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852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下公开课教案Word下载.docx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展示学生的座右铭及其图案)

(2)、测测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

三、走进陋室:

(自学指导一,约3分钟)

过渡语:

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走进陋室,熟读课文。

要求:

1、注意节奏、语调与情感,读出韵味。

2、注意句式特点、铭文特点。

(找出押韵的字: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齐读、老师读、竞读)

齐读后老师作朗读指导并和学生先后伴乐朗读。

四、熟悉陋室:

(自学指导二,约5分钟)

自主学习,了解句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

何陋之有。

五、理解陋室:

(自学指导三,约10分钟)

设置一个小小的辩论赛。

辩题:

陋室是否简陋?

正方:

陋室简陋(男生)

反方:

陋室不陋(女生)

请同学们仔细推敲课文内容,找出最能支撑你观点的论据。

辩论原则:

1、每个同学都要从课文里找原话作为事实论据;

2、采用“短兵相接”的方式,男女生各一句,并按课文先后顺序依次展开;

3、每人只限引用一句,且后面发言的同一方同学不能与前面的雷同。

(准备时间:

3分钟)

辩论结束后,先让学生点评,再由老师总结归纳:

1、陋室简陋,陋在何处?

(看课文:

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设少:

从图画上看,房子确实很小,一个人坐着弹琴,室内就觉得拥挤,可见其小;

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见其少;

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阶绿”了,更见来客少;

室内陈设历历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不陋,又在何处?

(思维角度:

主人、环境、交往、生活)

(讨论板书:

人品高尚(德馨)、环境清幽、交往不俗、生活高雅)

师:

那么,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生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里是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这篇《陋室铭》是被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写陋室有何用意?

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联系点:

“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①(陋室简陋狭小,陈设简单,确实简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观,安静清幽,有鸿儒谈笑来往,可抚琴读书,无乐音乱耳,无公文劳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却不觉陋室之陋。

②联系“铭”这种文体,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称述功德,。

(启发:

抓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等句子,体会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

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公开课教案

徐自友3月19日

1.自读、欣赏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感受大师风采。

2.感悟、学习贝聿铭情系华夏的爱国情怀。

3.理解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详写和略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贝聿铭的一片爱国之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展示】

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李政道 

(美籍)

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海外华人“艺术三宝” 

赵无极 

(法 

画家)

         周至中  

(美 

作曲家)

         贝聿铭  

建筑)

……

同学们,我们看到这样一份名单时,会发现他们都是——(华人)。

炎黄子孙,我们共同的名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被永远镌刻在人类历史的画卷中。

面对他们,我们心中怎能不激起对祖国、民族的热爱?

在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一个世界顶极建筑大师,此刻,正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贝聿铭)

二、检查预习

词语积累

奠定(dià

n) 

跻身(jī) 

剔透(tī) 

抉择(jué

) 

聘用(pì

遴选(lí

勘察(kān) 

轩然大波(xuān)

三、整体感知

1.自读,理清思路:

?

发现:

“大师”一生的建筑代表作。

思考:

如何让这么多的成就浓缩在2000字的通讯中。

【明确】详略安排: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表现人物成就。

【明确】文章结构

开头语:

描写中银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

第一部分:

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第二部分:

在非议之中屡创建筑奇迹。

第三部分: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

2.本文写作顺序:

【明确】由国外到国内,由初期到后期。

3.开头两段并不见贝聿铭本人,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明确】体现贝聿铭价值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他设计的建筑。

通过描述中银总部大厦,激发读者思考:

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

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

四、合作、探究、解读

1.欣赏“建筑风采”

自读,发现:

这座建筑的独特之处。

【明确】“惊人的气势”:

两个非常宽阔的入口。

“高贵的气质”:

内部巨大的园林空间。

【展示】中银总部大厦的内外景观。

“大师”落笔不俗,作品非同凡响,让我们继续欣赏。

讨论,发现:

其他作品又独特在哪里呢?

别人又是怎么评价的?

【明确】【展示】

肯尼迪图书馆:

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杰奎林: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

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运用了创造性的设计,变幻莫测。

卡特:

“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

别具匠心,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

人们:

“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这样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欣赏、品味:

【展示】三座代表性建筑各典型角度的图片。

2.感受“大师情怀”

以上三座建筑的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找出原句)

【明确】在“非议”中诞生,又屡屡成为“奇迹”。

在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贝聿铭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初生之犊”,启用他,必然招来其它建筑师的非议。

贝聿铭设计的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毁了金字塔。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的什么品质?

