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7581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如何观察幼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儿童自得其乐。

 3、通过观察儿童,我们能了解什么

--他们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

更好地理解儿童为什么做某事;

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

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事物。

 4、通过观察儿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通过提供活动、资源或支持,促进这些发展性技能。

通过观察儿童:

我们评估他们的需要,

拓展他们的经验,

促进他们的学习。

一、观察的缘起

1、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强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可是反思作为老师的自己,我们的观察能力是否又适应教学的需要,是否又能适应孩子的需要呢?

2、幼儿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从观察中体现)举例:

滑滑梯倒着滑、幼儿来园哭闹

会观察解读儿童,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理解,更是一名专业幼教工作者与一般幼儿抚养人的明显区别。

因此幼儿园要把教师此项技能的培训学习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弹唱跳画等基本技能的提高等同对待。

教师专业发展的隐形翅膀

一项被遗忘的教师专业能力

二、观察的价值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只有观察了,才能有所感受,从而给以反应,最终予以表现。

所以,教师有效,正确的观察行为的创建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观察是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

教师如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前提是观察,因此教师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明了了观察的价值所在:

观察会让你的工作产生变化,而且观察开展起来真的会很有趣味。

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

(问题的提出)

何谓观察?

就理论而言,教师观察行为是指教师从观察对象或教育情境搜集信息的过程。

教师观察行为可以发生在突然的情境下,表现为教师有目的或无目的地搜集观察对象信息的过程。

就现实而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职能不仅仅再是组织好几个集体活动,而是要树立“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在玩中学”的理念,要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认识和实现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个环节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和学习中健康、和谐的发展。

幼儿从早晨进园到傍晚离园的每一刻,都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引领,他们在园接触最多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师,老师的任一行为都时刻影响着孩子,清晰地映入眼帘,牢记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被幼儿模仿着,学习着。

3-6岁孩子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非概念模糊,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及情感的流露将会直接导致幼儿积极或消极的生活、学习态度。

而这一切的表现都和教师的“观察行为”密不可分,因为只有观察了,才能有所感受,从而给以反应,最终予以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对学前教育及幼儿老师的个人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观察孩子,并给以正确、及时的回应,真正做到蹲下身和孩子保存在同一高度,一切从孩子出发,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反思和引起重视的

二、观察的意义(教师为什么要观察幼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观察究竟对教师有些什么帮助呢?

1、观察有利于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因遗传、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儿童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并且从出生起就有着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和活力。

儿童因生理、心理、教学方式的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2、有利于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和经验的获得

  儿童的心理变化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

其实我们要时时刻刻把自己和孩子摆在同一个高度,用一颗敏感的心去领悟、去体会孩子所思所想,同时还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懂孩子心,做孩子的朋友”绝不是的一句空话。

  3、有利于有效的指导教育活动(举例:

班上孩子的绘画活动)

  我将备课时间大部分用来观察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埋头研究所谓的教法,渐渐地发现,这个做法比任何新颖的教法都管用,用为根据我看到的现象像孩子提问后,他们都能给出最适合的建议帮我解决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通过平时在教学中的观察,我觉得美术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地运用线条,颜色表现自我,表达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

在美术活动准备和开始阶段,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传递惊喜与激情,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在活动中药多观察幼儿,找出幼儿不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性,并及时予以夸奖:

“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都不一样,很有创造性。

”“你的这几片叶子颜色涂得真好!

”“你画的真细心!

”“你的太阳画的真可爱!

”“你画的蝴蝶翅膀真漂亮!

”这样独特的观察以及鼓励会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

与之相伴,你也会发现有点幼儿的作品是失败的,我们应该给孩子的鼓励是“你下次会做的更好的!

”“没关系,你做的很好,只要在认真一点就更好!

”要留意观察孩子,细心地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多说几句:

“真棒!

”“有进步!

”“太好了”或拍拍孩子的肩膀,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给孩子一个微笑,给予目光的鼓励等。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

  4、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性、不可替代性)

总的来说:

观察的意义:

1、理解儿童发展

2、反思教育行为

3、提升专业素养(解释何谓专业素养)不可替代性,利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孩子的行为

因为孩子不会或表达能力不清的特点,因此小儿科的医生会通过孩子表象判断孩子病情。

幼儿教师就应该像小儿科的大夫,通过孩子的行为判断其发展水平。

四、观察的内容

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幼儿教师在带班中也进行观察,如在带领幼儿生活活动时,既顾着教室中的,又看着厕所里的,还兼顾走廊里的,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这种观察仅限于安全的防卫,着眼于不出事故,侧重于“遵守纪律”虽然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但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语言、动作、思维如何,兴趣、情感、交往如何,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则比较忽视。

