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229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奥尔夫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

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

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

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

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

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

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

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

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

桌儿圆圆庆团圆

 

雪花仙子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

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

断奏:

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

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

溜冰状;

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

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圆滑:

摇奏;

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雪人之舞

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CD 

塑料袋 

各种材质的球 

铃鼓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

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 

手掌/地板滑

脚尖/点跳

圆滑:

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用手拍塑料袋

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

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用手拍软球

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骑转马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

(2)“骑转马”音乐碟

(3)木马头饰

(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难点:

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

四、活动队形:

半圆形

五、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

音乐《慢慢走》

奥尔夫教案:

慢慢走

活动目的:

1、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速度的快慢。

2、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并乐意与大家一起游戏。

音乐剖析:

本首音乐是分为AB两段。

A段:

感应感应快慢节奏。

B段:

转动手腕以达达达空拍出最后三个音。

活动重点:

快慢速度的感应。

活动难点:

幼儿能跟着音乐走路和跑步。

解决方法:

在各种游戏中放慢速度让幼儿感受。

首先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只有明确乐音的意思,就可以跟着音乐走路和跑步了。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

幼儿跟着老师的律动游戏进入教室坐在围成半圆的小椅子上。

乐器:

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中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

CD、贴纸、水彩笔、幼儿游戏书。

第一课时不需要乐器。

一、故事引导

宝宝细心的盯着时钟看,咦!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来,长针先生走的很快,短针小姐走的很慢~~~~~~

二、感应速度

1、步伐:

老师以不同速度敲鼓,学生律动。

慢速:

学生慢走|两人互拍。

快速:

学生跑步|自己拍跑。

2、步伐与时间:

快与慢

a、音乐律动

拍、走快慢节奏-配合语词“慢慢走”和“快点快点”。

转动手腕唱“啦啦啦啦~~~”,以达达达空拍出最后三个音。

b、火车游戏

老师带领学生搭火车

配合音乐速度行驶。

原地转圈及转动手腕。

c、两人一组,活动如上。

B段结尾两人互拍双手。

三、游戏书

节奏长短

1、老师拿出教学时钟,学生依序数出数目。

2、老师依着语词长短拨动长针所占的空间,请学生用手指同步画出。

(速度放慢)

3、学生贴上圆形贴纸于钟内。

4、学生随着歌词画出虚线所占的时间及空间。

咕咕钟和闹钟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感应曲式,并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

活动重难点:

特定音效的听辩与摸索。

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活动过程

时钟有很多种,有一种时钟里面住着一只小鸟每次叫小朋友起床时,就会打开小门探出头来叫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感应两个乐句。

Coda:

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配合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学生打招呼。

2、音乐律动

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2、两人一组面对面

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互拍手四次。

小班歌曲游戏:

《落叶》

(一)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歌曲中三角铁的音色。

2、尝试模唱歌曲唱名旋律。

教学准备:

录音机音乐光盘挂图P8三角铁若干树叶若干布球风和树叶图卡若干粉笔磁性黑板

一、律动进场,激发兴趣。

律动《小松鼠进行曲》进场,师: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游戏好吗?

二、故事引导,情感表达

师:

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里,跟树妈妈问好!

树林里除了树妈妈外还有好多好多种树,有好小好小的树,好小好小的树长得是怎样的?

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一下好不好(幼儿表现后放音乐)?

……这个时候一阵风吹过来了,呼---,宝宝们赶快回位置坐好来!

这阵风可真厉害,把树叶宝宝从树上都吹落下来了。

三、欣赏歌曲,听辨音色

1、教师撒落叶(配合三角铁),引出歌曲。

当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声音,我们仔细听听?

2、教师引导幼儿听辨三角铁音色次数。

教师引导幼儿听辨歌曲《落叶》中的三角铁音色。

3、分段欣赏听辨。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听辨三角铁音色,并引导幼儿贴出图卡。

4、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指游戏书。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曲将落叶的数目(三角铁敲奏次数)在游戏书中点数出来。

5、三角铁敲奏

1)乐器探索

幼儿探索三角铁音色。

2)跟着歌曲练习敲奏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看着图卡用三角铁进行演奏。

三、唱名模唱

1、拍唱唱名音阶

1)学唱唱名音阶

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树妈妈身上的唱名音阶。

2)身体音阶

教师与幼儿一起从脚下到头顶,又从头顶到脚下玩上行、下行音阶。

2、模唱歌曲唱名旋律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音阶”比画出歌曲的间奏唱名旋律。

四、结束

做律动《小松鼠进行曲》出课室

萤火虫

1、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2、了解短短长乐句曲式。

3、学习使用一种乐器演奏歌曲。

教学挂图P2纱巾

碰铃、铜碰钟、激光笔

(第一节课)

一、教师幼儿互问好:

XXX早上好!

二、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三、介绍萤火虫的特征与习性。

问:

你们知道萤火虫是哪里在发光吗?

它生活的地方是哪里?

它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

(注:

托班、小班只需让幼儿了解萤火虫是哪里发光)

四、感应短短长乐句

1、萤火虫飞舞: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手指变成萤火虫飞,每个乐句结尾,轻点面部或肢体各部位。

(飞---停、飞—停、飞、飞、飞、停。

(1)、教师示范手指飞舞,并请幼儿一起手指飞舞。

(2)、播放音乐,配合音乐让手指飞舞。

2、萤火虫飞舞

(1)、教师示范飞舞的动作。

(走—蹲、走—蹲、走、走、走、蹲。

(2)、请幼儿自由飞舞,每个乐句屈膝微蹲。

(3)、播放音乐,教师幼儿配合音乐用肢体飞舞。

3、纱巾飞舞

(1)、教师随音乐节奏发放纱巾。

(2)、教师将纱巾做成灯笼,幼儿将灯笼提在手上。

(3)、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后请幼儿听音乐飞舞。

(1)、教师随音乐节奏发放纱巾。

(2)、请幼儿将纱巾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3)、播放音乐,听音乐飞舞。

(飞—碰、飞—碰、飞、飞、飞、碰。

五、分析曲式结构,画短短长乐句

(1)教师边唱歌曲边画唱名线。

(2)、唱歌曲,贴磁片。

(3)、唱歌曲,写唱名。

(4)、分析“短短长”乐句。

(5)、分析、总结曲式结构。

(第二节课)

三、幼儿跟随音乐舞蹈

1、幼儿将纱巾变成灯笼拿在手上,听音乐飞。

幼儿将纱巾绑在肢体任何一个部位,听音乐任意飞,句尾互碰纱巾。

2、铜碰钟萤火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