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4026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文档格式.docx

4.7专业文化建设………………………………………………………………………………..26

4.8专业群建设…………………………………………………………………………………..27

5经费预算……………………………………...…………………………………...….………..30

6建设进度及2012年、2013年预期绩效……………………………………………………..30

6.1建设进度……………………………………………………………………………………..30

6.2预期绩效(2012年、2013年)…………………………………………………..………..31

7建设目标实现保障措施………………………………………………………………...……..32

7.1组织措施……………………………………………………………………………………..32

7.2制度保障……………………………………………….………………………..…………..33

7.3资金保障………………………………………………………………………………….....34

1项目描述

1.1项目组构成

组长:

牟培超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系主任、副教授、高工

副组长:

苏强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学科科长、讲师、博士

刘广文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高工

成员:

张毅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兵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李海全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

徐洪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

朱敏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高工

王鹏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

冯凯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

申成军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讲师

宫淑艳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

闫培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高工

桑佃军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副教授、高工

袁帅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高工

杨一伟济南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高工

丁明涛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高工

姜千君山东同圆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高工

徐茂奎山东中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高工

王正传烟台市鸿山建设监理公司工程师

1.2专业群构成

重点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相关专业: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工程监理、测量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1.3建设目标

1.3.1专业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2年建设,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特色专业,在山东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辐射带动工程监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协同发展。

形成完善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成10个左右的专业实训室,新建立20个左右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比例;

通过加大投入以该专业为核心加大专业群产学结合力度,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为山东经济建设服务。

1.3.2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面向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3.3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目标

在原有建设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适合建筑施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

将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使学生实际受益。

至2012年,学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毕业生双证获得率达到100%。

推行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至2013级整个专业完全推行。

(2)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构建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要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标准中导入施工技术标准和岗位职业标准,按“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情境设计。

在已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到2012年10月完成所有15门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以及9门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完善、更新,并完成与之配套的教材、学材等的编写工作,建设期末完成教材的整体编写。

同时,力求将其中5门课程建设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3)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通过进企业锻炼、校外引进、行业企业聘请、国内外培训等途径,到2013年,建成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教学能力强、具备施工企业工作经历、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严格按学校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强化兼职教师管理。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当实践指导教师;

逐年提高专兼职教师比例,专兼职教师比例预期到2012年达到1∶1.1,到2013年达到1∶1.2。

(4)实验实训条件设计与建设目标

重点建设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检测等实训室。

(5)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目标

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建设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专业核心课程全套教学文件(包括教学文件库、影像资料库和教学参考图书库)以及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信息等资源。

通过开放教学资源环境,规范专业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和企业及社会人才自主学习需要。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实现与省内外兄弟院校在教师培训、学生培养方面的对口交流和对口支援。

在行业内开展中企业在职人员培训、高级技工培训、“金蓝领”技师培训、施工员等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

跟踪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大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把生产的难点热点作为科研的重点,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7)专业文化建设

在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入、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凝练专业办学思想、理念和精神,形成成熟的专业文化。

(8)专业群建设目标

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建设,实现专业群水平整体提高。

1.3.4教学质量目标

将该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建成5门院级精品课、1~2门省级精品课、网络课程8门、编写专业教材15本、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成多个院级课程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建设团队。

使得该专业学生满意度:

≥90%;

家长满意度:

用人单位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率:

≥95%;

新生入学报到率:

毕业生合格率:

师生比:

≥1:

16。

1.3.5教学质量目标的监测指标

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在各种竞赛中的成绩,学习资源库数量、规模,各类调查问卷表,学生综合测评表,教育教学质量测试结果(教师评学、教师评教、学生评教、社会评教),顶岗实习率,毕业生“双证书”率,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高级职称比例,“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师生比,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学生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教师承担省级以上课题数量。

2建设意义

2.1市场需要

山东是建筑大省,但非建筑强省。

280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约占90%以上,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

建筑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0%。

在工程技术人员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业人员学历分布为:

本科生占10%,中专技校生占55%,高职高专生占35%。

由此可知,企业急需的中间层次技术人员——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太低。

2.2专业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我院已有31年的办学历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双证书”制度等方面虽已形成了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但距离真正意义的高职教育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教学上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知识考核有余能力考核不足的倾向。

以上的客观现实都要求我们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建设,为实现山东“建筑强省”战略,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山东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建设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于1980年,2006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2010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

3.1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

在31年的办学历史中,持续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

目前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具有专业特长,又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能紧扣就业市场需求,具有较明显的特色。

3.2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课程建设与改革坚持“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遵循为“实际、实用、实践”服务的目标,将企业先进技术及时引入教学过程,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课程改革方面,一是对传统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二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应用为主的知识教学内容体系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三是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如开设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综合训练等实训课,建立仿真性实训室。

3.3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

该专业群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0%。

兼职教师均来自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近3年来,该专业教师在教科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其中获得专利技术2项(见表3-1);

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5篇;

主持科研课题11项(见表3-2);