这种观察是缺乏质量的观察,并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

观察不等于看,幼儿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让幼儿不出事,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

看只看到行为,(只看到玩水,鞋子湿了)

观察是看到行为的背后(踩自己的倒影)生成倒影活动

举例:

幼教界现状

吃午饭的过程

有一位刚毕业的老师,在组织进餐环节是这么做的:

当饭送来时,她组织小朋友洗手,并在盥洗室门口看孩子洗。

许多小朋友草草洗完就擦手了,老师没有发现。

孩子们陆陆续续坐到位子上吃饭,许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拿筷子的正确方法,到各桌巡视的老师仍然没有发现。

孩子们吃得非常香,吃完陆陆续续送回餐具。

再看碗里盘里一片狼藉,还有许多饭粒、菜叶没有吃干净。

整个进餐环节结束,老师像走过场一样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任务,她一直在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分析:

幼儿园教育是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优秀的教师会不断思考每一环节、每一活动、每一情境能够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那么在这些可发展的方面,幼儿是如何表现的,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就自然成为教师思考的内容。

盥洗、进餐环节作为一日生活的一部分,能够体现许多教育,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肌肉的发展等等。

如果教师依据发展目标明确要观察的内容,就能有针对性的看一看幼儿是怎么洗手;

怎样使用筷子;

食物吃干净了吗……以此来判断幼儿的发展状况,确定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

案例中的小老师显然心中无目标,也就没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出现不知观察什么的状态。

对幼儿的观察,我们可在

(1)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幼儿(指南解读194)

(2)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指南解读196)

(3)有目的的观察(作为研究)

(4)随机观察

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情绪,如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愉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如何解决,是否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2、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注意幼儿从什么时候开始专注于一项活动,这项活动是什么内容,他花多少时间在这个活动上,专注于这个活动时的表现,流露何种特质,除了专注于这项活动外,还有没有专注于另一项活动,他表现出的恒心和耐心如何,他如何选择活动的先后顺序,是否按部就班的游戏,外在影响会不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哪些因素会使其分散注意力,在活动中他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是否寻求帮助以及帮助的来源是什么,活动中受有意干扰会不会重新开始

3、观察幼儿的社会发展情况

是否愿意参与其他幼儿的活动,是否能够分享和轮流,是否能够用语言来解决与同伴的冲突,是否能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是否能对小伙伴或小动物表现出关心

4、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

如大动作的平衡性、敏捷性、灵活性、方向感等,精细动作如穿、插、系、握等方面的发展等

5、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

如是否能听清教师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行为,是否愿意表达,表达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词汇是否丰富,是否能用不同的语言、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意境。

以上并非观察内容的全部,根据观察的目的不同,教师观察内容的侧重点也大不相同。

“一日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内容。

孩子在园8小时左右的时间中,生活环节(来离园、盥洗、进餐、午睡)占在园生活50%以上,(扣除1小时的游戏活动,1小时的学习活动,2小时的运动)。

而这些生活环节又比较零散,教师平时容易把生活活动看成累人的琐事,忽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对生活环节中应该观察什么?

根据小班和中大班不同年龄特点,对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的观察要点进行了梳理,仅供大家参考。

(详见表1,表2)。

梳理了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的观察要点

表1:

生活各环节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小班)(仅供参考)

来园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乐意与成人打招呼(本班老师、保育员、家长)。

2.幼儿是否情绪愉快,有无沮丧、哭闹;

身体有无不适生病状况。

3.幼儿是否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尝试自己摆放物品。

离园1.幼儿的仪表是否整洁。

2.幼儿是否能在成人提醒下物归原处(放好椅子、玩具),并带回自己的物品。

3.幼儿是否有礼貌的与成人道别(本班老师、保育员)。

盥洗1.幼儿是否能有序洗手。

2.有便意时,是否能主动告诉成人(特别是胆小易尿的幼儿)。

3.男女孩如厕方法是否正确,便后在老师的帮助和提醒下整理好衣裤。

进餐1.幼儿是否能比较愉快地进餐。

2.幼儿是否会使用正确餐具。

3.餐后是否愿意漱口并使用毛巾擦嘴。

午睡1.在老师的帮助和提醒下有顺序地穿脱衣裤,有困难时,会礼貌求助。

2.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安静入睡、纠正睡姿、咬手指、依恋物等)。

3.睡眠时有无特殊情况(发烧、呕吐、尿床等)。

 

表2:

生活环节中教师的观察要点(中大班)(仅供参考)