【明确】勇于创新、挑战传统。

文章第一部分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呢?

【明确】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

关心平民利益。

“创造性”不能凭空产生,它总是来源于生活。

贝聿铭的灵感大都来自何处呢?

【明确】中国文化。

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贝聿铭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明确】生活习惯、设计理念、实地勘察、真诚建议、感慨万千。

【展示】香山饭店和中银大厦的图片。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贝聿铭的“中国情”?

【明确】“我的根在中国”。

探究:

“我的根”、“中国建筑的根”、“老根”中的“根”分别是什么含义?

【明确】生命之源、民族之本;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小结:

贝聿铭是一个怎样的建筑大师?

【明确】植根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上、创造性运用现代建筑艺术的杰出建筑家。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领略了贝聿铭这位世界顶极建筑大师的风采,并享受了最优秀建筑的独特美感。

在文章对大师本人的记述、对杰出建筑的描写和他人对建筑的评价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建筑家,一个始终不忘祖国灿烂文化的优秀子孙,他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他所创造出来的建筑艺术是世界华人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鲁迅

授课人:

徐自友4月2日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

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

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

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

第一课时

1、介绍作家作品;

掌握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分析“百草园”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首歌,节凑活泼欢快;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姿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你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下河捉泥鳅,上树抓知了,采摘邻居家的花儿,偷尝隔壁家的枇杷,或是在树林间捉迷藏,在春天里放风筝……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与童趣

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简介作家作品

1、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夕拾”喻指中年以后回忆往事,写成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了解文意

2、正音正字

确凿zá

菜畦qí

攒cuá

油蛉 

ng 

桑椹shè

斑蝥má

o

珊瑚shān 

蟋蟀shuà

敛liǎn 

脑髓suǐ 

陌mò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传授shò

书塾shǔ 

宿儒rú

蝉蜕tuì

厥士jué

窦dò

盔甲kuī 

人声鼎沸dǐng 

倜傥tì

tǎng 

绣像xiù

拗ǎo 

锡箔xī 

金叵罗pǒ

3、学生结合标题和文章内容,探究写作思路

明确:

从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课文以空间的转换为序,大致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的内容并让学生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起止段和过渡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点生读1—8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

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

优美的景物——乐景

我的乐园 

美女蛇故事——乐闻

雪地里捕鸟——乐事

③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清楚传神的?

明确:

a.写景顺序清楚;

(先概说:

静物 

动物,后细说:

动物 

静物)

b.写景既抓住景物特点,有符合儿童心理;

c.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

④文章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⑤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扫、露、支、撒、系、牵、拉、罩”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出孩子们兴奋惊喜之情,及从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五、小结,布置练习

1、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模仿鲁迅先生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参加过的一种活动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孔子游春》公开课教案

陈树霞5月29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交流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美丽的春天深受古今中外文人的喜欢,你能背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吗?

《早春》《春晓》《春夜喜雨》《忆江南》《江南春》《咏柳》《江畔独步寻花》《春日》《游园不值》《滁州西涧》《村居》《绝句》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论水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孔子在总朵美丽的春景中,尤其喜欢——水,你能找到孔子喜欢水的原因吗?

2、出示: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读。

(2)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3)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4)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

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5)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

而水在孔子的眼里就是君子,而且是真君子。

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

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没有固定的形状,向下流去,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而穿山岩、凿石壁的水又似乎拥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挠。

水又能洗涤万物的肮脏,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6)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入理解。

(7)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

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你还能找出水其他像君子那样的品质吗?

(8)君子!

真君子!

