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0307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55.6%。

全省90%以上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

所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50%以上的县级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5‰以内。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价格调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把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政策性粮油投放力度,推进“农超对接”,畅通“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实施价格预警监控和临时干预措施,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8亿元。

加强教育、医疗收费和旅游、运输、中介服务、殡葬服务价格管理,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居民消费品价格自去年7月份以来持续回落。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新建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向社会公布的目标之内。

  

(二)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获批了白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酒泉风电二期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启动建设,河西百万千瓦级光电示范项目加快实施。

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实施,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张掖现代农业国家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争取获批了总产能达2370万吨的4个大煤矿“路条”。

陇东南4市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力度不断加大。

陇西列为国家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

全省各具特色、竞相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省58个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660亿元。

建成高速公路350公里、二级公路265公里、通乡油路10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国有林场公路改造工程5700公里。

金昌机场、张掖机场建成通航。

盐环定扬黄续建专用工程主管线建成通水。

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获批实施。

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庆阳机场扩建、夏河机场建设有序推进。

临夏至合作、徽县至天水高速公路,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

兰新第二双线、兰渝、西平、天平、兰州枢纽工程等铁路建设项目和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

  (四)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推广以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为主的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全省蔬菜、水果、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10.8%、6.8%和18.6%,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8%、7.8%和5.1%。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6个,比上年增加5个。

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全部完成年度计划。

新修梯田16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

完成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382万亩。

完成造林面积395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围栏建设任务1140万亩、草原围栏建设面积10380万亩。

  (五)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

金川集团20万吨电解铜和5000吨羰基铁粉、白银公司10万吨高纯阴极铜、酒钢东兴铝业45万吨合金铝、连城铝业38万吨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有色金属产能100多万吨。

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增长300%以上。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9个,行业技术中心达到10个,研发新产品新技术340多项。

新增甘肃名牌产品61个。

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9亿元,增长16.5%;

实现利润220亿元,增长5%。

  (六)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

淘汰炼铁、焦炭、铁合金、电石、水泥等落后产能249万吨,关闭企业102户。

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

率先在全国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

实施170个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50个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七)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5·

12”特大地震8个重灾县累计完成重建投资622.07亿元,投资完成率101.2%,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70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7.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4.7%;

城乡居民住房和水浸公共建筑维修加固全面完成,永久性供水工程建成供水;

省道313线两河口至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

城乡受灾居民住房重建以及卫生教育、老城区与峰迭新区防洪、三眼峪和罗家峪山洪泥石流排导渠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产业恢复、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开始实施;

兰州新区舟曲转移安置区楼体全部封顶,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

列入成县暴洪灾害灾后重建规划的82个项目已开工74项,累计完成投资5.93亿元。

东乡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启动实施。

  (八)改革开放积极推进。

列入计划的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全面完成,省属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改制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全面启动。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47万亩,比上年增加147万亩。

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启动建设。

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组建了甘肃能源集团公司、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省煤炭资源开发投资公司以及敦煌、麦积山、黄河三峡旅游公司,甘肃银行挂牌成立。

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增加,新增融资担保额113亿元,增长60%。

14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启动实施。

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

金昌、庆阳两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展顺利。

第17届“兰洽会”签约项目522个,签约额1822.4亿元。

首届“敦煌行·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

全年共接待游客5830万人次,增长36%;

实现旅游收入330亿元,增长39%。

  (九)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向全省人民承诺的10项27件实事全部兑现。

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和28.9%,覆盖面分别达到12.7%和16.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水平由15元提高到25元。

在65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兰州、嘉峪关、金昌、武威、临夏、甘南6个市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建成和改造中小学校舍面积180.4万平方米,全面排除了农村中小学2008年标准D级危房。

改造建设了108所乡镇幼儿园。

解决了19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2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输转城乡劳动力532.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15.66亿元。

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7149万元。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余额完成计划的268%。

易地搬迁农村1.2万户6.4万名贫困群众。

新建保障性住房19万套,开工率104.6%,主体竣工率62%,完成投资183亿元。

历年续建保障性住房项目竣工率92%,分配入住率75%。

实施2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竣工率均达100%。

开工建设5个全科医生培养基地、77个县级卫生监督所、38个县级农村急救中心。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进一步繁荣。

统计、监察、审计、质监、外事、侨务、编制等工作全面加强。

地震、气象、测绘、档案、慈善和残疾人、参事、老龄、地方志、文史、文物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十)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

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地方性法规14部,出台政府规章10部。

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加大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力度。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

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重点整治,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在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紧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扬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实现全省“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委的坚强领导,是全省各族人民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是全省上下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工作落实的结果;

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政法干警、中央在甘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关心支持甘肃发展的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兄弟省市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与预期控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左右,高于预期控制目标2个百分点。

二是降能耗、减排放与保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

受节能减排硬性任务的约束,传统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空间不足,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

三是影响工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能源、原材料、运输、资金、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四是第三产业增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产业增速与“十二五”年均增长14%的目标相差2.7个百分点。

五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亟待加强。

社会管理基础薄弱,重特大事故教训深刻,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

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七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些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个别政府部门工作绩效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存在差距。

