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462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4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已整理Word下载.docx

图9

小结:

1根小棒表示1个一

(2)请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图10

10个一是1个十

(3)请你摆出10捆小棒(出示动画视频1)

10个十是一百

(4)请你看动画说说35的组成。

(出示动画视频2)

对,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5)请你看动画接着往后数。

(出示动画视频3)

(三)拓展延伸

(1)填一填

图11

()个十和()个一是()。

图12

(2)估一估。

图13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读数与写数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意义,加深对数位的理解,学会思考与交流提

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体验,在用数描述生活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

能顺利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教学难点

把数的读写与其意义相联系,熟悉计数单位的意义。

四、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白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在100个小格中涂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你们看:

有的同学画的是机器人,有的同学画的是大公鸡……,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1.两个人一组合作学习,[板书]数、摆或拨、读、写

要求:

先数出你们作品涂色的部分占多少个小方格,再用小棒摆或计数器拨出这个数,接着读一读,想想怎样写,最后在纸上写一写这个数。

2.汇报(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视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请学生汇报)

(1)请一组来汇报:

“34”和“85”(普通数)

学生说出数,计数器拨,再说一说怎样写:

十位写3,表示3个十,个位写4,表示4个一。

[师板书写法]

谁来读读这两个数?

[师板书读法]

再请一组写普通数的组汇报,其他同学手势判断他们写得是否正确。

(2)汇报:

“66”和“22”(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同)

看着他们写的数,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汇报“50”(个位是0)

请同学拨?

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写?

还有谁写的数和这个数很相似?

再找一两人汇报。

[板书]

老师在计数器拨数,你会写吗?

[师拨计数器,生写数]

3.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你怎么数出来的?

(10个10个地数)

能用计数器表示并写出来,读出来吗?

10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最高位是百位)

末尾带0的数有什么特点,写数和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讨论,总结:

写数时,不能丢掉0,要用0占位;

读数时,末尾的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概括总结:

今天我们利用课前的涂色游戏,自己学会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课题]

(1)读法和写法

写数和读数时,都从哪一位写和读的?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2)在写数和读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0”的重要性:

在写数时,0起到占位的作用。

(二)巩固练习

1.数位练习。

同学们,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哪一位?

第二位是哪一位?

第三位是哪一位?

2.先看计数器上珠子,写出所表示的数来。

仔细看计数器,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几?

3.填空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9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猜数游戏

(1)师示范:

老师这里有一个数,你来猜: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是8(88)4个十组成的数(40)

(2)和小伙伴玩猜数游戏:

写一个100以内的数,用一句话提示他,请小伙伴猜一猜你卡片上的数是几?

请他说出这个数,并用手指在桌面写出来。

5.送小动物回家。

小猫说:

个位是1十位是2,我的家在哪?

小鸭说:

10个十,我的家在哪?

小狗说:

3个十和6个一,我的家在哪?

熊猫说:

5个十和7个一,我的家在哪?

(三)课外拓展

1.找教室中能用100以内数表示的物体。

2.请同学介绍在生活中找到的100以内的数。

第2节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顺序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

复习100以内数。

2.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今天老师再一次把他们请来,请大声读出来。

22、18、96……

满屏数,什么感觉?

3.思考:

我们要研究这些100以内的数怎么办?

4.观察:

帮数找个家,观察这个家什么样子?

5.填表:

老师已经把一些数带回家了,剩下的请学生帮忙填写。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百数表排列规律

(1)横着观察百数表

①观察:

先请从上数第五行数出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②引导得出结论:

横着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4,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最后一个50不一样。

③观察:

其他行也是这样排列的吗?

(2)竖着观察百数表

竖着看,请从左数第三列出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竖着看,它们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10。

③观察:

其他列也是这样吗?

④观察:

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排列?

(3)斜着观察百数表

斜着看,数排列的特点是多11。

②教师:

是不是斜着排列的数都多11呢?

③小结:

从左上到右下,数一个比一个多11,从右上到左下,数一个比一个多9。

百数表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排列都是有顺序的。

2.为数找家,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1)找58的位置

课件演示

②思考:

同学们,你们充分地了解了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现在百数表中的数都藏了起来,想想哪里是58的位置

找到十位是5的这一行,就是第六行,再找到个位是8的这一列,相交的地方就是58的家

(2)蓝色星星的位置是多少

①观察思考:

蓝色星星的位置在第5行,第8列

第5行就是十位是4,在第8列,相交的地方就是48的位置。

根据百数表的数的规律填数。

(四)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我们将来会继续认识更多的数。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够运用〉、〈和=符号表示100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在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概括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数,想一个你最喜欢的数,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想一想:

这个数的组成是什么?

