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32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docx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汇总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

一、选择题

1.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A)

A.减小电抗B.增大电抗

C.减小电纳D.增大电阻

2.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C)

A.单相接地短路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D.两相接地短路

3.简单系统静态稳定判据为(A)

A.>0B.<0

C.=0D.都不对

4.应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系统稳定的条件是(C)

A.整步功率系数大于零B.整步功率系数小于零

C.最大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D.最大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

5.频率的一次调整是(A)

A.由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

B.由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

C.由负荷的频率特性完成的

D.由无功补偿设备完成的

6.系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A)

A.负荷备用B.国民经济备用

C.事故备用D.检修备用

7.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A)

A.可靠性要求B.经济性要求

C.灵活性要求D.优质性要求

9.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A)

A.线电压B.1.5倍相电压

C.1.5倍线电压D.倍相电压

10.P-σ曲线被称为(D)

A.耗量特性曲线B.负荷曲线

C.正弦电压曲线D.功角曲线

11.顺调压是指(B)

A.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调低

B.高峰负荷时,允许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电压偏高

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高

D.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低

12.潮流方程是(D)

A.线性方程组B.微分方程组

C.线性方程D.非线性方程组

13.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主要应用(B)

A.等耗量微增率原则B.等面积定则

C.小干扰法D.对称分量法

14.电力线路等值参数中消耗有功功率的是( A )

A.电阻B.电感C.电纳D.电容

15.一般情况,变压器的负序电抗XT

(2)与正序电抗XT

(1)的大小关系为( C )

A.XT

(1)>XT

(2)B.XT

(1)

(2)

C.XT

(1)=XT

(2)D.XT

(1)>>XT

(2)

16.电力系统分析中,有功功率的单位常用( B )

A.VARB.MWC.MVAD.V

17.在下列各种故障类型中,属于纵向故障的是( D )

A.两相短路B.两相断线

C.单相接地短路D.两相短路接地

18.利用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二者的收敛速度是( C )

A.P—Q分解法高于牛顿—拉夫逊法

B.无法比较

C.牛顿拉夫逊法高于P—Q分解法

D.两种方法一样

19.电力系统的综合供电负荷加上厂用电之和,称为( A )

A.发电负荷B.供电负荷

C.用电负荷D.工业负荷

20.构成电力网的主要设备有( B )

A.变压器,用户B.变压器,电力线路

C.电缆,架空线D.电阻,电容

21.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 )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22.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B )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23.系统发生单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 )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24.二相断线时的复合序网是在断口处(A)。

A.三序网串联B.三序网并联

C.正序网负序网并联D.正序网与零序网并联

25.无零序电流分量的不对称短路是( B )

A.三相短路B.两相短路

C.单相接地短路D.两相短路接地

26.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计算主要求取的物理量是( A )

A.电压,电流B.电阻,电抗

C.电阻,功率D.电流,电抗

27.在电力系统的下列接线方式中,属于有备用接线的是( A )

A.两端供电网B.单回路干线式

C.单回路放射式接线D.单回路链式接线

28.利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当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则系统将( A )

A.失去暂态稳定性B.保持暂态稳定性

C.临界稳定D.无法判断

29.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迭代计算,修正方程求解的是(C)。

A.线路功率B.节点注入功率

C.节点电压新值D.节点电压修正量

30.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D)。

A.频率上升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D.电压下降

31.同步发电机,三种电势、E′、E″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

A.>E′>E″B.