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是正视转型跨越中的深层次矛盾,直面发展中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对策考虑得更超前一些,牢牢掌握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充分利用好当前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奋力跨越的爬坡期,进一步提升敏锐把握机遇和用足用好政策的能力、科学谋划和狠抓落实的能力,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三是紧紧围绕实现目标任务,坚持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开放开发、创新驱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四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关键领域、关键行业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做大做强“中心”,加速“两翼”腾飞,提升“组团”优势,增强整体实力。

五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生产安全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全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大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力度。

把兰州新区和兰州、白银国家开发区、白银工业集中区作为推动兰白核心经济区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石油化工、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设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区。

强化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出城入园。

注重上下游产业配套,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加快建设兰州新区水、电、气、暖、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体场馆、金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

争取国家批准设立兰州新区。

加快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循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新材料、动力电池、电池材料、陶瓷建材等专业园区建设。

  促进河西新能源基地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发展。

建成酒泉风电二期首批300万千瓦项目,建设5兆瓦大功率风机试验示范风电场,加快武威红砂岗风电项目建设,全省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

加快建设以敦煌、嘉峪关、武威为重点的光电产业基地,新增光电装机容量400兆瓦。

加快河西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第二通道敦煌—格尔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酒泉—株洲±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

加快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创建“和谐模范油区”,支持庆阳石化争取500万吨扩能技改项目。

加快陇东百万千瓦级大型坑口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提升组团发展层次和水平。

落实甘陕两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加快陇东南4市整体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步伐,积极发展煤化工产业,推动数控机床、电工电器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新格局。

推进酒泉—嘉峪关、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等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全力抓好扶贫攻坚。

认真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加快编制和启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加大衔接争取力度,力争我省连片特困地区的58个县(市、区)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扶贫开发规划,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

进一步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民生工程、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生态环境、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清理整合土地存量,有计划地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村庄实施移民搬迁。

  

(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全年新增高速公路200公里以上;

建成14条二级公路,新增通车里程800公里;

建成通乡油路500公里;

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国有林场公路改造工程3000公里。

开工建设400公里高速公路和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含兰州西客站)、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陇南机场。

基本建成引洮供水一期及配套工程。

继续推进靖远双永、会宁北部、引洮入潭等供水工程和积石山饮水工程建设。

加快兰州、金昌、武威、白银等重点城市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确保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建成榆钢灾后重建项目。

加快舟曲、成县灾区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确保8月8日前受灾群众住上新房。

全面恢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及市场服务体系功能,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重建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强化建材、运输、施工保障,年底前基本完成各项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超过灾前水平。

东乡灾后恢复重建年底前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的主体工程。

  扎实做好项目争取和前期工作。

积极对接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各项政策,围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谋划一批、争取获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严格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抓好土地征用、“环评”、“安评”和“能评”等审批环节,落实水、电、路等建设条件。

大力推进政府公共项目代建制。

  (三)提升“三农”发展水平,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开发,整理复垦土地60万亩,新修梯田150万亩。

建成4—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争取获批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进一步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集贸市场改造。

加快健全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服务、防灾减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扶持力度,坚定不移地实施“四个1000万亩”农业增产增效工程,全膜双垄沟播面积增加到1200万亩,1000万亩马铃薯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推广面积扩大到100万亩,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700万亩,保持粮食总产量1000万吨的水平。

加快推进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000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60万吨。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市县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30万亩,产量达到1350万吨。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扎实推进促农增收“六大行动”。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壮大农林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种养业增收水平。

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运销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建设大型冷链设施,加快建立大宗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

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55万人次,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水平,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50亿元。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快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省级试点市和11个试点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

完成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重点打造金昌镍钴铜、嘉峪关冶金、白银有色金属和兰州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

支持扩大油气开采加工和乙烯生产能力及后续开发,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

抓好大型骨干企业节能降耗、产业链延伸、装备提升等重大技改项目。

利用河西风电、光伏发电资源,建设一批有市场、有资源、有效益、可持续、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项目,提高电力就地消纳能力。

大力支持金昌、天水等地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

大力实施找矿突破行动,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加快资源勘查开发步伐,提高勘查开发效益,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建设兰州、天水、酒泉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3兆瓦以上大型、新型风机及其叶片、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加快天水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扩大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微电子、通信设备、电真空器件、军工电子科研生产基地。

加快建设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重点支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大型装置的研制及产业化。

推进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建设,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促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中药制剂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服务功能。

以国家和省开发区为重点,支持园区提升产业规划编制水平、增容扩区、循环化改造,增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集约发展的能力。

根据园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提升创新水平。

支持园区配套建设物流仓储、信息服务、技术检测等服务平台。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继续加强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崆峒山和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旅游要素配置,进一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打造品牌旅游节会,办好第二届“敦煌行·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加快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在开发旅游文化、拓展演艺市场、展示民族风情、举办体育赛事、推介特色旅游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支持敦煌、麦积山、黄河三峡公司等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敦煌旅游公司上市进程。

开展旅游人次200万以上的景区创建工作。

塑造“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整体形象,拓展重点客源市场,全年旅游接待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亿元。

  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

落实金融监管和促进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银政、银企合作和项目资金对接,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设县域和乡镇分支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机制。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入驻甘肃,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现资本市场的规模化融资。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做优做强。

加大拟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上市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交通枢纽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加快兰州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和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天水、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张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