1.幼儿是否能对熟悉的人(保健、班级老师、同伴、家长等)打招呼。

2.幼儿所带的物品是否安全,并能将自己的物品独立地放在指定地方。

3.观察幼儿健康和情绪状况。

4.是否逐步做到按时来园。

离园1.幼儿是否能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仪表的整洁。

2.幼儿是否能物归原处,不遗忘自己的物品。

3.幼儿是否能对熟悉的人道别(班级老师和同伴等)。

盥洗1.幼儿是否能够正确的洗净手,使用毛巾,擦干手。

2.幼儿是否及时关掉水龙头,不玩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在人多时,幼儿是否能够排队等待,不拥挤。

4.幼儿是否会使用便纸,大便后能否主动抽水,并洗手。

5.如厕后是否主动整理好衣裤。

6.是否乐意听从值日生的提醒。

午餐1.幼儿是否能愉快在一定时间内独立用餐。

2.幼儿是否文明进餐。

(不大声说话,良好的坐姿、保持碗、桌地面整洁等)。

3.幼儿在进餐后,是否正确漱口和使用毛巾。

4.值日生是否乐意为同伴服务(督促、检查等)。

午睡1.幼儿是否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

2.幼儿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安静的入睡,不影响他人,不玩弄小物件等)。

3.幼儿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

4.关注幼儿午睡时有无异常情况。

五、简析教师日常的观察行为

1、案例一:

在一次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小壁虎向好几个小动物接尾巴不成的画面后,有个小朋友好奇地问到:

“小壁虎为什么非要借尾巴呀,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

”老师用眼神示意他安静看下面的动画。

孩子不甘心的又问了一次,老师对他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放第二遍的时候孩子忍不住又要问了,但被老师严厉的眼神及时的制止了。

分析:

这个活动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孩子的大胆和创新思维在教师的冷漠中被扼杀了。

这个孩子的提问,事实上给了这个活动一个新的方向和内容,但老师出于维护活动的常规和原先的活动设计,丢弃了这个观察的亮点,不予理会。

2、案例二:

在一次穿木珠的活动中,教师把木珠随意地分给各小组,让幼儿通过练习穿木珠来训练其手指小肌肉的灵活和协调性。

有一个小男孩怎么也穿不进,望着同伴们手中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木珠,他露出了焦虑的表情,并用期盼的眼睛望着老师,以期得到帮助,而该老师只是走到他身边说了声:

“你怎么不穿呢?

快抓紧时间。

”就离去了。

老师全然没有观察到孩子无法把线穿入木珠是因为工具的合适性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小男孩手里的木珠的洞眼特别小,而线却相对较粗,导致了他屡次失败。

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失望啊!

3、案例三:

有一个男孩子平日里特别的好动、自我,总爱欺负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女孩子,弄得这个女孩子总是哭。

有一天,这个女孩子趴在桌上不停的哭,老师一过去就不问缘由指责那个男孩,男孩很无辜的看着老师一声不响,只是拼命地摇头。

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了解,其实小女孩哭是因为自己用剪刀不熟练,没完成手工,和小男孩根本没什么关系。

而老师的这一番无理指责对小男孩的心理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4、有一个孩子经常哭,教师发现他在天生气质上就属于比较内向的那一类型。

这一天,这孩子又哭了,教师就以为他又在闹情绪而没有给予特别的理会,后来由保育员前去探视,才发现这孩子是因为跌倒撞痛而哭。

造成此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判断,没有实际地去观察幼儿。

5、在一次穿木珠的活动中,教师把木珠随意地分给各小组,让幼儿通过练习穿木珠来训练其手指小肌肉的灵活和协调性。

”就离去了,全然没有观察到孩子无法把线穿入木珠是因为工具的合适性出了问题。

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

教师不应停留在表面想象的观察,应是站在幼儿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地观察或是蹲下身子适时予以援助的协助者,真正的从观察中去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聆听幼儿的童声,真正做到注意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六、怎样分析观察到的幼儿行为

1、观察是我们了解幼儿的第一步,真正的了解幼儿还需要对观察记录和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全面、积极、客观地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就是关于分析幼儿的行为一块,

看懂幼儿的行为是我们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解读(分析)孩子行为是当前教师最大的困难,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没有认真看,没有看懂,没有读懂幼儿行为导致教育行为上有很多的偏差。

(举例涂气球的颜色,涂黑,米老鼠)

观察记录后,教师都会对观察结果进行及时分析、作出判断,以便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和采取相应措施。

如能当场处理就当场解决,有问题的事后分析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其提供适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当一位新教师在观察一名孩子串珠子时,问她看到了什么,她说她观察到那个孩子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规律地穿着,但是当华老师仔细和她一分析,原来并不是这么回事,那孩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她连续换了7种颜色后又开始有规律地重复这7种颜色,并不像那位新教师观察的那样。

所以说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分析的能力制约着教师的其他能力。

教师不善观察,不善分析,在一日活动中惹出的许多的“祸”,会在轻描淡写中流过,而留给我们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的观察、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是幼儿教师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但实践中,教师的观察往往非常盲目,质量不高。

原因出在哪里呢?