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

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

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

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三、学习明志

1、孔子的这段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宏论,学生们听懂了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

3、交流:

子路: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

“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交流感悟子路豪爽,乐善,愿做君子)颜回: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

“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交流感悟颜回谦逊、沉稳、淡泊名利,堪君子)

泗水河畔,春浓,情更浓,孔子的话语将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也要做一个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四、拓展:

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五、总结:

孔子的很多言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食粮,愿同学们课后能走进大师,感悟人生。

《曹刿论战》教案

王泽维4月9日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形象,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感知课文所折射出来的“民本思想”

二、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要求:

凭借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学课文,围绕“鲁庄公鄙OR鲁庄公不鄙”准备自由辩论

三、教学过程:

(一)听读知背景PPT展示

教师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诵读正字音

反复诵读课文,读准、读熟、读出节奏强调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1)曹刿

(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徧(6)小信未孚

(7)公与之乘(8)下视其辙( 

)(9)登轼( 

)而望(10)望其旗靡( 

(三)辩读析文意

1.问题:

从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来看,文章重点应该是分析曹刿如何论述战争的,文章以鲁庄公作对比,两相对照,突出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无“远谋”但有人认为鲁庄公不是昏庸无能的国君而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按照昨天分好的组别展开自由辩论

2.辩论要求:

①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

鲁庄公鄙;

鲁庄公不鄙

②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为20分钟,每方各10分钟

③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④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受限制

⑤每一位辩手的发言必须遵循以下格式:

我的观点:

文中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词语、句子先解释句意,再分析。

3.预设正方的发言:

观点:

鲁庄公昏庸无能

总依据: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鄙”字已经给鲁庄公定性

具体表现:

战前,他心无成算,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而曹刿的战略思想、政治远见却表露无遗求信于臣,民弗从也,求信于神,神弗福也,不可战;

求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战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他急切冒进,鲁莽行事而曹刿很善于把握战机,指挥若定

战后,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更进一步说明了他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而曹刿的总结则鲜明地突出了他善用战术、卓越的军事才能

4.预设反方的发言:

鲁庄公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依据与理由:

战前,从“曹刿请见”、“乃入见”两句可以得知,曹刿入朝廷见鲁庄公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论战中,针对作战的先决条件,曹刿一问,鲁庄公三答,曹刿又三次下断语对曹刿郑重的询问,鲁庄公虽没能做出爽快切要的回答,但在曹刿的引导下,终有所悟:

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决心终被曹刿肯定作为堂堂国君,在国难当头之时,不仅能够接见区区一介草民,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如此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在专制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知:

“公将战”并非意气用事,乃是一次倾其国力的保家卫国之战

战时,鲁庄公允许曹刿跟随,并与他同乘一辆车看来在鲁庄公心中,此时的曹刿已俨然是一位军事参谋长了两军交锋,“公将鼓之”虽不甚高明,但却也是常规战法,不应过于贬斥而后的“公将驰之”虽欠稳妥,但事实证明,即使为之,亦可取胜整个战役过程,鲁庄公始终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受一位新人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实为难得

战后,面对胜利,鲁庄公并未忘乎所以,急于庆功,而是虚心地向曹刿请教取胜的原因看来他感到,此战之胜,来之不易,与庆功相比,总结战争经验更为重要

5.总结性发言:

鲁庄公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

重视人才,知人善任正是他这位伯乐用好了曹刿这一人才,才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救鲁国于危难之中或许就连曹刿也不会想到,原先凭着一股政治热忱入朝,竟能得到如此礼遇,自己的智慧才能竟能如此淋漓尽致地发挥进而导演了古代一场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成为千古传诵的英雄而给他这一平台,成就其事业的正是当初他视为“未能远谋”的“肉食者”――鲁庄公

由此看来,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昏庸国君,他具有明君的胸怀,只不过是缺乏更高的军事才能罢了然而,我们不可能苛求一位国君样样精通,无所不能只要他能尊重人才,任人唯贤就应得到后人的肯定当年的诸葛孔明不正是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刘玄德,才得以腾龙入世,最终成就蜀国帝业的吗?

(四)深思出新知

通过辩论环节,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章内容已经了熟于心在学生认为本课学习已经结束的时候,教师又抛出了下面的问题:

在《三国》中,杨修因轻率放言而被砍头;

在《战国策》中邹忌是如何苦心经营才得以在国君面前把想说之话说完说透而在《曹刿论战》中,一介平民竟能跑到朝堂上来无视国家尊严指手画脚肆意点评国策教训国君,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庄公给予了曹刿最多的信任和最神圣的尊严,以极其真诚的心态躬听反面见解,察纳雅言

你能解释这怪异现象背后的真相吗?

学生随便谈

教师适时插入以下资料:

《左传》的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上承夏、商、西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