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905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测试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眼睛看到远处的物体

C.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D.利用放大镜观看邮票

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A.3.65cm

B.3.6cm

C.3.65mm

D.0.36dm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振动快的物体才能发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4.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若,则

D.若,则

5.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6.下列现象中利用升华吸热的是 ()

A.夏天开空调觉得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天热时向水泥地面洒水降温

7.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小华所用的水初温低

B.水沸腾时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C.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实验中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后杯内水还在沸腾,说明杯内的水一定在吸热

8.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跑得越来越慢

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车跑得越来越快

9.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经李师傅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远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远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近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近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0.声速测量器仪可测量声波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速度,使用时,将A、B两个声波采集器和发射器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声波发射器发出声波时,通过调节图中S的距离,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就会不同,声速测量仪器上的显示屏则能显示出声波到达两个采集器的时间差,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单位为ms,(1ms=10-3s)。

下图是声速测量仪器某次在教室里测量声速时的情景,其中S=34cm,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为1ms,下列对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这次测量声波先被A采集器接收到

B.保持上图距离不变,测量声速时教室的温度为15℃,则A、B间的距离为102cm

C.若声速增大,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会变小

D.若声波发射器逐渐靠近A,则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时间差逐渐变小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B超”是利用超声波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C.“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12.正确使用物理实验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仪器所指示的数值,读取结果正确的是

A.电流表0.48A

B.温度计17℃

C.电压表1.7V

D.电能表1866.6J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14.生活离不开声音,人们通过响度、_____________和音色来描述声音的特性.“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高,“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 来推断说话者的.

15.如图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而得到的。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6.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g,V1=2.5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填入空中_____(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_____.

1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是物理学中噪声的波形.

18.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对某种物质进行加热,使其从固态熔化为液态,在此过程中,记录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9.一只钢瓶内储存有压缩气体;用掉一半,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光线是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

21.同学们通过“观察水沸腾”实验可知,当液面上方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________10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并且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特点是________。

在很高的山顶上,用一般锅煮不熟鸡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2.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三、实验题

23.如图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要选取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两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_关系.

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________(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________(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_(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________.

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作出了如图中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也来试一试吧__________________.

24.小明同学利用天平、溢水杯、烧杯和适量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右盘砝码与横梁标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把小石块缓慢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空杯,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8g,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小明所测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四、计算题

25.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2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8kg.用此空玻璃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1.6kg;往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

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1.8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

(2)金属颗粒的密度?

26.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

(空气中声速为340m/s)

五、作图题

27.凸透镜的焦点F处有一点光源S,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及光线SA的折射光线.

(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AO表示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的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其完整的光路图;

(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实验题

1、

2、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