径有:

组织实验交流、共同研究、课程实施评价、咨询建议、教师培训、经费援助等。

5、要点:

如果从教育督导的对象而言,教育督导的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督政:

督导政府包括政府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

一是督学:

督导学校,主要是中小学校。

1、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从教育行政和一般行政的关系上讲,属于从属关系,而非独立制。

2、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简政放权,实现中央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向宏观调控的转换,建立基础教育地方化,由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

3、国际上普遍将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开展督政工作正是为了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

措施:

1、转变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2、使教育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

3、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比如容易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聘任权的滥用,与教师的不安全感等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见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