一、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

在幼儿活动室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对幼儿熟视无睹的教师。

排除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之外,教师缺少了解幼儿的意识,只关注教,不关注学是非常主要的原因。

有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以教会孩子为己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起与幼儿的互动,虽然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却缺少正确观念。

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中,更多的老师在有意识地转变观念,但是在许多具体情境中,还是会不自觉地将了解幼儿抛到一边。

案例:

哪把剪刀好用?

丁丁正在剪东西,剪了几下,觉得手中的红剪刀不好用,就把这把剪刀放在旁边,换了一把更小的绿剪刀用。

看起来他对现在用的这把绿剪刀更为满意。

这时老师过来了,她看了看丁丁做事,发现他剪得挺费劲,于是拿起旁边的红剪刀(就是丁丁刚才放下的那把),建议孩子换一下试试,并帮孩子换掉了,然后走开。

这个孩子面对老师的好心建议,非常无奈,嘴里说着:

“这把剪刀最不好用了……”

幼儿有自己行动的理由,教师没有看到前面的过程,仅凭自己的观察主观猜测就干预了孩子的行动。

其实这位老师能够观察幼儿剪的行为是非常好的,问题出在当教师作出自己的判断前,没有询问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就直接将教师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

实际是将客观的信息纳入到自己主观的判断之中,最终给与了不适宜的应答。

这样的事情有许多,老师们也因此困惑着:

我一个人要面对许多孩子,不可能看到每个孩子的全过程,中途介入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确实是这样,不了解幼儿的学习全过程,教师的介入就会存在危险。

正因为此,教师更应该强化了解幼儿的意识。

每当教师不清楚幼儿行为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先去了解一下幼儿的所做所想,然后再慎重做出决定。

二、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

吃午饭的过程

很多老师的观察记录都是东一篇、西一篇,很少连续观察、跟踪观察;

观察目的和内容明显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提取出来的。

观察记录对教师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意义不大。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教师是以随机观察为主,缺少有目的的观察。

这里,我们不是要否认随机观察的意义,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都有价值,可以相互补充。

但如果总是处于发生什么就看什么、毫无计划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就很难保证全面、系统、有效地跟进。

更何况随机观察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价值判断能力,并非一件易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倡导教师多进行有目的观察,提升观察质量。

三、教师不知怎样更好地了解幼儿――缺乏观察策略

许多老师在明确观察目的、内容之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观察阶段,但由于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观察策略,出现想看但看不到、想知道却没能知道的情况。

投放新材料

教师在活动区悄悄投放了某种新的游戏材料,非常想了解孩子们对这种材料是否感兴趣,是怎样操作的?

能否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但几天来由于发现这个材料的幼儿并不多,老师只观察到了三四名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既然想了解新材料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作用,就要想办法获得此方面的信息,而不是被动等待幼儿和材料互动的发生。

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之前向幼儿说明一下自己投放了新材料(详略程度可以根据目的自己把握),鼓励幼儿尝试玩一玩。

幼儿知道有这样一件新玩具,就会依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

这样教师能够看到更多的幼儿与材料互动,也因此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为深入细致地分析幼儿各种行为打下基础。

老师有了观察目的,但由于缺少观察策略或者策略不适宜,从而导致无法有效获得准确、丰富的信息。

如果说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是众多老师知道没做到的,那么还要有与观察目的相配套的策略是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更别提做到了。

这种状况是许多教师所处的现状,也是目前影响教师深入了解幼儿的瓶颈。

怎样做才是我们期望的有目的观察?

老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养成观察意识。

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识,经常会好奇地想要了解幼儿。

比如,面对一件事情,幼儿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这个棘手的问题,幼儿会怎么解决?

为什么这个小姑娘总是用黑笔画画?

有了观察意识,才会不断地生发观察的需要。

2、确定观察目的。

对于某些信息,教师不知原因,对支持幼儿的策略没有把握,由此对某名(些)幼儿或某一活动、某一事件产生了想要观察的动机,观察目的应运而生。

归根结底,是要了解具体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

3、细化观察内容。

比如,最近班上的幼儿对搭建立交桥非常感兴趣,为了丰富幼儿经验,支持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