1.十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比大小。

(1)观察:

母鸡妈妈下蛋了,数一数,两只鸡妈妈分别下了多少个鸡蛋?

出示:

鸡蛋图

(2)数出结果:

左边的鸡妈妈下了28个,右边的鸡妈妈下了26个。

(3)思考:

哪只鸡妈妈下的鸡蛋多,28和26中间应该填什么符号?

出示:

(4)读一读:

读出这个式子。

(5)思考:

想一想,你是怎么比较的

(6)小结:

先比较十位,发现都一样,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就大。

2.十位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比大小。

(1)观察,这两个计数器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39和45)

计数器图

(2)思考:

39和45中间应该填什么符号?

(3)读一读:

(4)思考:

想一想,这次是怎么比较的?

(5)小结:

直接看十位就能得出结论了。

(6)思考:

为什么不再看个位了?

(7)小结:

就算有9个珠子,也只能是9个一,也不到1个十;

所以直接看十位就能比较出大小了。

如果十位不同,哪个数的十位大,谁就大!

(三)巩固练习

1.选择

(1)出示两幅图

图一图二

哪幅图能直接比较出两位数的大小?

(3)汇报:

图一(不行):

只看个位不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要看十位。

图二(也不行):

因为十位相同,所以还要看个位。

通过上面的几个计数器,你能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

先比较十位的大小,十位大的数就大;

如果十位都相同,那就比较个位,个位大的就大。

2.蜜蜂找家

3.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47○3788○90()<95()>66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经历多次比较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数感的培养

每个小组准备一瓶黄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温暖的春天来到了。

草绿了,花也开了,小动物们也都出来做游戏了,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二)自主探索

1.数一数。

出示图片:

数一数红花有几朵?

10朵

10朵

出示图片

(1)请你试着估一估黄花大约有多少朵?

(2)追问:

你是怎么估出来的——让学生汇报估的方法。

(3)教师小结:

我先看看10朵红花大约有多少,再用这10朵花做标准,估计一下黄花里大约有了几个10朵这么多,就可以估计出来黄色的花大约有20朵了。

(出示:

大约20朵)

(4)到底是多少朵,我们一起数一数,然后出示18朵。

(1)你能用刚才的方法估一下紫花大约有多少朵?

(2)数一数:

实际答案是42朵。

2.我们知道了各种颜色的花有多少朵,要想比较谁多谁少,你能用〉〈表示吗?

学生任意取两个数进行比较,老师可以做一些板书。

(教师板书:

42〉18,10〈18、10〈42)

师:

除了用>、<这些数学符号能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4个新朋友,你们看他是不是也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呢?

教师出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全班齐读

你能试着说一说这四个词的意思吗?

教师提炼:

差得多就说多得多、少得多。

差得少就说多一些、少一些

你能用这些词说说这三个数量的大小关系吗?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的做板书,如:

42比10多得多,18比10多一些,这样一组写在一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都是和10比,“42比10多得多,18比10多一些”呢?

我们在判断的时候要整体观察,相对而言,哪两个数之间相差得少,我们就说多一些,少一些;

哪两个数之间相差得多,我们就说多得多,少得多。

(三)实践应用

1.猜猜人数

森林里,两个秋游的同学正在谈话,一些小动物也来凑热闹,你们看!

你能猜猜哪个小动物说得对吗?

为什么?

为什么不选16人和50人呢?

2.小青蛙吃虫子。

它们各吃了多少只害虫?

(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合作商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

水果图片

根据水果的个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4.猜年龄。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猜豆游戏

每个小组准备一瓶黄豆。

(1)每个人估一估你面前的瓶子里有多少个豆,写在纸上。

(2)把瓶里的豆倒出来数一数。

(3)把你估的结果和正确答案比一比,用今天学的这四个词说说估的结果和实际数怎么样。

【第四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于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以及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用汉字书写的编号(使用本节课课堂中出现的数字)

(一)参与游戏

课前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编号,看看你是多少号(汉字书写)。

请你在小卡片上写出这个数。

再到小组里说说你是多少号?

这些数都是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我们除了会读、会写这些数,还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知识呢?

(数位、组成、比大小……)

一会儿在游戏中我们就要用到这些知识,拿好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

下面游戏开始了。

1.猜灯谜:

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问题,请你仔细读一读问题,如果答案就在你手里就请你快点站到前面来。

(出示问题:

订正、说说怎么想的?