主编和参编教材30余部。

表3-1近3年本专业教师获得专利情况统计

序号

专利

权人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证书号

1

一种电梯井内施工防护架

实用新型专利

ZL201020206443.3

第1627048号

2

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装置

ZL201020206461.1

第1627050号

表3-2近3年本专业教师科研立项情况一览表

课题

负责人

课题名称

立项级别

韩培江

外墙外保温层的耐久性研究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2012课题

牟培超

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与共享策略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09年课题

3

苏强

预应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箱梁的界面力学特性研究

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

科技计划项目

4

尹茜

反应烧结纳米碳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

2010年山东省高校第三批

5

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力学特性研究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1年科技项目

6

赵清江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实战化研究

2008年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

7

建设行业企校合作利益共同点研究

2010年度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

8

力学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建设

2009年度院级课题

9

刘欣

鲁南地区农村住宅节能现状研究及分析

2011年度院级课题

10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安全计算软件研究

11

吴恒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

2011年度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

3.4实践教学条件较好

该专业拥有国内建筑类高职院校中设施较先进、系统性较强、仿真度较高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100%。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很难找到一个工程让学生从头至尾参与其中。

为此我们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建立一个仿真实训环境。

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定位放线、施工作业、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资料编制等训练,促使学生获得对建筑工程的全面认识,逐步形成职业能力,缩短上岗适应期。

该专业已与济南三箭等省内外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有合作协议的省内实训基地21个。

3.5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

近几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参加了滕州市房管局专业技术培训、为济南三箭集团提供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二级建造师培训、山东省建管局进行装饰装修技师培训、山东省建筑业金蓝领项目技师集中培训等社会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6学生进出两旺,社会声誉良好

近几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达100%,录取生报到率平均达95%以上,毕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7专业文化建设已具雏形

我们举办“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专业技能比赛、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师生专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规章制度的完善、师资培养工程的导入、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推进等方面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与教风,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专业文化。

该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李建伟同学在“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喜获一等奖;

多位学子在“山东省第六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首届山东省科技外语大赛”、“驻济高校英语风采大赛”z中喜获佳绩,取得一、二、三等多个奖项;

王宁、邢兆印、仇怀涛三位同学参代表学院加了山东省首届“鲁班软件杯”算量大赛并取得了三等奖。

3.8差距

(1)校企合作机制在深度和广度上尚需进一步探索。

(2)人才培养模式尚需丰富和完善。

(3)实验实训条件如何配合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4)“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建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5)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内容

4.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4.1.1建设内容

(1)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

“2”即在第一、二学年内完成学生所需的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遵循“能力为主、知识为辅;

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原则,将学习效果评价与岗位职业标准相吻合。

第一个“0.5”即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完成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以山东省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施工过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分时分段、集中教学模式,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建设校内外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技能。

将建筑工程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和资料员的岗位标准直接引入课程标准。

确保“双证书”制度的实施,2012年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得率达到100%。

第二个“0.5”即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完成学生顶岗实习。

(2)强化顶岗实习

根据“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与施工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企业的教育教学功能,保证顶岗实习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保证顶岗实习效果,使学生就业时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为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联系制度、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将专业知识教学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制度建设保证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

(3)实施新的教学模式

实施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新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置教学单元(即学习情境),每一个教学单元就是一项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工作过程六要素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努力做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与协调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实践教学过程做到全过程开放,主要课程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完成,部分课程在校外施工现场完成。

通过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4)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逐步完善学校的核心作用。

重点是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创建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深入不同规模、不同资质等级、不同地区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形成岗位知识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分解知识与能力的考核要素,创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

(5)中高职衔接、继续教育模式的探索

继续开通5年一贯制招生渠道,在5年的时间内,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职业技能等系统的教学和训练,避免中职学生基础理论较差而造成与高职对接中错位的现象;

又弥补了普遍高中学生缺乏技能训练的不足;

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2008年经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举办函授专科教育资格。

继续办好我院与沈阳建筑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作设立的山东函授站(本科学历教育,其中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1.2人才培养模式经费预算(见表4-1)

表4-1人才培养模式经费预算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企业

其他

合计

2012

年度

2013

培养方案调研及制订

顶岗实习方案

调研及制订

0.5

培训教师实施

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合计

1.5

2.5

30

4.2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体系建设

4.2.1建设内容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

采取调查、研究、讨论多种方式,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开发。

解构沿袭多年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将原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体系按建筑施工工作过程重新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2)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采用项目负责制,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重构15门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以及9门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重点开发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导入国家、行业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职业岗位标准,同时进行该5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特色教材编写。

课程开发项目组以专业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聘请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成立项目组。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使得项目组成员都深入了解最新高职教育理论,掌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新的课程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使教学改革实现根本性的革新。

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课程,根据学习情境要求,配合实际工作任务、多媒体课件、任务方案、建筑构造实体模型等教学资源,通过完整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

表4-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开发示例

课程(学习

领域)名称

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

课程代码

411B07

课程定位

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