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行能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84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通行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路通行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路通行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路通行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路通行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通行能力.docx

《公路通行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通行能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通行能力.docx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通行能力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公路通行能力

3.1一般规定

3.1.1在公路规划和设计中,应对公路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必须对路段,互通式立体交义的匝道、交织区

段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2二级公路和干线公路上的重要无信号交义口,应进行通行能力与服

务水平的分析;三级公路宜参照二级公路的分析方法确定新、改建公路的服务水平。

3.1.2服务水平根据公路设施提供服务的程度分为四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按二级服务水平设计;二、三级公路和无信号交义口可按三

级服务水平设计。

3.1.3通行能力分析的标准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1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釆用的标准车型为小型车。

交通量折算中采用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1.3规定。

2公路设计与运营阶段,针对不同的公路设施类型、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应分别采用相应的折算系数。

3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通行能力分析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3—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4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三、四级公路

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型车。

3.1.4设计小时交通量

1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车道数或评价公路服务水平时,应以设计小时交通量为依据。

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笫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调查结果采用笫

20,40位小时之

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

DDHV二AADTXDXK

式中:

DDHV—定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

AADT—规划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

D-方向不均匀系数伽),

一般取0.5,0.6,亦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

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紛。

2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

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的预测数据确定。

3缺乏资料地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根据表3.1-2取值。

表3.1-2地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3—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2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

3.2.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1高速公路路段的服务水平分级与设计通行能力,应符合表3.2.1-1、表3.2.1-2规定。

2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与实际条件下设计通行能力

(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CW应符合表3.2.1-3规定。

3—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2)侧向余宽修正系数

侧向余宽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SW,应符合表3.2.1-4规定。

(3)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根据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应按公式3.2.1-1计算交通组成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HV。

fHV=

1

(式3.2.1-1)

其中:

Pi—车型i的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白分比;

Ei—车型i的车辆折算系数;

不同设计速度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上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2.1-5规定。

(4)实际条件下的设计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在实际公路、交通条件下的设计通行能力值应按公式3.2.1-2计算。

C,CDXfCWXfSWXfHVXfp(式3.2.1-2)

其中:

C—实际条件下的设计通行能力(veh/h):

CD—设计通行能力(pcu/h);

3—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fCW—行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SW—侧向余宽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HV—交通组成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p—驾驶员总体特征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取值在0.9-1.0之间。

3.2.2分、合流区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义匝道的通行能力山匝道与主线连接处的设计通行能力控制,并由

匝道出、入口处三个检验点的服务交通量所决定,其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标准应符合表

3.2.2规定。

3.2.3交织区的通行能力

1交织区的设计通行能力

根据交织区(式3.2.3-1)

其中:

CW-交织区设计通行能力(pcu/h);

CD—非交织车道的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ln):

rS—交织区类型修正系数,笫?

类交织区取0.95,第?

取1.0;

3―5

《公路路线设汁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rN—交织区交织区运行速度

2)1[exp(/NL)]

交织区(式3.2.3-,(1,VR)

其中:

SW、Snw-交织车流,非交织车流平均行驶速度(km/h):

VR—交织流量比;

V-交织区内断面总流率;

N一交织区内车道数;

L一交织区长度(m);

ci,B,Y—回归分析系数,按表3.2.3-2取值。

3―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交织区服务水平

交织区的服务水平采用车流密度和v/c比作为评价指标,其服务水平应符合表

3.2.3-3规定。

3.2.4

氏陡纵坡路段

在长陡纵坡条件下,大型车的长陡纵坡折算系数计算应符合表3・2・4规定。

长陡纵坡路段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超过其所在单向车道的设讣通行能力时,需要设置

爬坡车道。

连续上坡路段,可按平均纵坡与坡长考虑;连续下坡路段,按上坡值的一半考虑。

表3.2.4大型车辆长陡纵坡上坡路段折算系数表

注:

大型车辆仅包含了典型的大、中型汽车,不含拖挂车

3—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2.5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与评价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应对基本路段、匝道和交织区分别进行分析,以