2.找朋友:

每个小动物都准备了一道题,答案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它的好朋友。

(1)6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

6个一和9个十组成的数

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什么?

在写数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75和80之间的数是()

(3)个位和十位都相同的数.这些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谁来当小指挥给他们排排队。

3.接龙游戏:

57、58、()、60、61

25、30、()、40、()

()、80、70、()、50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看看谁的数是需要的答案,就请你起立说说你的想法

4.送信

请你帮小蜜蜂送信,看谁送的又快又准?

打开书44页,独立完成第三题

(二)应用知识

1.打靶比赛

规则:

每人打5下,以实际点数为所得的分数。

小冬小力、小方的成绩。

(1)请你在表格中记录下每个人的成绩

(2)订正:

出示学生统计结果。

(3)请大家根据他们的分数,来按顺序排排队,好吗?

根据他们的成绩,你知道金牌、银牌、铜牌的获得者分别是谁吗?

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金牌:

银牌:

铜牌:

2.赛跑比赛:

分别出示:

跑步的场面和五个同学所用时间

(1)请你根据他们的成绩评选出前三名,把名字写在表格里。

(2)反馈结果。

看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越多越好。

在解决问题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打靶比赛,谁的点数最多,谁就是冠军;

而赛跑比赛,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冠军。

3.颁奖:

他们三个人都领到了奖品,是什么呢?

我们去看看!

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互相说说他们得的都是什么奖品。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解决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在与同伴交流及自己探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感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和数的组成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并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情境:

出示46页主题图。

2.观察: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引入:

请同学猜一猜到底能穿几串?

我们就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到底能穿几串的问题。

1.教学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问题

(1)提问:

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试做。

(3)学生小组交流。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数的标记方法、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问题等)

(4)全班交流,展示解题方法。

①师提问:

你们发现他是几个圈成一个圈,剩下的8个还圈吗?

②题目中要求10个穿一串,所以我数10个圈成一个圈,剩下的8个比10个少,不够穿一串了,就不能再穿了

③师小结:

一串的个数很重要。

一串的数我们把它称为1份。

剩下的不够一份就不能圈。

2.教学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

(1)师:

刚才猜到底能穿几串时有些同学猜的又快又对,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吧!

(2)生:

数的组成,58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就圈出5个圈,所以能穿5串。

(3)对比学生的方法。

(4)师小结:

我们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也可以想数的组成来解决。

(二)练一练

喜羊羊给同学们带来38朵花,请你们穿手链,你先想好自己几个穿一串,再试一试。

(2)学生完成

(3)小组交流:

38朵花,几朵一串?

穿了几串,还剩几朵?

(4)汇报:

38朵花,我是10个穿一串,能穿3串,还剩8朵。

请结果不同的学生多说几组。

(5)引导学生观察板书上的结果,发现:

同样的38朵花,由于同学们每一份的数不同,也就是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有的穿的串数少,有的穿的串数多。

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还有剩下的,但是剩下的都不够一份了。

(6)总结解题步骤。

(7)师小结:

第一步先看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几个为一份?

第二步选用圈一圈的方法或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

第三步检验。

1.懒羊羊:

有43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有43块饼干,5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3.判断

1.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知识?

解决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呢?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3节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结合数的组成,使学生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理解相应的算理。

2.让学生经历计算过程,探索不同算法。

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熟练的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一)复习导入:

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是()。

1.出示48页主题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本?

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0+2

还可以怎样列式?

继续板书:

2+30

30加2等于几?

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反馈:

生1:

我是通过数得到的,31、32.

生2:

0加2等于2,十位是3,合起来是32.

生3:

30我就摆出3捆小棒,2我就摆出2根小棒,合在一起是32.

生4:

30表示3个十,2表示2个一,3个十和2个一,合在一起是32,所以30+2=32

(2)方法择优:

咱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啊?

(估计会选择第二种、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

其实这3种方法道理是一样的,都是看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教师补充板书:

30+2=322+30=32

(3)从32本里拿走2本。

提问:

还剩多少本?

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30+2=32,所以32-2=30,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教师板书:

32-2=30

(4)从32本拿走30本。

32-30=2

2.练习(48页做一做)

第1题

不摆小棒,看图直接列式计算。

反馈时请学生说算理。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算式,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

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再集体订正。

3.总结方法,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认为这样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怎样想?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口算下面各题。

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上下题的2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我来做,你来判。

30+487-750+560+446-63+70

90+52+5098-83+6079-952-2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练习

1.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巩固计算的同时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会正确快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一)基本练习。

1.看图列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仔细看图,先说一说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