C.>E′>E″D.>E′>E″

32.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100%UN),最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105%UN),这种中枢点调压方式为(C)

A.顺调压B.恒调压

C.逆调压D.常调压

33.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比,其值要(C)

A.大B.小

C.相等D.都不是

3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

A.30HZB.40HZ

C.50HZD.60HZ

35.电力系统中发生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是(D)

A.三相短路B.两相短路

C.两相短路接地D.单相接地短路

37.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PV节点的待求量是(A)

A.Q、B.P、Q

C.V、D.P、V

38.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原则是( D )

A.等面积原则B.等力矩原则

C.等负荷原则D.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39.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在实践中一般采用( B )

A.欠补偿B.过补偿

C.全补偿D.恒补偿

40.已知一节点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为P,视在功率为S,则功率因数角为( D )

A.arcctgB.arcsin

C.arctgD.arccos

41.应用小干扰法分析系统静态稳定,计及阻尼系数作用时,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D )

A.D<0 SEq>0B.D<0 SEq<0

C.D>0 SEq<0D.D>0 SEq>0

42.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 A )

A.发电机B.变压器

C.调相机D.电容器

43.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C)

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

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

44.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故障,非故障相电压上升为( C )

A.倍的线电压B.倍的线电压

C.倍的相电压D.倍的相电压

 

45.用功率和阻抗表示的电压降落纵分量的表达式为(A)

A.B.

C.D.

46.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D)

A.115、220、500(KV)B.110、230、500(KV)

C.115、230、525(KV)D.110、220、500(KV)

47.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有电流流过,电流的通路是(D)

A.变压器、输电线B.发电机

C.输电线、中性点D.输电线路和线路对地电容

48.有备用接线方式有(C)

A.放射式、环式、链式B.放射式、干线式、链式

C.环式、双端电源供电式D.B和C

49.有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优、缺点是(C)

A.可靠性高、电压高

B.可靠性高,造价低

C.可靠性高,造价高

D.可靠性低,造价高

50.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D)

A.电压和功率B.频率和功率

C.电流和功率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二、填空题

1.在计算机潮流计算的三类节点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节点是PQ节点。

2.在标么制中,只需选定两个基准值,常选的是电压和功率。

3.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可靠性、优质性和经济性。

4.电能质量是指电压质量、波形质量和频率质量。

5.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大小通常相等。

6.快速切除故障将使得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得到提高。

7.三个不对称向量分解为三组对称向量的方法是对称分量法。

8.在简单系统中,应用等面积定侧分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若加速面积大于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系统将失去______暂态稳定性。

9.我国规定的电力系统额定频率为50Hz。

10.发电机暂态电抗大于次暂态电抗。

11.根据正序等效定则,单相短路的附加阻抗为Z∑

(2)+Z∑(0)。

12.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有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

13.在电力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可以简记为f

(1),三相短路可简记为f(3),两相短路可以简记为f

(2),两相接地短路可简记为f(1,1)。

14.一台变压器将两电力网络相连,其额定电压为121/220,则它是升压变压器。

15.潮流计算中,PQ节点待求的物理量是该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位。

16.电力系统中,备用容量按存在形式可分为两种:

即热备用和冷备用。

17.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的电压保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102%—105%UN),这种调压方式为恒调压。

18.潮流计算中,常将节点分类成PQ节点、PV节点和Vθ节点。

19.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和有功功率有关。

20.当供电电源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0%时,则电源可作为无穷大功率电源处理。

21.同步发电机派克变换是将定子a,b,c三相电磁量变换到与转子同步旋转的d,q,0坐标系上。

22.在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23.如果一条支路的阻抗为2+5j,则它是感性。

24.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为耗量微增率。

25.潮流计算中,PV节点待求的物理量是该节点的无功功率Q和电压相位θ。

26.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主要调节有功功率。

27.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可分为正常安全状态、正常不安全状态(或告警状态)、紧急状态和待恢复状态。

28.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具有重要性、快速性和同时性三个特点。

29.若某系统的线电压基准值取UB,功率基准值取SB,则其阻抗的基准值ZB(用UB和SB表示)可以表示为ZB=UB2/SB。

30.电力系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运行在正常安全状态,这时电力系统要满足等约束和不等约束,其中等约束为PG∑=PD∑+PL,QG∑=QD∑+QL。

三、简答题

1.电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和电力网有何区别?

答:

电力系统就是有大量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何负荷组成的旨在生产、传输、分配何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按一定的方式连成的整体。

动力系统不但包括电力系统,还包括发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