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62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docx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

2017-2018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

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库

姓名:

班级

1.(5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

为什么会这样?

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

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

据此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气体交换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2)②相同③不采取任何处理(3)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2.(7分)实验探究,分析回答:

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

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

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

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

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

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2分)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2分)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

(2分)

答案:

(1)甲组

(2)黄粉虫喜欢吃塑料(3)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发展和强化(4)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的难题

3.鼠妇(如图甲)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

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10只鼠妇,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

实验时,各小组都把10只鼠妇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5只,明亮处中央放5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

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无色瓶

褐色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均值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平均值

明亮处/只

8

7

9

8

8.0

1

2

1

3

1.8

阴暗处/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选用▲瓶。

答案:

(1)适应

(2)褐色(或深色)

4..随着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2010年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

“低碳经济绿色发展”。

我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突出优势,将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12分)

资料一:

海南岛气候条件特殊,“四时常花,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在24C左

右;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年太阳总辐射量约110-140千卡/平方厘

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

资料二:

据2003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野生维管柬植物有4600种,占全国的

15%,其中海南特有种600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6种,国家二、三级保护42种;陆栖脊椎动物有566种,其中两栖类有37种,占全国的18.8%;爬行类104种,占全国的33%;鸟类349种,占全国的30.7%;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其中21种为海南特有种;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2种,省级保护动物32种。

资料三:

我省森林总面积1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5%,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

我省将继续加强林业

建设,增加碳汇能力。

将二氧化碳储存于生物碳库是建设海南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有效途

径。

通过实施热带雨林等天然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进

一步增强海南林区作为碳库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资料四:

我省有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可发展生物物质能源;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可发展清洁能源;还有发展潜能无穷的海洋。

目前,6万吨生物柴油、东方风电、海口光伏发电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

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林区的植被类型属于

根据资料二,说明其显著的特征是。

根据资料三,说明其主要功能优势是。

(2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省不仅有“绿色王国”之美誉,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从资料一和资料四可知,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我省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项目建设;阳光充足,有利于开发项目建设。

(3)走进“低碳生活”,你的行动是

答案:

(1)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丰富碳~氧平衡能力强

(2)风电太阳能光伏

(3)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

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保护环境行为(能答出其中

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的合理答案,均可得满分)

5.(8分)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

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

如图11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

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问题: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

“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11乙)。

请写出图乙中①②③各部位分别来自大豆胚的哪些组成部分。

①;②;③。

答案:

(1)光光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

(2)A与C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3)①胚芽②子叶③胚根

6.(6分)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_?

(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和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

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

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

(填“没有”或“有”)影响。

答案:

(1)温度

(2)AC(3)空气(或氧气)(4)光照没有

7.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

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全品中考网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8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吏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答案:

(1)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组实验;

(3)在20~30℃之间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

8、下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

回答相关问题。

(本题共3分)

(1)图乙细胞结构中的④表示叶绿体,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作用的场所。

(2)农业生产中的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

A.图甲A呼吸作用的效率

B.图甲B蒸腾作用的效宰

C.图申C光合作用的效率

(3)在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

那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

C.细胞膜、液泡、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答案:

(1)光合作用

(2)C(3)A

9.(6分)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

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

请据图回答:

(1)图中【A】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叶绿体

(2)水二氧化碳(3)淀粉氧气(4)叶

10.右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

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