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581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docx

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

机密☆启用前姓名准考证号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

(科目代码:

102)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A.要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

A.羞愧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B.伤心

C.害怕视频讲解

D.生气

4.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视频讲解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视频讲解

D.自我同一性

 

—1—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的特点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视频讲解

 

—2—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视频讲解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

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视频讲解

 

—3—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

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10分)视频讲解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

(10分)

 

—4—

15.材料:

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

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图1图2图3图4

 

问题: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

(2分)为什么?

(8分)

视频讲解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

(10分)

 

—5—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8分)

(2)采用诗歌《春风》(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一个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

 

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14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

(每个活动4分,共8分)

附:

诗歌视频讲解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本书含300分钟系统精讲+200分钟讲练结合,高清视频在线学,听课网址:

 

—6—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

对学前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

2.【答案】D。

解析:

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安排练唱,注意幼儿嗓音的保护。

中班幼儿的音域为c1—a1,因此不应“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或“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而应让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歌唱中最理想的呼吸方法,但它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呼吸方法,在学前期并不要求幼儿掌握。

3.【答案】A。

解析:

羞愧感是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的,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4.【答案】B。

解析:

处理同伴关系属于幼儿的同伴交往,体现的是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答案】C。

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3岁儿童的发展危机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自主性,鼓励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儿童树立自信,防止幼儿形成羞愧、怀疑的性格特点。

考点点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把握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信任对不信任感(零至一岁或一岁半),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一或一岁半至三四岁),主动感对内疚感(三四岁至五六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六至十一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6.【答案】B。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内容中指出,小班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题干中小班幼儿在摆弄玩具的过程中会对不同的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玩具声音的特征。

A、C、D三项所描述的都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小班幼儿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7.【答案】A。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2—感知和理解事物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教育建议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

如:

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

B项的做法是在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形状。

C、D两项的做法能够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

8.【答案】B。

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

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9.【答案】D。

解析:

艺友制是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

艺友制是指学生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朋友,

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做老师,边做边学,积累教学经验,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考点点拨:

陶行知的艺友制教育思想产生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初期师资极度匮乏的时期,是一种本土化的师范教育的改革探索。

陶行知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招收艺友,以此来解决办学中教师紧缺的困难。

艺友双方共教、共学、共做,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10.【答案】C。

解析:

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最典型的一个例证。

实验的主要过程是让儿童从许多三座山的照片中选出与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三座山的样子相一致的照片。

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儿童挑选出的往往是与从自己所在位置看见的完全相同的照片。

这体现了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考点点拨: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们趋向于按照自己的观点了解世界和他人的经验。

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发现7岁以下儿童的思维方式都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

 

—7—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

(1)替代活动

替代活动是指婴幼儿把注意从引发负面情绪的情境和刺激中转移开,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可被观察到的活动中。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婴幼儿积极面对困境,通过自身的力量,使用一切可能的适应性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以减少负面情绪。

(3)发泄

发泄是指婴幼儿通过破坏性、伤害性的行为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用适应性的方式解决问

题。

例如,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尖叫、摔东西等。

(4)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是指婴幼儿行为和语言上的以自我为导向的安慰。

语言安慰是指婴幼儿使用一些话语来安慰自

己。

行为上的安慰是指婴幼儿重复某些无意义的、节律性的身体动作来安慰自己。

例如,吮吸手指、前后摇摆、玩弄头发等。

(5)被动应付

被动应付是指婴幼儿不主动采取任何积极行为应对眼前的困境,而是离开或回避引发负面情绪的情境,面对问题“不作为”。

(6)寻求安慰

寻求安慰是指婴幼儿在面临挫折情境时,主动寻求他人的安慰和帮助。

(7)认知重建

认知重建是指婴幼儿努力从一个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消极事件,赋予其更加积极的意义。

认知重建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其他策略相比,更为复杂和高级,婴幼儿运用得较少。

12.【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

(1)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主要依据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间的关系进行思维。

直接感

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感知和操作中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积累素材。

(2)幼儿的言语发展水平有限,使用的句子以简单句为主,不能理解那些抽象、复杂的言语讲解。

直接感知、

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感知和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深刻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8—

(3)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单纯的讲解、讲述不仅不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反而会引起幼儿的疲劳。

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让幼儿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所要学习、探究的事物上。

(4)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