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96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预习学案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预习目标】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预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时间年

元谋人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年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年

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2页文图内容,了解元谋人的生产和生活特征

1.依据阅读内容,思考最早人类会用火吗?

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2.依据阅读内容,思考最早人类会制造工具吗?

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二)观看教材第3页“古猿、北京人及现代人图像”,掌握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特征

1.从图中看出,三种头像有何区别?

据此,可看出北京人的像貌有何特征?

2.结合教材3-4页一、二段图文内容思考

(1)北京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生活在一起?

(2)他们为何采取这样的形式?

(3)从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一堆堆的灰烬证明北京人会用火,哪你能猜想出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吗?

三、阅读教材“山顶洞人”一目,了解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特征

1.阅读教材第5页第一段思考

(1)山顶洞人会使用哪些工具,如何取得火?

(2)这些工具较之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有何进步?

2.阅读教材第5页第二段思考

(1)生活在一起的山顶洞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以这种关系结合的群体与北京人的群居相比有何优势?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预习目标】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

【预习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原始农耕时期的原始居民

名称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红山文化遗址原始居民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河姆渡的原始农耕”一目,了解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状况。

1.阅读教材第7页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所读内容指出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还是打制石器?

(2)请写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用于耕地的生产工具名称,并指出哪一书中曾有相关记载。

(3)请结合第8页小字部分及自由阅读卡归纳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的依据。

2.阅读教材第8页图文第一段及下面小字,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符合河姆渡人的是(只填序号)

①过着定居生活②已饲养家畜③会挖掘水井④能制作陶器、简单的乐器和玉器

⑤能制作骨哨⑥仍使用打制石器

(2)结合干栏式房屋图,谈谈河姆渡人这样设计房屋的理由。

(二)阅读教材“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一目,了解半坡人生产生活状况。

(1)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按照其对应关系,完成下列连线题。

半坡原始居民使用打制石器

会种植粟

已饲养猪狗

目前发现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最早人类

会纺线、织布

山顶洞人会制作彩陶

(2)从教材中找出证明上述事物在这两类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已出现的依据?

第三课时华夏之祖

【预习目标】了解炎黄战蚩尤、人文初祖、禅让制等基本事实

【预习重点】黄帝对华夏族的贡献、禅让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主要讲了哪五个人物?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前两目,了解皇帝对华夏族的贡献。

1.阅读教材第12页及孙中山《祭黄帝陵》,完成下列问题。

(1)孙中山《祭黄帝陵》中的轩辕指谁?

(2)从祭文看出该人有哪两大贡献?

(3)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他和谁共同评定了蚩尤部落,其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2.阅读“黄帝——人文初祖”,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黄帝

嫘祖

仓颉

伶伦

贡献

(二)阅读教材第三目,了解禅让制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1.阅读教材第14页第二段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流域在黄帝之后相继出现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

(2)后两个部落首领是通过怎样的办法当上首领的?

这种办法叫什么?

2.阅读教材15页正文,写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建立时间、人物,

第四课时夏商西周的兴亡

【预习目标】1.了解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兴亡的基本事实

2.试总结夏商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预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20-24,完成下表。

王朝

建立时间

建立国君

都城

灭亡时间

灭亡国君

西周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一二目,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

1.阅读20页第一段,举例说明世袭制的含义。

2.阅读20页第二段思考,夏朝的国家机构有哪些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什么?

3.阅读教材21——23页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禹、汤、夏桀、商纣的主要事迹。

(2)禹、汤和桀、纣的所作所为分别导致了什么结果?

(3)西周灭商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这一战役结果怎样?

(二)阅读教材24页内容,理解西周分封制及西周灭亡的原因。

1.阅读24页第一段及小字,完成下列问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母的是什么?

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封为诸侯的对象包括哪些人?

(3)诸侯享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职责分别有哪些?

2.阅读教材24页第一段及小字,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西周灭亡的关键性事件是什么?

(2)该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预习目标】1.掌握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发展状况

2.了解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奴隶的悲惨生活等事实

【预习重点】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出现于晚期

青铜器是其灿烂时期

代表是、、和三星堆文化

手工业

陶瓷业

灿烂的青铜文明玉器制造业

创农业:

农作物以备齐

造畜牧业

商业

奴隶的悲惨生活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以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

1.阅读教材26页内容归纳商周统治中心地区青铜工艺的特点。

2.观看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思考

(1)该铜像所代表的青铜文化在商周时期主要盛行于那个地区?

(2)该地区属于商周统治的中心地区吗?

这说明青铜文化分布地区广还是窄?

(3)结合以上分析归纳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展的特征。

3..阅读教材27页第二段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二)阅读第教材27页最后一段,归纳农、畜业发展状况。

(三)阅读教材最后一目,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阅读教材28页第一段及两幅图片思考

1.夏商周时期的物质财富主要是由哪些人创造的?

2.从两幅图片,我们可看出当时奴隶的地位怎样?

你对此有何感想?

历史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时春秋战国的纷争

【预习目标】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事实

【预习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原因:

春秋诸侯争霸是第一位霸主

著名霸主晋文公

东周(前770年—前221年)楚庄王

战国:

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春秋争霸的基本史实。

1.阅读30页《论语》及31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试从地理位置、对外政策、对内政策三方面总结齐桓公成为始霸主的原因。

(2)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阅读31页第二段及32页楷体字第一段思考

(1)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在这此战役中晋军为何会取得胜利?

(2)晋文公能成为霸主的原因有哪些?

(3)想一想齐晋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阅读32页最后一段,总结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二)阅读教材第二目,了解战国时期诸侯争战的基本史实。

1.观看战国形势图和春秋争霸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战国形势图与春秋争霸形势图相比有何变化?

(2)结合33页第一段回答战国时期的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从战国形势图上标出七国位置并记住。

2.阅读33页小字部分及3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2)其中决定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3.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预习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预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东周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

推都江堰:

修建

大变革的时代动时间

商鞅变法内容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意义

二、局部揣摩

(一)阅读教材一、二目,了解东周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

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2.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下列问题。

(1)“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指谁?

他有何功绩?

(2)结合小字部分总结都江堰修建在当时起的作用。

(二)阅读教材第三目,掌握商鞅变法相关内容。

1.阅读38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的两个新兴的阶级分别是和。

(2)这两个阶级分别由哪两个阶级演化而来?

2.阅读38页第二段,试分析商鞅变法各措施所起的作用。

(1)措施: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作用:

(2)措施:

奖励耕战

作用:

(3)措施:

建立县制

作用:

3.记住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预习目标】

了解秦建立和灭六国的史实,掌握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探讨

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预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找出并概括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二、局部揣摩

1.阅读课文56页思考秦为什么完成统一?

完成统一的时间和都城是什么?

 

2.结合课本插图及材料阅读课文57到59页找出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边疆地区方面采取的措施?

思考焚书坑儒的危害?

 

3阅读课本60页《秦朝疆域图》找出它的疆域四至、都城、灵渠的位置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预习目标】

了解秦的暴政的表现,掌握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结果、重要战役。

【预习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秦末农民战争

阶段

领导人

结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二、局部揣摩

1、欣赏课本插图阿房宫及阅读课文62—63页第一段,思考动脑筋问题并总结归纳秦暴政思想表现。

2.欣赏课本图画大泽乡及阅读课本63页64页第二段,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时间、建立政权、结果及起义的历史意义。

 

3.阅读64页三、四段了解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找出秦朝灭亡的时间、主要战役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预习目标】

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原因(即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预习重点】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