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迎国检乡镇学校汇报材料示范文档格式.docx
《两基迎国检乡镇学校汇报材料示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基迎国检乡镇学校汇报材料示范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上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两基”迎“国检”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体育局,主任由教育体育局局长担任。
迎检办下设了四个工作小组,分类及时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的“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
同时要求各乡(镇)及时层层成立组织机构,细化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县上及时下发了《永宁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实行“两基”迎“国检”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和部门帮扶学校责任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两基”迎检办公室同时也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通知、安排,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分解落实评估细则分项指标,把“两基”迎“国检”的各项指标列入帮扶工作考核内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县四套班子在职副处级以上领导每人联系一所学校,有重点地联系薄弱学校,每月到校联系一次,了解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全县50多个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落实帮扶工作任务,各部门为学校捐资捐物折合资金220多万元。
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两基”工作提速增效,为顺利通过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和“两基”迎“国检”办公室经常深入学校、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围绕“两基”各项指标,及时排查解决“两基”迎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拟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日程表,按预定计划安排实施并组织检查、反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
我县于2007年8月3日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区市会议精神,各部门、乡镇对如何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会后,各乡镇也相应召开了动员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
各部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通过县有线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宣传栏、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多种宣传途径,深入宣传“两基”国检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尊师重教和依法治教的意识,争取社会各界更多、更广泛的舆论支持和物质支援,激发全社会兴办教育、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两基”迎“国检”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
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07年,我县投资2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共完成项目学校7所,建筑面积19700平方米,新建望远明德小学、板桥小学、县镇一小教学楼、李俊中学学生宿舍楼、金塔小学、玉泉营小学、黄羊滩小学,各项工程均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2008年,县委、政府确定了实施“十大工程”的工作目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教育强县“民心工程”。
其中包括启动建设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寄宿制初级中学建设,姚家桥小学改扩建工程、望远中学改扩建工程、望洪中学改扩建工程。
教育强县“民心工程”的实施,将使全县教育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加大农村中小学维修及危房改造力度。
2004年以来,全县共改造D级危房8146平方米,投资599万元,改造非D级危房66200平方米。
特别是2007年创建教育强县攻坚阶段,一次性改造非D级危房18026平方米,投资2097万元,及时消除D级危房,非D级危房率为0。
同时,我县结合移民地区的“普初”和“两基”攻坚,创建“百标”回民中小学等工作,加大对各学校教育、教学仪器、器材、设备和图书的配置力度,目前共装备一类学校6所,二类学校13所,学校砖瓦化率达到100%,全县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和28.8平方米和39.04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6平方米,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9平方米,小学生均图书15.14册,中学生均图书20.10册,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的配齐率均达到100%。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目前,回民中学、纳家户回民小学、金塔小学等4所中小学分批次通过了自治区“百标”工程验收,达到了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为了推进均衡发展,在2007年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过程中,县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852万元,为中小学购置仪器设备,建设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2个,科学实验室61个,微机室25个,多媒体室18个,音体美器材按照自治区规定的基本要求配备,购置的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中小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达到100%。
2007年,县政府积极投资450万,购买1000台微机及其他设备,全面完成了对农村所有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建设,在全县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10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7个,校园网17个,计算机教室94个,多媒体教室443个,计算机3020台,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100%。
