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2394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财政学Word格式.docx

二、名词解释,10×

3=20

1、转移性支出

答:

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2、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以后应当缴纳税款的具体期限。

纳税期限是由税收的有限性特征所决定的。

3、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

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10×

3=30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取得的收入。

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和最基本的形式。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1)财政补贴的性质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

从政府角度看,无论是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支付都是无偿的。

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因而经济状况都较前有所改善。

(2)财政补贴的分类

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

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

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

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公共投资的含义即公益性;

无偿性;

政策性

四、论述题,20×

1=20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内债规模的因素为应债能力;

偿债能力;

使用效益。

1、社会应债能力是决定国家内债发行数量的最基本因素,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国债的数量界限乃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掌握和运用资源的最大量。

应债能力的大小与社会公众可支配收入和储蓄存款余额的多少直接相关,它受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水平和分配结构的影响。

确定政府能够发行多少国债不仅要考虑应债资源的实际存量,而且还要考虑社会对政府国债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受物价水平高低的影响。

2、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

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线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2×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

2、成本——效益法最早产生于英国。

(√)

3、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4、从经济性质上看,基础设施是纯公共产品。

5、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6、税收的强制性体现了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即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7、能够充分吸收集中性的社会闲置资金的公债发行方式是直接出售方式。

(√)

8、国债的“挤出效应”指的是由于国债发行导致的民间投资减少。

9、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10、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1、公共财政

答:

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或人民大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2、累进税率

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3、社会保障

答:

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请简述影响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

②生产技术水平对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基础。

两者之间是"

源"

和"

流"

的关系:

前者是源,后者是流,源远则流长。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从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

二是技术进步降低了物耗比例,提高了人均产出比率和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率。

③分配体制和政策对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

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

④价格对公共收入规模的影响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由于财政收入是在一定价格体系下形成的货币收入,价格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二是现行税收制度。

不同的税制会使不同税收收入会有很大差别。

2、基础产业投资有什么特点。

第一、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一般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因此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第三、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因此其投资可以安排在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项目,而且也应该将投资集中于那些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3、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请论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性因素:

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

一是政局是否稳定,而是整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是社会性因素。

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教育、保健以及急救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大;

在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老龄化问题,公众要求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等等,也会对支出提出新的需求。

在线练习三

一、判断题,2×

1、凯恩斯最早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

2、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

3、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增加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则具有通货膨胀的效应。

4、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大多为一个日历年。

5、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6、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7、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8、所得税指数化是一项有助于减轻通货膨胀对所得税影响的措施。

9、国债的有偿性决定了它的自愿性;

国债的自愿性和有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

(×

10、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10×

1、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即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

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

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其自然单位,也可以是特殊规定的复合单位。

如现行税制的资源税中盐以吨数作为计量单位,天然气以于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采用定额税率征税,税额的多少同征税对象的数量成正比。

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

2、行政事业性收费

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财政部门的规定行使其管理职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

3、外部效应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1、简述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1)什么是经济稳定职能所谓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以使整个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以致于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我们将财政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之为经济稳定职能。

(2)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关键:

一是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二是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实现社会供求结构合理。

(3)如何执行经济稳定职能

1)如果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政府就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就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过热。

3)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政府就采取中性财政政策,保持原有的政策格局。

2、简述什么是公共财政收入。

公共财政收入一般包括税收、公债、非税收入三种形式。

税收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公债是政府在资金持有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信用原则,有偿地获取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

相比于由法律预先规定的税收而言,政府可以根据公共收支的状况,更加灵活地确定是否需要发行公债来调节经济、平衡收支。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公共收费、罚没收入、特许权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与境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等多种形式。

3、简述公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