评价可能成为“瓶颈”的最低通行能力点,并提出改善措施使全线服务水平保持一致。

3.3一级公路和双车道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

3.3.1服务水平分级

一级公路和双车道公路的服务水平应符合表3.3.1-1和表3.3.1-2规定。

表3.3.1-1一级公路服务水平

注:

不同设讣速度,9m宽双方向的基本通行能力分别为2500、2300、

2100(pcu/h)。

3—8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3.2设计通行能力与修正系数

一级公路、双车道公路按二、三级服务水平设计,其设计通行能力

应符合表3.3.2-1规定。

1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ew宜符合表3.3.2-2规定。

一级公路为一条车道的宽度;双车道公路为双方向的行车道宽度。

2方向分布修正系数

方向分布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DIR宜符合表3.3.2-3规定。

一级公路不对方向分布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3—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横向干扰修正系数

根据路段实际或预测的横向干扰度等级,横向干扰修正系数fFRIC宜符

合表3.3.2-4规定。

4交通组成修正系数

不同设讣速度下,双车道公路基本路段上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

3.2.2~5规定。

3—1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根据实际或预测的交通组成,以及车辆折算系数,按照公式3.2.1-1

计算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HVo

5平交路口修正系数fJU\C

位于城市出入口的干线公路,当不单独进行平交路口通行能力分析时,其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JUNC宜符合表3.3.2-6规定。

6实际条件下的设计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交通的实际条件,设计通行能力值应按公式3.2.2-1进行修正:

C,CDXfewXfDIRXfFRICXfHVXfJUNC(式3.2.2-1)

式中:

C—实际条件下的设计通行能力(veh/h);

CD—设计通行能力(peu/h);

fCW—行车道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DIR—方向分布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FRIC-横向干扰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3—1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fHV—交通组成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JUNC—平交路口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3.3.3长陡纵坡路段

双车道公路长陡纵坡路段的上坡段设计通行能力(CD)应符合表3.3.3-1规定。

注:

表中通行能力山相应地形下的车辆折算系数确定。

按上坡方向交通量所占比例求得的方向分布修正系数fDIR应符合表3.3.3-2规定。

3—1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4无信号交义口通行能力

3.4.1无信号十字交义口

1车辆折算系数

无信号交义口通行能力分析的车型分类和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3.4.1-1规

定。

用于公路规划的交义口通行能力

无信号交义口通行能力应与路段服务水平保持一致,亦按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十字交义口、T型交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宜符合表3.4.1-2规定。

不同交义口实际通行能力C按下式计算:

C=CDXFi

(式3-4-1)

式中:

CD—交义口设计通行能力;

Fi—第i种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

C—交义口实际通行能力。

3—1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延误与服务水平

交义口服务水平的划分标准采用车辆的平均延误,其服务水平应符合

表3.4.1-3规定。

4影响交义口通行能力的系数

(1)主路/支路流量比修正系数

表3.4.1-4主支路流量不平衡修正系数FEQ

(2)左、右转修正系数

表3.4.1-5左转车影响修正系数FLT

3~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表3.4.1-6右转车影响修正系数FRT

(3)横向干扰修正系数

表3.4.1-7横向干扰修正系数FFR

3.4.2环形交义口

1环型交义口通行能力分析的车型分类和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

3.4.2-1规定。

2环形交义口设计通行能力

环形交义口的设讣通行能力应符合表3.4.2-2规定。

3—1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2003.05版)3公路通行能力

2003.05

3影响环形交义口通行能力系数与实际通行能力

环岛进口车道的通行能力应结合实际交义口的横向干扰系数FSF、左转修正系

数FLT、右转修正系数FRT、连接道路流量比修正系数FM进行

修正。

其中,横向干扰系数与十字交义口取值相同;而左、右转修正系数和流

量比修正系数,按公式3.4.2-1、3.4.2-2和3.4.2-3计算。

FLT=1.14-0.92PLT(式3.4.2-1)

式中:

PLT为左转向率。

FRT=0.76+1.6PRT(式3.4.2-2)

式中:

PRT为右转向率。

FM=0.88+0.11PM(式3.4.2-3)

式中:

PM为交义口连接公路的流量比,即小流量与大流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