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县教育资源中心,开发建设了“永宁教育信息网”、“永宁县教育资源中心”,实现了教育资源网上共享、公文传输与数据报送电子化的目标。
4、狠抓落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我县认真总结过去“两基”攻坚工作中控辍保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狠抓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标。
继续推行乡村干部包动员保入学率、学校包管理保巩固率、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率的“三包三保”制度和县乡村党政组织为一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为一线的“双线”控缀责任制度,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管理工作,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用行政、法律、情感等多种控辍保学措施,把小学、初中的辍学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一个都不少地按时入学。
2007-2008学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2006-2007学年,初中在校生辍学率1.75%;
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9.6%。
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
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8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9.7%。
5、强化细节,认真做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扫盲工作安排,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所统计,给我县下达的文盲人数为3500人。
到2007年要扫除青壮年文盲2100人。
为认真做好与区、市新旧标准的衔接工作,我县召开多次相关会议,要求统计、公安、教育等部门和各乡镇认真核对相关数据,查清人口底数,为切实开展扫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县各乡镇、村、队派出所与中小学教师密切配合,以户口册为基准,做到户口与身份证相对应,入户摸底调查,进一步核实户口底册,摸清了各乡镇15—50周岁人口文化状况的真实情况。
目前我县2007年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总数117010人,实际摸底文盲数2477人,教育厅分配文盲数2100人,实际分配文盲人数2104人。
非文盲率为98.2%。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分配人数确立扫盲对象,与区、市工作安排相衔接,与各乡镇、村、学区所建立的各种表册一一对应,做到底数清、数据明。
坚持抓好“五个结合”,力求做到“十个到位”。
把扫盲巩固提高学习与宣传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相结合,与学习科学知识相结合,与学习政策法规结合,与学习生活常识结合,与学习实用技术相结合;
做到领导重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方案(计划)到位,责任分解到位,经费到位,人员到位,地点到位,授课计划、内容、教案、作业、考试到位,档案到位,督查指导到位。
扫盲教师充分利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设备和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授课方式,除了集中办班外,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逐步提高扫盲工作水平,解决办班时间短、成效慢的实际问题。
认真建好扫盲工作人员名册、授课计划、内容、教案、作业、考试等方面的过程性资料。
6、加强培训,注重细节,认真做好“两基”建档工作。
“两基”档案资料是国检的重要内容,是第一信息源。
为认真做好“两基”建档工作,我县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建档工作上台阶。
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举办了八期建档培训班,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学校建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县政府分别邀请了区督导室主任靳伟才、市督导室主任崔永兴等知名专家对全县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进行培训,针对“两基”国检指标要求,讲解了档案表册间的逻辑关系、填写注意事项,以及档案建设的要求。
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紧迫感、责任感,使全县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档案资料建设,确保“两基”档案一查就准,经得起推敲,顺利通过检查。
同时要求教育体育局领导、各中小学校长必须要熟悉掌握本部门本学校的“两基”工作情况,并做好向检查团汇报和接受专家质询的准备,切实做到有问必答,不出差错。
二是划拨专门经费用于建档工作,确保迎检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县各中学的“两基”档案统一要求、统一封面、统一归类、统一格式、统一装订,实现了文书类档案书本化、普及程度档案规范化、档案归类系统化。
四是督查是保证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
县委、政府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和督查制度,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和“两基”迎“国检”办公室经常深入学校、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围绕“两基”各项指标,及时排查解决“两基”迎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改进的意见、建议,各学校积极改进、补充、完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建立严格的督查通报制度,对工作扎实的乡镇、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适时提出指导意见,着力解决工作进展不均衡的问题,推进整体工作进展。
教体局、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导制度,按照阶段性工作安排,及时下校督查、指导,保证了建档工作的正常进行。
目前,全县各乡镇、各中小学“两基”档案按照规范、齐全、准确的建档标准正在积极完善当中,计划于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建档各项工作。
7、查漏补缺,认真整改。
自2007年8月以来,自治区、银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督查了我县的“两基”建档工作,根据督查组指出的本在外取证不全;
表册数据不一致;
个别中学完成率处于临界状态;
义教证书编号混乱;
扫盲表册数据与实际不符,一览表数据关系不清,与普九相关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区、市督导室领导相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针对建议,我县先后组织召开了各乡镇、各中小学负责人会议,政府教育督导室及时反馈了督查结果,县四套班子亲自到会,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指导、督查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明确责任,提高效率。
