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970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docx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

有趣的动物尾巴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

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重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

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

师幼谈话:

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

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

提问:

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

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

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

可真有趣啊!

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

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

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

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

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

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

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二:

冷暖我知道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天气冷暖情况,自己增减衣物。

  2、了解让身体变暖和的方法,照顾自己。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热豆浆一杯。

  2、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动。

  1、幼儿观看老师进行的手偶表演:

天凉了,一个小朋友对自己说:

“到户外活动一会就会暖和的。

”于是这个小朋友在户外跳绳,踢毽子,不一会感到有点热了,将外套脱下,拿出手帕擦擦汗。

休息一会说:

“赶快穿上衣服吧,当心受凉。

”最后他开开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2、教师:

刚才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到户外活动?

感到热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感到凉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二、天气变了,提醒幼儿要随时增减衣服。

  1、教师:

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深秋的天气和夏天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

我们感到冷,该怎么办?

(让幼儿知道,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围围巾等。

)  3、教师:

天气凉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变暖和呢  三、请幼儿到户外活动后进教室谈谈感受。

  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教师提出户外活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教师:

去户外户外活动有什么感觉?

  3、教师:

如果感觉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请幼儿喝热豆浆,感受天气冷了喝豆浆也会变暖和。

  教师:

喝了热豆浆有什么感觉?

  五、结合幼儿用书,总结热和冷时该怎么办。

  1、教师:

看第10页的图,操场上的小朋友在干吗?

活动后身体有什么感觉了?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

感觉热了小朋友该怎么做的?

  3、教师:

看第11页的图,小朋友感觉怎么样了?

可以怎样做就变暖和了。

  师生共同总结:

感觉冷和热时应该做防御和调节措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三:

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学习看整点与半点,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自制表、连线练习图,幼儿经验准备:

认识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倾听表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  师:

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二、播放课件,认识时针与分针。

【通过直观的教具,引导幼儿观察】  1、了解表与钟的不同。

  师:

你们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见过表?

  小结:

大的厚的叫钟,(挂钟,座钟)小的,薄的叫表(怀表,手表)  2、认识时钟,分清时针与分针。

  

(1)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师;钟与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

都有数字1-12,都有表针,都有表盘,它能告诉人们时间。

  

(2)播放课件,认识时针与分针。

【通过观察、比较及语音的提示,分清时针与分针】  师:

这两个表针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小结:

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3)幼儿操作,理解顺时针转。

【难点的突破】  师:

时针要与小朋友做游戏,它现在在数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诉我它在哪里吗?

  师:

时针想旅游去,它的路线是从1依次到12,你能拨出它走过的路线吗?

分针同上。

  小结:

时针与分针都是从1-12的顺序旋转的,我们叫顺时针转。

【通过操作游戏理解顺时针的方向】  三、认识整点与半点  1、认识整点【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相同的地方】  

(1)播放课件,请幼儿找出三幅图的相同点。

  师:

第一幅图的分针指着数字几?

时针指着数字几?

(依次类推第二幅第三幅)。

  师:

它们的时间不一样,但分针指着同一个数字,那是几?

  小结: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2)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动手实践】  2、认识半点,同上。

  四、幼儿操作,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巩固对整点与半点的掌握。

【动手实践、验证、表达的机会】  师:

几点吃早饭?

几点第一节活动?

几点做操?

几点吃中午饭?

几点入睡?

几点下午的户外活动,几点妈妈来接?

  小结:

小朋友都知道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的时间了,也都会看表了,我希望每小朋友都能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发连线练习图,幼儿连线。

【验证学习过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四:

蜡烛燃烧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3支蜡烛(一支长、两支短),一个透明的大杯子,一个透明的小杯子,一个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张记录纸和一支笔,同时每组桌上放一支主蜡烛和一个打火机。

  2、多媒体课件及展示台。

  3、歌曲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运用课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蜡烛的用途。

  1、课件引入。

  师:

你们看。

谁来了(多媒体演示蜡烛宝宝)?

让我们一起来和蜡烛宝宝说说话好吗?

  2、了解蜡烛的用途。

  蜡烛宝宝:

小朋友们好!

你们想一想,人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我呢?

  幼儿:

过黑黑的山林时,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  蜡烛宝宝:

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的用途确实很大,我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光明,还可以给你们带来快乐呢!

  师:

小朋友,下面请你们点燃桌上的蜡烛,和蜡烛宝宝一起来唱歌吧!

  幼儿点燃蜡烛,并和蜡烛宝宝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二)启发联想,初步感知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1、启发联想。

  师:

请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燃烧的蜡烛熄灭呢?

  幼1:

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

  幼2:

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

  幼3:

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

  幼4:

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

  幼5:

我上次在科学区玩儿的时候,发现用瓶子盖在蜡烛上面,蜡烛就熄灭了……  师:

用瓶子盖上去真的能使蜡烛熄灭吗?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实验。

  3、引导幼儿之间交流实验结果。

  师:

这个办法行吗?

(行!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瓶子盖到燃烧的蜡烛上,蜡烛会熄灭吗?

(请3位幼儿自己解释。

)  师:

小朋友,让我们来听一听蜡烛宝宝是怎么说的吧!

  放多媒体,边观看蜡烛熄灭的过程边听蜡烛宝宝的解释: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

最后氧气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

  师:

噢!

原来蜡烛燃烧还需要氧气呢!

  (三)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

  1、师:

小朋友,蜡烛宝宝还有许多有趣的秘密呢!

你们想知道吗?

(想!

)那你们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幼:

一支长的蜡烛、两支短的蜡烛、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师:

我们就来学做小小科学家,去找一找蜡烛燃烧的秘密。

不过我们做实验时要象科学家一样仔细地看一看,耐心地做一做,还要不怕困难。

只要你们仔细地看,耐心地做,你们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然后请你们将发现的现象记录在这张表上(出示记录表)。

记录时可以想想我们平时学过的记录方法。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同时注意鼓励胆小的幼儿(有些孩子怕烫,有些缩手缩脚)和认真实验的幼儿。

  3、组织幼儿交流。

请小朋友将自己发现的现象放在展示台上与大家交流。

  幼儿A:

我发现大瓶子盖在小蜡烛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  幼儿B:

我发现瓶子一盖到3支蜡烛上,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幼儿C:

我把蜡烛放到有水的碟子里,发现火熄灭了,水就跑到杯子里去了,还冒泡泡。

  幼儿D:

我发现火要灭时,就把瓶子拿起一点。

一拿起瓶子,火又变旺了。

  幼儿E:

我将长的和短的蜡烛一起放在大瓶子里,发现长蜡烛的火熄灭得快。

  幼儿F:

我发现我的瓶子变热了,而且变黑了。

(若有幼儿提出这个现象,师可追问幼儿:

你们的瓶子是不是也这样?

(是)咦!

瓶子怎么会变热、变黑的呢?

幼:

是蜡烛火烧热的,黑的是烟。

)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验证。

  1、师:

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你们可以看一看,哪种现象自己还没有发现,再去做一做实验吧!

还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实验中的想法。

  2、幼儿再次自主地实验,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将各种有趣现象都做一做。

大班科学活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