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38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湖南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2016年3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1

(一)发展基础1

(二)面临形势10

二、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12

(三)基本思路12

(四)基本原则13

(五)规划目标与任务14

三、守住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7

(六)强化耕地质量和数量占补平衡17

(七)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18

(八)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18

(九)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19

四、加强调控,保障新常态下合理建设用地19

(十)完善规划计划调控19

(十一)统筹城乡建设用地20

(十二)拓展建设用地空间20

(十三)落实差别用地政策21

五、统筹开发,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21

(十四)加强基础地质工作21

(十五)优化矿产勘查布局22

(十六)进一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22

(十七)促进矿业经济发展23

六、转变方式,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3

(十八)提高土地节约和高效利用水平24

(十九)提升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24

(二十)完善资源利用考核评价机制24

七、转型升级,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25

(二十一)加快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25

(二十二)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25

(二十三)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26

(二十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26

(二十五)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27

八、夯实基础,着力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27

(二十六)加快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27

(二十七)建立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法规制度28

(二十八)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与应用29

九、促进和谐,实施国土综合开发整治29

(二十九)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9

(三十)加大扶贫攻坚支持力度30

(三十一)推进国土综合整治31

(三十二)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31

(三十三)加强地质环境保护32

十、加强创新,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32

(三十四)探索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33

(三十五)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3

(三十六)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34

(三十七)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34

(三十八)建立健全矿政管理新机制35

十一、转变职能,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35

(三十九)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35

(四十)积极稳妥推进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6

(四十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36

(四十二)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36

(四十三)严格国土资源行政问责37

(四十四)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37

十二、统筹推进,积极实施国土资源重大工程37

(四十五)耕地保护工程37

(四十六)土地调查工程38

(四十七)矿产资源保障工程39

(四十八)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工程39

(四十九)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程40

(五十)资源节约集约工程41

(五十一)国土资源基础能力建设工程41

十三、规划保障措施41

(五十二)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41

(五十三)加强国土资源队伍与专业人才建设43

(五十四)推动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应用44

(五十五)强化规划组织实施45

(五十六)加强规划实施评估与制度化管理46

 

《湖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阐明未来五年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思路、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部署,是指导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统筹做好土地、矿产、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严格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1、土地资源管理方面

耕地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以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实施环洞庭湖、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共投入资金276.2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510.07万亩,有力促进了我省粮食连年增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维护了全省粮食安全。

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

组织实施“旱地改水田”工程,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稳步推进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提升补充耕地质量,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目标考核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共补充耕地66.31万亩。

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健全规划修改调整机制,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共审批建设用地171万亩,确保了沪昆高铁湖南段、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上海大众长沙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需求,全力保障了全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落地。

稳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成功将我省岳阳市、衡阳市、湘西自治州纳入全国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土地利用方式有效转变。

实行用地计划与供地率挂钩,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率达到31%。

在全国推介了长沙新河三角洲复合开发、黎托片区立体开发、隆平高科技园高层厂房、武冈农民集中连片建房、宁乡开发区“四个集中”等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有效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完成首轮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开展了全省开发区和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和专项督查。

长沙市“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标准化”项目成为全国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土地资产效益不断显现。

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推行土地使用权网上招拍挂出让。

积极做好基准地价更新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等工作,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深入开展土地出让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规范和完善地方土地储备机构和机制,累计供应土地194万亩,实现土地出让总价款4659.64亿元,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效财力支撑。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落实差别化的用地管理政策,优先保障重大项目、“135”标准厂房建设工程等用地需求,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实行应保尽保,对产能过剩、“两高”行业项目以及其他禁止类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用地。

运用土地政策助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江新区等重大区域战略顺利实施。

深化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创新管理。

全力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用地计划、项目和资金等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

建立征地补偿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左右。

积极探索重大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县政府作用,顺利实施湘桂、衡茶吉、沪昆等9条铁路的征地拆迁工作。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方面

基础地质工作进一步夯实。

累计投入基础地质工作资金3.2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

全面完成全省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51幅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23幅1:

5万区域矿产调查,64幅1:

5万矿产远景调查,9幅1:

5万区域重力调查,5幅1:

25万区域重力调查及78幅1:

5万地球化学测量。

开展了“湖南省优势矿种(锰矿)找矿靶区优选”等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

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丰硕成果。

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锡田模式”和“岩头寨快速评价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大力推介,形成了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强化管理质量、矿产勘查成果持续突破的新局面。

投入地勘资金34.20亿元,新发现矿产地81处(其中大型17处)。

全省新增煤炭、铁矿、锰矿、铅、锌、金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6.90亿吨、1.30亿吨、7352万吨、214.60万吨、452.20万吨、132.20吨,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页岩气等战略性替代资源勘查开发实现提速,成功出让花垣、龙山、永顺、保靖、桑植5个页岩气区块,正式实施首个页岩气井钻井技术规程。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有26个地勘单位赴刚果(金)等20个国家开展了20个矿种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全省大中型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分别提高4.50%、3.19%,综合利用率达到54%。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优势矿种保护性开发取得实效。

开展了难选冶、低品位矿石和共伴生矿的开发利用技术专题研究并推广创新技术应用;启动了低品位、难利用矿产综合专项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作为全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绿色支柱产业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初具雏形。

矿产开发秩序更加规范。

进一步健全矿产勘查开发准入、矿业权设置、矿山督察、储量动态监管等制度。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落后小矿关闭退出,共完成140多个矿区的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共关闭退出各类小矿1633个,全省矿山数量从“十一五”末的8477家减少到6844家,其中煤矿由1120家减少到400家。

深化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3、地质环境管理方面

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扎实。

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防治“1358”目标。

投入资金近30亿元,完成了122个县市区1:

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施了643处重要地质灾害勘查,搬迁13316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

完成94个丘陵山地县市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与气象等部门建立了雨情等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

准确预报群发性地质灾害641次。

成功申报并入选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16.55亿元对历史遗留和责任人灭失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结合我省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工作,督促全省743家矿山企业筹集资金3亿元,积极开展矿山复绿行动,21万亩土地恢复了生态。

郴州宝山、柿竹园、湘潭锰矿3个国家级矿山公园和沅陵沃溪金锑矿等2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全面启动建设。

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组织开展了湖南省1:

50万地质遗迹调查,查明省级及以上重要地质遗迹518处。

株洲天元古生物化石产地、桑植芙蓉龙化石产地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新增绥宁黄桑、宜章莽山、永顺猛洞河、南岳衡山、宁远九嶷山、冷水江波月洞、新化大熊山-梅山龙宫、壶瓶山罗坪省级地质公园。

平江石牛寨、浏阳大围山、通道万佛山、安化雪峰湖升格为国家地质公园。

4、测绘地理信息建设与管理方面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省政府颁布实施《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省测绘局更名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增设地理信息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加强。

整合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和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职能,省市县三级建立了118个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

数据资源不断丰富。

全面建成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连续运行基准站122座。

累计更新1:

1万比例尺地形图5368幅,建成并升级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分辨率优于1米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全省覆盖。

1:

500地理信息数据在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实现基本覆盖;部分城市核心区制作了三维景观数据和街景数据;建成并更新地名地址初始数据库。

公共服务和共建共享工作成效显著。

全面完成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基础工程“一网一库一平台”建设,完成14个市州、7个县市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

实现“天地图”国家和省市县节点间的互联互通。

向社会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163938幅。

重大灾害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开展军地测绘融合,与国防科技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