2008年2月,我县借开学初中小学校长会议之机,再次召开了“两基”迎国检工作会,再布置、再动员,对“两基”迎国检工作再做具体部署。
对建档工作明确要求:
一是严格规范“两基”档案用表,同一种表、册、卡、簿必须保持同一规格,内容一致;
二是有册必须有表,装盒时必须做到前表后册;
三是取证要规范,严禁“大名单”、“一笔成”等有作假嫌疑的证明材料;
四是所有表册及其调查数据均要填写,如无则填“0”,不能留白;
五是对非正规教育和扫盲教育要按照要求务必保存好点名册、授课计划、授课记录、考试试卷等所有过程性资料;
六是严格按照自治区下发的建档目录建档,不得随意合并、增加或减少。
结合上述要求,我县严格要求各建档乡镇、部门、中小学,必须做到各类表、册、卡、簿之间要保持逻辑关系一致,数据、信息对应,做到一看就懂,一核就准。
严格规范转学、借读、休学等行为。
严禁各学校为他人出具假证明、假材料,一经发现,严肃追究。
教体局、督导室于寒假前和2月份开学初又分别组织人员进行了督查、指导,3月9日又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进行布置。
2月28日—3月7日,教育督导室又组织对全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督查。
通过督查,我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中,将对“两基”工作进行再要求,倒排工作进度时间表,注重细节,按照验收标准,认真整改,查漏补缺,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高标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三、目前“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普九”工作档案还需进一步查漏补缺,对一些取证不规范、表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认真整改;
2、乡镇扫盲工作档案还需进一步细化,确定青壮年文化状况变更情况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协调,尽快办理。
3、校园绿化、美化、硬化等工作要加快实施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4、“两基”迎“国检”的宣传工作还有待于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两基”迎“国检”工作是当前全区的一项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我县将认真按照区市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细化任务,强化措施,严格责任追究,认真查漏补缺,动员组织全县力量,扎扎实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为迎检工作顺利达标验收,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加大投入求得帮扶多方支持
打好“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战
蕉溪镇人民政府镇长李跃春
(2009年5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下面,我就本镇三年来“两基”迎国检工作作简要汇报:
我镇距县城仅17公里,东与青溪镇相邻,南接三穗县滚马乡、金堡乡,西临城关舞阳镇,北与江古乡相接,交通十分便利,有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06省道穿境而过,全镇面积162.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32.99亩,森林覆盖面积达47%,辖13个村,1个居委会,191个村民小组,186个自然寨,5635户,总人口23992人,是一个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聚居乡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01元。
自2005年我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复查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挂钩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镇共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片区完小3所,村点校9所,共有在校学生2818人,其中,中学生724人,小学生2094人,共有教师163人,其中:
中学教师60人,小学教师103人。
全镇适龄儿童2347人,适龄少年991人。
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一)普及程度
入学率:
适龄儿童人口中,2005年2125人,入学2076人,入学率98.16%;
2007年2270人,入学2252人,入学率99.73%;
2008年2348人,入学2333人,入学率99.8%;
适龄女童入学率99.8%,入学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上升1.6%;
适龄少年人口,2005年1236人,入学1311人,入学率106.85%,2007年1029人,入学1117人,入学率109.62%,2008年991人,入学1015人,入学率103.26%,入学率能达国家“两基”目标。
辍学率:
2005年小学辍学率为0.14%,上学年初的小学在校生1880人,学年内辍学2人,辍学率为0.22%,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初中2005年辍学率为3.22%,2007年年内辍学24人,辍学率为2.97%。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2005年复查入学率66.67%,2008年复查数76.9%,比2005年验收提高10.6%。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2007年15周岁人口365人,(其中仍在小学的8人),已受完初等教育的346人,完成初等教育率95.84%;
17周岁人口350人(仍在初中就读的12人)已受完初中教育的283人,完成率80.86%。
(二)师资水平
小学专任教师,2005年小学93人,达任职要求的比例为94.79%。
2008年小学专任教师103人,其中达任职要求比例为100%,比2005年上升5.3%,2005年初中专任教师68人,达任职要求的比例为100%,2008年初中专任教师60人,达任职要求的比例为100%。
具有合格学历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
小学2008年103人,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00%。
2008年60人,占中学专任教师总数100%。
2001年起新补充小学专任教师9人,学历合格率100%。
片区以上中心完小4所,校长5人,取得岗位合证5人,合格率100%,初中1所,正、副校长2人,取得岗位合证2人,合格率100%。
(三)办学条件
小学校舍总面积9902平方米,生均校舍4.7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6965平方米,生均面积9.6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达标率均为100%,小学有危房112平方米,无D级危房。
教学仪器设备:
小学达标学校13所,达标率100%,初中达标学校1所,达标率100%。
学校实验仪器配置,中心完小按二类配置,三所片区完小按三类配置,村点校按四类配置。
学校生均图书:
小学由2005年的5.8册上升为6.1册,达标率为100%。
初中由2005年的11册上升为20册,达标率为100%。
(四)教育质量
全镇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及课时,取消了留级制度。
1、毕业生全科合格率:
2005—2008年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98.85%、99.34%、99.64%、93.55%;
2005—2008年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为86.17%、88.06%、90.10%、92.67%。
2、毕业率:
2006—2008年小学分别为100%、100%、100%,初中分别为100%、100%、100%。
四年来,中小学校集体累计获县级表彰15次、州级1次;
个人获奖州级2人次,县级72人次。
(五)教育经费
1、镇政府对教育拨款情况:
2006年到2008年,镇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54.5万元、52.5万元、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分别为5.5万元、6.6万元、7.0万元。
2、教育税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
2006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实际征收1.41万元,用于教育1.41万元,农村转移支付按50%以上用于教育4.8万元。
(六)学校安全管理
我镇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乡镇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即要求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学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填写好安全台账。
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镇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镇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七)扫盲程度
1、2008年全镇青壮年总数为14695人(其中城镇592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人数143人,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14206人(其中城镇570人),农村非文盲率达97.66%,城镇非文盲率达96.77%。
近三年脱盲人数为97人,脱盲人员巩固率达100%。
2008年全镇15-24周岁人口总数为4714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人数29人,非文盲人数4685人,非文盲率达100%。
2、全镇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都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覆盖面达100%。
三、巩固“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两基”达标验收及复查合格后,我镇始终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此,我们调整充实“两基”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
各片区中心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同时,我镇根据省、州、县“两基”迎“国检”会议精神,明确了“两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次召开办公会,听取“两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镇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有全乡镇和村干、中小学校长参加的“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和“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对我镇“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举全镇之力,扎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工作的要求。
为强化“两基”巩固提高攻坚意识,增强责任感,镇人民政府与各股、站、所、各中小学签订了“两基”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职责任务。
实行各村、学校定期向镇政府汇报“两基”工作的制度,将巩固提高效果列入对各股站所及村两委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两基”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过程督导。
按《镇远县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日程》的进度,先后进行了“两基”资料滚动,学校图书配备使用、实验教学设施配备、实验教学管理、控辍工作等专项评估检查。
为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镇政府对文化户口和“两基”的各种数据张榜公示。
由于政府行为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两基”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2、充分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
农村中小学校舍修建资金的筹措,主要由县政府负责。
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原则上由镇、村负责。
几年来,本镇共投入19.1万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为落实分级管理目标,镇政府负责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进行监管,村委会充分实施对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监管权。
3、各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农村学校完善办学条件。
在“两基”巩固提高期间,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资助学校2.4万元,用于完善校园设施、添置教学设备和扶助贫困生入学。
4、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发达地区和海外人士资助建校资金。
三年共获得县外赞助学校修建项目4个。
(三)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
“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005年“两基”复查合格后,我们“保学控辍”力度不减,镇政府多召开了村、校两级“保学控辍”专题会,强化对“保学控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是加强宣传,成立了义务教育宣传队和执法队,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
二是明确责任。
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保学控辍”工作职责。
坚持“保学控辍”工作“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
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
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
学校向社会承诺:
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
五是在全县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