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94888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和研究生项目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教育厅制2011年3月

填表说明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

本表所涉及学科代码请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以下简称《国标代码》)填写。

2、项目分类:

一般项目或研究生项目。

3、所属学科:

按照《国标代码》中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填写,如没有三级学科,按照二级学科填写。

4、研究类别:

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发展”、“R&

D成果应用”其中之一填写。

5、最终成果形式:

最多填写2项:

专著、编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著作、译著、系列论文、研究或咨询报告、音像软件等。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讲师

所在院系

教育学院

职务

教师

最后学历

研究生

最后学位

硕士

外语语种

英语

专业领域

应用心理学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650500

办公电话

手机

申请者承担研究项目情况以及完成情况

项目来源类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是否完成

申请者本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900字)

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

所属学科及代码

民族心理学850.1060

研究类别

应用理论研究

计划完成时间

2012.9

最终成果形式

系列论文研究报告

申请经费总额

0.7万元

其他经费来源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限1600字)

(一)研究现状及趋势

应对方式(copingstyle)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Zimbardo,1985)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重要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Andrews,1985)。

以往国内外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多集中在18岁以前的儿童和成年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的体制、毕业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压力应对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探讨大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对于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结果认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HialryG,BrentM.1994)。

而国内的研究则不尽相同,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业、学习、经济、人际交往、家庭、恋爱、身体健康和情绪等几个方面(王成义,2005;

李虹,2004)。

同时,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生源地在压力来源上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

大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主要以问题解决、忍耐、转移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相对较少采用压抑、逃避、幻想等消极的应对方式(黄希庭,2006)。

但是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刘春燕,2004)。

另外,自我防御方式和外部疏导机制相比而言较少使用,由此也反映出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采用的主要是手段就是单一的内在自我调节方式,而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持和援助措施(车文博,2005)。

大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城乡差异等。

对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前对于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多集中在人格特征、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等,但是相对缺乏对这些因素系统的探讨。

综上,目前对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是以汉族学生为背景,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还很不足;

其次,在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多以性别、年级、专业和城乡等作为变量,很少对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比较;

另外,对影响应对方式的因素探讨比较缺乏系统研究和内部机制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心理延缓偿付期”,由于社会经验与社会阅历比较缺乏,心理成熟度也不高,面临着学业竞争、就业压力、社会交往压力等。

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文化差异、城乡和地域差异等,使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多以汉族学生为背景,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非常少。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意义,而且也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潜在价值。

理论意义:

1、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形成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3、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压力应对的理论。

实际意义:

1、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应对方式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平稳的度过大学生活,顺利的步入社会和适应社会;

2、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干预方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限1800字)

(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有关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大多是以汉族学生为背景,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还很不足;

另外,对影响应对方式的因素探讨较多集中于相关研究,比较缺乏系统研究和压力应对方式的内部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为突破口,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压力来源及其压力应对方式的一般特点;

比较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同时,分析自我概念、孤独感、社会支持及人口学因素等特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试图探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系统地揭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压力应对特点。

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分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一般特点研究;

2、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以及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3、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等条件下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4、分析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及孤独感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探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

5、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以及大学生心理应激的预警、干预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的不足;

2、试图系统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探求其内部机制。

(二)本课题预计突破的难题

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应对方式与某个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很少对其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因此,本研究预计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突破,试图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及其他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内部作用机制。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计划、中期成果(限1800字)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1、样本选取: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民族大学获取有效样本1000份左右。

数据样本分布在民族、专业、性别、年龄和城乡等多项指标上,保证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压力来源及压力程度;

(2)测量法:

通过量表测量,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特点,比较汉族及少数民族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因素。

3、研究工具:

(1)自编压力源调查问卷及访谈。

(2)压力应对方式量(韦有华和汤盛钦修订版COPE量表)。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编)

(4)自我效能感问卷(王垒编)

3、数据分析:

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1)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来源(学习、就业、经济、人际交往、家庭、恋爱、身体健康、文化差异等)进行分析和排序,并与汉族学生进行对比;

(2)以压力应对方式作为因变量,以民族、性别、年级等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

一是比较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有计划的行动、寻求情感性社会支持、否认、抑制无关活动、求助宗教、克制忍耐、情绪专注与疏泄、行为解脱、心理解脱和接受现状10个应对方式项目上的差异,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征;

二是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特征;

(3)通过回归分析,探讨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人口学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内部影响机制;

(4)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干预方案。

(二)研究进度计划

1、准备阶段:

2011年6月—8月

(1)文献查阅并形成相关综述;

(2)研究方案和计划的确定;

(3)确定研究工具,包括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选择测量量表。

2、调查研究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3月

(1)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数据;

(2)进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和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测量和数据收集整理;

(3)分析数据

3、结束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9月

(1)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相关研究报告和论文;

(2)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心理干预方案。

预计成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调研报告(中期)

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后期)

四、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限800字)

本研究主持人和主要研究成员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学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和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研究,发表文章《云南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昆明大学学报2007.6,《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健康心理学2006.6,《three-in-oneConversiononImprovingStudents’MentalHealth》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年会论文集;

论文《运用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研究》获2008云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参编《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师指导(普通院校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为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对该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已经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形成了文献综述,并且已开始编制调查问卷。

五、调研计划,包括调研内容、调研周期、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

(限1000字)

(1)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