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904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1.

(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

(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爱莲说》

一、(2012年山东聊城)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答案:

1.①洗涤②生枝蔓说明:

本题2分。

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

3.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说明:

2012年浙江温州)

(一)(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3)或王命急宣(4)每至晴初霜旦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

1.(4分)

(1)日光,这里指太阳

(2)逆流而上(3)有时(4)早晨

2.(3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3分)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二、(2012年四川凉山)

三峡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B.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上

C.其间千二百里间,相距D.清荣峻茂荣,茂盛

2.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

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

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B2.A3.D

4.3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大意1分,“属”“异”各一分)

(2012年广州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素湍绿潭B.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吴广素爱人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2.C

3.

(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

(2)到了夏天江水慢上山陵的时候。

4.B

《湖心亭看雪》

一、(2012年福建泉州)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望其旗靡D.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

2.解释加点词。

①余孥一小舟②见余大喜③及下船④客此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

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1.(3分)B

2.(4分)①通“桡”(携,带.拿)非常,十分等到客居,寓居

3.(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

(意思对,略有文采满分;

其余答案酌情扣分)

(2012年福建南平)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阡陌交通()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无论魏晋()④处处志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此中人语云:

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①②。

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2分)

1.(4分)①田间小路②妻子及儿女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做标记

2.(4分)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分,重点考查“俨然”“属”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②村中人告诉(他)说: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2分,重点考查“语”“足”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3.(2分)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2分)答题要点:

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如只答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给1分。

)(答到三点满分,意近即可)

008重庆市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008重庆市

9.

(1)名:

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

(2)鸿:

大(3)调:

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

(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11.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②:

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2007武汉市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

为什么?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

并谈谈理由。

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

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

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

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

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pān)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

(l)香远益清益:

(2)亭亭净植植:

(3)陶后鲜有闻鲜:

(4)宜乎众矣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008年海南省

19、D本题2分。

20、(l)益―更(更加)

(2)植―立(树立)(3)鲜―少(4)宜―应当(应该,当然)4分.每小题1分,写错字不给分。

21.(l)(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本题4分。

每小题题2分。

“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5分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本题2分,意思对即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蕃:

②不蔓不枝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广西百色卷)2007

9、①多②长枝蔓10、C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读《大道之行也》,按要求答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贤与能与(jǔ)

  B.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分(fēn)

  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īng)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分)

  译文: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

  ①

  ②

  ③

10.3分;

C11.3分;

D

  12.(每句中的加点字翻译正确1分;

句意翻译正确1分。

  ①4分;

因此人们不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

(译成“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也给分。

  ②2分;

对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是自己要私藏。

  13.3分;

(按点给分,每点1分。

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全社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不在高,有仙则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

“何陋之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

“何陋之有?

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18、

(1)有名(出名、闻名)

(2)大(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每小题1分)

19、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侯老师说,注意此句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

(2)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

2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21、A(2分)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

请简要分析。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9.D[解析]宜:

应当。

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

(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侯老师说,这道题的答案太简洁了。

应完善为:

通过写菊花的不随流俗,正面衬托了莲的高洁;

通过写牡丹,反面衬托了莲的高洁品质。

1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二)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