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917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doc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优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实验小学刘利文

邮编:

413200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的训练也应该从小抓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优,促进多数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这是每个教师都很关注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每部分内容时注意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加深,系统整理有关的基础知识,介绍一般的解题规律,通过精选例题地讲解帮助学生熟悉解题的技能。

在教学时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思维”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关键词:

思维碰撞思维发散思维拓展。

在目前教育形式下,数学老师如何培优?

我认为主要是抓住课堂,在课堂上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

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思维”资源。

记得在做工程问题的练习中,有一道这样的题:

一批货物,用甲车单独运,10小时运完,乙车单独运,12小时运完,如果乙车先运3小时,再由甲车单独运完,还要几小时?

大多数学生都是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一数量关系来做的,但有位同学是这样列式“(1-1/12×3)×10”。

同学们听了后,大多是报之一笑。

作为从教多年毕业班的我,这样的解法还是第一次见,“合不合理呢?

是否要请这位同学进行介绍?

这样的话这节课中必然会少做一些练习,这值得吗?

如果做得对,老师却置之不理,从此这个学生思维的火花不就被我浇灭了吗?

”于是我问他,你是怎样想的?

当他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时,同学们都予以热烈的掌声。

因此,只要我们老师及时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课堂中的“碰撞”会转变成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过程的精彩一幕。

这样既体现了学习的过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尝到探索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之更加喜欢上数学。

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比的应用时,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

2:

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的三角形。

”大多数学生是分别求出各个内角度数,再判断。

我问学生:

“谁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判断吗?

”说完,把期待的目光落在学生身上,同学们开始思索起来。

沉默片刻后,有位学生说只要求一个最大角的度数就可以了。

这时又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

我算都不要算就能直接判断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不等我喊他,他就说起来了。

“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说得多精彩,我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再比如:

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

这道题可以启发学生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

解法

(1):

120÷(120×20%÷5)-5;解法

(2):

(120-120×20%)÷(120×20%÷5)这道题也可以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

解法(3):

1÷(20%÷5)-5;解法(4):

(1-20%)÷(20%÷5);解法(5)5÷20%-5。

在练习这几题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会做这道题到灵活掌握,其思维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

而且在比较中学生也不会只满足于会做题,而会向着最优思路的方向去努力,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经常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广开思路,萌发思维的创造性。

三、设计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发散

开放性习题往往是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的题,它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1)设计“最优方案”的训练题

“实验小学六年级

(一)班48名师生,现在要租船去游玩。

有两种船供选择:

大船限坐5人,每条船租费3元;小船限坐3人,每条船租费2元。

怎样租船才能使师生都有座位,又最省钱?

解答这样的问题,一般要设计几种方案,进行比较后,再确定最佳方案,而选择最佳租船方案,一般应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尽量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船;二是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

我先请学生自己设计好方案,然后再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方案:

大船每座需:

3÷5=3/5(元),小船每座需:

2÷3=2/3(元),可见大船每座租费比小船便宜,因此,应尽量多租大船,少租小船。

因为,48÷5=9(条)……3(人),所以要租用大船10条。

这种租船方案有空座位2个,租费为:

3×10=30(元)

以上方案只考虑了第一方面,即多租每个座位花钱少的船,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即使空座位尽量少,提高座位利用率。

这时我就启发学生在上面方案的基础上作调整适当的调整,从而得出最佳租船方案:

少租1条大船,增加1条小船,即租用大船9条,小船1条,这样就没有空座位,租费为:

3×9+1×2=29(元)。

这种方案,既能使每个同学都有座位,又最省钱,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设计“答案不唯一”的训练题

如:

要求学生“写出一个小于1/2大于1/3的分数”时,学生刚开始会纳闷:

因为它们的分子都是1,分母2和3又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存在介于1/2和1/3之间的分数。

细想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便会豁然开朗。

又如:

现在有4盒磁带(每盒10厘米,宽7厘米,厚2厘米),如果用包装纸将它们包装在一起,会有几种包装方式?

你喜欢哪种包装方式?

为什么?

(重叠处忽略不计)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样使学生在做题中无意训练了自已的思维。

(3)设计“一题多变”的训练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先给出基本条件,然后要求学生变换它的条件、问题、结构或改变叙述形式,使之成为新的题目,再引导学生把前后题目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基本题:

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这所学校中男女学生各占全校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改问题: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500人,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2、改条件:

(1)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比女生多25%,全校有学生共多少人?

(2)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3、变叙述:

某校有女生400人,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条件问题互换:

某校有学生90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学校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这种训练,学生易于理解题目之间的关系,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总之,培养优生,贵在落实。

课堂上,只要我们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维”资源,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既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学生的思维。

只要我们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相信老师们会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从而迈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可以预见,我们的教学也会更精彩,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